原標題:「淘寶式」評價上線 服務好不好 群眾說了算
政務服務的效果好不好、效率高不高,辦事的企業和群眾最有發言權。郫都區行政審批局立足群眾實際需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機制,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參與政務服務評價,深化政民互動,主動接受監督,用企業和群眾的評價倒逼政務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的提升。
線上線下推行服務評價機制
日前,家住紅光街道的王先生在郫都區政務服務中心社保窗口辦理業務後,按下了窗口的評價器。「服務效率比較滿意,服務態度不太滿意。」王先生說,辦事流程整體還是比較快速的,但窗口人員對他的各種諮詢並沒有答覆得很詳盡,令滿意度「打了折扣」。「如果是在以前,可能也不好意思當面提出意見。」
像王先生這樣礙於情面,想提出意見卻又不好意思說的,郫都區新上線的「好差評」工作機制給出了這樣一個溝通和監督的平臺。要提高政務服務的「明晰度」,首先就要敢於向自己開刀。郫都區行政審批局以標準化為抓手,明確了審批服務的工作要求、服務程序、標準規範和評價流程。以信息化為支撐,實現了業務辦理各環節人員和時限在網上和實體大廳實時展示,讓整個審批服務過程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將「抽屜」裡的標準要求放到「桌面」,打開天窗說亮話。同時,健全完善評價人信息保護制度,暢通政務服務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視頻監控和辦事評價系統,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增強辦事群眾和企業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據審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本著「於法周延、於事簡便」的原則,郫都區將進駐政務服務大廳的所有窗口、所有事項納入「好差評」評價範圍,結合大廳實際,對服務態度、服務效率兩個指標,按照「滿意」「比較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進行綜合評價,實現服務、事項、部門和辦事群眾「全覆蓋」。在各窗口醒目位置設置評價器,方便辦事企業和群眾自主評價;對網上辦理業務或到現場辦理承諾件業務,業務辦結後,主動發送「邀請簡訊」邀請服務對象進行簡訊評價;對未通過線上線下模塊進行評價的服務對象則電話回訪,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便利度。
被「差評」 整改是壓力也是動力
「好差評」工作機制上線以來,已逐漸成為郫都區政務服務績效衡量的「刻度尺」。而在「好差評」平臺體系建設中,「差評」的核實整改可以說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據郫都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收到「差評」後,由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管理科督促整改,由各承辦窗口單位安排專人回訪核實,對確屬自身問題的,限時整改並反饋整改情況;對非自身問題,建立差評申訴覆核機制。開展「差評」問題整改回訪,對已辦結的「差評」進行電話回訪核實,確保整改到位。通過意見箱、線上平臺等渠道,建立社會各界意見收集臺帳,及時轉至涉及單位限時辦理,同步向建議者反饋意見辦理情況。
「壓力挺大,生怕差評落到自己頭上。」政務服務中心商事登記窗口工作人員王鑫坦言,「但這樣的制度也能督促我自省、查漏補缺,以對群眾負責的態度更認真細心為群眾和企業提供『五星好評』服務。」
「實行『好差評』我們是認真的,絕不會流於形式,真誠邀請廣大群眾幫我們找差錯並提出合理的需求與建議。」郫都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表示,「好差評」機制的建立,豐富了評價方式、完善了評價體系、構建了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也拓展了群眾表達意見的路徑渠道,整合了外部監督效能,給群眾帶來了體驗感上的極大改善。「下一步,將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打通訴求渠道,營造寬鬆和諧的評價氛圍,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持續推動審批服務持續優化升級。」本報記者 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