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語文真問題】「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與使用」之一│ 史成明 楊萬扣: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的學理辨析

2021-02-13 中學語文教學

歡迎訂閱2021年《中學語文教學》


本刊2021年徵訂工作已經開始,請廣大讀者朋友抓緊訂閱,不要錯過訂閱時間。

訂閱方式:

1.郵局訂閱:每期12元,全年144元。郵發代號:2-32。

2.本社訂閱:直接在本社訂閱可以享受優惠,可以更快地獲讀本刊。訂閱方式靈活,零售、整訂、破訂均可。

零售價:每期12元;

訂閱一年:135元;

如果需要掛號郵寄,每期請另加掛號費3元,並請務必在匯款附言中說明。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凡直接在我社整年訂閱本刊的作者稿件優先發表。凡直接在本社訂閱的讀者在以後購買我刊的產品時享受優惠價格。

匯款方式:
1.銀行轉帳。
名稱:北京首師大作文導報社;地址、電話: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105號010-68485897;開戶行及帳號:農行北京玉淵潭支行11050301040004237。

2.掃碼交費。  掃下面交費二維碼,按要求填寫信息(「姓名」一欄,如需要報銷,學校名稱要和所開發票抬頭一致;否則填個人姓名、電話即可),組別默認即可,然後點確定,保存轉帳憑證。

溫馨提示

用以上任意一種方式交費後,需要開具發票的,製作與前面相同的表格,填好後,請將之與轉帳憑證、姓名、電話、數量、詳細地址、郵編等信息一同發送至:zydk2017@126.com。

諮詢電話:010-68980051。


3.郵局匯款。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

訂刊電話:010-68980051,68982069    傳真:010-68900521,68902303。

編者按:學習資源是語文教育研究中一個歷久彌新的議題。在核心素養的時代語境下,語文學習資源的功能和價值正在悄然變化。陸續推送的三篇文章圍繞學習資源,從學理辨析、教材使用、教學策略等視角展開多維對話,期待為大家帶來有關學習資源研究的新理路。

【摘   要】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經歷了從依附到獨立的發展歷程,已經成為語文教學與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語文學習資源開發和建設方面出現許多問題,必須進行釐清。

【關鍵詞】語文學習資源   辨析

中學語文學習資源,作為對中學生語文學習活動起支撐性作用的一切顯現或潛隱的因素或條件,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在百年中國語文發展過程中,語文學習資源經歷了由附屬到獨立的過程,其背後是語文教學觀、學習觀和評價觀的嬗變。

一、語文學習資源的發展歷程

1.湮沒在「教學內容」

新中國成立後到20世紀90年代,國家於1956、1963、1978、1990、1992先後5次頒布語文教學大綱。這些教學大綱表述上雖有差異,但以「教」為中心的立意都非常明確,「學」處於被忽略的地位,更談不上「學習資源」,「學習資源」被湮沒在「教學內容」或「教材內容」之中。

2.埋名於「教學設備」

2000年頒布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新增了「教學評估」和「教學設備」兩個板塊。其「教學設備」的具體內容包括:工具書、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等各類圖書,教學掛圖和教學輔助資料,相當數量的報刊,錄音帶、錄像帶、光碟等聲像資料等。這裡的「教學設備」已經有後來「學習資源」的影子,但語文「學習資源」的概念仍未出現。

3.現身於「課程資源」

「學習資源」是2001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提出的,它是語文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1],「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2]。此時,「學習資源」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下位概念,雖然還沒有獨立地位,但其內容指向已較為清晰。

4.凸顯於「學習活動」

在最新修訂的語文課標中, 「資源」與學生「學習活動」的關聯異常緊密:「語文課程資源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紙質文本,也可以是多媒體資源、網絡資源。……語文學習過程中隨時生成的各種話題、問題、拓展材料以及學生成果等,也是非常有意義的課程資源。」[3]各種資源都因「學習活動」而存在,因「學習過程」而產生,因「學習方式」而建設,為學生「學」的服務指向性十分明顯。

從「教學內容」「教學設備」到「課程資源」和 「學習活動」,語文學習資源的發展歷程,彰顯了語文教學由「教師本位」向「學生本位」的轉換,語文課堂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語文資源由「教」的資源向「學」的資源的轉型。

二、語文學習資源開發和建設現狀

「如果制定政策時沒有考慮實施政策所需的資源,而且如果沒有必要的資源,學校、教師和學生就會處於要求得不到滿足的局面」[4],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短缺、浪費和質量問題一直掣肘著我們,迫使我們去反思中學語文資源開發和建設現狀。

1.資源開發上的「慣習」束縛

布迪厄的慣習理論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長期形成的習慣性做法或定勢會使教師因為減少風險對學習資源採取審慎或保守的態度,這從語文教師的研究中能管窺一二:在中國知網中,搜索從2001~2020年間以「語文學習資源」為主題詞或關鍵詞有346篇,而以「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為搜索詞,僅有22篇,還基本上和「中學語文課程資源」混淆使用。這種斷崖式下滑的背後說明,教師對「中學語文學習資源」當下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不高。另外,相關的調查表明:語文教師對語文學習資源的認識更多停留於素材性學習資源,而很少關注設備性學習資源和條件性學習資源;已經有了混合式學習的意識,但對混合式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優化還不夠重視;也有些教師認為語文學習資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部分和有效補充,更多強調它的輔助性和從屬性。

2.資源建設上的「沉澱性」和「空白性」困擾

目前的學習資源方面存在著大量的不能產生學習效益的「沉澱性資源」。餘秋雨認為不要背那麼多古詩詞,復旦大學嚴峰呼籲建立「不必讀」書單,語文學科同樣存在著很多「不必學」的學習資源,如不少專家、教師列出了大量的推薦書目,其中有些是可以不讀的;不少教輔機構推銷海量的學習資料,其中有些是可以不做的……這些資源的學習不但產生浪費,而且還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美國課程論專家艾斯納提出「空無課程」概念,即不能僅僅探討學校「教了什麼」,也應分析「沒有教什麼」「為什麼沒有納入課程範圍內」。[5]這啟示我們:現有學習資源有哪些空白是重要而必須填補的。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有關陽光、耐挫方面的資源開發就尤為必要。再如隨著勞動教育和美育進入中學語文課程,關於勞動教育和美育方面的學習資源開發就迫在眉睫。

3.資源保障上的「支架」缺失

「支架」是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理念,指的是為學習者或實行者提供知識、能力、技術、理念方面的支持使任務得以完成。在中學語文學習資源開發上,「支架」缺失較為嚴重。比如:有的教師缺失資源開發的理論或理念支架,有的教師缺失資源開發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支架,有的教師缺失資源開發的生活化支架,有的教師缺失資源開發的評價支架……這些支架的缺失,使教師往往習慣於直接利用國家、地方和專家開發的各種課程資源,而對學習資源開發望而卻步或者滿足於從平臺或網絡上直接下載大量教學資源,進行課件製作和情境激趣,很少對其做重新整合或者再度開發。

三、語文學習資源開發的學理性建議

1.瞄準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

正如閆蘋所說:「語文教育更應自覺承擔起『立人』的重任,充分挖掘經典名作中的『立人』因素,讓學生從小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逐步培養健全的人格。」[6]中學語文學習資源開發必須瞄準立德樹人,培養人格健全、具有家國意識的合格公民。如統編普通高中 《語文》必修(上)「勞動光榮」主題單元的教學,一方面要以優秀勞動者的傑出事跡、倡導踐行工匠精神等內容為載體,整合學習資源、學習情境、學習活動和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落實「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在運用語言提升語文素養的同時,領會勞動的偉大意義,傳承和發展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形成新時代正確的勞動觀念與勞動態度,在「勞動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另一方面,作為統編新教材創新設計的專題教學內容,很多教師尚沒有這方面的教學體驗,本單元教學實施的操作性樣例就可以成為生成性學習資源,為勞動教育與語文學習的有機融合提供鮮活素材,促進核心素養在語文課堂落地生根。

2.緊扣「生活」「生成」,回歸學生本位

學習資源是否合宜,既要看其系統性與豐富性,更要看它能否滿足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從學生本位出發,我們要很好地整合「設備性」「素材性」「條件性」學習資源,緊扣「生活」這個「活水」,激發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力。深圳鄧玉琳老師借鑑國外「非語文取向」寫作教學理論,讓學生細緻觀察生活,如「為什麼紅酒的木塞在紅酒裡泡久了會被腐朽」「為什麼臭鱖魚會是安徽的一道名菜,它的臭真的是腐爛嗎」等,按照「提出問題—提出假設—解答問題—參考文獻」的思路,學會從生活、書本、網絡等多方面尋求資源和答案。

學習資源開發建設的本心在於能否喚醒和發現,能否讓學生保持好奇心、學習力與適應力,讓他一直在「生成」和「生長」。如結合七年級《語文》(下)的寫人單元學習內容,提供大型系列片《先生》、西部支教優秀志願者事跡、《鄧稼先》電影、電視片特輯製作知識等學習素材,要求學生把文本轉換成能夠表現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細節的電視片特輯,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學生既鍛鍊了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又培養了思維品質和審美意識,實現了「生成」的目標。

3.著眼「核心」「關鍵」,實施補缺取精

如何從紛繁蕪雜的教學資源中選擇、重構「少而精」的具有「舉一反三」效應的學習資源?如何基於未來社會需要去開發、建設「新而實」的具有「前瞻」「引領」作用的學習資源?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基於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在這個標準下,一些與核心素養、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無關或低相關的資源理應被清除,例如,有些學校在課程標準推薦的古詩文閱讀書目之外又列出了許多古詩文閱讀書目,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列出了很多的滿分作文要求學生閱讀和背誦,有些學校的學習平臺上傳了海量的訓練題庫,而這些資源無疑是多餘的;在這個標準下,一些與學生未來生活與生存、終身學習相關的資源理應被開發和建設,如「學會閒暇」,應是現在和未來社會人的核心能力,儘管很多中學語文教師意識上還沒有接受和意識到它的重要,但為明天而開發新型的學習資源就顯得必要而緊迫。另外,研究證明,人的成功或幸福越來越受制於個人心智和社會情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如共情力、自我效能和控制、耐挫力等,這些因素在中學語文學習資源中也應得到顯現。

4.突出「分類」「個性」,建構混融平臺

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可以為語文學習資源的分類提供重要參考,它更強調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測量的可行性。據此,我們可以將零散而豐富的學習資源升級為資源庫。同時,個性化理論也告訴我們,教學必須從「個體形成獨特性、自主性、創造性」[7]出發,順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由此出發,建構混融式語文學習資源平臺,完善學習資源管理子系統、導航子系統、在線學習子系統、在線討論和指導子系統、在線評價和檢測子系統,為學生準備目標支架、問題支架、方法支架、評價支架、技術支架,實現優質學習資源共建共享,搭建學生語文學習的「立交橋」。

中學語文學習資源開發建設是新時代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的一個嶄新命題,更是世界範圍內學科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方向,它理應引起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15,15.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1.

[4]國家研究理事會.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S].戡守志,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76.

[5] 黃政傑.課程設計[M].臺北:東華書局印行,1995:83.

[6]閆蘋,編著.中學語文名篇的時代解讀[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37.

[7]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

(鹽城師範學院   224001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教師發展中心   224056)

(《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0期)

光碟徵訂啟事

一、名師展示課

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和第七屆「聖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名師課將分別製作成光碟,每屆光碟含初、高中課各一節,每張定價110元;同時訂購兩張光碟(同屆;或中語杯與聖陶杯各一張)的,定價210元。均含郵費。


附光碟目錄

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名師展示課

1. 絕句二首  執教者:吉林省教育學院張玉新(初)

2. 阿房宮賦  執教者: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唐江澎(高)


第七屆「聖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名師展示課

1. 雨霖鈴  執教者:上海市建平中學鄭朝暉(高)

2. 鄉愁  執教者: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曹勇軍(初)


 二、「聖陶杯」一等獎課

第七屆「聖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獲得一等獎課將製作成光碟,初中組定價90元,高中組定價90元;同時郵購初中組和高中組光碟的,優惠價170元。一個月左右包郵到指定地址


交費方式:

1.銀行轉帳。名稱:北京首師大作文導報社;地址、電話: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105號010-68485897;開戶行及帳號:農行北京玉淵潭支行11050301040004237.

2.掃下面交費二維碼,按要求填寫信息(其中學校名稱要和所開發票抬頭一致,「年級」一欄不用填),然後點確定,保存轉帳憑證。

3.轉帳完成後,請將憑證、(聖陶杯or中語杯or初/高一等獎)光碟、姓名、電話、數量、詳細地址、郵編等信息一同發送至:zydk2017@126.com。

提示:需要開具發票的,請把納稅人識別號、抬頭、發票內容為資料費(或中學語文教學)等信息,如貴單位要求必須有地址電話、開戶行及帳號的,請一併附上,發送到上述郵箱裡。

諮詢電話:010-68980051

相關焦點

  • 【聚焦語文真問題】「語文學習資源:整合與使用」之三│李凌雲:語文學習資源引入課堂的教學策略
    設法讓學習資源「動」起來,營造現場感,嚴格遵循「適用」「適勢」「適時」原則,才能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多情境、多樣化的學習空間與路徑。【關鍵詞】學習資源  整合  課堂教學學習資源是語文課程與教學常說常新的話題。
  • 【聚焦語文真問題】「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研讀與應用」之一│徐志偉:提高教學站位 實施任務學習
    陸續推送的三篇文章再度聚焦統編語文教材,圍繞「文學閱讀與寫作」「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兩個學習任務群提出中肯的教學建議,期待在單元任務研讀、學習活動設計、學業表現評價等方面帶來一定啟示。一是扣合單元主題,先有所側重地單篇教學,再能力進階地整合學習,最後進行情境—任務型學習。二是先設置大情境大任務,使情境、任務貫穿始終;然後提供學習資源(文本、支架,線上、線下),展開學習活動;最後進行教學評一致性的素養測評。兩種路徑,殊途同歸。因為後者少而難,因此,建議選擇後者,挑戰自我。4.建構性。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20年第10期封面及目錄
    年《中學語文教學地址:北京西三環北路105號首都師範大學《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郵編:100048,收款人:韓振。匯款時請務必附言註明數量、寄刊地址、郵編、電話。卷首語我在美麗的日本   劉正偉        中語視點聚焦語文真問題
  • 中語視點│聚焦課程意識 培養從教素養:尋找「語文課程教學論」的學科尊嚴——「理想的語文教學論是什麼樣的」之一
    當前師範教育已經進入控制規模的調整階段①,語文教師作為一種應用型人才,如何增強其培養的前沿性、針對性、實踐性,已成為各界日益關注的話題。語文課程教學論的學科尊嚴何在?師範院校裡的語文師資培養,路在何方,與傳統的師專有什麼不同?與教師在崗的學習有什麼不同?與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培養的學生又有什麼不同?
  • 【聚焦語文真問題】「閱讀教學內容研究四十年:回顧與展望」之一│吳欣歆:小說教學內容研究四十年:審辨思考與多元對話
    雖然如此,後續研究主要是對情節、人物、環境各要素的細緻拆分,提出分析人物要聚焦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重視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評價」 [3];分析環境要考慮「自然時空、社會場所和時代條件是環境構成的三元素」 [4];分析情節要辨析倒敘和插敘的手法,注意單線結構和複線結構等。
  • 廣饒縣大王鎮中心初中「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整合
    廣饒縣大王鎮中心初中歷來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在部編教材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整合過程中,致力於改革課堂教學結構,構建適合學生學情的語文主題學習模式。  2018年12月12日,廣饒縣大王鎮中心初中承辦全縣初中語文部編教材與「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整合研討會,來自全縣語文骨幹教師參加展示和交流。
  • 2019年度語文教育關鍵詞揭曉
    近日,語文報社揭曉了2019年度語文教育十大關鍵詞,分別是:群文閱讀、核心素養、統編教材、整本書閱讀、於漪、學理、學習任務群、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批判性閱讀、考綱取消。  2019年,中小學語文課程、教材、考試等出現一系列重大變革,值得教育工作者乃至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和思考。
  • 中學語文教材教法:"合作學習"的"合作"真
    中學語文教材教法:"合作學習"的"合作"真 http://www.hteacher.net2011-09-26 09:41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江蘇語文整合教學研究所成立 「語文跨界學習法」將推廣全國
    在常州,有一群語文老師,通過15年的研究,構建了一套顛覆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摘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21年1月8日,為推廣這一教學成果,江蘇省語文整合教學研究所在常州成立,正式開啟了這套教學成果向全國推廣運用的步伐。
  • 「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可小視——語文學習的「五朵金花」之一
    陽光少年智能語文: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性學習,筆者稱之為語文學習的"五朵金花"。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將語文學習的"五朵金花"一起放在語文百花園中,才更加璀璨奪目、絢麗多彩。目前,農村一些老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認識或重視不夠,現狀令人擔憂。1.有的領導重視不夠或怕組織活動安全出問題。學校活動安全第一,無可厚非,但過於"談虎色變"就不好了。
  • 鹽城市王乃寧名師工作室暨鹽都區高中語文學科中心活動舉行
    聚焦課堂教學改革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11月20日,鹽城市王乃寧名師工作室暨鹽都區高中語文學科中心活動在大岡中學舉行。出席本次活動的有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鹽都區四星級高中的語文備課組長以及大岡中學、南師大鹽城實驗學校的部分老師。
  • 語文,因閱讀而精彩(上)——山東整體推進語文主題學習紀實
    解密語文主題學習語文主題學習立足單元主題,重視大量閱讀,強調自主學習,通過整合線下叢書和線上資源,以及閱讀測量工具,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落實國家課程校本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其課堂模式是,學生課內大量閱讀、自主閱讀,課堂上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習教材,三分之二的時間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教師精講,學生多讀,教師對學生閱讀給予精心引導和點撥,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是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圍繞教材單元主題開發的語文讀本,供學生課內學習使用。
  • 州初中「語文主題學習」單元整合教學研討會在安圖縣召開
    為推進語文學科課堂教學改革,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進一步深入研究中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延邊州初中「語文主題學習」單元整合教學研討會在安圖縣召開。北京華樾教育研究院特約專家、學術顧問劉修勤,河北邢臺第十二中學高紅義老師、延邊州教育學院語言教研員劉彬等150餘人參加研討會。安圖縣萬寶鎮中學、三道中學、新合中心學校、兩江中學、安圖三中等6位教師,分別展示了「語文主題學習」的教讀引領課、組文閱讀課、群文自讀課、主題寫作課、名著導讀課等6種課型。
  • 【聚焦語文真問題】「統編高中語文教材:理解與重構」之一│趙曉霞:經典選文的多維度理解與教學設計
    二、走向多維度理解經典的單元學習任務設計統編高中語文教材設計的特點之一,是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線組織單元,體現了對2017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景化」[7]理念的落實。
  • 特殊時期,如何開發和利用語文教學資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居家學習四個多月。這段特殊時期,如何開展教學和日常輔導成為擺在學校和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提高線上輔導的實效性,教師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圍繞「特殊時期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談談自己的做法。
  • 鹽城中學——專家引領提升理念 放眼未來加快轉型
    市直初中語文、政治、歷史學科特級教師大講堂在鹽城中學毓龍路校區進行。參加本組活動的特級教師有鹽城市初級中學校長朱斌,鹽城市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馬群仁,初級中學副校長陳巧雲、張新慧,教務處副主任陳峰。鹽城市初中語文教研員李建參加活動。
  • 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方法、意義及特點
    整合的方法主要依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從教材的單元主題出發,整合閱讀材料中主題相似的題目,並進行不同層次的拓展和訓練。語文學科課程整合打破了原有的結構安排和方法設計,以特定主題為中心重新組織課程內容。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語文教師根據一定的學段學習目標,整合文章多種學習目標並加以擴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7期封面及目錄
    《中學語文教學》編輯部                            2019年4月11日光碟徵訂啟事第六屆「中語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光碟已製作完成,初中組定價90元,高中組定價90元;同時郵購初中組和高中組光碟的
  • 教學中如何使用學習資源類選文
    如果把教材視為語文課程鏈條的重要組成,有必要在「課程標準—教材編寫—選文定位—選文用法」的連鎖反應中,審視和回應如下問題:統編教材為什麼要在這兩個單元設置《學習資源》欄目?學習資源類選文的功能有何特殊性?在教學中應該如何使用這些選文?本文主要以第八單元為例略做討論。
  • 馬建明: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設計
    何為深度學習?語文「新教學」實驗提出的情境、任務、活動與評價如何與深度學習的四個基本特徵高度契合?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大單元教學如何設計,如何實踐?江蘇省連雲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馬建明老師的實踐與思考,乾貨滿滿。匯報單元選自「新課程資源系列」《統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學與教指南 二年級 下冊》(即將出版)第一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