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記者陳芳、胡喆)推行「材料一次報送」、不將人才帽子同物質利益直接掛鈎、高端人才實行年薪制……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介紹了有關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將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
近年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主體架構已經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但「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現象仍比較突出。李萌表示,要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繁文縟節」中解放出來。
據了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基礎上,研究提出了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7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了審議並原則通過。
李萌介紹,若干措施包括進一步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和過程管理,減少各類檢查、評估、審計,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賦予科研單位科研項目經費管理使用自主權,對科技領域人才計劃進行優化整合,開展科技人才計劃申報查重;對全時全職的團隊負責人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年薪制,相應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實行科研項目績效分類評價,區別對待因科研不確定性未能實現預想目標和學術不端導致的項目失敗,鼓勵大膽創新、嚴懲弄虛作假等。
針對「大文件管不住小文件」「部分政策落地落實難」等現象,李萌指出:「相關領域的政策性文件,如果確實妨礙了政策落實,也需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確保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順利實施,緊扣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經費管理繁瑣、科技評價不合理等問題精準發力,出實招、見實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