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提高科研人員基本工資水平,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待遇

2021-02-25 壹學界

近日,在回復網民的留言中,科技部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科研人員收入待遇問題,關鍵在於抓緊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合理確定科研人員收入水平,有效引導預期,提高科研人員基本工資水平,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待遇

近日,有網民通過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留言稱,「我是國家科研領域的一名普通工作者。目前,我國在科技領域面臨不少「卡脖子」問題,需要進一步科技創新。作為科研國家隊的一名成員,我非常熱愛科研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得不拿出大部分時間來幹一些與科研無關的雜事,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爭取科研項目、找經費、應對各種考核、報銷等。

在這種工作狀態下,科技成果的產出率很低。我建議國家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改善分配方式,解放科技生產力。讓科研工作者能支配更多經費,聘用更多科技服務人員,騰出更多時間投入到更為擅長的科研工作中。」

2月3日,科技部答覆稱,我國中央財政科研經費主要分為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性經費兩大類:

(1)穩定性經費包括科研院所運行經費和基本科研業務費、創新工程、創新基地、社科、高端智庫、科學技術普及等,主要支持其開展所屬行業基礎性、支撐性、應急性科研工作和根據自身特點自主選題等;

(2)競爭性經費包括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地和人才計劃等,主要通過競爭擇優的方式組織實施國家科技計劃。我國中央支持財政科研經費的方式主要是穩定支持和競爭擇優相結合,統籌發揮兩種方式的作用,相互協調。

科技部指出,近年來,為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為科研人員創新活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財政部、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

一是強化科研單位法人責任,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項目資金管理使用自主權。在預算調劑、間接費用和結餘資金使用等方面,進一步擴大法人單位自主權。在下放自主權的同時,也對科研單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單位應採取有效措施對下放的各項管理權限接得住、管得好。

二是簡化預算編制。把預算科目精簡合併為四大類,並且在編制預算時只要求提供基本測算說明。同時,提供預算模板,進一步減輕科研人員負擔。間接費用按規定核定,科研單位無需提供詳細的測算依據。

三是建立完善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按照能放盡放的要求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解決科研經費「報銷繁、報銷難」等問題,充分釋放創新活力,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

四是建立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強化單位法人責任、下放預算調整權限、加強經費監督檢查等改革舉措,集中解決科技界普遍反映的科研項目間接成本補償和績效激勵不足、項目承擔單位管理弱化、科研經費預算剛性過強等問題。

為督促科研資金「放管服」改革政策有效落地,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等部門自2016年以來,先後三次開展中央財政科研資金管理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查和調研,了解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等科研單位落實中央和地方改革精神、落實自主權等情況,查找典型案例,幫助科研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將科研資金管理政策「接得住、管得好」。

科技部表示,要從根本上解決科研人員收入待遇問題,關鍵在於抓緊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合理確定科研人員收入水平,有效引導預期,提高科研人員基本工資水平,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待遇。在此基礎上,將科研項目資金、科技成果轉化獎勵作為補充,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力度,形成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得到合理回報的良性收入分配製度。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點個「在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感謝您的鼓勵!

相關焦點

  • 科技部答科研人員和教師如何兼職兼薪—新聞—科學網
    10:37 李萌 還有合同制管理,就是對有條件的科研機構要探索實行合同制管理,要按合同的目標完成情況來確定工資的水平和分配的辦法。比如有一些科研水平高、科研成績比較好的單位,就可以充分的信任他,在收入分配上進行自我調節。還比如對目標明確的應用型科研項目,也逐步實行合同制管理。
  • 【科技部】部長答科研人員和教師如何兼職兼薪
    對李春利來說,兼職不僅提高了他的收入水平,也實現了他的自身價值,那就是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為工業生產帶來技術進步和經濟效益。同時,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也提高了他的教學和科研水平。李春利介紹,科研人員做兼職,特別是涉及成果轉化、股權分配等問題時,因為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很容易吃虧上當。
  • 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為科研人員輸送「正能量」
    今年科技部國家科技計劃經費撥付再度提速。截至4月底,2013年國家科技計劃經費90%已撥付完畢,與2012年相比,提前1個月。科技部條件與財務司相關人員表示,再度提速的原因主要是科技部今年進一步完善了年初經費預撥制度,優化內部管理程序,使各個管理環節之間的銜接更加順暢。對此,李立會深有感觸:「經費落實越早,科研越有保障,項目執行不會被耽誤了。」
  • 科技部答科研人員和教師如何兼職兼薪
    、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一個重要文件,對於保障我們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科技成果產權對科技人員的長期激勵作用,允許科研人員依法依規適度的兼職兼薪。   還有統籌不同崗位,比如專職的教學人員、科研人員,試驗的設計和開發人員,包括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科研的輔助人員和科研成果轉化人員,要把這些人員的收入分配都統籌起來考慮,制定這樣一個收入分配的政策。   第三,針對性。分類指導、分類施策,根據不同的創新主體、不同的創新領域、不同創新環節的智力勞動的特點,實行有針對性的分配政策。
  • 中國將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 加大薪酬激勵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中國科技部官員6日表示,中國將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自主支配權,加大薪酬激勵,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創新活力。日前舉行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
  • 山東:科研人員離崗創業 期間基本工資照常發放
    為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山東省日前出臺規定,相關科研人員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辦科技型企業或者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離崗創業期間保留人事關係,照常發放國家規定的基本工資。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科研人員要有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張晨 柯進 禹躍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今天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科研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精神、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
  • 科技部教育部接連釋放信號
    >「逐步壓縮非教學人員編制、提高中小學教師工資」再到「提高基層教師工資待遇、教育才有希望」,教育部連發數封文件,旨在助力提升教師待遇水平。按現行政策規定,包括高校在內的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工作人員收入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組成。其中,基本工資包括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崗位工資主要體現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執行國家統一制定的政策和標準。
  • 科技部、教育部釋放信號
    高校是科研的高地,除教學以外,大部分的高校教師同時承擔著科研的任務,他們的待遇問題也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另外,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不計入績效工資總量、專業技術人員可按規定兼職兼薪等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為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師收入水平提供了保障。
  • 讓科研人員走出「不務」科研的怪圈
    「我國科技發展目前已經進入一個重要躍升期,其重要標誌就是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的有效需求明顯提高,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科技產出快速增長,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效率也在提高。但也存在原創成果少、科技成果轉化慢等突出問題。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在目前的投入方式和評價機制下,科研院所、高校存在著片面追求課題立項,追求以專利或以論文產出為主要成果表現形式的傾向。」
  • 上海: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兼職創新
    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本市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到:進一步支持和鼓勵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科研人員書面提出離崗創業申請的,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業。
  • 科技部發《通知》 整治科研作風學風,論文與獎金不再掛鈎
    近年來,一些科研人員作風學風不正、學術不端,引起廣泛關注。科研人員如果在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方面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 賦予科研人員成果所有權的重要意義
    5月18日,科技部、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實施方案》,在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領域向前邁進一步,有助於破除科研成果轉化障礙,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
  • 提高博士生待遇!經濟基礎是科研的基本保障!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資助和津貼!隨著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的提議而被網上熱議!兩年前博士的國家津貼曾經漲過一次,由每年12000元漲到15000元。經濟不保障,博士生就難免做一些其它的工作來補充日常的生活需要。很難專心致志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其實是得不償失的。博士生本身就是學校不可多得的資源,而如果不能夠讓這些科研的主力軍得到有力的發揮,就顯得有些浪費了。一般的博士,都已經20多歲,甚至30歲了。
  • 江西:鄉鎮衛生院人員基本工資財政全額保障
    新華網南昌2月4日電 (記者沈洋)「專業人才能留住了,醫療服務水平有保障了,醫院的業務量有了明顯上升。」談起人員基本工資財政全額保障後衛生院發生的變化,南昌市灣裡區梅嶺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王輝內心由衷地感到高興。
  • 歐盟「歐洲科研人員網絡」平臺對我國的啟示
    歐洲科研人員網絡平臺由歐盟科研與創新總司下設的歐洲研究區政策司設立和管理,是促進科研人員在全歐範圍內自然流動的全方位支撐平臺。旨在為在歐洲的海內外科研人員提供跨國別的利益保障和全面的信息和服務,同時吸引更多海外優秀人員赴歐,加強歐洲與全球間的科研合作與交流。
  • 衢州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保留編制、社保待遇
    工資待遇怎麼算? 離崗期內返崗要如何安排?……「 乾貨」都為你整理出來 了,收好,不謝~一、適用範圍和對象1、衢州市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除外)在編在崗科研人員攜帶科研項目、成果或技術到衢州市範圍企業從事科技研究、科技開發和科技服務工作或在衢州市創辦企業的,適用該細則。
  • 通知|科技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中科院 自然科學基金委關於鼓勵科研項目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國科發資〔2020〕13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教育廳(教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鼓勵體制內科研人員創業:可停薪留職3年
    時隔30年之後,國務院又一次向國有科研人員拋出繡球,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三年為優惠條件,鼓勵他們離崗創業。  曾湘泉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僅僅靠大學生是不夠的,體制內有工作經驗的科研人員加入到創業潮中將大大地提高創業成功率,也將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意見》提出,對於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經原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 ...暢通科研人員職業發展通道 本市為兩類科研人員分類定製職稱...
    12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單位聯合發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辦法》,按照「幹什麼、評什麼」,分層、分類為兩類科研人員量身定製了清晰的職稱評價標準,提出了職稱評審代表作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