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給五星好評喲~」
現在,無論進行了什麼形式的消費,只要店家有評分系統,我們都會收到類似的「叮嚀」。
評分系統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們選擇的煩惱。對大部分人而言,瞅準好評多的店鋪去就是了,簡單快捷。
這就使得商家們對於好評十分看重,甚至在淘寶出現過「差評警告」的事件。
但美國的一個餐館老闆,卻反其道而行。
他公然號召顧客們為自己打一星「好評」,憑這個打分還能獲取店內消費折扣。
所長(ID:iwanwusuo)頗為驚奇,想要了解一下是什麼新套路。
Cerretini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說起自己和「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較勁的事,他總是面帶戲謔。
餐館開業後,為了快速擴大知名度,Cerretini選擇了入駐Yelp,成為點評系統下的一名商家。
沒想到的是,要獲得曝光,首先得購買Yelp的「店鋪推薦」業務。
咬咬牙,Cerretini掏錢試了兩個月,卻發現這根本沒用。
虧本買賣誰會幹呢?Cerretini果斷停止辦理業務。
這下好了,注意到數據異常,Yelp即刻聯繫了Cerretini,勸說他續費。
屢次交涉無果後,Cerretini發現店裡的五星好評不見了,幾個一星差評反而被置頂。
「那些打1星的人,甚至連我飯店的門都沒進過。」
面對這種操縱評價的行為,Cerretini的暴脾氣可忍不了。
既然Yelp要「去好存壞」,那自己乾脆「一差到底」。
隔天,他就在餐廳的門口放了一塊告示牌,言明:「只要在Yelp上給我們打1星,買任何披薩均可獲25%的折扣!」
這個反向廣告打得可謂絕妙,食客們出於好奇紛紛前往。
所幸餐館味道還不賴,得知老闆的遭遇後,顧客在1星的打分下,給出的卻都是好評。
1星佔總點評量95%的成績,贏得了Yelp史上得分最低飯店的榮耀。這種與其他商家迥然相異的風格,讓Cerretini的餐廳一下子火了。
Cerretini那邊蹦躂得歡快,Yelp這邊可高興不起來。
他們指責提供「折扣」的手段違反了平臺的協議規定,要求Cerretini立刻停手,否則將取消他入駐平臺的資格。
Cerretini才不管,他直接把事情經過曝到網上,讓網友評理。
大眾苦Yelp操縱評價的黑歷史久矣,紛紛投入Cerretini的陣營。
最終,Cerretini憑著自己的一系列操作,頑強地在Yelp上紮根,讓Yelp牙根痒痒的同時,靠著他們的客源賺錢。
「我是唯一一個在他們的比賽中擊敗他們的人,我給那家公司留下了汙點記錄。我挑釁他們,我羞辱他們。現在,他們就像躲瘟疫一樣避開我。」
Cerretini的話說來霸氣,所長(ID:iwanwusuo)也是聽得服氣。以一己之力,挑翻一個全美最大的點評網站,這樣的經歷怎麼能不吹一輩子!
下面咱們就來聊聊,Yelp,是個什麼東西。
上文提到,Yelp號稱「美國版大眾點評」,這麼理解完全沒錯,因為它們大部分的功能都是一樣的。
什麼?你沒用過大眾點評?
美團呢?百度糯米呢?口碑呢?總有一款擊中你的吧?
對,Yelp和他們是一類東西。
那為什麼Yelp要與「大眾點評」對標呢?這就牽扯到一點歷史原因。
首先從時間上,大眾點評成立於2003年,Yelp成立於2004年。
大眾點評作為全球第一個獨立第三方消費點評網站,Yelp雖然只是落後一步,但稱咱們一聲「前輩」還是理所應當。
兩者又幾乎是領域內的領頭羊,所以Yelp能對標的也就只有咱們了。
其次,Yelp的點評模式、互動模式、盈利模式等等,一開始都與大眾點評十分相似。
這個層面上,又是咱們領先一步,看來Yelp這聲「大哥」還真是不叫不行啊!
雖說一步先步步先,但人家身上就真的沒有咱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嗎?並不是的。
Yelp起步的時間並不比我們晚多少,在十幾年的發展中,也迭代出了許多極具特色的功能。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AR利用」這項功能。
什麼是「AR」呢?百度百科上給的解釋是這樣的: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是一種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的技術。
很繞口是不是?別急,所長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這樣一個經典科幻場景,相信大家都會見過:
很眼熟吧,這就是所謂的AR技術。
通俗易懂一點地說,把虛擬的信息投放到現實中,讓我們能夠和虛擬信息進行互動,就像我們在翻一本真實的書一樣。
不過,Yelp畢竟還只是個點評網站,AR技術還做不到圖中這麼誇張的地步。
在Yelp中,用戶找到目標店鋪後,只要將手機照相機對準相應的方向,屏幕中就會顯示出店鋪的信息。
實際效果是這樣的:
對比大眾點評的平面顯示,Yelp的這種形式無疑更為生動立體,「信息」本身冷冰冰的感覺大大減弱,用戶篩選信息時產生的「不耐煩」也隨之減少,體驗更棒。
當然,以上見解都來自所長(ID:iwanwusuo)的個人使用體驗,不能代表全體用戶。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
Yelp和大眾點評這類網站,相信大家日常用得最多的,就是尋找「美食」的功能了。
那除了這兩大巨頭,世界上還有沒有別的頂級美食點評網站呢?
當然是有的!下面就讓所長著重介紹一下「食評界」的鼻祖——《米其林指南》。
相信「米其林X星餐廳」這個評價,大家應該耳熟能詳。
能評上米其林星級,是幾乎所有廚師的夢想了,但是同時,各位應該也都有這樣的迷思:
一個輪胎大王,怎麼跨界去做食評了呢?還做得這麼好?
追溯原因其實就一個:法國人愛吃!
100多年前,米其林剛成立的時候,私家車是個絕對的奢侈品。
奢侈品意味著擁有的人極少,米其林的目標用戶也就少了。
要如何才能從這一小撮人手上賺更多的錢?
輪胎是個消耗品,必須要讓用戶們多消耗,生意才會好起來。
要消耗必須得出門,最好還是出遠門。
如何鼓勵用戶們出遠門,提高對輪胎的消耗,成為了米其林公司的營銷目標。
米其林公司高層覺得,汽車旅行,就是個極好的主意。
結合法國人「愛吃」這個特點,米其林公司決定出版一本旅行指南手冊。
手冊中除了必要的旅行信息,還增添了許多對餐廳的介紹,包裝成一本別出心裁、倡導精緻生活方式的旅行指南。
結果,《米其林指南》一炮而紅!
後來,米其林公司乾脆把餐廳指南單獨劃分出來,專注於美食點評,就此一步一步成為了美食評論界的「聖經」。
那麼,《米其林指南》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米其林對餐廳的評級標準,分兩個維度:食物和就餐環境。
其中,星星圖案代表對食物的評級,叉勺圖案代表對就餐環境的評級,圖案數量越多,餐廳品質越好。
要想出現在米其林指南上,餐廳至少要獲得「一副叉勺」的標記,叉勺越多,代表就餐環境越奢華,最高可以到五副叉勺。
星星的含義更簡單,一共三星,分別代表:
米其林對星級評定的要求極為嚴格,所以身為星級廚師,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甚至有廚師因為被降星而自殺,看來每一行都不好幹呀……
是否上了米其林指南的餐廳就一定美味呢?其實也不盡然。
米其林的評級通過自家公司培養的美食密探到店試吃,撰文反饋,最後在指南中匯總評級。
但全球那麼多餐廳,評審員數量畢竟有限,口味偏好更是客觀存在,因此,不夠好吃的米其林,也是有的。
例如,紐約的草堂小餐(Lan Sheng Restaurant)和傾城餐廳(Café China),都有過一星的待遇。
後者目前還在榜單之中,如果以咱們中國口味做標準,大約怎麼都輪不到這兩家。
只能說,在全球範圍內,《米其林指南》算是一個極具權威的參考,但咱們也不用把它過度神化。
還是那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目前在國內,米其林星級餐廳集中坐落在上海、香港及澳門幾個地方。考慮到出行方便,上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9上海米其林指南已經發布,為免大家辛苦尋找,所長把榜單搬了過來。
因為榜單太長,只能展示部分餐廳,完整榜單可到玩物所(iwanwusuo)公眾號回復【米其林】查看。
除米其林以外,食評界還有許多大咖,最具代表性的還有以下幾個:
1.「全球50佳餐廳」,人多力量大,每年要匯聚幾乎1000名評委來撰寫榜單;
2.La Liste,誓死捍衛法蘭西榮譽的鬥士,鍾愛法餐人士的必備寶典;
3.Zagat,大眾點評和權威餐廳評論的完美結合,愛對比的人必看;
4.TripAdvisor,全球最多人用、覆蓋面最廣的榜單,匯聚最大眾的口味;
5.Tabelog,日本的大眾點評,每個點評都像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刷食評打發時間。
每個指南的評判標準各有特色,且都在自身的領域深耕細作,只考慮單一層面的話,這些榜單都稱得上權威。
不多贅述,我們用一張表來看看他們的評判標準:
以上這些排行,基本涵蓋了各個菜系、各個口味的食評,如果你在這些排行裡都找不到想吃的美食,所長(ID:iwanwusuo)只能說:您是仙人,下凡委屈您了。
說到這裡,所長(ID:iwanwusuo)不禁再次感嘆,這類點評網站、讀物的出現,著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在沒有這些網站的時候,我們通過什麼方式解決「今天吃什麼」這種人生終極難題呢?
只能是「口口相傳」。
「我跟你說,對面馬路拐角第三個店面四樓有一家西餐廳,特別好吃!」
「是嘛,走,看看去!」
這種對話現在已經不常見了,要推薦一家心儀的店鋪,直接甩一個點評信息,簡潔明了。
而且,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上面的對話中存在明顯的「地域局限性」。
口口相傳這種形式,只能推薦一些身邊的、近距離的店鋪,再遠一點就力所不及。
哪怕你的記憶再好,也不能說出「某省某區某個街道XX號」這麼詳細的地址吧。
最多表達一下,「我上次在廣州哪家店吃了XXX,感覺還行」這樣籠統的信息。
閒聊式的推薦,對方聽著聽著就過去了,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
但是有了點評信息就不一樣了,地址、開店時間、菜品、用戶評價……種種資訊一應俱全。
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去了那裡將得到什麼服務,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翻車」情況的出現。
只能說,點評類網站的出現,實在是棒呆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點好看:點亮這裡請所長吃米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