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一支優秀教師隊伍是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近年來自貢市第六中學校針對教師隊伍新老交替的現狀,積極為青年教師專業技能提升搭建平臺,不斷加大青年教師培養力度,現在一支融入學校,定位準確,心系學生的青年教師隊伍正在茁壯成長,為踐行學校的「先成人、後成才」辦學理念,走特色教育之路,建設「老百姓滿意家門口的學校」奠定了堅實基礎。
樹立正確教育觀 鼓勵青年教師擔重任
12月14號上午,記者在自貢六中看到,學校每周一次的行政辦公會正在進行,大家正在圍繞如何讓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教書育人理念,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錯誤思想展開學習討論。校長陳國亮指出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感到成功。學校要從自身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辦好六中的特色教育,教師首先就是要為學生做人打下根基,才能夠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成、學以致用,走向成功之路,成為有用之才。
在副校長趙建華的辦公室,他正在和幾位青年教師交心談心,聽他們分享近段時間教學過程中的成功經驗、教學反思,鼓勵他們大膽創新探索,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擔起學校教育教學的重任。
近年來學校制定實施的青年教師培養計劃,讓一大批優秀年輕教師湧現出來。這位神情和藹、笑容甜美,正在和學生親切交流的常麗梅老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用心用情為孩子 發光發熱辛勤耕耘
常麗梅老師從小便立志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可大學畢業時她卻帶著遺憾去了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儘管待遇不錯,可她卻始終沒有忘記兒時的志向、父母的期望,當看到教師招聘且與自己專業相符的消息時,便毅然決然地辭職,走上了教師的崗位。自從踏上三尺講臺,常老師便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中,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用母愛的情感滋潤學生,以不懈的努力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作為班主任的常老師面對一位有抑鬱症的同學,不管多晚,她都會接聽他的電話,耐心傾聽,認真安撫。面對孩子們青春期的叛逆行為,她總是非常熱心的和他們溝通,堅持不懈做孩子及家長的情緒疏導工作。日復一日,常老師與家長和學生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孩子們有什麼心裡話需要傾訴時,最先想到的便是她。面對個別家長不理解,常老師開展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善於同家長「話聊」的她,獲得了「擺神」的稱號。她總結出許許多多教育學生,與家長溝通的方法,成為學校青年教師學習的有益經驗。黃惜緣,黃申喻兩位同學講和常老師相處一年多時間,感覺她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很親切,和她一起同學們不僅開心快樂自信,學習也不斷地進步。
自幼因車禍留下殘疾的常老師儘管腿腳不便,但是她始終如一、樂此不疲的奮戰在教育教學一線,她告訴記者,自己十分認同學校「先成人、後成才」的辦學理念,為此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首先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增強孩子們的抗壓能力,提高他們將來走向社會的適應能力。
辛勤耕耘贏得優秀的教學業績,常老師生物學科的教育質量一直名列全區前茅,因此她被任命為自流井區生物學科教研大組長,指導全區生物教學教研工作。常麗梅講自己能夠取得一點點成績,離不開學校對青年教師的大力培養,自己願意在這個平凡但自已喜歡的崗位上繼續為學生們發光發熱。
實施青年教師培養計劃 打造特色教育學校
副校長趙建華講像常麗梅這樣的優秀青年教師正在學校不斷湧現,今年教師節學校對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給予了表彰獎勵。接下來,學校還將繼續落實好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以德為先,提升教師事業心到新高度,強化內涵,推動師資水平邁上新臺階,深化教育改革,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讓青年教師隊伍快速成長,逐步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全力打造六中特色教育品牌,推動教育質量提升和公平發展,努力讓城區人民群眾從教育服務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聞來源丨
監製丨王曦
主編丨餘靈 陳祺
記者丨翔鷹
編輯丨萬江
【來源:看度自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