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剛出生,為啥老人要把嬰兒隔著襁褓捆著,包成一個粽子?

2020-12-24 小荷才來

小寶寶剛出生,為啥老人要把嬰兒隔著襁褓捆著,包成一個粽子?

按現在醫學上說法,這種新生兒「粽子」包法是模擬子宮,保護孩子嬌嫩的手腳,也是讓新生寶寶出生後仍然感覺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裡。

從古到今,在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後,人們發現孩子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更換環境是需要一個過渡的。媽媽懷孕時體溫比常人高,所以孩子出生後要保持孩子溫暖,襁褓應運而生。

1、「臍帶」相當於捆繩,讓寶寶有一個過渡

雖然沒有現在的醫療衛生條件,以及詳細的人體結構說法,但是人的思維是一樣的。古代人考慮到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長大,一定是被裹緊緊的。而且,古代人多是順產,「剪臍帶」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動作。我想,古人也是想像著孩子在肚子裡就是被「臍帶」捆著,所以在襁褓上會用一個繩子把孩子紮緊。

2、古代生活環境決定了這個行為的合理性

古代生活環境容易有很多病菌,古人的衛生常識形成後,考慮到孩子出生,柔柔嫩嫩,就像一個小花骨朵,所以,多給孩子一個東西隔著,避免外人在抱的時候,弄髒寶寶。當然同時也保護寶寶免受一些輕微的傷害。

3、把新生寶寶裹起來,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老人都很喜歡把新生兒裹起來,讓他們更有安全感一點。當年為了防止寶寶的驚跳反應,我也買一些透氣的紗布薄被子幫他們成功的過渡。至於怎麼過呢,可以參考一下下圖。

現在的襁褓有很多很多種類了,我還買過簡易型的襁褓,不過使用率沒有這個普通裹布高。

總而言之,因為嬰兒剛脫離母體,缺乏安全感,而把嬰兒隔著襁褓捆著,把嬰兒包成一個粽子,則是模仿母親的子宮,讓嬰兒有個順利的過渡期,可以增加嬰兒的安全感,幫助改善哭泣、腸絞痛和睡眠質量。如果是冬天,更是起到保暖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嬰兒多大不用再包襁褓
    在以前有好多嬰兒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家人都是會給嬰兒裹上襁褓的,這樣就像是被媽媽的懷抱給包圍著,而且剛出生的寶寶骨骼比較軟,用襁褓包著寶寶也可以做到保護寶寶的作用,可是老是用襁褓包著寶寶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也特別麻煩
  • 古人愛把嬰兒包成一個「粽子」,好處沒有幾個,但壞處卻有多個!
    古時候,很多種族包括咱們中國,都喜歡把嬰兒用襁褓包裹起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給嬰兒保暖!其實不用追溯到古時候,在我很小的時候,每到秋冬季節,屋裡要比外面冷,晚上睡覺經常被凍醒。而且,那時候的衣服保暖效果也不好,手腳經常是冰涼的。尤其是嬰兒,他們最需要保暖,所以家人才會好好地裹著。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嬰兒即便在冬天出生,醫院裡也會有足夠的暖氣。所以,現在的人把嬰兒包裹起來,被解釋為「模擬子宮環境」。
  • 寶寶裹襁褓睡覺好不好?
    ,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和綁腿一樣無需包襁褓寶媽:藝宸媽咪s691我們這有剛出生的嬰兒要綁腿的習慣,我沒綁,我家那會也是,睡一會就醒,總歸有個適應期的,慢慢的會好。若是直接讓寶寶自個睡在嬰兒床上,容易感覺到冷,特別是晚上喝冬天。將寶寶包裹在襁褓中,可以讓其既暖和有睡得踏實。• 包襁褓正確方法據研究發現,採用襁褓法可有效減少嬰兒啼哭情況。若未滿8個月的寶寶睡覺常哭鬧,大家不妨試試此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
  • 嬰兒襁褓是什麼意思?嬰兒襁褓選用什麼材質的好?
    嬰兒襁褓是什麼意思?嬰兒襁褓選用什麼材質的好? 2017-09-15 11:03: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嬰兒襁褓是什麼意思?嬰兒襁褓選用什麼材質的好?
  • 寶寶剛滿月就進醫院,原來是「襁褓」惹的禍,新手爸媽要謹慎
    說起襁褓,估計很多父母都有所了解,新生寶寶具有驚嚇反射,常常睡覺時把自己驚醒,襁褓能夠降低驚嚇反射的影響,讓寶寶有個好睡眠。因此,出生後沒多久,他們都會把寶寶包裹起來。但是再好用的襁褓也有弊端,父母給寶寶包襁褓時,一定要視情況而定,千萬不要隨心所欲地包裹。
  •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這七個方面要牢記
    剛出生的寶寶的胃胃容量非常小,胃排空時間短,所以,在出生2-7天,每1-2個小時就可以餵一次,間隔不要超過三個小時。注意每次吃空一側,再換另一側吃,因為前奶後奶的成分不同,前奶主要含水和糖,給寶寶解渴,後來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提供更多熱量。2、驚跳反射,不用慌。
  • 剛出生的寶寶就被綁手綁腿,裹成「蠟燭包」,有沒有不良影響?
    民間老百姓有個傳統的習慣,把剛生下來的寶寶兩腿拉直,再把兩臂拉直緊貼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包單把寶寶包緊,甚至有的還用帶子在外面紮緊。家長認為只有這樣寶寶才不會長成羅圈腿,只有為這樣寶寶才會睡得安穩、不會受驚嚇,只有這樣才可以保暖。
  • 你真的會給寶寶裹襁褓嗎?小心裹出關節錯位
    媽媽們別太擔心,這是嬰兒身體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新生寶寶並不知道手腳是他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舞動的雙手經常會把自己鬧醒。其實,寶寶從出生到2個月,都可以裹襁褓,以減少驚跳和環境刺激。讓寶寶睡得時間更久,睡眠質量更好。襁褓還可以很好地安撫寶寶。襁褓小小的,暖暖的,整個包裹著寶寶。
  • 老人帶娃有「絕招」,新生寶寶被捆成「粽子」,醫生氣得直跺腳
    老人帶娃自認有「高招」,新生兒被捆成「粽子」,醫生:鬆開吧最近小李在醫院生了一個寶寶,從孕期到月子都是自己的婆婆在照顧自己,婆婆對待小李像親生女兒一樣的照顧,在寶寶被抱出產房的那一刻,婆婆看著自己的小孫子,留下了激動的眼淚,婆婆抱著孫子生怕會有一點的閃失,將寶寶抱進了病房之後,婆婆就開始將給寶寶準備好的包被給孫子包上。
  • 「為啥要用錫紙包剛出生的嬰兒?」哈哈哈評論區腦洞大開...
    生小孩算是人生一大樂事,每當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的時間,傳來的第一聲哭泣讓人感覺非常的激動激動,一個家庭把整個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孩身上,面臨剛才出世的新生兒難以掩蓋心中的喜悅之情。不外每一個地區的風俗不雷同,接待新生兒的方式也不雷同,你們有沒有見過用錫紙包新生兒的狀況?
  • 剛出生的小嬰兒不哭不鬧,小寶寶接下來的反應,醫生都蒙了
    剛出生的小嬰兒不哭不鬧,小寶寶接下來的反應,醫生都蒙了 2020-12-12 00
  • 襁褓包的太緊將引發髖關節畸形
    目前,在新爸爸媽媽中再度流行起給嬰兒包上厚厚的襁褓的行為,這樣的行為不進限制了寶寶們的身體活動,科學家們還提出警告,過緊的襁褓會導致胎兒的髖關節出現問題。  小兒骨科醫師尼古拉斯·克拉克在英國權威雜誌《兒童疾病檔案》中提到:由於具有穩定嬰兒情緒的作用,曾經在很多國家已經被淘汰的給嬰兒包襁褓行為再度流行了起來。他在報告中指出,北美地區的新生兒們10人中就有9人的前6個月時間是在襁褓中度過的;而在2010年至2011年間,英國的嬰兒襁褓需求量也上升了61個百分點。
  • 婆婆:寶寶出生一定要這樣包裹,腿型才好看,大家同意嗎
    寶寶剛出生,婆婆千裡迢迢在農村來伺候月子,跟我在育兒方面產生了很大分歧:老一輩人都有自己帶孩子的經驗,他們想把這些經驗傳授給自己的下一代。但是其中不乏有不科學的帶娃經驗。婆婆在老家帶來了,自己縫製的包被,做的很精緻。婆婆說用包被給孩子裹住,然後用繩子捆住,這樣孩子的腿型好看。
  • 剛出生的嬰兒老是哭 剛出生的嬰兒老是哭鬧,嘴巴張開
    剛出生的嬰兒老是哭人們常常用「呱呱墜地」來形容孩子的誕生,正是哭聲宣告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有象徵生命、活力、健康的意思。其實,孩子出生「呱呱墜地」這話還是有科學根據的哦!
  • 如何照料剛出生的新生兒?避開這4個「雷區」,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但高興之餘,大多數新手父母會迎來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照料剛出生的小寶寶呢?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上時,身體非常脆弱,骨骼也沒發育完全,抱在懷裡軟軟的,讓父母們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另外,小寶寶基本沒有自理能力,他們的一切都需要家長照顧,那麼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怎麼樣才能照顧好孩子,讓他們少生病,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了。
  • 男嬰出生未滿月遭遺棄 襁褓中留字條:嬰兒患病,望好心人收養
    在確認牆根下的襁褓內有嬰兒時,熱心的張大姐第一時間報了警。昨日清晨5 點多,在合肥黃山路與金寨路交口西側一棟樓房前,牆根下傳出的陣陣啼哭聲引起附近一名環衛工注意,在附近準備出攤的張大姐也趕了過來。兩人發現一名嬰兒在襁褓中啼哭,小手時不時動一下,一旁還放著一隻裝有奶粉、奶瓶等物品的塑膠袋。報警後,張大姐和附近保安等人一直守在現場。民警趕到後將嬰兒護送至醫院。
  • 如何照料剛出生的新生兒?避開這4個「雷區」,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但高興之餘,大多數新手父母會迎來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照料剛出生的小寶寶呢?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上時,身體非常脆弱,骨骼也沒發育完全,抱在懷裡軟軟的,讓父母們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另外,小寶寶基本沒有自理能力,他們的一切都需要家長照顧,那麼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怎麼樣才能照顧好孩子,讓他們少生病,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了。
  • 寶寶被媽媽包到不能動,解開襁褓瞬間「變臉」,簡直萌翻了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用被子把孩子包成一個小包裹,是許多嬰兒睡覺或出行時的「標配」,然而就是這一個簡單的動作,許多寶媽仍是存在下手輕了重了、包裹方法不規範等各種問題。寶寶被包成「毛毛蟲」,解開包裹萌翻了比如這位寶媽,就和我們分享了自己給孩子包小包裹時有趣的一幕。畫面中的小寶寶看著只有幾個月大,大大的眼睛、萌萌的小臉十分可愛,在媽媽為孩子包的包裹的襯託下,愈發顯得嬌小玲瓏。
  • 為什麼小寶寶剛出生,就能準確辨認出媽媽?這3個方式有點暖心
    剛出生的小寶寶在父母眼中是脆弱而懵懂的,而這個世界對於他們更是十分陌生,所以新手父母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個剛誕生沒多久的小傢伙什麼都不懂,但事實上,人家可聰明著呢!老人們常說:「一哭二笑三認母」,也就是說孩子在3個月之後才能逐漸認出媽媽。
  • 裹襁褓真不是隨便裹一裹,你可能不知道裹不對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一直照顧寶寶的麻麻,應該會發現,新生兒睡覺時似乎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好像睡得很不踏實,有的時候,明明睡得香,突然扭動身體,把手張開一下,就哭起來了,媽媽們別太擔心了,這是嬰兒身體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新生兒會伴隨著一些原始反射,是寶寶對外界刺激所作的反應寶寶揮動的雙手經常會把自己鬧醒,所以寶寶從出生到兩個月大都可以給他裹襁褓以減少驚跳和環境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