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不過中國春節?為了學習歐美,居然把春節時間改了

2020-12-17 海外即時通

一元復始迎子鼠,萬象更新繡新篇。值此新春佳節,中國人民正在開開心心的同家人吃團圓飯,看春晚。與此同時,中國的春節也受到了國外人民的熱切關注,其中,許多日本人也為中國的春節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然而,日本人到底過不過春節呢?實際上,日本的"春節"早在公曆1月1日至1月3日(相當於我們的元旦)就已經過完了。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取消了原來的農曆"春節",改為過元旦這個年。同我們過年一樣,日本的"春節"也是熱鬧非凡。

在新年的日子裡,日本人寫年賀狀、包壓歲錢、吃河魨、看紅白歌會,與家人一起圍爐過"大晦日"。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新春的歡樂。

可日本人一直都是在1月1日過年麼?其實不然。

日本人為什麼不過農曆春節?

日本早先也是按照我們的農曆過春節的。早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曾經受中國影響,使農曆曆法、過農曆新年。傳統上,舊曆的最後一個月最後一天稱為"大晦日",等同於中國的除夕夜。除夕夜之後的正月第一天稱為"元日",等同於中國的農曆新年。

明治維新時期,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衝擊,日本開始提倡學習西方的社會文化及習慣。經過改革,日本摒棄了原有的農曆曆法,改用西曆,自此,原有的農曆節日全部被取消,春節也就挪到了西方人所成的"元旦"來過。儘管如此,目前在日本的某些偏遠地區仍然保留了按照農曆過新年的習慣。

實際上,將農曆"春節"取消之後,日本的新年僅僅是將日期"挪到了"元旦這天過而已,過去舊有的與中國相近的過年習俗依然被保留了下來。大掃除、敲年鍾、包"壓歲錢"樣樣都不能少。

日本的新年都是怎麼過的?

雖然在過年習俗上日本延續了中國的部分習俗,但不同的是,日本人在吃上頗有一番別樣的講究。

在日本,過新年的那一天一定要吃河豚。由於日語中的河豚發音是"fugu",與"福"("fuku")的發音相近,因此日本人往往借著吃河豚祈求一天都有好福氣。日本做河豚料理的大師傅,需要有專業資格。他們的做法也很特別,把河豚的肉切得比紙還薄,呈菊花形一片一片地擺在盤子裡。吃的時候沾上一點略帶柚子味的醬油,河豚的鮮美,在口中瞬間就變成一種"幸福"。

除了河豚,在新年這一天,日本人還要吃一種名叫惠方卷的食物。惠方卷實際上就是一種相對較粗的手卷壽司,裡面有醃葫蘆條,黃瓜,雞蛋卷,鰻魚,肉鬆,椎茸等來源吉祥地材料,代表著七福神,這樣吃掉惠方卷,也就象徵著吃掉了福氣。

除了吃,日本人在新年這天日本人都做些什麼呢?

在日本的新年裡,壓歲錢也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在日本,壓歲錢叫做お年玉。在這個時候,通常日本的玩具店鋪也會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他們要吸引兒童來花掉他們的"お年玉" 。

別以為只有我們中國有春節聯歡晚會,實際上日本也是有新年晚會的,只不過這個晚會有個不一樣的名字,叫做:"NHK紅白歌會",NHK紅白歌合戰是一檔將女性藝人分為紅組,男性藝人分為白組,以兩組互相對抗的形式演唱歌曲並決出勝負的音樂節目,參加者皆為日本當年的人氣歌手和當紅藝人。在日本,紅白歌會被視為是"一年結束的標誌",幾乎每個日本人在新年當天都會坐在家裡觀看這個節目。

原來的日本都是怎麼過新年的呢?

早在沒有網絡、沒有電視的時代裡,日本人的新年習俗與中國是頗為相近的。當時日本人管立春的前一天叫做"節分",和大晦日一樣被看作是跨年之日。至今,日本仍有部分地區稱"節分"為新年。

在節分的這一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撒豆驅鬼"。這個習俗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周"朝,為了消除病患及災害而舉行的驅邪避惡儀式,在唐朝時期,由遣唐使帶到了日本,最終成為了日本的一種民間習俗——"節分撒福豆",又名"追儺"。

至今在日本的一些寺廟神社仍會在立春前一天舉行追儺式。在儀式舉行之時,還會跳鬼之舞。三個赤青黃色的"鬼"揮舞著鐵棒現身,三種顏色分別代表"怒"、"悲"、"苦"三種煩惱。此時手持盾和矛的"方相氏"忽然登場開始驅鬼。相傳,"方相氏"有祛除疫病的神力。在儀式的最後,由一位叫做"年男(撒都驅邪的人)"的"上卿"拉起由桃木弓,放出箭矢,完成精彩的驅鬼儀式,象徵著一年平安順遂。從某種意義上講,"追儺"也就是過去日本的"紅白歌會"了。

結語

為了慶祝元旦,日本皇室每年還會在1月2日舉行所謂"一般參賀",允許普通民眾走到天皇居住的寢宮外參拜。就在這一天,日本明仁天皇也出席新年慶祝活動,發表了退位前的最後一次新年演說,殿外早早就排起了長隊,簡直像極了我們的大年初一"大拜年"。看起來,日本的新年也是非常的熱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韓國過春節,日本卻不過春節?
    再過兩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了,各位小夥伴們回家跟家人一起團圓了嗎?談起春節,我們的幾個鄰國朝鮮、韓國、越南以及一些華人聚集地較多的地區都會過春節,但是為什麼連文字都照抄中國的日本卻不過春節呢?
  • 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為什麼不過春節呢?
    說到春節,對於全球的華人來說,都是一年中最值得慶祝的節日。在中國,春節的習俗已經延續4000多年,算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其它一些國家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比如韓國。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樣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卻不過春節,這是什麼原因呢?
  • 日本的新年裝飾,為什麼他們不過春節?
    下個月就要到中國的春節啦,奇怪的是,一直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日本,卻不過春節。這是為什麼呢?知道原因後,你肯定會哈哈大笑!日本的新年是每年的1月1日至1月3日,重要程度相當於中國的春節。從7世紀末期開始,日本就使用中國的曆法,引進了中國所有的節日。當然,春節也不例外,在中國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日本人的過年習慣和中國差不多。
  • 日本人從啥時候開始不過春節了?
    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派遣了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飄洋過海到中國學習,幾乎把整個的中國社會制度與文化搬到了日本。自然,也把中國的曆法傳承到了這一島國。所以,日本人過去過年,和我們中國人一樣,過得是農曆新年,也就是「春節」。這一過,就過了1000多年。
  • 中國,韓國,日本都是受儒家教育,為啥日本不過春節呢?
    雖然中國今天是越來越現代化,但是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春節還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每一年春節,我們都會看到中國人喜氣洋洋的笑臉,但是想到春節,我們突然發現,我們的近鄰韓國跟我們一樣還過春節,而當年那個受著儒家文化圈影響的日本,已經有一百多年不過春節了,什麼原因呢?
  • 日本原來也是過春節的!
    日本一向都有向強者學習的傳統,所以日本的很多古風便是傳承自中國的隋唐時期,語言文字、建築服侍等等。而春節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奇怪的是他們的顏色不知道為什麼選擇了白色代表喜慶,總感覺怪怪的。日本也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閉關鎖國的,但是最後卻是被美國的大白艦隊「轟開了」國門,在那之前他只與中國和荷蘭有著少數的交流而已。籤訂了不平等條約的日本感受到了極大地侮辱,於是發憤圖強,那便是開始了明治維新。重新上位掌權的天皇帶著全民一起奮鬥,甚至還派出了很多的女人到東南亞一帶出賣肉體籌集資金。
  •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會農曆過春節,現已全面西化
    但是如今,日本許多城市已不再能感受到春節的氣氛了。只有在某些農村地區,您才能感受到一些淡淡的年味。更別提那些居住在日本的華人了,更是絲毫感受不到曾經的那種熱鬧的過節味道,那麼,為什麼日本廢除了延續了數千年的傳統節日-春節呢?
  • 原來日本人也過農曆春節,為什麼現在卻不過了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唐朝鼎時期,中華文化影響著周邊的各國,日本就曾在唐朝時派出大量的使者前往中國學習,把很多的政策都照搬到日本實施,甚至中國的傳統習俗,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日本的文字裡還蘊含著中國文化。日本從7世紀末的時候就引進了中國農曆,同時也引進了農曆節日,這對日本的政治,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進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即明治維新。
  • 看看中國留學生是怎麼過春節的
    首先是來回機票,從經濟上束縛住留學生的「回家」夢,其次是大部分學校假期安排與咱中國春節不匹配。據了解,中國農曆春節期間,歐美大部分學校並不放假;在亞洲的部分國家,春節期間有較短的公眾假期。而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由於正值夏天,學生們剛好有長達三到四個月的暑假,才能得空回家過個好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如此重視東方傳統節日的日本為何不過春節
    春節將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旅行過年,而日本,成為許多人的首選,除了可以瘋狂購物,還有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只有元旦當天算過新年,所以春節時既不會人潮洶湧,又能感受新年氣氛。我就曾帶過兩位中國留學生,感受了一下日本新年的習俗。京都伏見稻荷大社中的千本鳥居。
  • 日本留學;日本過春節的習俗
    對於選擇日本留學的留學生來說,很多留學生都會在日本過春節,那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人過春節的習俗:   【日本留學生日本過春節習俗是什麼--吃過年蕎麥麵】  日本人把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也就是中國的「大年三十」、「除夕」,英文寫作「New Year's Eve」。
  • 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 唯一廢除春節的國家:從中國學到農曆過春節,有千年歷史卻被廢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越來越大,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學習中國文化,有些國家還學習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是最典型的代表。作為世界華人的大聚會,許多國家也開始把春節作為自己國家的法定節日。其中包括新加坡、越南,甚至美國的一些大城市。
  • 日本的春節,文明開化盡棄中華傳統,新年卻成了披著洋裝的春節
    古代日本,慕中華風尚,一切仿「唐」。中華傳統在日本開花結果,其中就包括中華節日。在古代日本,上自貴族,下至平民,除了過日本傳統節日外,就屬以過中華節日為潮流。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自然也被日本學習,所以古代的日本人過春節一如中國,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到了近代,列強入侵,日本希望能迅速西化、文明開化、追上西方。
  • 從唐朝傳入日本的「春節」,當地人是怎麼過的?和中國真不太一樣
    而這些春節中特有的祭祀祈年活動,承襲古時習俗,中國人已經延續這些傳統數千年的時光。遣唐使將諸多中國優秀文化搬進日本,春節就是其中一個不過也不僅僅就中國人在過年,古代中國的疆域更加遼闊,並且深刻地影響到了周邊國家,所以時至今日還有許多國家也在「過年」。就比如日本這個國家就是其中一個。
  • 日本人也過春節嗎?
    馬上要到春節了,大輝雲私塾提前祝願各位新年快樂,心想事成。在我們全國上下一片歡騰慶祝春節之際,一直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是否也過春節呢?明治維新之前,其實日本仍使用舊曆(陰曆),但隨著一波脫亞入歐的風潮,在當時急切想要謀求革新的明治政府廢除了舊曆,改用西曆。也有一說法是在明治政府成立初期,由於財政危機,如果繼續按照舊曆的工資支付體制的話,逢閏年需多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所以為了縮減人員開支,便改用了西曆。
  • 科普貼:日本人都是怎麼過春節的?
    新年臨近,節日的氣息也漸漸濃厚起來,「春節」作為我們最為關注的節日,無疑蘊含著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氣質。那麼,日本的「春節」又是怎樣的?又有著哪些日式的習俗和活動呢?在介紹這些習俗和活動以前,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慶祝的「春節」究竟指什麼?事實上,日本並不慶祝我們稱為「春節「的陰曆新年,與之對應的是所謂「お正月」。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改用西曆,新年的慶祝就定在了每年一月一日。所以日本的「春節」實指慶祝元旦,「お正月」原用描述新年的整個一月,不過近來也通常指截止到1月7日的這段時間。
  • 人民日報鐘聲:當「春節時間」成為「世界時間」
    今天,當中國與世界的「近身接觸」越來越頻繁,春節在十幾個國家成為法定節假日,各國商家競相將春節促銷作為「保留曲目」,出境遊的中國人也時不時聽到各種外國口音的「新年快樂」。人們不禁要問,中國年為什麼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今天的世界變小了,心靈的交匯就變多了。
  • 日本千葉大學中國留學生友好聯誼會舉行春節慶祝
    與國內不同留學海外的留學生面臨的挑戰更多,遠離祖國和親人的學習和生活壓力更大。中國的傳統舊曆春節是全球華人的最重要節日,身在海外的大多數留學生雖然不能回國過年但也儘量以大小團體聚會的形式歡度春節。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人數眾多,他們的春節是如何度過的可以反映出留學生在海外過春節的一個側面。  日本與中國同為亞洲國家,文化習俗有許多相同之處。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現在的日本已經不重視舊曆的春節了。
  • 中國郵政春節休息嗎?2020年中國郵政春節休息時間
    導讀:隨著2020年到來,我們對於快遞的關注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春節期間我們總喜歡在網上購買年貨,若是快遞不發貨不送貨了,那我們的年貨就無法收到了。每個快遞公司春節放假安排都不一樣,那麼2020郵政快遞春節放假嗎?下面和小編一起去瞧瞧郵政春節放假時間一覽表吧。
  • 購買力旺盛 春節赴日中國遊客「爆買日本」(組圖)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儘管中日政治關係依然非常嚴峻,但是從去年9月開始,中國人訪日觀光客開始同比回升,9月份訪日人數達156,201人,同比增長28.4%;10月份為121,555人,同比增加74%;11月份為101,900人,同比增長96%;12月為96,700人,同比增長84.8%,而中國客人旺盛的購買力使日本旅遊界與媒體咋舌,媒體驚呼:春節赴日中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