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唐朝鼎時期,中華文化影響著周邊的各國,日本就曾在唐朝時派出大量的使者前往中國學習,把很多的政策都照搬到日本實施,甚至中國的傳統習俗,所以今天我們看到日本的文字裡還蘊含著中國文化。
日本從7世紀末的時候就引進了中國農曆,同時也引進了農曆節日,這對日本的政治,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下,進行了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盤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即明治維新。
正是在明治維新的作用下,日本人受到西方人的影響,又向西方學習,從1873年開始,日本人就不過農曆春節了。
但是日本人還是保留著中國春節的一些習俗,日本人把陽曆12月31日的夜晚稱為「除夜」,這天晚上每家都吃團圓芥麥麵條,因為麵條代表著長壽。這裡有一個特別的地方,31日晚上12點一到,日本全國各地寺院都要敲一百零八下鍾,象徵驅除108個魔鬼和煩惱。
同時日本人也延續了中國人發壓歲錢給孩子的習俗,每年的元旦日本人也會發給小孩壓歲錢,看來逢年過節,還是孩子玩得最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