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我國的山脈,那是數不勝數,有些山巍峨壯觀、氣象萬千,有些山旖旎秀麗、千姿百態,還有些山與宗教、文化融為一體,優美的風景,吸引了無數的文人騷客,也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
【1】泰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
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2】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這首詩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3】賀蘭山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滿江紅》
嶽飛這首《滿江紅》英勇而悲壯,反映了嶽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感染了中華兒女。
賀蘭山脈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主峰亦稱賀蘭山,海拔3556公尺。
【4】峨眉山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長恨歌》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境內,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山上的萬佛頂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5】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李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分為兩座山,碧綠的江水向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隻小船從水天相接的遠處悠然駛來,好似來自天邊。第一句詩,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
這首詩是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今屬安徽)途中行至天門山,初次見到天門山時有感而作的。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像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