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那些一瞥驚鴻的神仙詩詞,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20-12-25 洲一說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嶽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裡, 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長江滾滾奔湧而來。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與商星這兩個星宿。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碧澄江水,幾乎淹沒兩岸;蔥蘢樹木,黃昏盛開鮮花。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江上月光皎潔,仿佛離人只有數尺;船上的燈籠隨著江風飄來蕩去,發出朦朧而柔和的光,馬上就要三更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六場王立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月三首(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嘉賓王立群點評:這首詩是我們現在知道的杜甫寫的最早的詩,寫得很好。我們一直把它作為杜甫名作,道理在哪?每次讀到這首詩都想到兩個成語,第一個成語叫鍾靈毓秀,另一個成語叫登峰造極。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成名之作,背後卻隱藏著另一個杜甫
    或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呢?關於詩聖的名句實在是太多了,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吧。這首詩可是杜甫有記載的人生中第一首詩。杜甫,出身北方大士族京兆杜氏,從小家境不錯,天資過人,七歲便能作詩,已是神童。
  • 溫總理引用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溫總理引用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2003年12月8日,溫家寶總理在出席紐約美國銀行家協會舉行的午餐會上說:「中國有一句描寫登泰山感受的古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對待中美貿易問題,要有這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諸如美中貿易逆差問題,人民幣匯率問題,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貴國社會各界甚為關注。
  • 詩詞|五嶽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中國文化中的五嶽(東嶽山東泰山,西嶽陝西華山,中嶽河南嵩山,北嶽山西恆山,南嶽湖南衡山),泰山為五大名山之首,那麼泰山的景觀到底有多麼壯觀呢?在齊國與魯國(今山東地區)這片土地上,那翠綠的山色連綿不絕,無邊無際。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共有幾層意思?刷新你的認知
    文|樵風唐朝,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期,中國的詩詞,博大精深,短短的幾個字,就表達了非常高深的意思,在這個年代,李白和杜甫就是當時文人墨客的典型代表,一個被世人稱作為詩仙,一個被世人稱為詩聖。我們可以從他寫的《望嶽》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出。那麼,這句話到底寫了幾層意思呢?一般來說,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則是讚美祖國的大好河山,第二層則是表達一種豁達,海納百川的心境。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看看詩人眼中的泰山是什麼樣子的
    提起泰山你會想到什麼呢?是「國泰民安」的美好象徵?還是「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的生死問題?提起泰山,我會想到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是何等的雄奇壯麗。泰山素來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的稱號。在中國古代,還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那麼,在古代詩人的眼中,泰山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2019年高考古詩詞鑑賞寫景詩答題技巧——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 嶽》 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陰陽割昏曉」,突出泰山的高聳挺拔,高到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與昏暗的兩個天地 。「割」字精準貼切,給參天矗立的山姿賦予了蓬勃的生命力。五 、六兩句是近看之景,並由靜轉動動靜相生。「蕩胸生層雲」描寫山腰雲霧層層繚繞,使胸懷滌蕩,騰雲而起,用「層雲」襯託出山高。「決眥入歸鳥」,是瞪大了眼睛望著一隻只飛回山林中的小鳥,表現出了泰山之深。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哪些名山被寫成了詩句?
    說到我國的山脈,那是數不勝數,有些山巍峨壯觀、氣象萬千,有些山旖旎秀麗、千姿百態,還有些山與宗教、文化融為一體,優美的風景,吸引了無數的文人騷客,也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1】泰山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杜甫自號少陵野老,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從望嶽產生了登嶽的想法,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 「當凌絕頂,才知眾山小」,人只有登上頂峰,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文/芨芨草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曾經寫下這樣一首詩《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所以,詩人才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而在人生路上,人人都想爬上成功的頂峰,去領略那些絕美的「風景」。但是「爬山」太累,中途總會有人放棄,達到山頂的,終究寥寥無幾。 勇登高峰,成為那個受人敬仰,受人愛戴的人,他才是這世間難以到達的「高度」。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指哪一座山?隨我一起看山
    明代徐霞客說過一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我想問五嶽指的是哪幾個?分別在哪裡?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泰安市。西嶽華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
  • 登高除了一覽眾山小還有什麼?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千古名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又有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的名句。可以說,風景因人而異,心情也因人而異。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重慶市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梁歡的登高詩詞吧。戊戌重陽虎山登高賦得五言十六韻虎山孤聳處,繞郭浮秋光。
  • 《望嶽》杜甫
    《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詩是杜甫早期作品,杜甫赴洛陽應試,結果落第而歸,於是漂遊於齊魯大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詩人以問句開頭,出語即抒發驚嘆仰慕之情,獨出機杼,引人入勝。泰山到底怎麼樣呢?詩人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它蒼翠的山色無窮無盡,橫亙在齊魯大地,美不勝收。
  • 記憶法記憶古詩詞—杜甫《望嶽》
    望嶽[ 唐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6、凌:登上。凌絕頂,即登上最高峰。17、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小,認為······小」。4、全文意思雄偉的泰山到底怎麼樣?齊魯兩地的山色一片青翠不斷。
  • 望嶽(杜甫)
    [詩詞古文]望嶽(杜甫)(本文約370個字)望嶽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岱宗:泰山別名岱,因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無實在意義。鍾:賦予、集中。決:裂開。凌:躍上。你問我泰山到底有多高?
  • 張期鵬:一覽眾山小,人生大境界!
    「齊魯青未了。」他比在座的一些同志還要小一些。也只有這樣的年紀,才會寫出這樣的詩。這是青春的詩章,夢想的詩章,壯美的詩章。這也是杜甫流傳下來的最早的詩篇之一。二十八九歲青年杜甫,偉大的詩人杜甫,把最早的詩篇留給了泰山,留給了齊魯大地。這是一件很值得我們驕傲的事情。古往今來,歌詠泰山的文字不可勝數。李白也到過泰山,寫下了許多浪漫壯美的詩篇,但不如杜甫這一首有名。
  • 是水深火熱還是一覽眾山小,住過的這麼說
    住33樓頂層的優點:1、廣闊的視野,帶你領悟什麼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3樓是超高層了,視野是真的好。看窗外,一種俯視整個城市的感覺。對於喜歡看風景,又懶得爬山的人來說,住33樓美圖不用跑山就能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心境。2、 獨家的居家環境,安靜得讓你深刻地感受"獨自一個在城市的孤獨"33樓是很安靜的,樓下的人來人往、車馬如龍,到了33樓基本都聽不見了。
  • 詩詞裡的泰山和自己爬過泰山有啥區別:夜裡不知身是客,一時貪歡
    詩詞裡的泰山和自己爬過的泰山有啥區別?不由得想到這個問題,於是,開始從杜甫的《望嶽》詩裡尋找答案。古代沒有汽車和纜車,代步工具只有馬和轎子,不知杜甫是如何到達泰山腳下並爬上泰山的。他的望嶽詩,雖沒有一個望字,卻能感受到是如何望山。岱宗夫如何?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人生至少要爬幾次泰山?
    由於古代很多文人騷客留下了大量的關於泰山的詩詞賦,中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等原因,泰山位於五嶽之首,詩聖杜甫的一首《望嶽》更是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泰山值得多次攀爬,如果說至少幾次,小編認為三次。第一次爬泰山,夜爬泰山看日出。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我們說李白狂,你看他這首詩,「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只要我的詩興大發,落筆就可以撼動五嶽,詩成之後,便是笑傲江湖。「撼五嶽」,是說自己的筆力雄健,「凌滄洲」,是說氣勢恢宏,李白可能會有失意,會有落寞,但是只要給他一桿筆,他就會把失意和落寞,也賦予桀驁不羈,藐視一切。
  • 校園深處的文化豐碑——訪杜甫墓園
    要到城關三中,參加新教育閱讀活動,吸引我的不是活動,而是嚮往已久的詩聖杜甫的墓園。 早上七點,我就驅車趕到城關三中,映入眼瞼的是教學樓正面的兩句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聖杜甫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一問方知,詩聖的墓園在學校後面,就沿教學樓東邊道路往後走。 路右邊是文化牆,南邊介紹了詩聖從鞏義出生、遊歷名山大川、流落成都、到最後客死湖南的坎坷一生。北邊則選登了數十首詩聖不同時期的代表作。 路的盡頭是一片雜草樹木,左邊有三個豎標牌,上書「杜甫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