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是什麼意思,能給我們什麼指示

2020-12-10 照見古今

中國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博大精深,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至今,他們是先輩智慧的產物。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各種語言,也包括傳統的美術、文學、詩詞、音樂、舞蹈等,而文學中,既有優雅的詩詞歌賦,也有通俗的俗話俚語。

俗話俚語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因其簡單易懂,被口口相傳,這些語言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和美好願望,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地方特色。"窮不走難,富不去敗"就是眾多俗話俚語中的一句。

北京城的東富、西貴、南貧

"窮不走難,富不去敗"這句話最早的說法是"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最早在北京城流傳。清朝時期,滿人攻入北京城,滿族入關以後,北京城形成了滿族貴族、明朝沒落貴胄、富人、窮人等階層。

新的統治者為了便於管理,將北京城的人根據身份不同被劃入了不同的生活區域,其中滿人貴族多居住在北京城的西面;做生意的富人因為需要交通便利,多居住在靠近大運河的城東;而北京城的南面則聚集了大部分的普通百姓、貧民及因為戰爭失去家園的難民。

於是當時形成了東富、西貴、南貧的說法,尤其當時人都認為: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就不要再往南邊去了,因為南邊都是窮人和貧民,去了也不會有出路,只會讓自己更加窮苦。

隨著時代的發展,北京早已沒有了東富、西貴、南貧的地域劃分,"窮不走南,富不去北"也不再被一些年輕人所誤解,他們認為南方比北方富有,這句話說得不對,諧音的因素,這句話也慢慢的也發展成為了"窮不走難,富不去敗"

現在的「窮不走難,富不去敗"

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大家對「窮不走難,富不"這句話的理解發生了一些延伸,現在大意變為:

當窮困時,不能因為貧困而不本分,進而產生罪惡的想法,去做壞事,觸犯法律的底線,進而將自己推入更深的深淵;當富有的時候,也要踏實過日子,不要因為富有而胡作非為,進而敗光家產。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雖然國家在努力減小這種差距,促進城市與農村融合,但在物質方面,依然有窮人和富人的差異,且差距不小。

對於處於貧困之地的人來說,短期的貧窮也許並不會毀滅他們的信心,他們還有希望能過上好日子;但若長期處於貧窮的境地,生活毫無希望且身陷絕境的話,他們的理智也許早被飢貧消磨殆盡,產生"富貴險中求"的念頭,甚至因此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舉動。

"窮不走難"就是古人在告訴現世的人們:生活再難也不要誤入歧途,天上不會掉餡餅,千萬不要為了一時得失,一己之力而走上傷人害己的不歸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有用正確的方式去掙錢,才可能改變貧窮的命運。財富非一天可以累積,貧窮也非一天可以擺脫,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但只要方向正確,日積月累,總是可以達成夢想。

窮困潦倒不可使自己窮途末路,富貴榮華也切不可為富不仁。發家致富沒有捷徑可走,很多人的財富都是歷經千辛萬苦,甚至是數代人的積累。但俗話又說"富不過三代",可見守富的困難,所以富貴人家更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富貴生活,時刻保持警醒,切勿飽暖思淫慾,鋪張浪費。

歷史上因為敗家子而揮霍空一個大富之家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帝王之中也從不缺敗家導致的國破家亡,比如秦二世、隋二世等等,財富和權力帶來的欲望最終讓他們一不小心就走向了山窮水盡。

這句簡單的俗語不管對個人或家庭都有借鑑意義,對於國家也有著一樣的啟示。看看現在某大國,作為超級大國,曾經滿世界的派出軍隊幹預他國內政,導致自己深陷海外駐軍的泥潭,消耗財政。

現在又為了賺錢,公然搶劫和脅迫他國公司"出售"其業務,為此特意為扣上一頂大帽——威脅國家安全,這不正是個別國家走急、走偏的真實寫照嗎?

根據歷史發展的趨勢,窮人和富人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且永不會被消滅,"財不走急,富不去偏,窮不走南,富不去北"將永遠適用於警醒我們,無論是貧窮時,還是富有後,都該有正確的價值觀,以理性的思想對待金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
    農村俗語「窮不走難,富不去敗」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含義?關於這句老話,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類似說法,可能會更比較貼切一些!因為在北京地區,清朝時劃分為東西南北四片區域,並住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因而根據各自區域的人群特點就會呈現為「東富西貴,南窮北賤」的說法,為此,當一個人窮困潦倒時,就可以有一句忠告「窮不走南」,而當人們富裕時,也有一句忠告「富不去北」!可能時間久了,人們就會有不一樣的解讀看法,故而也可以說成「窮不走難,富不去敗」!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是什麼意思?
    我是農村出身,特別喜歡農村俗語,也愛研究農村俗語。雖然農民沒有城市裡的人,文化程度高,但農民的悟性很高,所說的俗語,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來講的俗語是「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那麼它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有何看法
    今天的主題是: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有何看法農村俗語都是過來人的智慧結晶,雖然看似簡單,甚至是不雅,但是值得深思和揣摩。有這樣一句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是「窮養兒子,富養女兒」這句話很好理解,「窮養兒子」意思是不要給兒子穿的太好,吃的太好,也不要給他太多零花錢,過奢侈的生活,從小就要讓他苦,不然長大了,只知道花錢不知道掙錢,再多的家業也會被揮霍殆盡。但是苦大的男人會更有上進心,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道理。
  • 農村古話:「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從表面意思看是說人窮的時候不要走水路,人富的時候不要做淫穢之事,如果真的這樣理解,是非常庸俗的,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窮不走水,按照字面解釋,人窮不走水路也是正確的,因為水路相對來說行程緩慢,很不安全,但是「水」不僅僅代表的是水路,從廣義上來講更代表湖泊和大海,這句話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就算生活過得比較貧窮也不要在水上討生活。以前的農村,非常懼怕水患,一旦雨季來臨很容易造成水患之災,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 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什麼意思?包含的人情世故叫人透心涼
    文·段宏剛民間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是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冷冰冰的人情世故,因此,許多人對這句話從心理層面還是比較認同。跟「窮不走親,富不回鄉」意思比較相近的俗語有兩個,一個是明代兒童啟蒙教材《增廣賢文》裡的句子「人窮別走親,馬瘦別走兵」,另一個是出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綜合考量,由民間智者從這兩個句子中得到靈感,把它們捏合而成的可能性更高。
  • 俗語:「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我們經常會聽到家裡的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說的說窮人不要去南方,富人都不會去北方。但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裡的南北,並不是單純的指北方,南方,接下來老段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俗語的真實意思。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農村的俗語,這個俗語就是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豬來窮說的是什麼意思。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殖幾頭豬,但是那個時候大部分農民生活都是非常的窮,所以豬圈蓋得也不牢固,這樣就會導致豬經常跑出來,如果它要是跑到鄰居家的話,那麼豬的主人就需要給鄰居紅包和放鞭炮,因為這樣可以鄰居去晦氣,而因為豬非常懶,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吃,而對於農民來說,不勤勞就意味著窮,所以農村就有了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而正是這些農村的俗語,給人指明了方向,讓人覺得有一些大道理在裡面,因此來說,一些勸諫警誡性的農村俗語給後人的幫助甚大。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窮富」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人在落魄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人在富裕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只有按照老祖宗的引導,我們後人才不會吃虧的。
  • 俗語「窮不走南,富不去北」,是什麼意思?背後的講究少有人知
    每個時代的生活氣息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跟著升級轉變,俗語也在更新,不斷貼近生活的版本。其實有時候消失的俗語也是字字珠璣,沒有它們,我們的生活也會缺一角,因為俗語中蘊含的經驗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幫助雖然在變小,但還有影響,說不定就是缺失了這一個俗語,讓你在人生的轉角口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所以對待俗語,我們要有耐心,擁有一顆天眼,讓它們無所遁形。
  • 農村俗語:人過四十,富不交二人,窮不管二事,什麼意思?
    (一)富不可交哪二人?這種人,朋友還好說,大不了不來往了,有些是那些難纏的親戚,這種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一旦碰上那些唯利是圖的親戚,真的會讓人頭大。 第二種人:不務正業之人! 村裡經常有些遊手好閒之人,他們賭博,喝花酒、遊手好閒等等。有句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是什麼意思?老一輩人的"民間俗語",一般都是古人建立在非常豐厚的經驗之上,因此值得世世代代後人的反覆推敲。而這些俗語通常都朗朗上口,易於記誦,因而輾轉流傳,世代不息。
  • 農村宅邊種樹有講究,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俗語中流傳著許多農諺,指導農事,憑藉的是經驗積累。另外,有許多俗語涉及家庭生活,比如吃穿住行、神態外貌等,還有許多房屋建設的,關於房前屋後種樹的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說的就是農村宅邊栽樹的一句俗語,下面,我們來聊聊它的意思吧。
  • 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
  • 農村俗語「窮不搬家富不遷墳,生意不好改大門」是什麼意思?
    農村中流傳著很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沒有過多的修辭手法、沒有華麗的詞藻,都是祖祖輩輩的農村人用最通俗易懂的言語編撰而成,關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農村的思想大多都比較傳統、保守,並且含有迷信的氣息。小編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則典型的農村俗語,可以從中了解到農村文化的魅力,以及時代農民淳樸的觀念。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一路說古說今我國文化流傳了很長時間,衍生出了很多民間的俗語,雖然有的聽起來很直接很武斷,但是分析下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就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說的就是人窮的時候不要老是走親戚,人富有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回老家。它反映的就是現在的人心和社會的風氣,為什麼說它是對的呢?
  •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親戚只怕親戚窮,鄰居只怕鄰居富」,包含什麼意思?親戚和鄰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的兩類人,親戚指的是具有一定血緣的關係,鄰居指的是因為居住地近而形成的關係,這兩類人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
  • 農村俗語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是什麼意思?指的哪5種樹?
    關於很多的民間諺語、俗話,我們對它的理解各有不同,這也是文化多樣性和流傳過程中產生的「新意」「歧義」等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農村俗語並不都是出至農民之口,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俗語都對農耕活動以及農民認知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在不斷完善中對農業生產發揮著一定的指導作用。有這樣一句民間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有點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警示語氣,也給人一種比較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