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槓桿率是什麼意思?2017年中國居民槓桿率現狀

2020-12-13 閩南網

  追訪

  居民槓桿率上升過快

  「在過去十年,中國的槓桿率上升得很快,表面上企業槓桿率是最高的,但當前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過去這幾年居民部門加槓桿加得很快,居民部門債務佔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已經接近90%到100%,去年是標誌性的一年,中國居民部門的貸款超過了居民部門存款的增量,居民部門槓桿率高和房價有關係,這是一個潛在的風險。」日前,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如此表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也直言,中國宏觀槓桿率在2017年出現下降,但是仍然相對偏高。分部門來看,主要是企業部門尤其是國有企業偏高,居民部門加槓桿速度較快。

  放眼全球,居民加槓桿最主要的用途是購買房產,所以各國居民槓桿率和房地產市場走勢高度相關。近年來,中國居民槓桿率快速攀升,被認為是我國此輪樓市繁榮的主要動力。

  華融證券統計,2016年一二線熱點城市居民債務/本地GDP的比為65%-70%(2014年為40%多),三四線城市這一比例為30%(近幾年變化不大)。從居民債務/可支配收入看,一二線熱點城市達到150%(2014年剛剛突破100%),三四線城市這一比例僅為60%。

  現象

  居民高槓桿催生房地產泡沫

  那麼,如果持續不抑制槓桿上升會有什麼惡果呢?

  海通證券姜超根據別國經驗總結出典型的歐美危機模式:在寬鬆貨幣政策的刺激下,居民加槓桿推動房地產市場發展,房價飆升進一步刺激居民加槓桿,在不斷循環作用下房地產市場也容易出現泡沫化,居民槓桿率飆升;而隨著通脹(或匯率)壓力的顯現,各國央行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債務成本提高,達到一定程度後出現房產拋售、房價下跌,居民財富和銀行資產均縮水,轉入惡性循環的債務-通縮模式,居民破產、銀行債務減記導致槓桿率下降。姜超認為,絕大部分經濟體的居民槓桿率變化符合這一規律,

  姜超強調,居民槓桿率過快增長,用在資產價格泡沫的炒作上,短期內雖然對經濟需求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槓桿並沒有提升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這便為將來埋下了隱患。當利率上浮、房價下跌,經濟的脆弱性便暴露出來。

  聚焦

  抑制居民槓桿率須管好個貸投放

  抑制槓桿率意味著抑制新增貸款的瘋狂增長。事實上,對於大部分購房者來說,從去年3月各地樓市調控加碼之後已經領教到貸款的難度直線上升。

  「認房又認貸」、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既可有效堵住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又顯著增加了住房炒作成本。監管還強化了商業銀行在個人購房貸款環節的借款人收入真實性審核,使不合格的貸款人無法鑽空子。央行營管部發布的信息顯示,去年北京市房地產信貸調控取得顯著成效,房地產貸款增加額與增速同步回落,個人購房貸款增速明顯回落。除了管好個人房貸,監管部門還及時發現了其他個人貸款的不正常增長,加大了對個人消費貸款、個人經營貸款用途的監管檢查,將不符合貸款門檻的借款人排除出去,進而在宏觀上降低了居民部門整體的債務負擔。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李宇嘉認為,抑制居民部門槓桿率必須要管控住個人購房貸款的非理性增長。要控制居民槓桿率,首先就要改變熱點城市房價「只漲不跌」、「長期上漲」的預期。其次,控制金融機構基於短期利益的融資行為。要嚴格落實「受託支付」(貸款直接支付到賣家),杜絕裝修貸、汽車貸等短期貸款違規進入樓市;嚴格落實近期五部委發布的資管新規,實現「去通道」、「去嵌套」;再次,保持適當的首付成數,要嚴厲打擊諸如「首付貸」、「尾款貸」、「贖樓貸」等變相降低首付的融資;最後,分散投資渠道、加快貸款證券化,避免槓桿集中,並實現房價平穩回調。(文/記者 程婕)

原標題:中國居民槓桿率到底有多高?

責任編輯:朱惠娥

相關焦點

  • 去年宏觀槓桿率上升6.1個百分點,居民部門仍是主要驅動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於2月15日發布《2019年度宏觀槓桿率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在一季度出現了大幅攀升,二、三季度增幅回落,四季度出現了增幅下降,整體呈前高后低態勢;這與經濟增長的態勢基本一致。
  • 李奇霖:深度解析中國槓桿率
    國際經驗顯示,伴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居民槓桿率整體是上升的。將其它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目前發展階段近似時期的居民槓桿率,同中國目前的居民槓桿做比較,比單純對比43個國家和地區目前的居民槓桿率水平,更具參考價值。我們以世界銀行發布的人均國際元GNI為比較基準,2017年中國該指標為16760。
  • 張啟迪:宏觀槓桿率與經濟增長
    BIS的數據顯示,2008-2018年,中國居民槓桿率由17.9%上升至52.6%,非金融企業槓桿率由97.5%上升至151.6%,政府槓桿率由27.1%上升至49.8%,整體經濟槓桿率上升高達111.5個百分點。目前,中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為全球最高水平,居民槓桿率在2015-2018年短短四年時間上升了16.9個百分點,並且迄今為止仍維持較快的上升勢頭。
  • 張明:中國宏觀槓桿率的演進特點、部門輪動與應對之策
    這就意味著,真實的地方政府債務佔GDP比率將會達到65%,而真實的全口徑政府債務槓桿率將由36%上升至81%(張明等,2018);第二,根據太平洋證券的估算,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規模約在38萬億元左右,佔到當年GDP的46%。這意味著,2017年年底中國政府部門槓桿率約為82%,其中地方政府槓桿率約為66%(魏濤等,2018)。
  • 中國銀行部門槓桿率的現狀與隱憂
    同時,中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的銀行業為主導,截至2019年3月,銀行部門提供的資金佔社會融資規模(存量)比例已達到70.61%。這即意味著,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要守住銀行體系穩定的底線,防範銀行內部風險的發生。
  • 把日本泡沫破裂時的70%高槓桿率當成追求目標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應該說,有其「道理」,因為,就「房地產增長」這個命題,沒有什麼限制條件的話,這句話就是絕對正確的,房地產增長是絕對的,不可能出現房子停止建設的情況,即使出現房子總量不增加的情況,那麼拆房子也是增長,也能增加GDP,也是房地產行業對經濟的貢獻。如果,邱曉華是這個意思的話,那麼就是在說廢話,沒有任何指導意義。
  • 李揚:中國槓桿率比較高已成為突出問題
    2009年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年份,當年有很強的財政刺激計劃和金融刺激計劃。在那之後,刺激力度一直不減。在此之前,中國的槓桿率是相對穩定的。   分部門來看,中國的住戶部門槓桿率一直是比較低的。自本世紀初,槓桿率開始上升。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的住房市場進行了改革,中國居民開始用自己的錢來購買住房。相應的,銀行信貸、按揭貸款增加很多。
  • 我國宏觀槓桿率快速攀升已基本結束
    從增速上看,一季度實體經濟槓桿率增幅13.9個百分點,僅低於2009年一季度的歷史高點;二季度槓桿率攀升7.1個百分點,漲幅大大收窄;三季度槓桿率增長3.7個百分點,增幅再度趨緩。從宏觀槓桿率增長的驅動因素看,前三個季度總體債務的增速略有抬升,2019年4季度、2020年一、二、三季度的債務同比增速分別為10.6%、11.1%、12.4%和13.1%。
  • 巴曙松:穩住槓桿率上升的斜率是更為現實的政策取向
    一、中國宏觀槓桿率特點:斜率陡峭、問題集中在國企與地方政府  2009年「四萬億」經濟刺激以來,中國宏觀槓桿率迅速攀升,從2008年底的141%上升到2016年底的254%,平均每年上升14%。2011年槓桿率出現小幅下降,但2012年之後繼續以年均15.6%的速度上升。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19年宏觀槓桿率245.4%,較上年升6.1個百分點
    日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披露了2019年宏觀槓桿率數據,顯示指標水平有所上升。這份最新《NIFD季報》顯示,2019年全年,實體經濟槓桿率245.4%,比上年上升了6.1個百分點。分部門看,居民部門仍然是槓桿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力,槓桿率55.8%,比上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151.3%,比上年僅上升了0.3個百分點。
  • 張明、李曦晨、王喆|全面剖析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異質性
    註:本文全名為「全面剖析中國企業槓桿率的異質性:規模、周期與盈利能力——基於三大資料庫的比較分析」,作為卷首文章發表於《金融評論》2020年第2期。由於篇幅限制,這裡僅給出內容提要、引言與結論。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 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微增0.7個百分點,未來增幅還會繼續回落嗎
    經歷了一季度5.1個百分點的大幅攀升後,我國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增幅出現明顯回落,僅上升了0.7個百分點。8月27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下稱「報告」),根據報告,二季度實體經濟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勢頭被抑制,從248.8%小幅升至249.5%,整體債務水平得到穩定。
  • 張瑜評2020宏觀槓桿率:突發應急加槓桿 盡力而為求平衡
    居民槓桿:對整體槓桿率貢獻度抬升,貸款增速平穩下常態加槓桿。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部門上行5.6個百分點,對總槓桿抬升的貢獻度為23%(2009年同期+4.6pct,貢獻15%)。居民部門雖然槓桿率上行,但貸款增速小幅回落。數字上兩個指標的背離與居民部門負債常態化的高增長和槓桿率的計算公式有關。
  • 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應是中長期選擇
    婁飛鵬11月26日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處理好內外部均衡和長短期關係,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上半年為對衝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所加大,宏觀槓桿率出現階段性上升。」
  • 李揚:降低槓桿率唯一出路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李揚19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強調,降低槓桿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債務增長的同時,保持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李揚認為,去槓桿的對策,分為「分子對策」和「分母對策」。分子政策有三點,一是償還債務,尤其是出售資產償債,但是任何減債方式都有緊縮作用。二是債務減記,但會打擊市場信心,導致信用萎縮。
  • 宏觀槓桿率視角下的各部門債務
    作者|秦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2期 國家宏觀槓桿率和部門宏觀槓桿率內涵存在差異
  • 廣發固收:M2同比「意外」下行 Q4宏觀槓桿率可能趨穩
    一是2020年12月新增企業存款不及2019年同期。原因可能在於融資端的企業債、信託貸款和票據三者同比均出現較大降幅。關注企業存款較低,是否傳導至2021年1-2月的新增居民存款。 二是2020年12月新增財政存款不及往年同期,是2011-2020年各年12月的最低值。從財政收支角度而言,新增財政存款下降較少,對應支出大於收入部分也相應較小。
  • 李揚:不能再想方設法讓居民借錢,這個問題已經非常突出
    詳解各部門槓桿率非金融部門槓桿率極不穩定2009年後中國非金融部門槓桿率跳躍性增長,到了2016年提出了去槓桿後,2017、2018年走勢才比較穩定。對比日本、歐洲、美國的情況,他們的非金融部門的槓桿率走勢是比較一致的,但是中國卻上升得很快。
  • 讀研報 | 都在討論居民槓桿,為何結論大相逕庭?
    其中,居民部門債務償付率從2001年的1%急速攀升至2004年的2.8%,08金融危機以後債務償付率以更快速度攀升,2015年超過6%;負債率從2008年的18%左右水平持續攀升至2017年的50%,資產負債率則從2008年的5.91%攀升至2017年末的10.46%,以「過度信貸」經驗判斷目前中國居民槓桿率已處高位。
  • 儘快扭轉槓桿率結構背後的資源錯配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孫璐璐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布的最新中國槓桿率報告顯示,在經歷了一季度宏觀槓桿率大幅攀升5.1個百分點後,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僅小幅上升0.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環比回落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