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心 · 閩南情 · 泉信行——2019年泉州信息工程學院首屆閩南語歌曲大賽決賽

2021-02-20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團委

閩南語歌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既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又深具閩南地方特色。為了使我校學生更加了解閩南文化,更是為了貫徹我校「閩南文化在泉信」的特色。我校特舉辦主題為「中華心·閩南情·泉信行」的第一屆閩南語歌曲大賽,決賽於2019年6月3日在學術報告廳JB209隆重舉行。


蒞臨本次大賽的領導嘉賓有福建各級金聯的嘉賓們、東南亞金門籍祖地行的學生們、校黨委副書記陳衛華副校長。此外,校團委書記李博詩老師、創意設計學院團總書記李達封老師、軟體學院團總支負責人餘駿業老師、學生處輔導員駱泊屹老師及各學生代表擔任本次大賽的嘉賓評委,與現場百名觀眾共同欣賞了各位選手的精彩對決。

經過各二級學院的重重篩選、最終選拔,共有十三位選手脫穎而出,站上了今晚決賽的舞臺。選手們可以在舞臺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在展現出了一幅幅聲色兼美的亮麗風景,也深刻地詮釋了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這一主題。

△《浪子回頭》

比賽開始,在觀眾的熱情掌聲中

1號選手鄒作同學

以一首《浪子回頭》拉開本次大賽的序幕

緊接著,更多選手帶來精彩的演唱

△《無緣的牽掛》    

△《望春風》     

△《手中情》    

△《愛到才知痛》    

△《無眠》

△《家後》         

演唱的曲目有《無緣的牽掛》、《望春風》、《手中情》、《愛到才知痛》、《無眠》、《家後》等廣為傳唱的經典作品,選手們聲情並茂地演唱,歌聲此起彼伏,他們有的渾厚深沉,有的高音嘹亮,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可謂餘音繞梁,觀眾們聽得如痴如醉。

△趙國海同學

△李菀婷(左)、李嘉瑩(右)

上半場比賽結束,由來自閩南科技學院的趙國海同學帶來閩南語歌曲《世界第一等》和由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李菀婷演唱、李嘉瑩吉他伴奏的《番薯情》活躍了現場的氣氛,使選手們的緊張情緒得以緩解。

稍事休息過後,下半場比賽正式開始舞臺上的選手們的比拼也是越發激烈,他們用自己精湛的唱功、動聽的歌喉、精彩的表現激蕩起一波波的熱潮。

△ 《你甘攏袂不甘》      

△《浪子回頭》  

△《堅持》

△《追追追》     

△《寫乎你的歌》      

△《志明與春嬌》      

其中10號選手謝志凡演唱的《堅持》頗有韻味,贏來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11號選手陳真真的一首《追追追》慷慨激昂,歌曲不禁讓人回憶起九十年代閩語歌曲的黃金時代.選手們的聲情並茂的演唱令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都不禁激動地為他們鼓掌、歡呼、喝彩。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比拼和各位評委的激烈討論,最終由來自17數字媒體藝術2班的鄧凱妮摘得比賽桂冠,18通信工程2班的傅興通、18投資學2班的郭媛分別榮獲「二等獎」、「三等獎」,17產品設計3班的陳真真、18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1班的林晨宇拿下「優秀獎」,「最佳人氣獎」則由16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班的高宇獲得。

飛揚的歌聲,吟唱古老語言的精彩;動人的音符,復刻嶄新時代的激昂。最後在全體參賽選手合唱《愛拼才會贏》的歌聲中2019年泉州信息工程學院首屆閩南語歌曲大賽中落下帷幕。

- END -

圖文來源 | 泉信校團委 校學生會

相關焦點

  • 本網14日將現場直播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
    人民網廈門11月13日電(陳遙)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暨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將於14日19時在廈門市海滄文化中心劇場舉行決賽和頒獎典禮。屆時,人民網福建頻道將全程現場直播盛況。 本屆大賽面向世界,參賽範圍首次從往屆的海峽兩岸拓展到將近有2000萬閩南華僑華人的南洋聚居地。
  • 閩南語「雙歌賽」決賽 40支合唱隊海滄比拼最強音
    經過兩個階段、長達7個月的作品徵集和比賽選拔,今天(11月14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暨首屆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以下簡稱「雙歌賽」)迎來激動人心的決賽,40支合唱隊將在海滄區文化館比拼誰是最強音……本屆大賽由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海滄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以面向世界,重在青少年和弘揚閩南文化優秀傳統價值觀為宗旨,著力於培養新人
  • 泉州市晉光小學東海校區承辦2017年 海峽兩岸(泉州)閩南童謠暨少兒閩南語主持大賽初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少年兒童事業發展的講話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全面推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教育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樹立少年兒童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海峽兩岸少兒文化藝術交流,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12月2日至3日,由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臺辦、臺盟泉州市委會、泉州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優樂多杯」2017年海峽兩岸
  • 第九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在臺灣舉辦
    總決賽現場,參賽選手還共同獻唱了專為大賽創作的閩南語新歌《有你喲》。這首歌以輕快的旋律,詼諧幽默的歌詞表達了兩岸年輕人對新時代、新生活的嚮往、展現出兩岸年輕人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澎湃生命力和創造力。本次參加賽的兩岸青年音樂人將共同錄製「同唱一首歌」唱片專輯,收錄主打歌《有你喲》和四首原創閩南語歌曲,作為兩岸閩南語歌壇交流盛事的獻禮。
  • 第十三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在廈門圓滿落幕
    8月29日晚,由音樂廈門組委會指導,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十三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在廈門圓滿落下帷幕,經專家、評委評選,最終原創歌曲《靠自己骨頭長肉》及優秀歌手許聖威摘得本屆大賽冠軍。據悉,此次大賽以「讓世界聽得見」為主題,大膽創新與突破,首度採用線上徵集,首次在線連麥海選,首次與泛音樂服務平臺咪咕音樂、短視頻流量平臺抖音深度合作。抖音話題#聽見閩南歌#投稿視頻破1600條,播放量破1.9億人次。
  • 閩南語童謠大賽舉辦 傳承閩南文化
    為了讓孩子們能進一步深切感受閩南童謠的藝術魅力,弘揚民族精神,近年來,在翔安區政府部門的倡議、支持下,在翔安區,有不少像馬巷中心小學這樣的學校一直致力於引導更多的孩子學習閩南童謠,讓閩南童謠在校園中唱響。不僅如此,閩南語童謠大賽、閩南語童謠專場演出等在翔安區時常舉辦。
  • 正宗的閩南語,姓「漳」姓「泉」,就是不姓「廈」
    中華文明的偉大,在於其地大物博,以其西高東低的地形同時產生了黑格爾所描述的三種文明,這三種中國特色的文明在亞洲的東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以農耕文明為主導,以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為輔的中華文明。閩南語雖為一方方言,但其內部卻不是絕對一致,閩南及臺灣地區兩個大分區,以其半山半海的環境註定了彼此之間即使文化傳統相似也必然存在方言的腔調差異,甚至,單單廈漳泉這阡陌相通、雞犬相聞的三市,也難以達成腔調的統一。
  • 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創作大賽落幕 兩作品獲金獎
    閩南網11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歷時三個月,「2015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創作大賽」圓滿落幕,各獎項塵埃落定。備受關注的兩個金獎,分別由泉州音樂人蘇世洪和臺灣音樂人唐銘良摘得。今晚,來自海峽兩岸的閩南語歌手輪番登臺,演繹本次大賽的獲獎作品,現場氣氛熱烈,座無虛席。
  • 誰才是正宗的閩南語?姓「漳」姓「泉」,但不姓「廈」
    中華文明的偉大,在於其地大物博,以其西高東低的地形同時產生了黑格爾所描述的三種文明,這三種中國特色的文明在亞洲的東部相互影響、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了以農耕文明為主導,以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為輔的中華文明。閩南語雖為一方方言,但其內部卻不是絕對一致,閩南及臺灣地區兩個大分區,以其半山半海的環境註定了彼此之間即使文化傳統相似也必然存在方言的腔調差異,甚至,單單廈漳泉這阡陌相通、雞犬相聞的三市,也難以達成腔調的統一。
  • 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在廈啟動
    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在廈門啟動(東南網記者 劉瑋 攝)東南網11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劉瑋)11月16日下午,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啟動儀式在廈門舉行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以「遇見閩南歌」為主題,首次採用團體競技的比賽模式,從廈漳泉、臺灣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地遴選出12支高水準的音樂製作團隊參與本次比賽,用豐富的形式打造更加多元的閩南語歌曲。
  • 招生簡章 | 你每一個不同的樣子,我都想認識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我是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橫屏觀看更為舒適這裡是泉州信息工程學院近三年來泉信學子在大學生來泉信吧需要你用四年來慢慢發現為夢想不懈努力的你願你在泉信繼續逐夢成為自己想要的更優秀的樣子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直播會帶大家走進中德(福建)教育合作與發展中心、圖書館、泉州市智能製造公共實訓基地、半月湖、實驗實訓綜合樓、學生發展中心、餐廳、公寓等近距離感受泉信校園生活
  • 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正式啟動
    你好臺灣網11月17日消息(記者 呂葉松)昨日,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的啟動儀式在廈門MT livehouse舉行。據悉,第十四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樂團季以「遇見閩南歌」為主題,首次採用團體競技的比賽模式,從廈漳泉、臺灣地區以及東南亞等地遴選出 12 支高水準的音樂製作團隊參與本次比賽,用豐富的形式打造更加多元的閩南語歌曲。
  • 臺灣歌星袁小迪攜眾歌手來泉 共發展閩南語歌唱事業
    昨日,臺灣著名閩南語歌唱家袁小迪現身晉江,同時到來的還有江志豐、蔡義德、向蕙玲等寶島知名閩南語歌手,他們將為泉臺共同發展閩南語歌唱事業貢獻力量。據了解,袁小迪此次來泉,是為了啟動迪聲音樂教室,同時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為宗旨,為泉臺音樂愛好者提供交流平臺。
  • 第十三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圓滿收官,精彩實況本周日中午12...
    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簡稱「閩南語雙歌賽」)作為閩南語歌曲傳播乃至閩南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十餘載初心不改▲ 賽事海選現場,滿滿的回憶~>廈門市文旅局在各方支持下打響了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品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我市出臺的全國首部
  • 閩南文化的奇葩——閩南語歌曲
    閩南語歌曲是閩南文化的奇葩,它濃縮了閩南文化的精華,具有其特殊的韻味和魅力。在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閩南鄉親中廣受喜愛。「咱的鄉親,咱的歌」,包含了閩南人特有的鄉情親情,它融合了閩南地區的生活情趣和地方文化,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它的鄉土氣息。
  • 講古進校園 傳承閩南文化
    講古進校園閩南語故事大賽閩南話「講古」具有區域文化標記功能,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因此,漳州於2018年舉辦首屆校園閩南話故事大賽,今年繼續舉辦第二屆,賽程包括校園海選、網絡票選、現場決賽、出版書籍等環節,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為傳承傳統文化注入鮮活力量。(直播漳州)
  • 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開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張文王景 劉波 潘登 王柏峰)2月27日晚,「中華情·閩南風」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開幕式暨「新華都之夜」大型文藝晚會,在泉州市海峽體育中心體育館盛大上演,現場嘉賓及觀眾一同沉浸在歡樂、喜慶氣氛之中,共度元宵佳節。  伴隨著音樂的響起,在絢麗而獨具閩南特色的舞臺上,歌曲《大吉大利中國年》拉開晚會帷幕。
  • 僑鄉泉州閩南語音樂熱:鄉音匯成情感交流"音符"
    2019年03月28日 15:35:48 來源:中新網福建 閩南語音樂學會遍地開花,為閩南語音樂愛好者打造了一個聚集地。
  • 多彩的閩南文化:鬥陣來學閩南語
    閩南文化係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區的人(主要是閩南人)共同創造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閩南地區從西晉末年開始開發,在隨後的幾百年間,中原文化、百越文化、異國文化在這裡相互滲透、融合,孕育了包容多元文化的閩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