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高考:家長親友請注意,想讓孩子考得好,打死別說5種話

2020-08-28 精準溝通

圖片源自網絡,深謝!

高考即將開始,所有人都希望所有考生考好,樂觀,堅強,從容。

可他們畢竟是孩子,考試也可能有失誤,甚至重大失誤。

這都不一定是壞事。

但要想讓孩子理性面對這場被神化了多年的考試,家長和親友的配合,極為重要。

若孩子非常成熟,面對任何結果,都能雲淡風輕,當然最好。

若孩子暫時還難寵辱不驚得失隨緣,甚至孩子承受力還比較弱,若真希望孩子好——無論考得好壞,有些話、有些事,咱當家長的,還有親友,還真不能說不能做。

有些內容,在上一篇小文裡提到過,但說得不夠具體,現在專門聊聊「話」咋說對考生更好,啥不能說,啥能說,供家有考生的朋友參考。


【三個溝通原則】

與孩子溝通,記住仨原則,很重要:

一、給考生他需要的

孩子和他的現在的一切表現,都是上天的安排,無論家長覺得好壞,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無論家長是否喜歡,都要努力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努力探索他的世界,給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支持,而不是我們想給的。

給他想要的,或許一物萬金。

給你想給的,可能一文不值。

二、聽考生的

聽考生的!

聽考生的!

聽考生的!

聽考生的!

只要不是特別過分的要求(違法、違反社會公德、嚴重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給他人造成傷害的要求),先聽考生的,高考時間緊張,一般情況下,暫時不在這些事情上糾結,先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應考氛圍。有些一定要說的事兒,除非不說不行,等考試結束,再找合適時機溝通。


三、三思而後說

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話,好話不多,多數都「有毒有害」。

不妨藉此機會,學會「三思而後說」。

每次說話前,最好先這樣想想:

1、如果我是孩子,別人對我說了這話,我會咋想?

若很樂意聽而且確定有幫助,可以嘗試說說。

但還必須先徵得孩子同意:

孩子,我有幾句話想跟你聊一下,你方便嗎?

不方便咋辦?

除非不說不行,先不說!

2、這話說了,對孩子有啥幫助?孩子會有啥反應?

若沒啥幫助,或孩子可能反應激烈,就先等等,高考後找個合適機會再說。

若對孩子無意義,最好啥都不說。


【一把」萬用鑰匙」】

考試期間,家長和親友做好服務就好。

無論考試期間還是結束後,別多嘴。

除非孩子請求,不要自作多情。

最多問一句:

孩子,需要幫你什麼嗎?

不需要,就默默走開。

需要了,問清楚需要啥,咋做,何時做,做多少,按時按要求完成即可。

千萬別愛心泛濫,凡事若「泛濫」,最終必「成災」!

除非孩子樂意,與高考有關的話題,全部「查封」!

【5種話不能說】

下面這5種話,堅決不能說:

一、打聽

您有沒有這個習慣:

孩子一考完,馬上就想知道考得咋樣?

「題難不難?」

「發揮正常吧?」

「有沒有失誤?」

「監考嚴不嚴?」

「有沒有不會做的題?」

「今年考得怎麼樣?」

「考得不錯吧?」

打聽結果有用沒?真沒有!

不僅沒用,反而有害,把孩子惹煩了,下一科可能又考不好。

打聽雖然可能也是一種關心,但別人往往感受不到。

想讓孩子好,請您不打聽!

二、指責

「你咋連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做錯呢?」

「你咋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

「你咋會連文具都保管不好呢?」

「你咋會連準考證都看不住呢?」

「這麼重要的考試,你咋會……呢?」

……

指責只能換來指責,只能讓孩子情緒更差,影響後面的考試,當然,影響的不只是考試。

若發現孩子犯錯了,或孩子主動跟你溝通一些問題了,可以問孩子有沒有好的對策和方法,若孩子需要,可以跟孩子探討下,如何避免錯誤重演,或嘗試著給孩子一些具體的建議。

指責其實也是希望孩子好,但孩子同樣很難接受到,他接收到的,往往是厭惡和憤怒。

想讓孩子好,請您不指責!

三、抱怨

「你咋又犯這樣的錯了呢?」

「我咋會生個這樣的兒子(女兒)呢?」

「我咋這麼命苦呢,天天那麼辛苦供兒子(女兒)上學,咋會落個這結果呢?」

「老天為啥這麼不公平?偏偏讓我家孩子發揮失常?」

……

想讓孩子好,請您不抱怨!


四、議論

「聽說誰誰第一場考砸了,真是不走運!」

「聽說你們那監考老師特別嚴……」

「你那個同學笑容滿面,看樣子會考得不錯。」

……

議論別人一來顯得教養不夠,二來容易導致孩子反感。真不好。

想讓孩子好,請您不議論!

五、比較

「誰誰估分挺高的,估計能考XX分,你估了多少?」

「誰誰家孩子聽說能過一本線呢,你咋樣?」

「誰誰平時成績一般,聽說這次超常發揮了,你要超常發揮該多好?」

「你要能象平時考試那樣發揮該多好?」

「老李家孩子接到北大通知書了……」

……

想讓孩子好,請您不比較!

想讓孩子好,記好五個「不」:

不打聽!

不指責!

不抱怨!

不議論!

不比較!

這是一些參考原則和方法,具體說不說、說啥、咋說,結合自家孩子,舉一反三即可。

說到底,發揮好不好,一看平時實力,二看臨場精神狀態,三看運氣。

實力和運氣都已無法改變,唯有精神狀態還能適當調整。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好心幫忙反而添亂!

這時候,不是你想幹啥就幹啥,是考生讓你幹啥你幹啥!

哪怕是鼓勵和安慰,也要看孩子是否需要。

他若不要,千萬別給!

憋死都不要給!

對有些家長來說,這些可能都是廢話,因為他們早就知道該怎樣做。

對有些家長來說,這些可能比較困難,因為他們習慣了不良的溝通方式。

若想讓孩子好,從這次高考開始,培養一種好習慣吧,這會讓全家都更幸福!

祝您的孩子正常發揮,夢想成真!

相關焦點

  • 福州的家長注意了,別再對你的孩子說這些話了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是真切而無時不在的,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時刻體現的。那麼有哪些話是不能對孩子說的,說出後又會造成什麼傷害?「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據不完全統計,80%以上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說:「我們這都是為了你好!」,很多家長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大多喜歡以過來人的經驗口吻來說,容易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 不管孩子考得好還是不好,請記得抱抱他,因為他盡力了
    隨著查分的日子越來越近,安靜家長群慢慢又熱鬧起來。24日是高考出分的時候,第二天群裡就曬各個學校高考的喜報,今年市高中滿堂紅,中考家長更是羨慕。希望今年自己孩子能考上市高中,有幸置身其中,享受著全市最好的教育資源,和全市成績最優秀的人成為同學,有著奮發向上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強手如林,競爭壓力很大,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即使你想偷懶,也容不得你,推著你向前,三年後,也能順利的考上頂尖大學。也有勵志的,今年最勵志的是一位中考上了四線高中,623分,距離那年市高中低七十分。這次逆襲,進入全市前100。
  • 2020年高考,是對家長和孩子的一場共同考驗
    2020年,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的高考比以往來得晚了些,明天就要高考了,連日來的陰雨天氣雖然讓溫度下降了幾度,但是空氣中的悶熱感依舊不減,各位家長和考生都調整好心態準備迎接了嗎?這不僅是一場對學子的考驗,也是對家長的考驗。一直以來家長們把高考看得比任何事都重要,包括孩子的身心健康似乎都比不上高考成績。
  • 「越想考好,卻考得不好」|高考臨近,別讓考試焦慮影響了孩子
    原創聲明:本文為知信心理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知信心理「頭條號,作者Derek。姜力是班級排名前5的學生,但是,高考前的一模、二模,他都沒考好,老師家長好幾次找姜力談心,讓他壓力不要太大,以他的能力只要放鬆考,肯定沒問題。
  • 致考生家長:孩子考好了請抱抱他,考壞了請緊緊抱抱他
    這兩天,被大家提到最多的兩個字就是「高考」。隨著高考的落幕,全國1000多萬學子,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這場「戰役」。各位考生家長,如果孩子考得好,請一定要抱抱他;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請一定要緊緊抱抱他。要知道,儘管高考結束了,而高考的意義,遠不止一場考試這麼簡單。即將迎接孩子的,不是任何一種「塵埃落定」,而是熠熠生輝的新的開始!
  • 致家長:高考≠未來,高考結束後做到這些才算圓滿
    有人說:高考能夠改變你們的命運,一考定終身。很多人也認為,高考考得好,人生也將更精彩。其實,高考只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儀式,它以考卷的形式,對孩子的十年寒窗苦讀做出檢驗,再去開啟新的篇章。而高考分數,只是決定著接下來三年或四年的時間裡,孩子要去什麼地方生活。
  • 高考要想考得好,三套桌椅少不了
    這幾天高考分數下來了,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得好的同學歡天喜地,連夜通知七大姑八大姨。親戚們也與有榮焉,少不了跟閨蜜兄弟們炫耀。考得差的同學就辛苦了,本來是好好休假的日子,還勞累父母進行男女混合雙打。第一種選擇就是絕大部分人的經歷,三四年的學業結束,看起來好像是畢業了,好像已經做好了踏入社會的準備。但實際上,我們是在被動地接受了「畢業」了這個事實。絕大部分人,自己都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哐當一下,就被踢出校園了。
  • 3種早餐打死別給娃吃,兒科醫生:容易積食不發育,家長們要注意
    但吃什麼早飯又成了父母們的困擾,孩子的早飯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孩子的發育打基礎都靠著早飯吸收的營養了,如果孩子脾胃比較虛的話,或者早飯不健康,那孩子就很難發育了,體質也會變差,經常生病。閨蜜這幾天開始工作了,早上沒時間給孩子做飯,所以給孩子準備了一箱小麵包和早餐奶,預備著孩子起來吃飯,不至於沒得吃。
  • 高考在即,「準考生家長」你們準備好了嗎?
    這些都不是現在的考生考慮的,也不是各位家長能改變的。作為過來人,小編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小經驗。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各位考生家長有所幫助。學習了那麼長時間,該掌握的知識已經掌握差不多,也不差這幾天學習時間,當然也不能完全放飛自我,不去學習,還是要按正常學習計劃進行,可適當的減少一些學習安排,各位「準考生家長」,這個時候建議大家不要再給孩子額外加一些學習負擔了。
  • 高考前1天,家長不要說的3句話,只會讓孩子更緊張影響發揮
    「想要孩子別緊張,有3句話千萬不要說,只會讓孩子更緊張。千萬別對孩子說」別緊張「孩子本來就處於緊張狀態,你越是安慰」不要緊張,平常心「,反而越是在提醒他」你太緊張了「,這會讓孩子處於一種焦慮狀態。他可能會告訴你」我也想平靜下來,但我做不到啊」。
  • 高考第1天,孩子走出考場哭喪著臉,家長這時要怎麼辦?
    後臺的留言中,大多數家長都在給自己家孩子鼓勁。只有零星幾個家長提及,如果孩子第一天高考,考得不理想,然後哭喪著臉走出考場,這種情況要怎麼去應對。那麼,在高考第1天,孩子考得不理想,家長怎麼安慰,才能讓孩子不受影響,繼續完成接下來的高考呢?這種情況下,就要看孩子平時的個性風格了。孩子個性風格不一樣,家長要採取的應對方式和安慰的方式就要不一樣,這樣才能真正意義幫助到孩子。
  • 高考,家長請平常心對待
    孩子要高考了,作為考生的家長,此時會有一些按耐不住的激動和期待,這都是人之常情。雖不能說大家都要望子成龍,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考,也是他們即將邁向大學或者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作為家長此時此刻能不關心,不充滿期待嗎?可是考試,畢竟是孩子自己去考。如果是說殺豬宰羊的話,老爸老媽可能二話不說直接提著刀就去了,可考試老爸老媽有勁使不上。
  • 高考第一天,父母哪些話不能說,哪些事不能做?
    今天開始高考了,高考期間,爸爸媽媽,哪些話該跟孩子說,哪些不該說?哪些事該做哪些不該做,家長要特別注意。高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一句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壓力,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 家長注意!高考那兩天,家長千萬不要做這9件事
    開瑞老師說:距離高考只有4天了!我們群裡很多家長,現在比孩子還要焦慮和緊張。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要跟各位家長強調一下!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並要學會自己化解焦慮和緊張,千萬不能把焦慮傳染給孩子,更不能成為孩子考試焦慮的源頭所在。今天,我們特別提醒各位考生家長,高考考試期間一定要做對做好這9件事。
  • 高考成績即將揭曉,這些話千萬別和孩子說。否則會「出事」
    2020年高考成績即將揭曉。其實每年高考放榜時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幾家歡喜,幾家愁。高考不僅僅考的是學生,考的更是家長,在參加高考以及高考後,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對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是的,對於高考不理想的孩子,家長出於「恨鐵不成鋼」總會各種指責和批評,甚至有些家長對孩子是侮辱和謾罵。可是面對已經定型的結果,侮辱和謾罵能解決什麼?那麼,高考成績即將揭曉,家長該如何對待?
  • 孩子不聽話,正話反說是種「偏方」,家長請不要隨便「刺激」孩子
    文 | 小貞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665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當孩子不聽家長話時,很多家長情急之下都會說出一些「反話」來哄孩子,甚至嚇唬孩子,達到讓孩子乖乖聽話的目的
  • 明天高考,這四句話請一定銘記
    今天是高考的前一天,寫一篇關於關於孩子高考的文章,寄予所有的考生,他們的未來以及他們的父母。今年的高考異常坎坷,因為疫情讓本該6月的高考整整挪後了一個月,這意味著提心弔膽的時間也多了一個月。今天,除了祝福考生高考順利,我還想跟孩子去聊聊未來。先來說下我,一個普通的小縣城出生,通過高考,成功考入理想大學。畢業後做過管理,學過技術,因為機遇,接觸了心理學工作,陪伴13年最後創業,走到現在。我的經歷談不上精彩,也沒有很多故事,講這些只想說明一句話,自己的路得靠自己選擇的走,成人之路沒有人幫得了你。
  • 我高考考砸了!但請別把我看成「爛狗屎」。
    高考失利有可能是很多小朋友成人之時所面臨的打擊度比較高的一次失敗,面對它也是成長中的一部分。只要邁過了這道坎,你還有大好時光去感受快樂。基於這個話題,很想分享一個朋友說過的經歷,為了講訴方便能有代入感,採用第一人稱來講。 高考成績一出來,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況。考得好的希望和全世界分享自己的快樂,沉浸在未來能有很多選擇的喜悅當中。
  • 父母課堂丨致家長:孩子考好了請抱抱他,考壞了請緊緊地抱抱他!
    隨著高考的落幕,全國1000多萬學子,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這場「戰役」。各位考生家長,如果孩子考得好,請一定要抱抱他;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請一定要緊緊地抱抱他。要知道,儘管高考結束了,而高考的意義,遠不止一場考試這麼簡單。即將迎接孩子的,不是任何一種「塵埃落定」,而是熠熠生輝的新的開始!
  • 春藤家長學院推出「迎戰新高考」系列主題活動 助力考生科學備考
    在這個特殊時期,為了撥開高考改革的迷霧,引導高三學生們科學備考,幫助初中和高一高二學生做好學業規劃,國內首個聚焦家庭教育規劃的會員制產品「春藤家長學院」APP,推出了「2020新命題新趨勢——迎戰新高考」的主題活動。關於高考,考生和家長心裡最想知道的無非四件事:怎樣才能考出好成績?如何做好家庭學業規劃?哪些途徑能獲取備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