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大大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聞,嚇得我手裡的小蛋糕都掉了!
香香軟軟的小蛋糕,是很多寶寶的心頭好,也是當之無愧的網紅零食。
網紅零食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還能給娃吃嗎?給娃挑零食,到底應該怎麼選?
歡迎收看今天的科大大特別節目之《走近零食》!
這幾款網紅零食,千萬別買!
冒煙冰激凌
冒煙冰激凌,看似好玩又好吃,但它是存在安全隱患的。
冰激凌之所以會冒煙,是因為裡面加入了液氧,液氧的溫度低至-196℃,一旦不注意,會造成寶寶皮膚凍傷。
自熱火鍋
方便的自熱火鍋,不僅高油高鈉,裡面的加熱包,還屬於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最好不要給寶寶食用,以免燙傷哦。
燈泡棒棒糖
還有燈泡棒棒糖,看著新奇,可這長達6cm的燈泡,塞進成年人嘴裡都很難拔出來,更別提寶寶了,一不小心還可能有窒息的風險呢。
零食陷阱,別疏忽!
除了上面這些危險零食,黑心商家也是花樣百出,一不留神,寶爸媽可能就被冒牌貨給「坑了」。
科大大先來給大家看看這幾組圖:
都怪科大大眼神不好,半天都沒看出差異。
爸媽們千萬別像科大大這樣,給寶寶挑零食一定要看清包裝,別被以假亂真的品牌名稱給忽悠啦。
另外,食品成分表裡的陷阱也不可忽視:
ㄨ無蔗糖≠無糖
蔗糖不過是糖的一種,像葡萄糖、麥芽糖、果糖,這些也屬於糖。
有些商家為了「看起來健康」,僅僅標榜了無蔗糖,卻使用了其他成分的糖......
ㄨ兒童專用≠適合兒童
超市裡有很多品標有:「兒童牛奶」「兒童醬油」等字眼食品,不要一看「兒童」二字就覺得更適合寶寶,有可能只是噱頭,裡面會含有過量的調味劑哦。
ㄨ名字有奶≠真奶
事實上,只有蛋白質含量≥2.9mg/100g的才是真奶。
像寶寶酷愛的旺XX牛奶、香蕉X奶,X哈哈,這些僅僅是乳飲品,是高糖飲料。
ㄨ每份含量≠每100g
一般來說,食物的營養成分是以每100g為單位,但有些也可能是每15g,20g……
所以,寶爸媽在計算時一定要看清配料表,小心陷阱。
零食種類多,到底怎麼選?
「坑那麼多,那零食到底還能不能給寶寶吃了?」
咳咳,科大大來統一做個回覆:零食可以適當給寶寶吃,不過挑選健康零食的重任,可要交給爸媽們了:
★兒童零食,怎麼選?
對著這張表選
★配料成分,怎麼看?
給寶寶挑選健康的零食,要特別關注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這裡的學問大著呢:
排名越靠前的配料含量越多
配料表成分越簡單越好,純天然成分越多越好。
排名靠前的是天然原材料,如:牛奶、雞蛋、水果等,可以作為首選。
若排名靠前的是添加劑,別猶豫,果斷拉黑!過多的食品添加劑,會降低寶寶免疫力,甚至還會出現性早熟呢。
(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鈉含量越低越好
高鈉的食物容易造成寶寶腎臟負擔。其實,除了鹽,零食裡的鈉含量才真正需要警惕!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每日對鈉含量攝入是有具體標準的:
反式脂肪越少越好
反式脂肪的代名詞有很多,比如:
植物奶油
植物黃油
人造奶油
人造黃油
起酥油
植脂末
植物奶精
代可可脂
氫化植物油
遇到這些字樣,儘量少吃甚至不吃。
擔心記不住?科大大特意寫了個小tips,給寶寶吃零食,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哦:
1 睡前別吃,儘量在上午9-10 ,下午3-4吃;
2 錯開正餐吃;
3 選低脂肪、少糖、少鹽的零食;
4 避免過多添加劑和防腐劑;
5 加工合理,不要過分烹調。
當然,如果心靈手巧的爸媽,能學著給寶寶做點零食,寶寶不僅吃的放心,還能感受到你們對他滿滿的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