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寶山教育,很多人第一印象或許還停留在當年那個「教育窪地」:作為老工業區,轉型緩慢,總人口居上海各區前列,優質的教育資源卻十分匱乏。
但時過境遷,寶山近年的飛速「新生」有目共睹。在《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中,寶山被納入主城片區,將作為「上海北部地區級交通樞紐」重點打造,產業、地區、人才紛紛轉型,這個「老工業區」正在煥然新生。
百廢俱興中,當年的「教育短板」現狀如何呢?
寶山文化地標之一: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大動作」連連:
區域教育「生命力」逐漸甦醒
視線回到當下。近幾年,在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寶山教育與眾多產業轉型同步推進、「大動作」連連,相繼引入若干優質教育資源,發展勢頭強勁。
眾多名校先後加盟寶山
2018年初,寶山區政府與華東師範大學共同籤約,合作開辦九年一貫制學校——上海民辦華二寶山實驗學校,標誌著華二資源正式流入寶山。
2019年初,世外寶山教育集團正式成立。集團承接世外教育集團底蘊,以集團化辦學模式推動著寶山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同年下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寶山雙語學校成立。
今年4月,寶山區政府再次與華東師範大學籤署協議,聯手打造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旨在滿足寶山區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要。
接二連三的「大動作」之下,顯而易見:寶山教育的「生命力」,正在這片舊土上逐步復甦。
上海民辦華二寶山實驗學校
上海寶山區世界外國語學校
更開放的「主城區」:
家門口的好學校原來長這樣?
華二附中寶山校區入駐楊行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1958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創建,是上海唯一直屬國家教育部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建校60多年來,始終追求卓越、英才輩出。華二近年兩次加盟寶山,可以看作是其對寶山教育前景的充分認可。
據了解,寶山區政府將在楊行核心區域地區,按照現代化寄宿制學校標準建設華二附中寶山校區,預計三年內建成。新校址建成前,暫在華東師大附屬楊行中學(寶楊路2888號)過渡。目前,過渡校址已展開招生,9月1日正式開學。
屆時,華二附中寶山校區將和二附中浦東張江主校區、2012年開辦的閔行紫竹校區以及同樣今年新開辦的普陀校區一起,實行「一校四區」的統一管理。
四個校區辦學理念一致、管理團隊一體、育人模式相同、教育教學同步,將為學生在各校區流動學習、個性化培養提供極大便利。
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寶山校區籤約
華東師大附屬楊行中學改建效果圖
新一輪教育沃土——楊行
而華二寶山校區的校址所在地——寶山楊行,也憑藉新一代「教育沃土」的身份,吸引了廣大家長。
楊行,舊稱白沙鎮,水路交通縱橫,外來人口眾多,一直以來是寶山典型老鎮。2016年,隨著「舊改」工程有序推進,楊行也在走向更加開放的路上華麗蝶變:吸引產業,吸引經濟,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一大批優質教育資源。
楊行遠景圖
上大「血脈」在寶山楊行
兩年前,最近直線距離約300米的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的落戶楊行,便充分體現了楊行鎮傑出的教育資源吸引能力。
2018年,楊行鎮與上海大學和寶山區教育局共同籤署合作辦學協議,標誌了上海大學基礎教育集團成員校——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正式被引進楊行。
在「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美好未來」的辦學思想指導下,作為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充分依託上海大學和上海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的平臺優勢,並藉助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等合作院校的優質資源,在課程、教學、教研、國際交流、師資引進與培養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建共享,著力打造學校外語特色以及國際化品牌。
辦學兩年來,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以一流的硬體和師資贏得了眾多家長的肯定和寶山教育局的持續關注。與此同時,該校優異的聯考成績也充分證實了其自身實力。
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籤約
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開辦
上師大「血脈」也將落戶楊行
面向未來,楊行還將陸續加入另一批新的優質品牌。這其中,就包括上師大附屬寶山實驗學校。落成之後,上海師範大學的豐富教育資源將成為又一股流入楊行的優質教育力量。
寶山「潛力股」:
兩所九年一貫校加盟,讓求學更暢通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大學附屬寶山外國語學校與上師大附屬寶山實驗學校,都是「九年一貫制」學校。
「民辦搖號」風險大
眾所周知,今年3月,上海發布了「民辦搖號」實施細則,確定上海將正式跨入「搖號時代」。
民辦搖號政策採取「分類計劃、分類報名、分類搖號、分類錄取」的原則,與公辦學校同期招生,即每個類別有核定招生人數,每類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則進行搖號,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3月市教委發布「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招生政策
舉個例子,一個一心想上優質民辦小學的「牛娃」,在該校名額招滿的情況下,只能參與「搖號」。而一旦沒有搖中,除了意味著TA將與該民辦校失之交臂,也意味著 TA在公辦學校的招生序列被自動「靠後」——一旦前面人戶一致等優先次序招滿了,TA就只能接受區裡的調劑。
再者,進入優質小學並不一定能夠進入優質初中,該生在報名小學階段所經歷的「噩夢」,到了小升初階段,可能又要再度經歷。
簡而言之,「民辦搖號」政策的出臺,讓升學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家長們再按照往年扎堆報考優質民辦的方式擇校,「升學娃」就必須要承受被分配到「菜小」的風險。
「九年一貫」優勢凸顯
在此背景下,可以「免試入學、無需搖號」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成了越來越多家長的穩妥首選項。此外,「九年一貫制」學校更穩定的辦學體系、更多元的教學資源、更雄厚的師資力量,以及更完備的生涯定製都成為家長們傾心的原因。
可以預見,楊行的這兩所九年一貫制優質學校,將為區域內優秀學生提供更加便利、暢通的求學通道。
九年一貫制學府資源,築夢孩子美好未來
不一樣的「生態」:
「優質教育」和「美好生活」同步發生
除卻優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楊行的「輸入型」優質教育資源和楊行鎮本身的高質量教育資源都在漸漸萌動、煥發新生。
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匯聚楊行
「十三五」期間,在楊行鎮的持續投入下,教育資源建設已取得豐碩成果。除上述諸校,有尚在規劃中的市級示範園——楊行中心社區七色花幼兒園的引入,也有最近直線距離約3公裡的康橋水都綠地園,以及最近直線距離約800米的紫辰實驗幼兒園等一批新建教育設施。
「十三五」新建園之一:紫辰實驗幼兒園
「十四五」規劃園之一:楊行中心社區七色花幼兒園
而下一個「五年計劃」中,楊行教育還將「卯勁發力」,繼續不斷完善。
根據《楊行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規劃綱要》,楊行鎮政府對於「辦好群眾滿意的教育」的決心可見一斑:「聚焦優質教育特色品牌打造,積極引進一流品牌教育資源並開展多層級多領域合作教育辦學,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教育人力資源管理將更趨科學,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楊行版塊教育資源布局圖(含已落地及規劃中)
為此,在未來五年,處於規劃中的華二國際幼兒園、宋慶齡幼兒園等教育品牌有望陸續入駐楊行,現有的楊行中學將改建成一所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從幼兒園到中學、從3歲到18歲,楊行「高配教育」將形成完整的「生態鏈」。
社區為教育發展提供完備硬體支撐
在「優質教育生態」的另一端,同樣與居民息息相關的,是盡顯美好生活的「社區生態」。
無論是最近直線距離約3公裡的花園之中的「寶山花園城」,還是規劃中的功能齊全的楊行體育中心,無論是風景怡人的白沙公園,還是楊行居住新樣本「四季都會」……都在構築另一道獨特的「社區景觀」,與其逐年崛起的教育彼此呼應。其中以「四季都會」為代表的社區,憑藉其聚集態勢與周邊教育資源形成了銜接緊密的「教育——社區」大生態,為楊行版塊的教育不斷迭代發展提供了更殷實的硬體保障。
楊行版塊 「教育——社區」 大生態
(僅供參考,可能與實際地理位置存在差異)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教育在楊行版塊的崛起,其實也是上海教育近年發展本身的一個縮影。正如《上海市教育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所述:「堅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鞏固推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大力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努力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