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學生,一般都有這幾種性格,你是否中招了呢

2020-12-13 教育新風向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學生,一般都有這幾種性格,你是否中招了呢

目前,大家頻頻說起情商這個詞。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情商的本意是什麼,情商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也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情商也包括了自製、熱忱、堅持,以及自我驅動、自我鞭策的能力。最近,李玫瑾教授表示,一般有這幾種性格的學生,相對來說情商都比較低。

1. 易怒,不會控制情緒的學生

這個是部分學生的一個致命弱點。在我看來,導致易怒的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自身發展的,另一個就是被家中大人影響的。這類孩子,一般自控力較弱,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一點小事,都會大發雷霆,甚至和同學鬧矛盾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有易怒性格的孩子要注意,不可任其發展,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

2. 缺乏堅定的自我意識

換句話說,也就是指缺乏自信,常常處於自卑的狀態。這類學生,有些可能即便是成績優異,也會往往感到其他方面不如別人,從而易感到自卑。有些可能就是成績墊底的學生,雖然學習刻苦努力,但考試成績總是排在末端,也會易感到自卑。因此,這類學生要時刻提醒自己,自己是最棒的,自己是無可替代的,從而提高自信。

3. 人際關係差

大家都明白,班級裡時常會有那麼一兩個與同學不和的學生。他們遠離集體,不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經常也不和同學交流,時常和同學交流不到一塊去。因此,這類學生的人緣自然也不會太好。

其實,要想提高情商,簡單點來說,就是將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自己理解及表達的能力。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不知道,你們對低情商的表現還有別的補充嗎?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在現在大多數的父母們看來,培養孩子的智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其實孩子的情商培養,遠遠要比智商更重要了。很多的名人都談論過關於「情商和智商」的事情,其中馬雲、白巖松、李玫瑾教授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都有說過情商的重要性。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人,基本小時候都有這幾種表現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有個高情商,因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能混得風生水起的往往不是智商高的人,而是能夠處理好人際關係,並且能夠在挫折當中重新拾起信心的情商高的人。但不是每個人的情商都高,畢竟情商這種東西是需要從小養成的,否則長大再想培養就晚了,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教授的教育視頻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一般都有這幾種父母,但願你不是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就是說孩子情商低,跟父母從小的教育方式,行為相處模式有直接的關係。01影響孩子情商的幾種父母?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學生經常用這幾種語氣說話,你是否中招了呢?
    情商低的學生經常用這幾種語氣說話,你是否中招了呢?現如今,我們都會以情商高來誇某個人。情商高意味著這個人比較聰明以及他的人際關係處理得當。例如,有名的高情商明星應屬楊冪了。那麼,情商到底指什麼呢?情商又被稱為情緒智商、情緒智慧,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高情商對於現在的每一個人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但在學校裡,我們也經常會聽到有些學生說某某情商低,與同學不合等等。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幾點情商低的學生經常說話的語氣,你有沒有中招呢?1.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情商有多重要?美國哈佛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為他們的成功20%歸功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在當今社會,情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上是否表現出色,情商是智商的2倍之多,而未來你能否過的幸福快樂也是取決於情商高低。
  • 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專家,最近在網上看到李玫瑾的一段教育視頻,內容是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這3種特徵喜歡埋怨有很多孩子喜歡抱怨,在平時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若是失敗了,就會打開「抱怨模式」,一個勁地抱怨這個沒做好, 那個沒做對,就不知道從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卸給別人,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都很低。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家裡有這幾種父母,希望其中沒有你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情商和智商之間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其他人。就是說孩子情商低,跟父母從小的教育方式,行為相處模式有直接的關係。01影響孩子情商的幾種父母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二種:夾菜時亂翻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但這周註定是不平凡的一次聚餐,原因就是隔壁桌有一個「熊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跑跑跳跳、大聲喧譁,儘管他媽媽在呵斥他,效果卻微乎其微,我不禁轉頭看了看自家乖乖坐著的寶寶,滿心欣慰。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對孩子要求過於低,其實吃飯就能看出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第一種: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高的人是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餐點吃飯,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吃飯時大聲喊叫,還時不時的亂跑亂跳,旁邊吃飯的人都面露嫌棄的表情,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習以為常。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李玫瑾教授說的是吃飯時哪幾種表現呢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將自己喜歡的菜挪到面前,不讓別人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裡扒拉等做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現,這不僅說明了孩子情商低和不講禮貌,更加是在暗示孩子以後的性格走向。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其實決定孩子將來是否能所成就的不只是孩子的智商,情商也是格外重要的。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的孩子,情商高不到哪去
    用不著你管!」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隱忍住了怒火,等到聚餐結束之後,大家紛紛默契地把軒軒媽媽拉黑,之後的同學聚會再也沒有邀請過她和軒軒了。其實軒軒在飯桌上的這種行為,正好說明了他的情商不高,否則不會因為自己而讓媽媽成為同學中的交往黑名單。
  • 智商不錯情商堪憂?李玫瑾:孩子有這3種表現,證明情商不低
    每個家長都想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在家長眼裡學習高於一切。孩子智商高證明孩子聰明,學習好,以後成功的機率比較大,未來能有一個好的生活。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情商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孩子情商的培養。一個情商高的人走在社會上往往更加吃香。
  • 李玫瑾教授:餐桌上有這3種舉動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孩子吃飯時的餐桌表現,不僅能體現孩子的性格,而且還能看出一個孩子是否有家教。很可能和孩子的情商有關。李玫瑾教授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專家,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時候,李玫瑾教授就發現,很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青少年的個人經歷有關。因此李玫瑾教授近幾年也會開一些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講座,給家長傳授一些育兒經驗。李玫瑾教授談到餐桌禮儀的時候,提到:餐桌上有這3種舉動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孩子的情商有待提高。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父母一般有這種特徵,怨不了別人
    孩子將來想要在社會中立足,光靠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同時要需要具備高情商,情商會讓你未來的路更加好走,可以處理好人際關係,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情商。情商跟智商不同,智商是根據父母遺傳決定的,而情商則需要後天的培養,哈佛心理學家證明:一個人的成功,20%歸功於智商,80%歸功於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