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開辦以來,今年腳步邁向第4屆的「2010賓士主動安全操控體驗營」,在賓士的支持與鼎力舉辦下,本屆訓練課程已於6月18日至20日三天假彰化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盛大落幕。在小班制教學的整日課程中,本次為數近達80位之參訓學員,分成三梯次親身體驗車輛ABS防鎖死剎車系統、ESP動態穩定系統,兩大主動安全科技精髓。培養正確駕駛觀念之外,另一項福利莫過於在一天之內開遍賓士導入車系產品,當然亦包含了AMG猛獸級勁駒。
一年一度難得的機會,我們試車組在賓士盛情邀約之下,亦蒞臨此德國高級汽車品牌精心舉辦的駕訓活動。若稱此駕訓營稱為市場專屬亦不為過,因為賓士表示,所舉辦的主動安全操控體驗營,每年課程都是由德國原汁原味導入,課程內容因地制宜,依市場消費者需求、市場交通狀況來做細部改正與配合。透過整體的課程規劃,不僅讓客戶體驗梅賽德斯奔馳的安全特性,最重要的是,搭配正確的駕駛觀念及技巧,改寫道路安全的定義,將過去許多駕駛者認為無法主宰的危急狀況,轉換為駕駛者主動防範危險之利勢。具備多項專業執照的梅賽德斯奔馳原廠教練團隊,皆擁有15至20年以上各類進階駕訓經驗,專業的觀念傳承更是無法取代。
那麼究竟梅賽德斯奔馳「主動安全操控體驗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所謂主動安全、ABS與ESP系統,該如何展示?啟動?甚至是體驗?何謂正確駕駛觀念?「主動安全操控體驗營」的魅力何在?讓參與過後的車主讚不絕口,更讓遠在香港的消費者朋友組團來報名參加。就讓我們試車組帶領讀者一齊探究竟。在進入正式的操控體驗之前,首先先讓讀者朋友認識一下本次課程之總教練馬蒂亞斯先生,代表著課程規劃、執行與檢討背後的核心人物。馬蒂亞斯擁有超過20年以上汽車駕訓專業經歷,擁有各類進階駕駛訓練經驗;曾參與指導德國、澳洲、巴西、葡萄牙、匈牙利、波蘭、泰國、印尼、韓國、新加坡等歐、亞洲各地駕駛訓練課程。
當賓士表示每屆所舉辦的操控體驗營都是因地制宜,為市場量身打造,那麼量身打造的定義為何,課程有何種特殊性?馬蒂亞斯回答,首先場地選擇絕對是一切課程的首要變動因子,有如同ARTC這類專業且安全的場地提供,得以讓梅賽德斯奔馳原廠課程主幹不受任何犧牲。第二點,在配合總代理賓士提供資訊,有如車主回饋、駕駛習慣、常見之意外事故發生原因,另外包含賓士市場行銷計畫、主打車款等,兩相配合下,教練團隊會依據此些報告內容,進行課程調整。最後,一些能讓車主深刻體驗到梅賽德斯奔馳車款優異且迷人的熱血課程,絕對也是不可缺少的訓練安排。
試車組繼續問道,馬蒂亞斯先生在梅賽德斯奔馳擔任了16年駕訓指導員,憑藉著歲月累積之豐富經驗,對於車輛科技進步與安全性系統的提升有何感想?馬蒂亞斯述說著,ABS系統與ESP系統皆是革命性的發明,前者大幅縮短車輛剎車距離,後者則增加車輛穩定性,降低車輛失控狀態之發生,猶記1997年ESP系統首度應用在梅賽德斯奔馳 S系之時,當代科技賦予車輛更精準的操駕,對應的安全性亦大幅提高,現在車主不見得需要豐富且老練的駕駛技術,有了ESP系統的幫助,仍舊可在危機之中應對脫困。
那麼究竟何謂車輛主動安全系統?一般而言,主動安全與被動安全配備的區分,主要是以發生意外時的撞擊做為區分。主動安全配備大略是指發生撞擊之前所做動的輔助裝置。這些裝置在車輛接近失控時便會開始作動,以各種方式介入駕駛的動作,希望能利用機械及電子裝置,保持車輛的操控狀態,全力讓駕駛人能夠恢復對於車輛的控制,避免車禍意外的發生。常見的ABS、ESP等駕駛上的輔助裝置,便是屬於主動安全配備;而安全帶、氣囊及籠型車體結構,便是被動安全配備與設計。
ABS與ESP系統在多數車輛使用者的眼中,或許是兩項不大熟悉的安全系統,或許更可稱之為不曾使用過的科技,它們或許不如恆溫空調、MP3音響系統或AUX-IN等,在每次駕駛行程中都會使用到,不過ABS與ESP對於用車安全的重要性絕對有壓倒性的代表地位,在梅賽德斯奔馳車輛上,配合著「Pre-Safe」安全概念系統如自動緊縮式安全帶、車窗自動關闔系統,大幅提高車主之操駕信心與安全性。在梅賽德斯奔馳主動安全操控體驗營一整天的課程之內,說穿了就是讓駕駛者反覆體驗ABS與ESP兩大科技精髓。不要小看這簡單的兩種組合,體驗營之內一整天的課程,便是利用兩套系統衍生出數道關卡與華麗的把戲,更讓與會貴賓們感受震撼、熱血沸騰著。
待我們正式進入令人期待的操控體驗課程,ARTC以大型巴士載著與會學員進入幅員遼闊的車測場地,等待到達定點後,步出巴士那平坦遼闊的柏油路面上,靜靜地擺放著10餘輛賓士為學員所準備的測試車輛,分別有最新上市的C 200 CGI、E 250 CGI、環保旗艦S 400 混動、美型轎跑CLS 350、雙門敞篷SLK 300、休旅車款ML 350 4MATIC、GLK 300 4MATIC、R 350 L,與兩輛性能猛禽C 63 AMG與E 63 AMG。動力數據一路排開由C 200 CGI的184匹馬力,上看至C 63 AMG之457匹馬力與E 63 AMG之525匹馬力,每一輛輪流提供學員痛快駕馭。
在迫不及待地踏上測試場前,趁著這個機會,組別教練分別教授著學員們進行最重要與最基本的行前教育-坐姿。這看似最自然不過、沒有任何技巧的車內坐姿,其實關係著駕駛員在面對緊要時刻以何種手軸角度轉打方向盤、何種膝蓋彎曲度踩踏剎車踏板,甚至以何種姿勢面對車輛撞擊。這些細節將組合成駕駛者安全脫困的重大因子,可是在一般車輛駕訓班內卻未曾受到重視。因此教練特別重視此項首要課程。首先,坐入車室內駕駛員的第一項動作便是繫上安全帶,緊接著調整坐姿,讓臀部與腰部能夠紮實接觸到椅面,得到有力支撐。第二,向前抬起伸直的手臂,手腕位置應落在方向盤正上緣,而在抓握方向盤時選擇3點鐘與9點鐘兩處抓握,此時手軸上、下臂夾角應為90度角。第三,在下肢使力踩踏下油門或剎車踏板時,膝蓋應仍保有彎曲角度,如腿部可完全伸直則為錯誤坐姿。
本課程主要用意在於讓學員體驗ABS的作動過程與過程中車輛回饋感覺,並且提供學員正確使用剎車觀念。首先體驗乾燥柏油路面40km/h時速緊急剎車,測試結果,車輛可於10公尺內完全靜止;時速增加至80km/h之譜,則剎車距離提升約為兩倍長度。良好的地面摩擦力與輪胎狀況對於剎車長度成反比狀態,同時在此項目中,學員可感受瞬間剎車情況下車體重心快速向前移轉,此時梅賽德斯奔馳 Pre-Safe系統之自動緊縮式安全帶發揮效用,將駕駛者緊束固定於座椅之上,全面提升駕駛信心與安全性。
面對交通緊急狀況時,駕駛於剎車過程中應果決確實,不必害怕重踩剎車,在配有ABS之車輛除了可有效縮短剎車距離外,未受鎖死的車輪仍可保有滾動與循跡性,所以在駕駛者正握方向盤時,車輛不易產生擺尾或橫移滑動現象。繞錐體驗考驗著車輛通盤性能的整體展現,包含底盤、懸吊、轉向系統、動力輸出等,駕駛的路線選擇、車輛速度均衡與緩急、方向盤操作的規律性,成為做快繞錐速度的重要因素。在本課程中可以見到許多駕駛切入椎間的角度過小,在車速逐漸提升的同時,進入第三、第四道錐體後便難以順利通過,造成撞壓錐體或是車尾劇烈側滑等現象。教練提示正確繞錐方式乃保持車速穩定,找尋左向右向對稱規律地打入方向盤,切入椎間角度可稍微放大,較有助於通過錐體。駕駛可在不同的車速與三角錐間隔中,進行調整,經過幾次測試後,便可抓出訣竅,順暢且規律的通過繞錐路段。
當然在操駕著不同車款之間,各車輛的性能展現,絕對影響著繞錐行程的進行。本次試車組巧合的拿到重心高且軸距長的R 350 L休旅車與低重心短軸距雙門敞篷SLK 300,兩輛極為對比的車款進行繞錐。截然不同的產品設定,在SLK 300直效轉向系統Direct-Steer的幫助下,車頭指向性直接且迅速,2,430mm之短軸距與低重心,在椎間顯得敏捷且靈巧。相較於SLK 300之下,操控R 350 L時可感受到明顯方向盤輔助力道,較為溫文舒適取向的底盤設計,在繞椎行程中重心偏移較大,尾廂也因重量與車高分布約束,較難輕快運行。
緊急剎車閃躲課程,於乾燥路面上待駕駛將車輛加速至90km/h後,通過剎車定點猛力且持續踏下剎車踏板,並向左或向右轉打方向盤,進入指定車道之內,待車輛全數靜止後完成關卡。因為ABS剎車系統的作動,防止車輪鎖死狀態,因此車輛在緊急剎車中仍處在可操駕之未失控範圍。此關卡可訓練駕駛於一般道路行駛上,突遇前方障礙物,應果決的剎停車輛,並持續操駕方向盤,將車輛引導至安全位置。在ARTC之內模擬如雪地、泥濘等高度溼滑路面的方式,乃以灑滿水的瓷磚地面進行模擬,車輛以時速75km/h駛入該溼滑地面後,以充足且持續的力道重踏剎車,雖然車胎尚未鎖死,但高度溼滑的地面仍讓車輛以半帶滑行的方式前移,此時駕駛必須微幅修打方向盤角度,才可進行遠距障礙錐S型閃躲。這是非常細膩的操駕部分,許多學員在本關卡中略加力道與方向盤轉向,車尾便逐漸失去循跡性,甚至產生整輛車打轉等現象。不僅ABS的幫助、駕駛的謹慎操駕,輪胎的排水性在本關卡中亦是重要關鍵。
不使用剎車之高速緊急切換車道訓練,便是一般謂稱之麋鹿測試,本項課程可體驗出ESP車輛動態穩定系統的介入與Pre-Safe安全整合系統的作動。進行方式以駕駛者首先將車輛加速至80km/h之時速,緊接鬆開車輛油門踏板,並迅速且大動作右打方向盤(亦或左打) ,閃避車前錐排,再迅速回打,並將車輛控制在原屬車道內。麋鹿測試起源於瑞典,狀況乃模擬躲避車輛前方突然出現之障礙物,如麋鹿等,以此測試車輛極限穩定度,在ESP系統發明後,則可以此測試系統介入時機與作用效能。在一整天的訓練課程中,麋鹿測試算是頗為極限的測試內容。想像車輛時速已達80km/h,駕駛者猛扯下方向盤,所有如翻車、失控等想像浮現腦海,但在配有ESP車輛動態穩定系統的梅賽德斯奔馳車款中,電子監控系統隨時接受著「 G值感知器」、「方向盤角度感知器」、「車輪速度感知器」等回傳訊號,當ESP判定出車輛正處於轉向不足或是轉向過度的不穩定狀態,ESP便可控制引擎扭力輸出、各輪胎剎車力道,來調整車輛過彎姿態,奪回車輛循跡性與抓地力。
在試車組於過程中觀察,梅賽德斯奔馳之所有受測車款,車體皆已相當誇張的角度迅速轉向,緊接輪胎冒出一陣白煙。在如此極限的狀態下,車高如ML 350等車款皆能穩定的通過此項測試。同時車內乘客受到Pre-Safe系統的保護下,自動緊束安全帶早已將乘客牢牢固定,原本開啟的窗戶、天窗亦同時關上,以防車外異物刺入車體之內。原廠教練表示,若是車輛未能配有ESP系統,則在第一次大打方向盤的同時,車體便會失去抓地力,沿重力切線方向滑出跑道,若是於一般道路上發生如此失控狀態,即有可能發生意外事故。在體驗完一整天的操控體驗後,梅賽德斯奔馳已清楚表達所謂主動式安全配備的意義與內涵,不用文字贅述,亦不以長時間課堂講解,直接用實際操駕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平常難以理解的艱深科技。一如筆者前文所提,或許這些安全科技的使用頻率不如恆溫空調、MP3音響系統等頻繁,但可以確信的是,在意外發生的緊要時刻,系統代表著脫困的一道道防線,安全正是回家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