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化作千頃碧波;
朗朗書聲,鋪就錦繡前程。
時光如指間沙,不知不覺,距離高考只剩下不到100天了。高考,已不再是遙遠的事情,不論你是否意識到,不論你在不在學習狀態,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
2020年對我們來講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們面臨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高考。新高考改革又遇上新冠病毒肆虐,我們不得不在家學習。這個時候,自覺和自律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今天讓我們來談談在家要如何高效學習。
一、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養成課前預習新課的習慣,可以在老師教授新課之前大致了解課程內容,有助於帶著問題聽課,把握課堂重點,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作業認真書寫的習慣,不僅可以保證作業的美觀整潔,提高作業的質量,還能夠培養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反之,不良的習慣也會成為學習進步的絆腳石,不少成績落後的同學,頭腦都很聰明,但往往上課心不在焉,作業馬馬虎虎、做事丟三拉四。若是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便不再是一件煩惱痛苦的事情。我們可以在井井有條的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品味收穫知識的喜悅。
二、我們要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分鐘課堂學習效率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同學們學習成績的好壞。現在有些同學不重視課下時間,甚至把上課的45分鐘當成了休息時間,而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課下應對作業之中。殊不知與課上所教授的知識相比,下課自己所學猶如涓涓小溪,課上所包含的知識才是汪洋大海。高效利用課下,時間拒絕用下課的時間為上課的漏洞打補丁,是高效學習的第一步
首先,要集中精力,專心聽講。只有聚精會神、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有所悟;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會兩手空、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懷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積極舉手發言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在強調邊學習邊動筆的重要性。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
三、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首先要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高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增、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劇增,這就需要同學們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其次是不要盲目刷題,實行題海戰術。在這個離高考還剩不到一百天的階段,我們要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做好錯題管理是關鍵,每次老師為我們進行答疑一定要認真聽,認真記。當然以聽為主以記為輔,最好可以在答疑後自己進行整理歸納。
四、我們要遵循記憶規律安排學習
記憶曲線告訴我們,沒有人能一次性形成牢固的記憶。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重複佔了很大的位置。首先,基礎知識記憶最重要的是課上的聽講。在課上認真進行筆記記錄,隨時跟上思路,以及在課後立即複習,對知識的背誦和記憶有著重要的作用。
其次,作業就是對基礎知識內容的回顧,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一邊回憶知識點,一邊做題,二者有機結合,能更好的提高記憶效果,使知識點清晰,並且防止模糊和遺漏。
最後是在一段時間之內,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和及時的複習背誦,既能使知識點的背誦更加容易,又利於做題綜合性的提高。
在知識點的記誦中,靈活和重複都不可或缺,而最重要的就是勤快。
五、居家學習,合理安排時間,儘量保持與學校時間一致
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們也要為開學做準備。每天早起,按照計劃進行學習,儘量做到不被外界環境幹擾,做到自律自覺。開學後,我們一定得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學習狀態,因此我們要按照老師安排的時間表嚴格執行。君子慎獨,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於心。
居家學習和居家不學習,雖只有一字之差,成績卻會一差千裡。在這個時候,越不學習越焦慮,焦慮完全是因為覺得自己已經趕不上別人,覺得再努力也是徒勞,但如果從現在就放棄,放任自己,任時光流逝,恐怕這也是人生一大憾事。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同學們,高考就在眼前,莫要圖一時快活,而後悔一生。學習先進學習方法,反思解決不良學習習慣。這最後的一百天,更有針對性地去學習,更有效果地去提高成績。
同學們,學習之路是漫長的。我們需要勤奮苦學,但好的學習方法往往會讓我們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夠採用適合自己的好學習方法,珍惜時光、踏實勤奮、努力鑽研、奮勇拼搏、積極進取,
您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