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樂趣

2020-09-04 用戶春風化雨11


學習的樂趣在於思考。所學知識是思考的原料,思考使人有新的收穫,使所學知識得到加工、運用,形成新的知識。這種樂趣如同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材料有,加工成新的產品。

學習的樂趣在於採集其用於加工的材料。在於採集這一過程,採到的東西越多,心中越感到收穫後的喜悅。

一句話,學習的樂趣就在於將學習的過程,轉變為學習用腦創造性勞動的過程。

將學習變成有意義的一件事,則必須教會學生這樣去認識問題,將單一的知識的學習,看作極有意義的用腦勞動過程。勞動的場所在各自的大腦中。廣泛的學習知識,加工知識以其獲得新的知識。應樹立用腦勞動的觀念,而且學會用腦創造性的勞動,體驗這種勞動帶給人的快感、美感。這樣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將變得更富有生機,更具有意義。學生在校的學習便不再是簡單的學習知識的過程,而轉變為有意義的用腦勞動過程。考試則成為用腦勞動能力的評估手段,而不只是知識簡單的測試手段,學生的注意力將被吸引到用腦勞動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的追求上。

已有的知識,必須成為訓練學生用腦勞動的原料,而不是讓學生僅僅獲得成品。學生在學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獲得知識,並如何通過已有知識獲取新的知識,學會準確的運用已有知識。

學習的樂趣在於充分體驗用腦勞動的樂趣。這同簡單的知識佔有,有著本質的區別。能體驗出用腦勞動樂趣的人,知識的學習是作為一種品質得以表現出來的,而一個人一旦感悟到用腦勞動所帶來的樂趣,他便具有了未來勞動者的優秀品質。用腦勞動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且更應成為一生的追求,它將使人的一生更富創造性,更能體現出人的社會價值之所在。

能夠體驗出用腦勞動的樂趣,是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學習的樂趣來自於對學習本質的認識。要學會從人生本質的需要看問題,本質的需要是什麼?是勞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兩者相比,腦力是第一位的。社會的進步所依賴的是人腦勞動效能的進步,而不是體力增強的進步。人沒有大象的力氣大,但人能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東西,大象卻不能,這是因為人用腦勞動,大象不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講的就是用腦勞動,沒有腦的勞動便不會有體的合理的運用。把勞動作為人生的第一需要,並體味其中的樂趣,人生就會充實,而有意義。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用腦創造性勞動的過程。學生在校的勞動更多的還是用腦勞動,這種用腦勞動的訓練,是為將來的用腦勞動打下基礎,因此,要指導學生充分認識學習的意義,不是簡單知識的學習,而用腦勞動的學習。

熱愛勞動,應該含體腦兩個方面。要學會感受勞動的樂趣。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勞動使人生存發展,熱愛勞動是一個人的本質需要,而從勞動中能體味出快樂的人,才會有充實的人生。

熱愛勞動不等於會勞動,還要學會勞動,在同樣的時間中獲得更多的收穫。

從勞動的角度,重新認識文化課的學習,便會有一種新的體驗,便會有一種新的認識,便能找到學習樂趣的本源。

相關焦點

  • 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自豪
    下面回歸正題,所謂的「把思想和自尊感融為一體」,在我看來就是學生獲得了知識之後,因為知識而給自己帶來了自豪感和堅定了自尊心,從而更加熱愛學習,這樣一種良好循環式前進,它的能量是無限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使學生為了自己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使學生從自己取得進步和學到知識中體驗到自尊感……
  • 體驗學習課程的引導之法:APPLE模式
    那什麼是體驗學習課程引導的「道"呢?借用法國社會學家阿納託爾·法郎士的一段話: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試圖教授大量的事物。啟動人們的興趣,開啟人們的心智就已足夠,並不要使之負載過重。這就是引導之道。引導的任務是提供激起心靈的火花,只要有良好的易燃物,它就會燃燒。
  • 英語眼楊偉麗: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激發學習樂趣
    英語眼是自主型智慧英語,針對5-15歲的年齡階段的學生,顛覆了傳統的教育理念,打造一種全新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們的學生是通過我們的線上智能系統進行聽說的學習,再結合們線下課本做這種讀寫的訓練,其實我們整個過程中是把我們聽說讀寫結合做一個立體式的訓練,我們老師線下是個性化的輔導,輔導學生,檢驗一下學生的學習成果,其實整個過程中學生是通過我們的故事視頻體驗鮮活的英語,最終我們會讓孩子做作品集,以這種成果匯報的形式
  • 小成語大文章: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為自己的好好學習而自豪
    下面回歸正題,所謂地「把思想和自尊感融為一體」,在我看來就是學生獲得了知識之後,因為知識而給自己帶來了自豪感和堅定了自尊心,從而更加熱愛學習,這樣一種良好循環式前進,它的能量是無限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使學生為了自己好好學習而感到自豪……使學生從自己取得進步和學到知識中體驗到自尊感……就在於要使知識智力的豐富性,成為學生個性的自我表現……每一個學生都要對集體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貢獻。
  • 孩子學習沒動力?不如試試體驗式教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孩子們能自主感受學習樂趣,激發學習動力。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科學的教育理念,在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同樣具備其他很多的優點。1、理論聯繫實際,並非紙上談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體驗式教學改善了孩子學習沒有動力的問題,讓孩子在體驗中快樂學習成長。既能激發學習興趣,又在體驗中取得學習進步。那麼家長們如何對孩子開展錦上添花的體驗式學習呢?首先,融入環境,有時候語言教育的力度遠不如讓孩子融入到現實情境中。
  • 體驗讀書樂趣 分享閱讀成果
    南寧市虹橋小學學生展示他們設計製作的「好書推薦卡」。(劉心儀攝)   本報訊(記者莫俊 通訊員劉心儀)近日,南寧市虹橋小學組織四至六年級1000多名學生開展了「和美虹橋悅讀悅美」好書推薦卡設計製作評比活動,激發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熱情,體驗讀書的樂趣,分享讀書的成果,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 研學旅行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但是,校園內的自主學習活動卻局限於已有的書本知識,學生缺乏獲得第一手知識的途徑,缺失了自主發現新知識、探索世界的過程。因此,學生也需要在課外進行挖掘知識的活動和自主學習的體驗。研究性旅行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再以教授知識為主,而是引導學生融合跨學科知識,展開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知識習得過程,從而增加自主學習體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 最好的學習是在體驗中學習,在感悟中積累
    在體驗中學習,在感悟中積累。這是我這段時間突發靈感提出來的,還不成熟,有待以後慢慢深化。我個人認為,學生的學習,應在體驗中進行,最好是在玩中進行。這樣既有樂趣,又學到了知識、技能,還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了經驗。任何教學,都要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而體驗式教學則更能激發與保持學生的激情與學習的樂趣。
  • 寓教於樂,用愛讓學生感知語文學習樂趣——「老甘媽」的分享
    她獨創的「小甘老師漢堡包法」寓教於樂,讓孩子們能在快樂中感知語文這門學科的樂趣。用「愛」去用心培養學生,在教學引導學生的同時,去傾聽學生在學習上的觀點,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語文。,來提高鑑賞「語文之美」的能力,通過語言文字的感知,品味「詩之美」,「文之美」——擅於從點面結合,激發孩子對語文學習的樂趣。
  • 溮河區五星辦事處大拱橋學校「感受學習的快樂 體驗成長的樂趣...
    升旗儀式上,六(2)班的學生首先為大家帶來了朗誦《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成長的樂趣》,生動的朗誦詮釋了學習的意義,讓同學們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成長的樂趣,不斷提升自我閱讀品味,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隨後的手語表演《
  • 恩平各中小學校積極開展勞動教育 學生體驗勞動樂趣發現勞動之美
    沙湖中學把勞動教育課搬到田間,讓學生體驗勞動的樂趣。近日,本報記者深入恩平各中小學校採訪,發現許多學校正積極引導中小學生發現勞動之美、體驗勞動樂趣、享受勞動成果,為中小學勞動教育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文/圖 張安怡 譚錦波 黃曉敏成效整合資源拓寬育人渠道勞動教育遍地開花在恩平各中小學,每到重大節日,處處可見各校開展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的景象。
  • 引導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
    但是,如果班主任直接將這個結論告訴學生,恐怕學生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真意,即使可以背誦也不一定認同。那麼,班主任應該怎樣做?勞動是辛勞的,又難免要佔用學習時間,這是不少學生不願意勞動的原因。解決這對矛盾,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離不開班主任的透徹說理。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交流「快樂」與「幸福」的區別:快樂是淺層次的,幸福是深層次的。
  • 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要改變教育學課「老師難教,學生厭學」現象,可以通過問題式教學法、情景模擬法和體驗式教學法等多樣化教學方法融入教育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把諸如教育「三亂」(亂辦班、亂收費、亂補課)、扶貧教育、創新創業等當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及事例,製作成教學故事PPT、教學影視動畫或教學錄像視頻短片,以及嘗試融學生自我選擇授課內容、備課、授課和評課於一體的微課,加深學生對教育學課程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促使學生在生動鮮活的時代案例教學中激發其教育學課程求知慾和創造力及其認知衝突,在教學與實踐中讓學生的「學、思、悟、行
  •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利用體驗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在真實的購物環境中體驗購物和購物計算。這樣,通過真實的購物和計算,學生可以進一步體驗和掌握計算的方法和技術,同時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專注於數學學習活動,從而在數學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成功的經驗,並掌握更多的數學和生活知識。
  • 關注學生心理,做好學生學習引導
    關注學生心理關注學生心理,做好學生學習引導戴直楷人的基本素質與生俱來,並在後天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成熟與完善。學生時代最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新時代各種社會因素嚴重幹擾學生的心理及情緒狀況,更是衝擊學生學習,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家庭父母及親屬為孩子創造家庭生活及學習環境,所以在家庭中,父母及親屬應該和睦相處,相互信任理解,稍有意見分歧,千萬不能在孩子在場的情況下發生不好的現象,以免在孩子心目中造成不良影響。
  • 清水縣紅堡中學學生走進「開心農場」體驗勞動樂趣
    為了讓學生在勞動中得到鍛鍊近日清水縣紅堡中學學生走進「開心農場」體驗勞動樂趣「開心農場」不僅成為學生田間地頭的「陽光課堂」也成為學校開拓社會實踐的一塊試驗田在清水縣紅堡中學的 「春苗開心農場」內學生們正在鬆土、施肥、拔草 組織學生到農場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愛農情感同時也讓孩子們體會果實的來之不易
  • 能讓孩子在玩耍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殊不知這些電子產品,在給孩子帶來樂趣和陪伴的同時,還能傷害到孩子的視力。眾所周知,近視越來越低齡化,就是因為各種電子設備的使用,才讓很多的孩子,在小小的年紀就戴上了眼鏡。因此給孩子挑選一臺「能護眼」的智能電視刻不容緩。今天分享的這2款KKTV智能電視,就能在孩子看電視的時候,起到健康護眼的效果哦。
  • 體驗職業樂趣,迎接更好的自己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教育方針,語藝星光攜手北京十一學校,組織、帶領青少年在國家級電視節目製作基地——星光影視園進行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播音主持職業、體驗職業樂趣、展望職業前景。
  • 正確引導小學生數學學習,知識點就能快速掌握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正處在對事物認識的初級階段,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讓本來枯燥的數學變得更有趣,同時也才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有效地學習數學。
  •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在互動中學習和進步
    重視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側重在課程提綱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很容易忽略對學生思維活動與認知過程的研究。學習本身是認知與理解的思維過程。通過採用適合學生思維活動的教學方法,更容易動員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獲得知識通常涉及理解,探索,記憶與總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