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樂趣在於思考。所學知識是思考的原料,思考使人有新的收穫,使所學知識得到加工、運用,形成新的知識。這種樂趣如同做自己喜歡的東西,材料有,加工成新的產品。
學習的樂趣在於採集其用於加工的材料。在於採集這一過程,採到的東西越多,心中越感到收穫後的喜悅。
一句話,學習的樂趣就在於將學習的過程,轉變為學習用腦創造性勞動的過程。
將學習變成有意義的一件事,則必須教會學生這樣去認識問題,將單一的知識的學習,看作極有意義的用腦勞動過程。勞動的場所在各自的大腦中。廣泛的學習知識,加工知識以其獲得新的知識。應樹立用腦勞動的觀念,而且學會用腦創造性的勞動,體驗這種勞動帶給人的快感、美感。這樣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將變得更富有生機,更具有意義。學生在校的學習便不再是簡單的學習知識的過程,而轉變為有意義的用腦勞動過程。考試則成為用腦勞動能力的評估手段,而不只是知識簡單的測試手段,學生的注意力將被吸引到用腦勞動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的追求上。
已有的知識,必須成為訓練學生用腦勞動的原料,而不是讓學生僅僅獲得成品。學生在學得知識的同時,學會如何獲得知識,並如何通過已有知識獲取新的知識,學會準確的運用已有知識。
學習的樂趣在於充分體驗用腦勞動的樂趣。這同簡單的知識佔有,有著本質的區別。能體驗出用腦勞動樂趣的人,知識的學習是作為一種品質得以表現出來的,而一個人一旦感悟到用腦勞動所帶來的樂趣,他便具有了未來勞動者的優秀品質。用腦勞動不僅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而且更應成為一生的追求,它將使人的一生更富創造性,更能體現出人的社會價值之所在。
能夠體驗出用腦勞動的樂趣,是學生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
學習的樂趣來自於對學習本質的認識。要學會從人生本質的需要看問題,本質的需要是什麼?是勞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兩者相比,腦力是第一位的。社會的進步所依賴的是人腦勞動效能的進步,而不是體力增強的進步。人沒有大象的力氣大,但人能創造出自然界沒有的東西,大象卻不能,這是因為人用腦勞動,大象不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講的就是用腦勞動,沒有腦的勞動便不會有體的合理的運用。把勞動作為人生的第一需要,並體味其中的樂趣,人生就會充實,而有意義。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用腦創造性勞動的過程。學生在校的勞動更多的還是用腦勞動,這種用腦勞動的訓練,是為將來的用腦勞動打下基礎,因此,要指導學生充分認識學習的意義,不是簡單知識的學習,而用腦勞動的學習。
熱愛勞動,應該含體腦兩個方面。要學會感受勞動的樂趣。因為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勞動使人生存發展,熱愛勞動是一個人的本質需要,而從勞動中能體味出快樂的人,才會有充實的人生。
熱愛勞動不等於會勞動,還要學會勞動,在同樣的時間中獲得更多的收穫。
從勞動的角度,重新認識文化課的學習,便會有一種新的體驗,便會有一種新的認識,便能找到學習樂趣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