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在互動中學習和進步

2020-08-30 博士教育

重視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側重在課程提綱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很容易忽略對學生思維活動與認知過程的研究。學習本身是認知與理解的思維過程。通過採用適合學生思維活動的教學方法,更容易動員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獲得知識通常涉及理解,探索,記憶與總結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習慣,並通過參與與經驗來促進學習的有效進展。只有讓學生參與並體驗互動的教學過程,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他們才能真正地積極而快樂地學習。

例如,引導學生提前預覽並培養自學能力。在教授新課之前,分配研究前的任務並安排在研究前需要回答的問題,讓學生將問題帶入研究前,避免花哨的瀏覽,這只是形式上的,沒有效果預研究。例如,在北京師範大學版數學第1卷中教授「軸對稱與坐標變化」課程時,您可以安排以下問題:首先準備一張空白紙,在右側畫一個喜歡的圖案,然後將紙張對摺。然後再次打開它,觀察圖中的變化,並記錄觀察結果與想法。這樣,通過問題進行預學習不僅可以鞏固知識,而且可以加快學習進度,還可以培養自學能力。實踐證明,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發解決問題的能力。

倡導互助與學習,動員學生參加活躍的講座,可以更好地促進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教師對此有深刻的理解。為了很好地教課,您需要深入的課程與深刻的理解。通常,在上完課後,您將具有深刻的理解。教師積極收集與組織講座,而學生的學習卻被被動接受。主動與被動的性質會產生不同的結果。為了將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造一種合作,公平,愉悅的課堂氛圍,採用了小組合作,互助與互學的教學方法。

課後,安排一些探索性問題供小組學習。在小組討論中,每個人都在一起討論,互相幫助與互相解釋。討論的內容也是與上課前課程設置有關的主題。每次討論都具有優先權,並且解釋會輪流實現公平與合理。這種方法打破了「給予與接受」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將「我想學習」改為「我想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動機,增加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定期設計一組具有挑戰性的探索性問題,這些問題將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合,並將其分配給每個小組。經過小組討論,形成了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想法,並選舉出代表進行解釋。

例如,在北京師範大學七年級第一卷中教授「普查和抽樣調查」時,應進行小組調查主題,例如調查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記錄調查結果,然後討論與分析調查結果。分組調查結果的有效性與有效性。最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討論。這樣,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研究與分析,在集思廣益與深入篩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在這些合作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數學知識的碰撞與交流帶來了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幸福。

加強初中階段與學生的交流與課堂主動性。學生更加好奇,個性更加突出。傳統的灌輸教學往往會束縛學生的個性,從而導致教室氣氛凝重與被動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互動式教學方法可以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展示個性提供機會,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教學關係。互動式教學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學習與思考數學知識點,指導學生將數學問題與應用聯繫起來,並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

由在沒有固定的交互式教學模板,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情況進行精心設計,動態產生與轉化教師的幽默,智慧與教學內容。可以在教室中設置合理的懸念與問題,以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並激發思維的願望。在這個過程中,懸念將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增強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您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與分配探索性任務與學生互動。

例如,在鑽石中ABCD中斜ACBD相交在0,0EAB在這一點上E,OFBC在這一點上F,0GCDG,0HAD在這一點上H,按順序連接EF,FG,GH,HE,說明四邊形EFGH它是矩形的。

這道題在講解時,就可以採用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參與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首先提問:

「題目中有哪些已知的條件,隱含了哪些幾何知識與定理?」學生通過對題目的閱讀分析,可以認識到隱含了菱形對邊平行、對角線互相垂直的關係。然後再問:「矩形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用到了哪條定理?」學生經過綜合考慮後回答:「滿足兩組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相鄰邊互相垂直就是矩形。」這樣,通過讓學生參與案例的思路分析過程,讓學生對題目的條件、數理關係、內涵有切身感受,在探知過程中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自身素養,踐行言傳身教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的形象與素養對學生有直接的導向與影響。有些學生數學成績優秀,就是因為喜歡數學教師,敬佩數學教師的學識與為人。有些學生對數學的牴觸心理也可能源在對教師的反感。所以,教師的個人素養與個人魅力在教學中也至關重要。作為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學習,教師也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與內涵,並應用在教學中,打造具有個人風格的數學課堂。古語有云:「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作為數學教師,本身的數學素養就是對數學最好的詮釋。對數學的熱愛、對數學知識的運用、對數學思維的啟發、對數學語言的打磨等都是其數學素養的體現。

例如,教師的德行操守是對學生最直接的言傳身教。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滿足在數學知識的講解,還要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通過廣泛的學習來提高自身素養。博覽群書、刻苦鑽研,提升數學專業水平;積極陽光、充滿激情,感染學生;真誠大度、以身作則,影響學生;認真備課、積極探索,做學生的榜樣。論語中有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言傳身教做得好,教育教學的活動就能有效開展。相反,如果教師不能以身作則,即便書本知識教得再好,學生從心裡牴觸,教學也很難取得優異成績。因此,教師要正己身、正己心,身體力行去影響學生。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參與感與體驗感,在互動中學習,在互助中進步。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想法、表現自我欲望的機會。

幫助學生形成獨特見解與探究的思維方式,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學會競爭與合作,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教師也要不斷學習、精研課程,提升個人素養,用個人魅力來言傳身教、感化學生。用心教學、用情感化,相信只要是認真對待學生,學生也會用好的成績回報我們。

相關焦點

  • 互動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通過互動式教學教師和學生可以教學相長,互相學習,共同探索知識,教師不僅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的思維,學生也可以學習到老師的思考方式。因此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中去,和學生平等相處,聽取學生的想法。本文將針對互動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展開討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 淺談在音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樂感的幾種方法,太精彩了
    樂感的培養很重要,有了靈敏和豐富的樂感,會使你接觸到美的音樂作品時產生更大的心靈反響,反之如果沒有樂感,也無動於衷,人生的樂趣也會少了許多,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有必要對學生的樂感進行培養,另外,學習音樂可以使學生的左右大腦平衡發達,樂感就是學生學習音樂、提升音樂鑑賞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教師要做好樂感的教學。
  • 將遊戲元素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參與感,激發學習熱情
    在課堂上引入遊戲元素,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激活課堂氣氛,鼓勵學生表達意見,並引導學生了解特定的知識點。遊戲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合理地使用遊戲可以以微妙的方式減少學習和完成教學的難度。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解答難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 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思考分析
    一、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的重要意義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全面的素質培養。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可以改變傳統課堂中只有黑板和教材的局限性,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使課堂具備高科技和時代性的元素。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互動教學,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各種課堂互動策略,並靈活,及時地運用它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討互動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有效利用體驗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創造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場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數學活動經驗的熱情。數學教學活動的情境創造意味著我們的老師根據教科書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積極細緻地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生動的,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生動活潑的生活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的數學家。
  •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結合數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培養學生興趣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數學的內容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知識點具有靈活性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僅僅陳述知識點並不能使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課後,教師應認真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生沒有枯燥的教科書知識的概念,但對真實事物感興趣。然後,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設計教學,將現實生活融入教科書知識中,讓學生對學習過程有一種體驗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受益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知識也將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核心素養體系闡明了必要的特徵和關鍵能力學生必須滿足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懷以及家庭和國家的情感,並更加重視獨立發展,合作與參與以及創新實踐。」推動了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化改革。因此,核心素養也被定義為學生在學習中滿足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 劉望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教學方式的探索
    如何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許多語文教師畢生探討的問題。本文提出將互動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並基於教學理念、合作學習,互動形式三個方面的內容來論述相關的建議。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語文;應用 新課程改革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側重引導進行自主的思考,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 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是一種有效的開放式教學思路
    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是一種有效的開放式教學思路。轉變傳統的師生關係,能有效地促進教教學思維和教學理念的發展。小學數學學習中常常需要學生理解並記憶一些常用的運算規則和定律,比如加減乘除法計算中的結合律、交換律等,以及乘、除法的性質等定義。
  • 初中數學課題研究,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課題組成員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學習「幾何畫板」在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理念,如何將這一科技軟體與現代教學結合,有效的輔助教育教學,服務於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數學課堂,從而實現科學信息技術與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學習「幾何畫板」的功能,並達到熟悉掌握。課題組對各種版本的「幾何畫板」做了一一對比,優中選優下載了易操作、功能全的「幾何畫板」軟體。積極和年輕的同事交流「幾何畫板」的操作使用技巧。
  •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掌握以下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
    筆者要求班內每名學生選擇一名挑戰者,每一次的英語小捲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連續十次挑戰成功或連續十次守擂成功的學生即可獲獎。這種競爭機制使每名學生都有可能成為挑戰者和應戰者,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增加了每堂課的有效時間。
  • 數感:數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話題
    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直覺,不過為了凸顯其純粹性,在接下來的表述中,我將其稱為「數感」。他指出:數感是通過一定感覺所形成的感知,這是明顯不同於邏輯推理能力的純粹的感覺。這種感覺與聰明無關。正像樂感不好的人無法理解音樂,數感不好的人無法理解數學。他強調:初等教育階段的數學教學並不是為了片面地講授數學各個領域的知識,而是為了培養數學思考能力和數感。
  • 你拍一數學:「數感」—短時間成績進步的黑科技
    數學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步步遞進,融會貫通,方可學有所成;但是孩子以往貪玩,落下許多功課,想要在短時間內獲得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做到成績進步,那就可學習本文今天提出的數學學習黑科技——「培養數感」培養數感,有利於孩子對數字本身的感知和熟悉,增加對數學運算的親和度以及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度
  • 網絡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
    2021年元旦之後,疫情再次到來,為了防控疫情,我縣全體師生再一次離開教學的主陣地,回到家中進行網絡課堂教學。為進一步提高網絡教學效果,我們工作室在縣教科所艾文站老師的指導下,連同全縣初中其他數學老師全員參與,進行了一次以「網絡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為主題的線上研討活動。
  •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生活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計劃地使用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並具有輔助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期間,為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當今社會,實踐已經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而這種能力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培養。
  •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
    同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提出的問題應與教科書的內容相吻合,並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漢語的能力。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理解文章的內容並加強同班同學的能力。之間的合作精神。通常,選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並指派更細心的學生記錄小組成員的活動。在小組中,應考慮每個成員的優勢。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應根據自己的能力教給學生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除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分層教學外,課後分配作業時也可以使用它。
  • 在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大量的教學資源和豐富的教材使我們的課堂教學不再枯燥單調。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習慣和教學特點,靈活選擇不同的物質資源進行特色教學。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可以使學生成為主體,將學生的主動性回報給學生,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力,促進學生的積極性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用數字,圖形,符號和語言表達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理論,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 十格陣,數學學習中數感和運算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它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基本的工具,比如數學尺子、數軸、百格圖、坐標系等,藉助這些工具,孩子們便有了「做」數學的機會。孩子的思維是從具象向抽象過渡的,比起語言灌輸,實際的動手操作能更積極地作用於大腦,因為它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體驗和經歷。今天要說的是「十格陣」,它是國外幼兒數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工具。十格陣是什麼?
  • 燃燃燃,體驗感太贊!體育課還能這樣上...
    其中《形體與形象塑造》和《1+1塑形健身舞蹈》為學校優質MOOC,現今已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7期,共計超過7萬名學生註冊學習。課程團隊還利用網絡資源,多樣化選取《有氧拳擊》《舞力全開》和《尊巴》等課程做為體感遊戲類課程,調動學生積極體驗各類體育項目,在體感遊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