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凱 通訊員 惠子 徐家連)為使居民徹底告別汛期淹澇之苦、改變片區落後城市面貌,板橋老街改造方案再次調整升級。在原有水利消險工程基礎上,新方案將徵拆範圍進一步擴大,同時結合板橋河兩岸環境整治、支流黑臭河溝整治等措施提升城市品質。目前,老街100多戶集體戶正在進行徵拆談判和搬遷。
板橋河自江寧谷裡流入雨花臺區板橋新城,在板橋老街附近走出「S」形拐彎後北上流入長江。南京市級文保單位、300多歲的青石板橋即坐落於河灣附近。由於河道較窄、河灣阻水嚴重,加上三孔青石板橋行洪能力不足,近年來,板橋老街幾乎逢汛必淹,積水深度動輒達1—2米。為徹底解決這一民生問題,雨花臺區投入1.1億元對板橋老街進行水利工程改造,措施包括河灣「裁彎取直」、河堤加固加高、泵站提升等。受此影響,去年下半年起,板橋河南岸91戶居民啟動徵收搬遷,今年2月,水利改造施工隊伍開始進場施工。
為了徹底提升老街環境面貌,這一改造方案近日再次調整升級。以水利改造為契機,板橋老街啟動二期改造工程,板橋河北岸100多戶居民房屋被納入徵拆範圍,還將整治板橋河支流柿子樹溝黑臭河道,同步配套建設堤頂道路、河岸綠化等設施,推進板橋河兩側環境綜合整合,打造老街居民親水休閒好去處。
昨天,記者在板橋老街看到,板橋河南岸工地上,數十名工人和挖掘機等正在進行河道南拓施工。
施工方負責人、南京振高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愛華介紹,作為文物的青石板橋被原地保護,新建一段17.2米長、5.3米高的四孔橋梁與老橋相接,將河道行洪能力提高2倍;同時為保證文物不受工程影響,專業人員還定期對老橋橋體進行檢測,判斷有無沉降等現象。用於支護南岸河堤的150多根灌注樁已經被鑽入地下30米深,整個水利工程將於今年6月汛期前完成,屆時河堤高度將從原有的9.5米提高的12.5米,可有效防止汛期河水倒灌。在板橋河北岸,巷子中搬家的麵包車絡繹不絕。板橋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水利工程項目早日完工和老街環境改善,徵拆工作得到了居民支持,目前已有70多戶居民踴躍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