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食, 羅平縣板橋鎮歷史悠久,數百年來,在滇黔桂三省交界處積存下了很多值得人們追述的美食,那種舌尖回香、純正的老街味道,讓人記住板橋,記住一家家美食老店,滿街風味獨特的小吃店,食客絡繹,美食的背後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故事和文化內涵。
東勝街是板橋鎮的條老街,街上有多家美食老店,其中老石橋東邊的康記滷肉館極具代表性,康記滷肉誘人的香味和獨具一格的做工吸引了八方食客,常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吃完還要帶一些給親朋好友品嘗。
切制滷肉
頂著冬日的暖陽,記者走進康記滷肉館,只見店老闆康家德與妻子正在忙碌著加工滷肉。康家德將燒過的豬腳放在一個大盆裡,用洗碗絲來回刷洗,不多時一支支清洗過的豬腿便呈現出了金黃的顏色;而他的妻子則忙著將鍋裡加工過的豬腳打撈出來,騰騰的熱氣中瀰漫著一股誘人的滷肉香味。
現年54歲的康家德原籍雲南瀘西,於1982年隨父親搬遷至羅平縣板橋鎮,之後便開起了康記滷肉館,憑著祖傳的滷肉製作技藝和良好的服務態度,短時間內就積攢下了大量人氣,每天食客絡繹不絕,知名度越來越廣,甚至吸引來了《春城晚報》、《昆明都市條形碼》等多家媒體報導。
談起康記滷肉,康家德自豪地說:「我家從事滷肉製作大概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為了製作最好的滷肉,我每天清晨四五點鐘就起床到菜市場選購上好的豬肉,經過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我家的滷肉不加色素,口感香脆,食之回味無窮。」
康記滷肉之所以受食客歡迎,在於康記滷肉與眾不同的味道。與康家德聊天得知,滷肉製作對豬肉的選購特別嚴格,精選上好的豬頭、火腿、豬腳、內臟等,通過祖傳的方法烹製而成。康記滷肉不但質好、味美,而且講究吃法,要用特製蘸水輕輕一蘸,放進嘴裡,瞬間那種美味便刺激到你的味蕾。剛出鍋的滷肉,冒著熱氣,切下一小塊蘸一下蘸水,入口細嚼,再用舌尖頂住滷肉輕輕一吸,將嚼碎的肉絲和著吸出的滷水慢慢咽下,頓時,一股清香味湧遍全身,讓您的每一個細胞甚至每一根頭髮絲都盛滿了清香回甜的滷肉味。
如今,康記滷肉已成為板橋鎮著名的滷肉了,每天顧客不斷,甚至有顧客不遠百餘裡,專門過來購買。
緊鄰康記滷肉館的吳氏無聲慄炭火烤蛋糕店,同樣也是一家百年老店。
吳興林烘烤蛋糕
一個周日的午後記者來到該店,恰逢板橋鎮趕集日,蛋糕店外設置的攤位上擺放了大量品種齊全、味道香甜的各式蛋糕,眾多顧客圍在攤位前挑選蛋糕。「我家姑娘在浙江打工,今年春節不回家了,所以我買點她最愛吃的蛋糕寄過去。」一位顧客一邊往袋子裡裝蛋糕,一邊與熟人攀談起來。其實,「吳氏無聲慄炭火烤蛋糕」早就成為多數外出打工者、求學人員、遊客旅途中必購的食品。
店老闆吳興林,是一名聾啞人。1985年出生的他,憑著聰明能幹、勤奮好學,將祖傳的慄炭火烤蛋糕製作技藝傳承下來,生意越做越大。
吳興林在父親和妻子的協助下生火、和面、烘烤……大概一個多小時過去,鍋裡就飄出了香甜誘人的味道。這時吳興林家六七歲的女兒遠遠地湊了過來,用鼻子嗅著父親製作好的蛋糕香味,臉上堆滿了幸福的笑容。
吳氏無聲慄炭火烤蛋糕,採用祖傳的技藝製作而成,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吳興林是第四代傳人。其製作的蛋糕,酥而香脆、甜而爽口、油而不膩、軟硬適中、老幼皆宜,多年來發展成為板橋鎮,乃至羅平縣的一道特色糕點。
要製作色香味美的慄炭火烤蛋糕,首先要選購精緻的麥麵、白糖、土雞蛋、白芝麻、當地的土蜂蜜,更為關鍵的是吳興林家祖傳的製作技藝。
吳興林的父親告訴記者,去年中秋節前夕,鎮上一個外出打工者將他家的蛋糕帶到廣東過節,一位深圳的同事吃後,不遠千裡到他家店裡購買蛋糕。看到了商機,吳興林家藉助網絡,已將蛋糕賣到了全國各地。
卷粉,對於每一個板橋人來說,已成為生活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了。
走在板橋鎮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小不一的卷粉店,而且家家味道鮮美、口感不一、做工精緻。時至今天,吃卷粉已成為板橋人的一種情懷、一種記憶。
板橋鎮主街上有一家名叫「建忠小吃」的卷粉店,因為店裡坐滿了食客,一些人只好排隊等著。店老闆段建忠和妻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在他(她)們的辛勤忙碌下,一碗碗味道鮮美、口感潤滑、色澤分明的卷粉成了食客眼中的絕味美食。
板橋的卷粉最大的優點就是手工製作而成,這樣的卷粉勁道足、口感好,食起來香氣撲鼻。
已開卷粉店多年的段建忠,對製作卷粉有自己的看法,卷粉必須是手工製作,拌料要齊全,酸菜要自己做,特別是香料油要炒好……
在走訪中,記者了解到板橋卷粉就是選用當地優質的大米為原材料,充分浸泡後,用石磨磨成白米醬,再根據當時的氣溫高低和製作時間的長短,先取10%的米漿用水衝熟或者半熟,與生米漿充分攪拌後待蒸。蒸粉前,先在簸箕底部塗上油,再勾上適量米漿,攪拌均勻,放在蒸籠裡以猛火蒸2至3分鐘,漿熟透即可取出,撕開,掛在竹竿上散熱,摺疊好即是卷粉。板橋卷粉店數量眾多,別具特色,製作精細,吃起來潤滑可口,佐料也別具一格。
板橋老街上,除了聞名遐邇的滷肉、蛋糕、卷粉,還有眾多特色小吃、鄉土美味和其它傳統味道。
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劉景威 通訊員 李石
微信ID:zsqj888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曲靖本地新聞 · 下載曲靖日報新聞客戶端——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