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板橋老街張貼了雨花臺區人民政府最新的公告,對房屋進行徵收。
一個繁華過,蕭條過的老街,終於迎來了它最終的宿命。
圖源:@板橋那些事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奠基的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它的變遷。
今天我們就將時光帶給它的不可磨滅的痕跡,一點點展現在大眾的面前。
圖源:@板橋那些事
板橋位於板橋地區中心地帶,在板橋老街中間。
1500年前,板橋是在船或筏子上鋪木板的浮橋,後來逐步成為有固定橋樁、橋板的木板橋,因此而得名。
圖源:@板橋那些事
板橋剛被稱為板橋的那個年代,沒有紅綠燈,馬路還不是柏油馬路。
但是人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往往在街上長大的孩子沒有沒吃過百家飯的。
圖源:@板橋那些事
從被稱為「板橋第一樓」的徐家樓到宋美齡曾經走過的戎家巷;從隱藏在深宅中的戴坁故居到歷經幾百年滄桑的青石板橋。
無一不是對板橋這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古鎮滄桑巨變的最好見證。
圖源:@板橋那些事
30年前城裡幾乎絕跡的白鐵匠店鋪,板橋老街上還有一家。
店主趙師傅說,自己接手做已經20多年了,若說這間店的歷史,開了起碼有50多年啦。
彈棉花店、老式理髮店、修老電器的店……漫步老街,恍如走進了上個世紀。
圖源:@板橋那些事
每當人們從老街走過,就會不由自主的穿越歷史的輪廓,重溫歷史的凝重。這條老街似乎更像是一部歷史傳記,給人以思考,給人以感悟……
老街珍貴,不僅僅因為它的年代感,而是它所有的景,房子都原汁原味的保留了下來。
你很難從它街邊的牆角,臺階上的青苔發現我們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帶給它的改變。
但是你可以從它曾經的老街故事裡感受它的改變。
圖源:@板橋那些事
如今,南京為數不多的老街中,古色古香的板橋從此就沒入了,帶著老人們對它前世的記憶。
在小攻小時候,常聽板橋那裡曾經住在西來村的老人說,從那裡爬過坡跨過路穿過鐵道口才能來到街上。
圖源:@板橋那些事
馬路兩旁高聳入雲的梧桐樹,春末花絮飄的到處都是,夏末還有梧桐球掉下來砸頭。
往前走一小段就是板橋最早的「百貨商場了」,左邊是板橋供銷合作社,右邊是板橋百貨商店,貨架上琳琅滿目的貨物應有盡有。
圖源:@板橋那些事
配鎖匠、補鞋匠,似乎是百貨商場的標配,百貨店和合作社門口集合了好幾家補鞋配鑰匙的。
在那個生活不算太富裕的年代,人們有著補衣服補鞋子的習慣。
圖源:@板橋那些事
那時候板橋醫院離百貨商店也就600-700米,無數個孩子從那裡出生,吃著百家飯長大,卻無一例外從那裡離開去了新的地區發展。
那時候的板橋分南頭和北頭,南頭是板橋幼兒園,北頭有條后街,服裝店林立,不乏潮流。
圖源:@板橋那些事
物是人非,這裡不再繁華熱鬧,就連板橋最後一位手工匠人白鐵匠也離開了這裡。
堅守在這裡的老闆越發稀少,似乎老街越來越冷清了,小攻不禁感到一絲遺憾。
圖源:@板橋那些事
板橋變化最大的除了那些街道上的商店還有老街菜場的拆遷。
之前的老街菜場衛生堪憂,擁擠,安全問題比較多。
圖源:@板橋那些事
改造之後板橋的菜市場內部,人們印象中嘈雜、昏暗、雜亂的消費環境改變了。
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燈光、整潔的地面、有序的陳列、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
圖源:@板橋那些事
這些無疑都證明了時代給板橋留下的不僅僅有那些時光留下的烙印,還有新時代帶來的改變。
這條老街養育了一代代年輕人,如今卻只能將它默默留存在自己的心裡,變成一段僅屬於自己的回憶。
圖源:@板橋那些事
這些記憶最終會隨著光陰,埋藏在歲月的長河裡,而板橋老街也會成為永久的煙火地。
圖源:@板橋那些事
👉法律顧問:北京市尚公(南京)律師事務所
丁嘉健律師 1385183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