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流傳到國外,一招制敵,現在卻有人質疑?

2020-12-17 油菜歷史領域

說到武術,那麼不用想就知道是我們中國了,而我們中國人更是被稱作龍的傳人,自古以來,在我們國家就流傳著武術這一國家的象徵,不論是從我們從電視上看到的,還是在武俠小說裡看到呢,又或者是從他人口中聽到的,總之,武術在我們國家一直流傳著,我們可以在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看到一個又一個的英雄或者大俠因為奇遇而練的一身好武功,有掌法,有拳法,更是有各種各樣的兵器,簡直就像外國的超級英雄一樣,什麼都能夠辦到,也像外國人崇拜英雄一樣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一個會武功的人。

然而在一個時期我們中國人更是被日本人所侮辱,正當我們感到特別憤怒的時候,李小龍出來了,他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了什麼叫做武術,自此以後徹底被中國的武術所深深吸引。不單是國外的孩子,在國內同樣也是,他成功的引起了一股學習武術的熱潮。不過也有的人曾經質疑過我們武術的真假性,甚至還一次一次的挑釁我們中國人,但是他們被打臉了,不論是如今我們所熟知的那個明星,都曾經在國際舞臺上不止一次的展現我們國家的武術,從此她們不再質疑了。

但是卻又開始懷疑武術的實用性。說武術只是一種表演的東西,是花架子,沒有什麼真本事。但是我們國家講的是練武不是為了爭奪誰厲害,只不過是用來鍛鍊身體的。曾有人表示,傳統武術為的是一招便可以降伏敵人,不上擂臺是怕打死人。講真的,我覺得說出武術的招式都是攻擊敵人的要害這種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武術,要知道武術可是我們國家的國粹,怎麼會上不了擂臺呢?我們國家也是有國術館的,很多功夫巨星都是有各自的班底,還有嵩山的少林寺可是經常在國外表演的,怎們會上不了臺面。我們要是到,在這裡所說的武術是講究在出拳的力量能夠集中在一個點上,就是打鬥時要把力量全部打進身體裡去,而不是只打皮肉而已,再結合出拳的速度,使其打鬥時能夠爆發最大的力量,講究的是一招致命。

但如今我們所了解的武術雖說不太真也不太假,但是,終究少了一點東西,畢竟我們現代的社會講究的是和平,是有法律約束的,不能像以前那樣沒有任何的顧忌。

相關焦點

  • 沈氏太極拳創始人:推廣武術到國外,要有真東西
    「總體上,太極拳在國外的推廣遠遠不夠,與跆拳道、空手道的海外傳播相比差一大截。中國太極拳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對太極拳和中國文化的海外推廣具有重要作用。」出生於安徽武術世家的沈智4歲習武。1983年,20歲的他因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太極拳,從此一發不可收。上世紀90年代初,他開始創編沈氏太極拳。
  • 真正的武術去哪了?為什麼有人說現在的武術是花拳繡腿?
    傳統武術源遠流長,要想知道為什麼目前有這麼多人誤解武術,為什麼人們不了解真正的武術,我們就要先搞清楚這兩個問題:1、真正的武術是指什麼?2、為什麼人們會對武術存在誤解?武術從原始格鬥術發展成擊舞一體,內外兼修的武術形式,則是由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成的。真正的武術不僅僅是技擊之法、也不單單是鍛體之術,他還是傳統哲學的代表!人們對武術的誤解人們對於武術的誤解,其實是對於武術套路的誤解。
  • 中國武術是花架子?葉問與張天志不服,詠春分分鐘打趴西洋拳
    之前看到有人在微博發出「中國武術是花架子」「李小龍、柳海龍、武僧一龍他們的武術是不是中國武術?」「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打?」之類的質疑。多年來,中國武術的實戰性屢遭人詬病,尤其在「中國少林第一武僧」一龍在美國阿拉斯加哈瑞斯大酒店的中美搏擊大賽中,被美國特警隊長阿德安·格羅特一拳KO後,對中華武術的質疑之風又吹了起來。
  • 細數國外真功夫之自由搏擊 觀賞性超過中國武術
    搜狐體育訊 在CKA中國武術散打聯賽總決賽即將開賽之際,有消息爆出中國散打聯賽要引進外援,雖然官方人士不否認此種可能,但是也並未正式回應此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則消息帶來的竟然是一場中國武術何去何從的討論,有人抨擊CKA散打聯賽引進外援是中國武術散打運動後繼無人的表現,就像墮落的中國足球一樣,要靠外援來「充門面」。中國功夫到底需不需要「輸血」似乎一下子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焦點,遍觀當今世界搏擊技術,的確有很多拳種和格鬥技值得中國的武者學習。 >>您如何看待自由搏擊?
  • 民國武術大師,中華民國武術守護者,對穴位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武術大師,也是河北和張兆東先生的驕傲弟子,他精通太極,形狀和意思八卦。他深受李景林的邀請,作為在上海的創始人之一前往上海建立中華國際社團。後來,他與師弟江龍焦建立了上海尚武金德協會,並擔任中央武術學院教師。張先生之江是原館長。姚馥春先生一生都是武,他年輕時曾與徐明德先生一起學習少林軟掌。
  • 中國功夫南拳北腿指的是什麼?傳統武術知識科普
    中國武術自古以來就有南拳北腿的說法,我們從小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應該就是南拳北腿了。可是南拳北腿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幾乎很少有人能搞得清楚。也因為這種武術技術流派的要求,南方武師的武術醫術都很高明。北方人身材多為高大,物盡其用是中國的成語,在武術裡體現的也特別好。因為北方人高大的身材,所以北方的武術多為強調,勁力,力量,和速度。例如河北的八極拳,天津地區的劈掛拳以及中國跤,細節都做的不如南方拳種優秀,但是更依賴身體的鍛打,力量的運用。
  • 從武術冠軍到武打明星,兩段婚姻的李連杰怎麼樣了?
    李連杰的武術生涯便從這個體校開始。進了武術班學習的李連杰,自然不會忘記家中的貧苦生活,進了武術班的李連杰異常的刻苦,吳彬也看在眼中。都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李連杰在進體校之後的第二年就參加了少年組中國武術大賽。
  • 中國傳統武術成「打假」對象?世界眼中的中國功夫是這樣的
    圖為5月2日,各國太極愛好者在雪梨海港大橋上表演【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許多人沒想到,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傳統武術突然變成了「打假」對象。一段太極拳師雷雷被MMA格鬥選手徐曉冬20秒K.O.的視頻似乎一夜之間將中國功夫拉下了神壇,掀起一大波有關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孰強孰弱的口水仗:有人覺得「中國武術無用論」太刺耳;有人認為這段視頻「真相了」。
  • 「大師」閆芳,又一傳統武術「小丑」
    有人說她是太極大師,有人質疑她是江湖騙子,輿論甚囂塵上,她的隔空打人騙局也被揭穿,經歷這一切,吃瓜群眾開始懵了,閆芳,她到底是算大師還是小丑呢?拜師兩年之後,閆芳考過了國家武術一級裁判,成為了中國最早的一批武術裁判,後來武術定段考試開始,她又成為了第一批武術六段的人。
  • 30秒被「KO」的太極大師馬保國復出,中國武術真的只是花拳繡腿嗎
    從各種格鬥比賽來看,那些帶著大師帽子的武術家在臺上無疑都是被輕鬆擊敗的對象,從太極雷雷到詠春丁浩,還有某八卦掌大師踢館泰拳被放倒,武當某大師挑戰散打7秒被打翻,到太極大師馬保國30秒被KO,這些令人大跌眼鏡的現實不禁令人懷疑:屢被KO的武學大師背後,中國武術水平究竟如何?
  • 從自衛術、國粹到氣功熱 中國武術的百年曆程
    在過去一周裡,「武術」這個遙遠又意蘊深長的詞成了公共話語的中心。武俠小說家們筆下的武林江湖、絕世武功,是否真的無法找到絲毫現實對應?傳說中的武術大師們,是否只是神話?雖然「崇文抑武」一直是中國的文化傳統,但武俠的確存在過。餘英時在《俠與中國文化》一文中指出,「俠」從古代的「士」階層演變而來,在商周時期,「士」大致是文武兼備的,到了春秋之後才開始有文武的分化。
  • 中國武術短武兵運動90年(一):中華冷兵的堅守者
    作為國粹武術的組成,武術短兵在中國愛好者眾多,但是在中國取得商業化推廣成功的短兵比賽相對較少。中國武術九段、中國武術短兵著名權威馬賢達先生曾在所著的《中國短兵》一書中不無遺憾地寫道:「半個世紀以來,在短兵的近代發展史上,我還算一個歷史的見證人。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自從太極大師馬保國,雷雷在舞臺上3秒被KO之後,關於傳統武術的討論就一直爭論不休,很多人說傳統武術只是花拳繡腿,沒有實戰能力,和國外的格鬥術,拳擊相比簡直就不堪一擊。也有的人說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只是出了很多像馬保國,雷雷這樣的江湖騙子招搖撞騙,真正的高手都藏在民間。
  • 長春市亞新亞武術學校 武術輕功
    寒暑假速成班:(周一至周五) 上午09:00—11:00 下午13:00—15:00(任選一節) 業餘散打班:(周一至周五) 每晚
  • 最美中國色之二:中華武術篇
    弘揚中華文化,汲取精神力量,環球網聯合中瀾視訊推出十集中英文系列短視頻《最美中國色》,本期推出第二集中華武術篇。武術,作為古代軍事戰爭一種傳承的技術,一直流傳至今。武,止戈為武,本意奔跑戰鬥,擁有消停戰事、維護和平的實力。
  • 世界十大知名武術!
    武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人類即已開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獸進行鬥爭!一是為了自衛,一是為了獵取生活資料,後來人們為了互相爭奪財富,進而製造了更具有殺傷力的武器。如《山海經大荒北經》就有「蚩尤作兵伐黃帝」的記載。這樣!人類通過戰鬥,不僅製造了兵器,而且逐漸積累了具有一定的攻防格鬥意義的技能。
  • 我們不需要「掛羊頭賣狗肉」式的武術打假!
    這是武術的本質性定義。既懂武德又懂技擊,這是武術大師;只懂武德,不懂技擊,是武術賢者;只懂技擊,不懂武德,是下流武者。一談到武術,想必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便是將「KUNGFU」寫入英語詞典的武術大師李小龍先。他吸收了各家之所長,並對各種武術進行了揚棄,取長補短。並將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道家及陰陽學說融入武術技擊研究之中,開創了「截拳道」。
  • 韓國拔河申遺成功:中國武術竟不行!原因何在
    近日,一條「拔河成為韓國第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息立即引起了中國網友們的關注。眾多網友紛紛吐槽:「現在開始,對鬥雞、鬥蛐蛐、踢毽子感到深深的擔憂」,「想想都心塞,下一個會是麻將、滾鐵環還是丟手絹?」,「趕快把廣場舞申遺,趁還來得及」……那中國目前有多少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世界流傳甚廣的中國武術是不是呢?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還是具備技擊能力?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 民間傳統武術文化與武術精神該如何發展?
    這些武術傳人不怕嫌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把武術這一國粹保留下來,但授徒之嚴,不是得意門生,難以得到真傳。這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真功、絕招」有關拳家的勝負、甚至生死存亡;二是許多武人靠武藝為生,以「真功夫」為本;三是為了技壓本門本派,保持掌門人的至高威望;四是防止傳給匪人,影響本門本派的聲譽和社會安定。因而傳藝時往往留一手,難怪人們說武術到現在是「碩果僅存,失傳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