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爿餛飩,湯糰……老上海「黑暗料理」的那些起源

2021-01-14 東方網

原標題:【記憶】柴爿餛飩,湯糰……老上海「黑暗料理」的那些起源

  據上海發布,一碗柴爿餛飩裡有百年底蘊,一鍋湯糰裡也是滿滿的情懷。

  上海現在很多主營糕團、湯圓、澆頭面、餛飩、小籠包、大餅油條等的老字號,很多都是從街邊攤檔「黑暗料理」發展起來的……

  市井飲食小史

  上海市井飲食的歷史比較悠久。早在1260年南宋鹹淳間,上海已有本地人開設的便飯店。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建立縣級政權後,經濟上逐漸發展成貿易港口和漕糧運輸中心,人口增加到20多萬。明代,在蘇州河以北和徐家匯等集市地區,均已開設酒菜館。清代初期,在城隍廟和十六鋪一帶商業區經營飯菜、點心的飲食店、攤檔增至百餘戶。

清末上海縣城附近的街道,可見一些街邊簡陋小吃攤檔

  明代,上海縣城城隍附近多點心店攤。清康熙年間,十六鋪、老閘橋、虹鎮老街、徐家匯等地集聚點心攤,出售糕團、蓋澆面、饅頭、餛飩、燒賣等。上海開埠後,弄口設攤、沿街叫賣者劇增。清同治年間,上海縣城隍廟周圍有點心攤百餘個,並向租界發展。清同治四年(1865年)靖遠街滿庭芳戲院周圍點心店攤聚集,通宵營業。1917年,大世界遊樂場建成,雲南南路、東新橋一帶漸成小吃街。

清末,上海街頭麵攤。雖有明顯的擺拍痕跡,但當時「黑暗料理」的細節還是一目了然

1911年豫園得意樓周邊街市熱鬧,可見各類攤檔

  魔都小吃文化四面來風,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態,而且隨外來人口的遷徙匯合,構成了上海市井小吃的多個層面,也產生了多元的餐飲魅力。1937年,隨戰事乍起,租界內湧入更多市民,街邊食攤小吃的發展土壤更趨濃厚。據統計,現今黃浦區核心區域,當時就集中了店攤600餘個。到20世紀30年代末,上海市井小吃行業逐漸形成糕團、麵團、油餅饅、粥店、西點五個主要類別的業態。

  20世紀30年代的天主堂街(今四川南路),街邊可見油炸類、粥類等各種小吃攤

  五類市井美食

  糕團業

  清代,有小販提籃叫賣。清鹹豐八年(1858年)蘇州沈敬州在楊家墳山(山西南路盆湯弄附近)開設姑蘇五芳齋,專營五色糕團,用糯米和玫瑰、桂花、薄荷等製成紅壽桃、黃松糕、青團、黑芝麻團、白年糕等。同治三年(1864年),樂添興糕團店在南市老白渡街169號開業。光緒六年(1880年),沈大成開業。同治十五年,周福興糕團店開業。此後,鼎新園、小常州、鮮得來等店相繼開業。

  糕團業分蘇、寧兩幫。蘇式常年供應條頭糕、定勝糕、壽桃糕、蜜糕、赤豆糕等,冬春以糖年糕、豬油年糕為主,夏季以冷團為主,清明有青團,秋季有重陽糕。寧式有包餡熱年糕團,現做現賣,冬春以寧波年糕為主,夏有糖糕、冷麻團、松花金團、油汆細沙糯米餃。

  20世紀30年代,美國記者拍攝的上海街頭糕團攤檔的食物,品種多樣

  麵團業

  初有餛飩、湯糰擔,攤主肩擔走街串巷。清道光八年(1828年),隆順館在上海縣城隍廟大門旁開設。光緒十九年,永茂昌業主從安徽到滬制糕團叫賣,宣統元年(1909年)在喬家柵路開設永茂昌湯糰店(今喬家柵),經營徽幫湯糰、澆頭面、餛飩,以湯糰品種多、餡多知名。1912年,顧順興設酒釀圓子攤,1919年設店(後改為滿園春),20年代,湖北麵館興起,明爐亮灶,現做現賣,成為滬上麵團業主力。1928年,盛興點心店開業,經營湖北湯糰、陽春麵、小餛飩、菜肉餛飩等,價格低廉。

  麵團業分三幫。徽幫有湯圓、各色澆頭面、湯炒麵、餛飩等點心,湯糰花紋粗,有芝麻、鮮肉、玫瑰、薄荷、豆沙、蝦肉等品種,個大、餡多、皮薄,吃口軟糯。湖北幫有湯糰、陽春麵、小餛飩、菜肉餛飩,湯糰花紋清楚,皮薄、餡多,價格低廉。寧邦主要有寧波湯糰,細巧甜香為特色。

德興館早期影像。店面簡陋,懸掛特色面點「雞汁大面」的招牌

20世紀30年代,蘇州河邊的麵食攤檔,圖中食客品嘗的冷麵,有各種澆頭和調料

  油餅饅業

  光緒八年(1882年),祿源齋豆漿店開業。光緒二十六(1900年)年長興樓開業,以南翔饅頭聞名。1912年,興隆記大餅油條店開業。1932年,大壺春開業。1935年,吳苑開業,以生煎饅頭、蟹殼黃知名。1945年,市區有油餅饅店2000餘家,經營的點心有兩大類,一類以生煎、蟹殼黃、小籠包、湯包、牛肉湯等為主,一類以大餅、油條、豆漿、粢飯糕、油餅、脆麻花、老虎腳爪等為主。大餅製作有南京、鎮揚、丹陽、鹽城、黃橋、泗陽、河南等幫派,品種近50種,形狀分圓、菱角、蝴蝶、橢圓、菊花、朝板等,口味有甜、鹹、椒鹽、蔥油、油酥等。小籠饅頭、湯包、生煎饅頭等為上海特色點心。

戴敦邦筆下的老上海大餅油條攤

20世紀30年代上海集市上的小吃攤,鍋中食物似乎是「兩面黃」

    粥店業

  清道光年間,張阿香挑粥擔,敲竹筒,沿街叫賣後在上海縣城隍廟戲臺下設固定攤位賣桂花赤豆糖粥,成為名點。1916年老公興雞粥店,1937年史元隆、滬江、潘福興、酈復興、三元齋粥店開業。1941年,小紹興雞粥在雲南南路大東新旅社門口開始設攤,此後發展成為滬上馳名的小吃。

20世紀30年代上海街頭的流動粥攤

  西點業

  上海開埠後與西菜業同時出現,多由西菜館、咖啡館、食品店兼營。後有西點店自產自銷。1925年,何世德在西藏南路設攤供應麵包吐司,1928年在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開設凱司令酒吧,1930年改營西菜西點,以德式點心、蛋糕聞名。1937年,法商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茂名路口)開設兩家老大昌。1938年,德商起士林在南京西路72號開設起士林。

  1917年一批白俄貴族在法租界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先後開設俄式菜館40餘家,以「羅宋大菜」招攬顧客。

陶爾斐斯路(今南昌路)上俄僑開設的維也納灌腸廠

20世紀40年代,茂名南路155號帶有俄文招牌的同聚食品號

  20世紀40年代,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1582號益豐柴碳食品店,位置在今上海圖書館正門馬路對面

  三種市井攤檔

  上海傳統市井攤檔主要有流動商販、固定攤商、點心店三種。流動商販清晨提籃或者肩挑叫賣,提籃者向小攤商賒銷或者代銷大餅、油餅、脆麻花等。固定攤商支撐油布大傘,用三塊木板、兩隻高腳凳搭成長桌,備數條長凳供客就坐,供應豆漿、粢飯、蔥油餅、湯糰、餛飩、陽春麵等廉價點心。點心店多為一開間門面,門口砌兩眼爐灶,現做現賣,主營餛飩、面、生煎饅頭、蟹殼黃等。

20世紀30年代,流動攤檔的主要裝備「駱駝擔」,「黑暗料理」的象徵符號

老上海街頭的各類簡易固定食攤

相關焦點

  • 【海上記憶】上海人夜宵是湯圓、燒鴨、叉燒、柴爿餛飩……
    然而,對於許多老上海人來說,他們依舊對過去弄堂裡的柴爿餛飩、武昌路上的廣東粥店、葉大昌的三北麻酥糖、一定好的月餅、四新湯圓、燕記西菜社的鄉下濃湯……念念不忘。小貨郎扁擔挑著兩頭,一頭是放著一隻簡易的燒柴木的爐子,一頭是放著包好的小餛飩、麵條和鍋子,以及一隻小木凳,小木凳主要是供路邊人坐著吃餛飩用的。小貨郎的「柴爿餛飩」分為小餛飩和餛飩麵兩種,所謂餛飩麵就是碗裡一半餛飩、一半面,顧客可以自選。 小貨郎一般出現在清晨和晚上,當時,「廣東街」的房子都是二層樓的。
  • 上海瀕臨失傳的那些小吃,你知道幾個?(含探店攻略)
    如果來「魔都」——上海的話,一定要品嘗上海特色小吃,尤其是那些即將瀕臨失傳的老上海傳統小吃,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上海小吃的幾個中心地帶城隍廟——集老子號傳統點心和地域特色文化之大成者!「四大金剛」是老上海人心中早餐的大愛,就好像「麥當勞麥辣雞腿堡套餐」那樣深入一代又一代人心。大餅、油條、老虎腳爪、粢飯糕是四大金剛的其中一個經典版本的配置(另外一個版本是:大餅、油條、粢飯、豆漿)。老虎腳爪的製作使用發麵團,把麵團捏成一個團,然後劃幾道深深的槓子,這樣看上去就像一個老虎爪子的樣子了。接著,放在爐子裡烤一會。
  • 《黑暗料理王》沙縣拌麵×餛飩配方匯總
    導 讀 黑暗料理王是最近比較火的做菜類遊戲,有些小夥伴們想學做沙縣拌麵×餛飩,不過對於沙縣拌麵×餛飩的配方不太清楚
  • 《黑暗料理王》菜譜大全 沙縣拌麵×餛飩皇冠配方材料一覽
    導 讀 下面是黑暗料理王的沙縣拌麵×餛飩皇冠配方材料,但是小編很懷疑,這道菜會好吃嗎……感覺是真的黑暗料理耶
  • 上海街邊那些快消失的美味,你都吃過了嗎?
    雙釀團 用糯米和芝麻做成的上海傳統小吃,大概現在不是很多人吃了,但是紅豆沙和黑洋酥的餡,呈半透明狀的糕體,甜甜糯糯,涼爽可口,還是討很多老食客的喜愛,現在跑去沈大成還是可以買到,沈大成的雙釀團也是上海名列前茅的糕點咧
  • 說到餛飩,上海人可以吃上一天不重樣,有你的最愛嗎?
    儂歡喜吃餛飩嗎?有人說,北方人愛吃餃子,上海人愛吃餛飩,應該沒怎麼說錯。上海人還會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時令做不同的餛飩吃。如果讓上海人吃一整天餛飩,會吃膩嗎?薺菜大餛飩春寒料峭之時,別的野菜還不見蹤影,薺菜就已經在田間地頭了,豬肉餡與燙過水的薺菜末拌勻,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再加入春筍、香菇等輔料,包入餛飩皮中水煮,煮熟後撈出放入事先調配好的湯中即可,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春天的味道哦~芹菜大餛飩
  • 老上海餛飩大搜羅!一家一家打卡去!
    天氣一天天漸暖,出門尋覓一碗老上海餛飩,真是一件超級舒心的事!說起餛飩,仿佛永遠繞不開夢花街這三個字,關於它的傳奇歷史,不少上海人也已耳熟能詳,號稱「讓總理和上海街坊牽掛的一碗餛飩」。餛飩手工包,湯裡放了豬油,吃一碗大餛飩比吃啥大餐都舒服!地址:寶林路275-1人均:13元古董餛飩
  • 阿大蔥油餅和耳光餛飩黑暗料理追風何時休
    近日看到上海耳光餛飩的官司爭議見諸報端,作為上海的一名食客,仔細調閱了卷宗,大致了解了一下案情,又搜索了一下耳光餛飩的相關網上資料,忍不住想吐槽幾句。 筆者久居上海,從未吃過這個蔥油餅,但是身邊有年輕朋友吃過,回來抱怨說根本不值得去排隊,最尷尬的是,他說排隊過程中清楚看到,因為是冬天的早上,天氣冷,阿大似乎一直有鼻炎,鼻涕流了出來,阿大用手背擦完鼻涕繼續揉面做餅。「我也搞不清這鹹味是鹽巴還是那啥」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 奶茶的另類吃法,火鍋餛飩湊熱鬧,黑暗料理可還行?
    其實就算沒有這麼一出,奶茶也是小姐姐們的最愛,那甜甜的奶香加上絲滑的口感,能夠瞬間滿足人們的味蕾,記得曾經有人說過,她寧可不吃飯,也要每天一杯奶茶,可見它的魅力有多大,只是當火鍋餛飩來湊熱鬧時,你還會覺得它是美味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奶茶的另類吃法有哪些吧。
  • 上海人最想吃的是它!藏身在弄堂裡的小吃,放點豬油就更鮮香美味
    上海人對於一碗小餛飩投情至深,上海人將小餛飩稱為柴爿餛飩,時間遙指上20年代至40年代,「柴爿餛飩」是上海街頭的人氣王小吃,那時,攤販於深夜用木柴燒火,並打著竹板叫賣,所以,這也是「柴爿餛飩」得名的來由。
  • 黑暗料理王皇冠母豬爬玉米樹湯配方分享
    黑暗料理王皇冠母豬爬玉米樹湯怎麼做?黑暗料理王皇冠母豬爬玉米樹湯配方。黑暗料理協會是一個神秘的古老組織,致力於發掘世界各地熱愛美食的勇士,深入那些尚未有普通人類活動的危險區域,發現、探索、尋找、捕捉神奇生物,並通過神秘僱員小黑人引領這些勇者去飼養、收割這些神奇的怪獸。
  • 上海將打造滬版「士林夜市」取代「柴爿餛飩」 5月起集中登記
    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昨日現場集中辦理代表意見,市交港局局長孫建平被代表團團圍住,詢問民生熱點問題。因佔道逼走8條公交線而聞名滬上的彭浦夜市,成為上海兩會關注的焦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副局長顧振華昨日透露,上海未來將以合法、正規的夜排檔取代像彭浦夜市一樣的無證流動食品攤販,更多地學習臺北的士林夜市,而不是以往的「柴爿餛飩」。
  • 美式中餐黑暗料理TOP10 - Culture - Chinadaily.com.cn
    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中國移民在菜式中加入了很多美式元素,也用到了一些中餐中沒有用過的食材,這便是美式快餐的起源。  這道菜其實就是包了蟹肉和奶油乾酪的酥炸餛飩。  你以為這真的是炒麵?那就太天真了!  美國的蛋花湯和中國的蛋花湯並不一樣,美版的蛋花湯裡含有玉米澱粉,更加粘稠,喝起來、聞起來還會有點酸。第一次喝的時候有種黑暗料理的感覺。
  • 有一種炫富,叫作上海人的早餐!
    即便報紙上一直說那些染了墨印的食物對身體不好,但這已經成了上海人的習慣。 - 上海的餛飩還分很多種,有小餛飩,大餛飩,冷餛飩等,還有一種叫柴爿餛飩,是上海早先對流動餛飩攤的一種稱法,如今也有很多人習慣了,把上海的鮮肉小餛飩叫做柴爿餛飩。
  • 各大食堂的「黑暗料理」,被拿出來比拼,哪一個是你最忍不了的
    各大食堂的「黑暗料理」,被拿出來比拼,哪一個是你最忍不了的?最近又到了開學季,我相信提到學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學校食堂的那些飯菜,既非常懷念又覺得可怕。最近一個話題在網上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那就是曬一下你們食堂做的那些「黑暗料理」,一些不透露姓名的網友紛紛曬出了自己學校的特色。接下來我也做了一個匯總,看看哪一個學校的「黑暗料理」最能吸引到你?第1個,來自江蘇師範大學的小番茄柚子炒雞蛋,番茄炒蛋我見得多了,這還是第1次見到柚子炒雞蛋的,不過從這個樣子看起來還非常讓人有食慾。
  • 元氣騎士:那些有味道的武器,黑暗料理不算什麼
    元氣騎士那些有味道的武器,黑暗料理只能是個弟弟!黑暗料理攻擊力:7點耗藍:2點暴擊率:33重鑄後變成喇叭(無法理解)放入起源熔爐:獲得生物質獲得方法:和廚師隨從交換武器獲得是的沒錯,你在現實中有沒有吃過黑暗料理呢?
  • 上海著名小吃大賞
    喏,深入人心的民謠裡都是老上海小吃。上海人管小吃為點心,囊括了麵食糕點、湯糰甜物、酥皮油炸。這些有特色的美味小吃,可以是一頓慢篤篤的早餐,可以是一頓溫馨的宵夜,更可以是茶餘飯後嘴巴裡的一點消遣。這樣的滋味,是上海人獨有的夏日享受。10、冷餛飩冷餛飩也是上海人在夏天常吃的一道美食。上海人喜歡把薺菜大餛飩吹吹涼再加入調味料製作成風味獨特的冷餛飩,濃濃的花生醬和香醋作為醬料,既開胃又美味。
  • 阿拉上海25種街頭美食,好吃煞了!
    「 在上海這個大都市,到了吃飯時間,你可以選擇去外灘上的一間米其林星級餐廳,你也可以選擇去偏僻的小巷裡尋寶。這兩個我們都喜歡。 但是作為上海生活的真正精髓,還是要數街頭那些便宜而又美味的小吃。
  • 史上最全學校食堂黑暗料理
    上海財經大學:椒鹽香脆小餛飩  懷疑舌頭能不能接受這種質感的餛飩。   16. 上海建橋學院:大蘑菇炒小蘑菇  這道菜有個美麗又憂傷的名字:母子會面。大蘑菇炒小蘑菇,還做成了大海龜駝小海龜的樣子。當然最後它們都被你吃了。
  • 吉祥餛飩如何將餛飩做到極致?探索吉祥餛飩美食新思路
    傳承經典,吉祥餛飩專注餛飩美味在不勝枚舉的中華傳統美食中,有一款美食,流行於江南市井百年有餘,填補了上海人夜宵的空白,依託著走街串巷的小吃擔子,牽繫著平民百姓的飲食日常,這一美食就是餛飩。和其他小販不同,當時的餛飩擔主並不叫賣,而以敲竹梆代替吆喝,一根竹管做成的竹梆裝在餛飩擔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