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協同辦公工具讓遠程辦公成為可能,讓每個企業進一步思考更高效的組織形式。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下午茶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對很多創業公司而言,無異於生死大考。
為了活下去,SOHO( Small Office,Home Office)在家辦公,這個多年前一度超級時髦的概念,悄無聲息地在它們身上上演。
近2億人在家辦工帶來的是各種你能想到和你不能想的問題。
「我每天來回在石墨、微信等多平臺帳號來回跳;每次開會,人都到不齊,不是等這個就是等那個;遠程辦公軟體信息同步差,產出東西沒法上傳,文檔沒法實時更新共享......」在某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做運營的王小洋,吐槽說:「還有想找人,老找不到!真是太痛苦了!」
在過去半年裡,不僅是王小洋這樣的基層員工,還包括很多創業公司的管理層甚至老闆,都經歷了同樣痛苦不堪、效率低下的辦公體驗。
而這種信息溝通和協同辦公效率的高低,在疫情非常時期和後疫情時代,往往決定了他們的生死存亡。
過去半年,對「菜小秘」CEO吳敏來說,可謂生死懸一線。
出生第三年就撞上新冠肺炎,正值春節旺季卻迎來武漢「封城」!自湖北武漢爆發疫情以來,這家為農產品批發提供信息化服務的公司,先後經歷農批市場關閉、武漢物資短缺、外地菜進湖北難等「外部嚴冬」。
圖 / 來源網絡
作為全國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武漢「菜小秘」遲遲無法復工。
「當時感到非常恐慌、無助!」憶起武漢封城的歲月,「菜小秘」CEO吳敏表示。
按照往年習慣,「菜小秘」應在正月初八開始復工。但現在,該怎麼復工?不復工不運轉,公司怎麼活……如果如期復工,又該如何讓大家高效辦工……
這些問題不斷地盤旋在吳敏的腦海。個人微信肯定是不能再用了,時強時弱的視頻或語音通話,讓人抓狂;在家辦公電腦大多連是的家庭網絡,不是公司區域網,信息同步難,重要的文檔沒法上傳和共享……
最後吳敏決定,如期在線復工,並尋找合適的辦公軟體。
有人推薦石墨文檔,有的推薦釘釘、華為Welink,還有的推薦印象筆記等。這些工具部分功能不錯,但總少了一些感覺。
「直到一次偶然機會,有人推薦了飛書。」吳敏笑著說,「我體驗完後,覺得就是它了!」
就這樣,一個叫「飛書」辦公套件加入到「菜小秘」全員的復工角色來。
在經歷了其他軟體「只能我改一次發你,你改一次再發我,不能實時更新」的痛苦體驗後,吳敏喜歡上飛書的協同功能。
「飛書上面信息可以及時更新,即便有人網絡不好,延遲去看,也能記錄修改時間。」她說,「以前工作的進度依賴線下看板,靠人工貼紙,現在我們用飛書項目管理的模版,能遠程看著別人修改。」
吳敏接著說,飛書「視頻會議」也不錯。剛開始,大家不願意開攝像頭。聊的時候很彆扭,開三次會才講完一個問題,後來做出改變。「在屏幕裡,可以文檔共享,也可以發表情彈幕,大家相互看到表情,這樣懟起來會更有意思。」
而且,飛書的外部功能也很強大。「有一次我們請來一位培訓老師,要建新群,以為需要一個個拉同事,後來發現群可以一鍵複製。」辦公軟體幫吳敏找回了辦公效率。
漸漸地,焦慮和迷茫隨著線上復工驅散,「菜小秘」逐漸找回往日節奏。
不僅如此,線上辦公甚至效率更高了!
「只要有網,隨時隨地就能高效辦公!」吳敏高興地說,公司開發的產品每周更新一次,迭代的頻率超過疫情之前。
今年2月以來,全國各地疫情出現好轉,陸續復工,接著武漢4月8日解「封」,中國進入後疫情時代。
為了提高運轉能力,提升運營和管理效率,吳敏藉助飛書協同辦公工具,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
由於疫情加速全行業的信息化,農批人無法見面,線上交易正在滲透。吳敏趁著線上辦公的時機,抓緊優化公司的管理結構,趨向小團體、扁平化,和公司數位化轉型。
4月13日線下復工後,「菜小秘」逐漸恢復正常運營。如今,在線高效協同工作和管理已融入各個流程中。
飛書,何許來頭也?
你可能不知道飛書,但你一定知道今日頭條和抖音。
作為這兩款明星產品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在先後使用Skype、微信企業號、Slack和釘釘等產品後,發現仍不能完全適應或者滿足公司對於協作效率的要求。
2016年,字節跳動自主研發了一站式協作平臺,即保障字節跳動全球六萬人高效協作的辦公工具,飛書。2019年,飛書正式在國內開放。
作為一款集「即時溝通」、「在線協作」、「音視頻會議」、「日曆」、「雲盤」、「工作檯」和「娛樂」等細分場景功能於一身的辦公工具平臺,飛書稱,讓用戶不論身在何處,均可實現高效的溝通和流暢的協作,全方位提升企業效率。而審批、打卡、OKR等各種協作工具,更可讓用戶靈活應對辦公難題。
在疫情嚴重的2月,飛書還上線了「健康報備」等全新功能。
作為疫情重災區的一家創業公司,武漢「菜小秘」可謂飛書最典型的受益者之一。
與「菜小秘」吳敏的急中生智不同,成都鑫有上房物業早在2019年9月開始使用飛書,替代微信作為工作溝通軟體。
在疫情最嚴重的春節期間和後疫情時代,飛書「在線文檔」和「健康報備」等功能幫了他們大忙。
在過去半年時間裡,作為服務社區的傳統企業,鑫有上房物業公司不僅沒有受到嚴重影響,更沒有遭受其他公司痛苦的復工經歷。
2020年大年三十,鑫有上房物業公司緊急成立疫情疾控小組,實現全員網上移動辦公。
因為疫情突發,公司對全員重新分工,重新梳理緊急時期組織架構,並針對疫情形成完整的應對方案和一線員工作業指南,制定了信息通報制度。
大量的信息與制度,需多人及時溝通、確認,以至共享、隨時更新,飛書的「在線文檔」支持多人同時編輯,也可在線查看 PDF、Word、Excel 等常見文檔。
「每個參與者都可以實時協同編輯,每個人看到的都是最新版,不用擔心版本混亂。」飛書這種高效文檔協作,讓鑫有上房物業公司CEO王曉梅感到非常滿意。
此外,藉助「健康報備」,鑫有上房公司不僅給員工設置催交提醒,還可以在後臺看到信息統計。
圖 / 來源網絡
「作為管理服務型企業,需要時刻應對變化,在疫情期間,員工積極投入工作,行動力強,在此期間飛書支撐起公司正常的業務進展,公司也增強遠程辦公經驗。」王曉梅感激地說。
除了「菜小秘」和「鑫有上房」,還有更多中小型創業公司受益於飛書。
數據顯示,從2月21日到3月15日,飛書「中小企業成長引擎計劃」,已助力近 4 萬家企業遠程協作復工,幫助全國9545家企業開通抖音企業號,實現線上商品售賣和營銷。
對此,行業人士評論說,在疫情中,中小企業往往因為抗風險能力較差,更易受影響,能否正常運轉對其而言至關重要。而對於一些可以依靠線上協同進行工作的團隊來說,工具決定了其工作效率。
2月24日,伴隨全國各地陸續復工,飛書還宣布,向全國所有企業和組織免費開放,所有用戶均可使用飛書全部套件功能。此外,企業還可以享受飛書提供的定期在線培訓課程、在線直播分享最新實踐、產品新功能培訓等免費服務。
相比武漢「菜小秘」和「鑫有上房」的逆境突破,很多公司卻沒有這樣幸運。
數據顯示,2020年前2個月,有24.7萬家企業倒閉,超過1萬小微創業者都跑去送外賣了。
除了小微企業,還有不少已成規模的創業公司。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0年1月22日至3月24日期間,已有1000家多企業發布破產公告。
對這些公司而言,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疫情大考,「考」的竟是數字經濟和數位化辦公。
伴隨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革新,企業面臨的商業環境日趨複雜,不確定性與競爭與日俱增。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發現,想要快速適應外部變化、適應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模式,達成企業業務目標,必須注重內部協同與創新,優化組織運營與管理,提升內部效率。
更重要的是,數字經濟已成主流,年輕的數字工作者是未來職場主力,企業需要通過數位化轉型營造高效的企業文化,移動辦公將成為常態。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協同辦公工具有效助力了企業項目和疫情防控,其既是重要的辦公工具,也在重塑已有的工作方式。
不少行業人士甚至直言,數位化辦公(即遠程辦公、移動辦工、在家辦公)和數位化轉型,已成大勢所趨,這次疫情只是按下「快捷鍵」。
「對於任何創業公司來說,團隊協同辦公效率高,是吸引客戶、合作夥伴和資本等各方資源的籌碼。」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活下來的創業公司當務之急是,像武漢「菜小秘」一樣趁熱打鐵,抓緊優化公司的管理結構,推動數位化辦公,提高效率,趨向扁平化管理,變身「小而美」公司。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採用遠程辦公方式。像維珍集團、37signals和IBM等企業。
國外有研究表明,公司給員工更多自由,讓員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用他們所喜歡的方式進行辦公。而獲得了自由的員工,也在用更好的工作成果回報著這些企業。
「在線協同辦公工具讓遠程辦公成為可能,也拓展了人與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工作方式,讓每個企業進一步思考更高效的組織形式。」飛書產品負責人表示。
他認為,從整個行業來說,當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辦公「線上化」,整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數位化、信息化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生產力會增強,「其面對外界不確定性和激烈的競爭環境時,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會更強。」
另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疫情也催生了國內在線辦公軟體行業的發展。
目前,除了後起之秀、「疫戰」出名的飛書外,企業微信、釘釘、石墨文檔、騰訊文檔、金山文檔等協同辦公軟體,也加速了產品迭代和升級。
據說美國有一個預言:有了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人們將會在家中辦公。
想不到,這次疫情給中國創業公司上了最生動的一課,同時實現了遠程協作從理論、技術到實踐的支撐,推動著其向數位化邁進了一大步。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掃碼立即體驗高效辦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