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蒜行業分類
大蒜又叫蒜頭、大蒜頭、胡蒜、葫、獨蒜、獨頭蒜,是蒜類植物的統稱。大蒜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大蒜的主要分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產和消費國,主要生產基地集中在山東、河南、江西、廣西、安徽、雲南等省區。其中,山東是我國第一大蒜產區,種植面積達 300 萬畝,其中金鄉縣已成為我國大蒜生產加工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大蒜也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創匯蔬菜,商務部中國農產品出口月度統計報告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國每年出口大蒜約 170 萬噸。
長期以來,我國大蒜以原料和初級產品加工為主。近年來,大蒜加工取得一定發展,大蒜加工產品主要是以蒜為主體的產品,比如蒜粉、蒜片、蒜泥、蒜米、黑蒜、糖醋蒜、鹽漬蒜、大蒜脆片等。還有以大蒜中功能物質為主的產品,即以大蒜素、蒜油、蒜氨酸、大蒜多糖、抗氧化活性物質等為主要功能成分,經二次加工的產品,涉及保健食品、飲料、酒、調味食品、醫藥產品、化妝品、飼料等。經過一系列深加工,大蒜可"破繭成蝶",價格實現成倍增長。
二、大蒜市場供需分析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蒜產國,中國的大蒜產業發展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中國的大蒜產量在過去兩年達到了頂峰,2018年我國大蒜種植面積達到801萬畝(不包括東北三省、西北新疆、甘肅等春蒜種植)。分省市來看,其中山東326萬畝,河南197萬畝,江蘇134萬噸,河北39萬畝,四川40萬噸,雲南53萬畝,陝西12萬畝。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大蒜儲存量來看,2018年我國大蒜儲存量合計264萬噸,其中杞縣大蒜25萬噸,金鄉大蒜及周邊186萬噸,中牟大蒜10萬噸,邳州大蒜21萬噸,蘭陵大蒜8萬噸,萊蕪大蒜9萬噸,其他產區大蒜儲存量5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年中國加工蒜片80萬噸,消化大蒜300萬噸,蒜片和大蒜原料是1:3.5。大蒜精油100噸,消化大蒜5萬噸,蒜油和大蒜原料是1:500。
目前大蒜的需求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國內直接食用消費需求;二是出口市場需求;三是作為原料消耗需求。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大蒜市場價格走勢
大蒜作為百姓餐桌上主要食材,近年來,隨著價格"過山車"一般地變化,呈現出獨特的"蒜
周期"。現在正是今年新蒜上市季節,經歷過 2016 年被形象地稱作"蒜你狠"的價格高峰
後, 從2017年下半年後開始斷崖式下跌到現在,大蒜高價一去不返,今後會延續低價位走勢,2018年5月份平均批發價格為2.56元/公斤,6月第一周平均價格為1.9元/公斤。2018年8月以後,價格開始緩慢回升。進入2019年,受不利天氣影響流通及減種預期影響,蒜價上漲速度加快,但仍處近年較低水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大蒜價格走低原因:(一)面積、產量雙增,市場供大於求;(二)大蒜庫存量高企,市場壓力加大;(三)出口增量趨緩,帶動作用有限。
影響大蒜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是市場的供求關係,但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市場需求、自
然災害、新蒜種植面積、市場參與者價格預期、市場資金狀況和市場監管等也是影響大蒜價
格走勢的重要因素。換言之,供求關係是決定大蒜價格走勢的主旋律,但其他因素在一定時
期內也可以共同獨立影響大蒜市場價格的走勢,大蒜市場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價格寬
幅震蕩是大蒜市場的主要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