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冷凍人杜虹,只剩頭部被保存完整,50年後能復活嗎?

2020-12-20 茂茂互聯

中國第一位冷凍人杜虹,只剩頭部被保存完整,計劃2065年能復活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這一句詩源自《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敘述的是時間荏苒,時光流逝得十分迅速。在歷史上確實是這般,僅僅只有38年的時間,卻有可能忽然間改天換地,不僅僅換了一個王朝,也換了一個新的時代。因而人類最大的財富是時間,最大的對手也是時間。

要是有充足的時間,能夠讓一個平常人變成一代英雄,但同樣的要是有充足的時間,還可以讓一個英雄化為枯冢。

人們針對時間擁有 無盡的執著,但卻萬般無奈,只能夠選擇去適應它。儘管在歷史上也有一些人嘗試挑戰,比如像秦始皇,還有嘉靖皇帝,但他們挑戰時間想要長生不老,卻最後只是胎死腹中。但古代人的長生夢想卻並沒有停滯,反過來仍在現代社會開展延續,甚至於還促進著科技的發展。

每一個人都想獲得永生從古到今,人類為尋找長生不老靈藥,甚至於投入自己的生命,現如今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人類憑著自己的努力成功進入了外太空。科技發達的今日,可否運用科技方式,來讓人類實現永生呢?實際上科技界內,冷凍技術被人類稱之為能夠實現永生技術,通過冷凍自己的身體來讓自己獲得永生,在我國有一位女子為了讓自己獲得永生,不惜一切將自己冷凍起來,預估在2065年復活,現階段她的狀況怎麼樣了?

冷凍技術初次實施

自打上個世紀開始,人類為了實現永生嘗試過許多 方法,國外有一位富商,他查出來自己患得癌症,為了讓自己獲得永生,因此他成功變成了地球上第一個冷凍人,他覺得在50年後,人類能夠克服癌症,因此 50年後將它成功解凍,他能夠間接性實現永生,現如今50年已經過去,他不僅僅沒有獲得永生,人類都沒有成功攻克癌症,除開這名國外富豪以外,中國也有一名女子,為了永生將自己冷凍起來。

科技界內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規律,即便 智能科技的今日無法破解長生不老,但是卻有一群堅強的人,為了科技的發展,不惜奉獻出自己的生命。1996年杜虹出生了,她自小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家庭,因此 她畢業之後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一個教師,她為了豐富自己的經驗,以前發布過眾多文章,退休後的杜虹並沒有空下來,每日一如既往創作更新文章。

杜虹的經歷

要了解人年紀大後,身體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疾病,61歲的杜虹查出來患有癌症,因為病況的惡變,她踏遍了中國許許多多的醫院,但是現階段人類在醫藥學層面都還沒攻克癌症,所有的醫院無濟於事,無可奈何杜虹只能選擇開展化療手術,要了解化療手術需要大量的時間,但是杜虹的心理狀態卻很好,她表明人固有一死,大家千萬別因為自己的事兒擔心,化療期間杜虹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位泰國的夫妻為了讓自己的閨女實現永生,不惜花些價錢將自己的閨女冷凍起來,杜虹對於此事開玩笑給自己的閨女講,要不然你也將我冷凍吧。

因為這一句開玩笑的話讓杜虹的閨女當真了,因此杜虹的閨女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找尋冷凍人的資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最後在美國找到生命延續基金會,期待能夠通過那樣的方法讓自己的母親做到永生,因為此項科技需要花費大量的價錢,杜虹的閨女最後只選擇了保存頭部,保存頭部需要花費七十萬資金,而全身上下保存則需要花費200萬,出自於下策只能選擇保存頭部,因此在2015年將杜虹開始實施冷凍技術。

依照世界上第1例冷凍人詹姆斯與冷凍組織約定的50年的時間,原本在17年,詹姆斯就應當被喚醒。可是因為如今都還沒攻克肺癌,並且技術還不完善,直至現如今都還沒被喚醒。聽說今年實施這一冷凍技術的80歲的尼爾森即將參與復活詹姆斯,可是有的網民質疑,在零下196度的液態氮環境中,人已經完全死亡,壓根不會復活,並且詹姆斯還被很多人狀告,事兒變得更為複雜。

而即便 人復活以後,那麼能不能適應數十年以後的生活?怎樣與子孫後代和諧相處?人的精神是否會出現問題,在社會道德上符合不符合大眾的心理狀態預估?

杜虹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冷凍人,現如今已經過去5年,到2065年,她能夠被喚醒嗎?實際上這都是未知數,那時候科學技術能不能發達到那個水平誰也不知道。

但是作為一個科幻作家和有關層面的編審,杜虹有嘗試的精神,為科學做研究的做法,獲得了有些人的贊成與認同,與此同時也遭受了質疑。

可是聰明的你又是如何看的呢?你覺得到那個時候杜虹能夠甦醒嗎?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位冰凍人杜虹,頭部保存完好,預計50年後復活結果如何?
    我國第一位冰凍頭部的杜虹,她的頭部被完整保存,預計50年後復活,她能復活嗎?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雖然科技在不斷地發展,但是在自然規律面前,科技稍顯不足,但是仍然還有那麼一部分勇敢的人,為科技奉獻甚至不惜付出生命。
  • 她是我國第一位冷凍人,僅頭部被保存完整,計劃2065年能復活
    中國的首位「冷凍人」叫做杜虹,1955年,她出生於重慶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1977年時考入了重慶師範學院,畢業以後一直從事著教師的工作。她平時也喜歡在工作之餘寫一些文章,也做過發表。她的一些作品也成為了幼兒園和小學課本中的故事,比如《春之神》等。
  • 我國首位冷凍人,花70萬冰凍保存自己頭部,計劃2065年「復活」
    在古代興許一場病就能要了一個人的命,到了現代,有很多疾病已經被徹底攻破,它將不能夠在對人類造成傷害,不過除了醫療上的一些治療手段,還有一些延續壽命的方式比較科幻,那就是冷凍人,我們國家首位冷凍人杜虹到現在她只有頭部是保存完整的。那麼她的復活的希望真的大嗎?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說起來杜虹就是一個普通的人,那麼她為什麼會有膽量做這種手術呢?
  • 冷凍大腦求「復活」 當科幻照進現實人類離永生還有多遠?
    不久後,該基金會有望在北京進行第二例冷凍大腦手術。  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獨家揭秘在京進行冷凍手術的過程:遺體是在京進行冷凍初步處理,運往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  專家介紹,由於本人和家屬同意,去世後摘取頭部行為應該不違法。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虎嗅網
    2015年5月30日,杜虹被宣布死亡後,兩名一直守候的在場來自美國的外科醫生,第一時間向杜虹體內注射了抗凝劑、抗菌藥物、抗血栓藥物,防止血液凝固。隨後,杜虹的遺體被放入裝有冰塊的木質棺材中,經過再處理之後,在冰凍狀態下被運送到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總部,遺體頭部分離,保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
  • 重慶女作家冷凍大腦待「復活」 專家稱難度大
    不久後,該基金會有望在北京進行第二例冷凍大腦手術。  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獨家揭秘在京進行冷凍手術的過程:遺體是在京進行冷凍初步處理,運往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  專家介紹,由於本人和家屬同意,去世後摘取頭部行為應該不違法。
  • 「人體冷凍」引爭議,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
    文|科學蟲洞 "人體冷凍"並不是新興的詞彙,你可以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看到它的身影,但這項技術卻在近段時間引發了非常大的關注。據了解,從1967年到現在,全世界參與冷凍的人已經超過300,那麼第一個冷凍人復活了嗎?長生不老是否真的能實現?
  • 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最小冷凍者13歲
    目前,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只有4家,位於山東的生命科學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進行人體冷凍,是寄希望於多年後能再次被復活。2017年至今,中國已有10位冷凍人成功「住進」了這裡的液氮罐,其中,既有著名的企業家,也有年僅13歲的小男孩。
  • 首個在中國冷凍的女人:丈夫不顧反對籤下同意書,復活需要多久?
    要在現實中將人冷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中國首個被冷凍的女人是女作家杜虹,但她的冷凍不是在國內進行的,如今她的大腦存放在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家人體冷凍機構。而首個在中國本土冷凍的人叫做展文蓮,與杜虹不同,她生前並不清楚自己會被冷凍。
  • 中國第二例本土「人體冷凍」手術完成 「復活」至少還要50年
    在中國,現階段的人體低溫保存實驗是在志願者死亡的前提下展開。今年3月,銀豐研究院正式獲得山東省衛計委批覆的遺體接受站資質。她們的選擇基於一項交付給未來檢驗的科學假說:人離世後,將身體器官和細胞功能沒有喪失活力的人體通過低溫保存實現「暫時休眠」,以待科學技術發展到等攻克人類重症疾病後,將休眠者喚醒。但究竟能不能喚醒?眼下,誰也不能給出定論。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科技日報》報導,展文蓮去世之後立即接受了人體冷凍手術,她的遺體被存放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這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展文蓮也成為第二個被低溫保存的中國人。不同的是,杜虹的手術只冷凍了大腦,其頭部被保存在零下196℃的液氮罐中,而此次展文蓮冷凍的卻是完整的人體。
  • 全國首例人腦冷凍術細節:把人頭切下存放國外-人腦,冷凍,手術,復活...
    設備藥品從美國帶過來;在北京的醫院和殯儀館完成昨晚,杜虹女兒張思遙與此次手術的志願者、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博士生魏景亮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遺體是在中國運到美國後,再進行分體保存頭部。張思遙介紹,杜虹是在北京做的手術。
  • 75萬元、20萬美元,人體冷凍是生命的延續,還是富豪的遊戲?
    在中國的歷史皇帝們關於長生的探索一直不斷,偉大如秦皇漢武也不例外,秦始皇派徐福海外求藥,漢武帝派人登蓬萊尋仙。那麼在醫學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能完成當年秦皇漢武的夢想嗎?經過科學家們長時間的研究發現體溫是影響一個人壽命的重要因素,如果人類的體溫可以降低2度,那麼一個人的壽命便可延長120-150年。
  • 冷凍人真的可以復活嗎?我國首位冷凍人,現在怎麼樣了?
    古代帝王為了能讓自己延年益壽,也會召集有識之士為其煉製不老仙丹。顯然,這些都是徒勞。人類在發展,科技在進步,想要長生不老,我們真的能逆天而為之嗎?客觀來說,以目前科技還達不到這種程度,但換個角度,我們是不是可以先保存自己的身體,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有這項技術讓我們得以復活呢?想要在將來得以重生,首先要保存好身體,該如何保存呢?
  • 世界首位「冷凍人」將要解凍甦醒,50年後的今天,他有可能復活嗎
    世界首位「冷凍人」將要解凍甦醒,50年後的今天,他有可能復活嗎?死亡是世間萬物都無法避免的問題。即便是已經存活了幾十億年的星球,也有凋零的那一天。人類,作為宇宙中渺小的存在,壽命短暫,更是無法逃開死亡的到來。
  • 揭秘: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驗背後的故事
    四個月前,因癌症去世的兒童文學作家杜虹成為中國首位選擇冷凍身體的人。幫助她聯繫美國阿爾科基金會以完成這一夢想的,是北京的幾個年輕人。他們,以及更多的人,已為這一夢想摸索多年。  但直至今日,冷凍是否能起到延長生命的作用,甚至是否能有效地保持人類身體的完整與活力,在科學上仍是未知數。
  • 《三體》女編審冷凍大腦 這家冷凍機構靠譜嗎?
    [摘要]科幻小說《三體》編審、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被冷凍遺體,她的大腦已經存放於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這個組織究竟靠譜嗎?科幻小說《三體》編審、重慶女作家杜虹選擇離世後被冷凍遺體,並期待50年後的科技能令其復活。
  • 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 網友:科幻電影中死亡暫停要實現了?
    2017年8月15日訊,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黎史翔)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
  • 人體冷凍手術全球已經有117人參加,遺體被凍至負40度,後來如何
    而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探討病追尋長生不老或者說戰勝死亡的方法。古有秦始皇大肆煉丹,今也有大量的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投入大量的研究。人體冬眠技術,這是最接近現實的可實現人穿越未來的技術手段。在19世紀50-70年代,就有很多科學家相信人體冷凍技術能讓在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醒過來。
  • 全世界已保存350例冷凍人,最久被冰封53年,如今他們還能「復活」嗎?
    生物細胞在超低溫的環境下可以得到長期保存,基於這一原理,誕生了一門醫學——冷凍學,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人體冷凍也成為可能。 生前因癌症等難以治癒的病人在同意被冷凍之後,在死亡後的幾分鐘開始冷凍程序,將死者的屍體在水中進行低溫冷卻,接著快速轉移到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氮當中進行保存,有的人只是保存一個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