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教育中的創造力

2020-12-17 光明數字報

    創造力如今成為人們強烈渴求的一種能力。有人認為創造力是創新意識,能夠突破傳統思維;也有人認為人類的革新和演變就是創造力作出的巨大貢獻。部分教育專家認為創造力在教育中分成三部分,即創新式教學、教學提高創造力和創造力學習。創新式教學法主要指教師對於創新式教學方法的運用,創造一個活躍互動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乃至創新思考能力。而通過教學提高創造力主要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授學生某種思考技能,從而鍛鍊其思維活力與能力,真正做到跳出盒子來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習創造力指為學生日常學習提供和規劃能夠提高其創新思維的日常課程。

    創新式教學要求老師必須成為一位課堂上的創新者。一位具有創新意識的老師一定是能夠根據課堂上不同情況的需求而隨時變換和建立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技巧的人。下面簡單列舉幾種教師在課堂上常用的創新式教學方法。

    首先,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提問教學法。一位富有好奇心的老師往往能夠在課堂上提出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卡頓在1988年進行了一項關於提問教學法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經常在課堂上被提問的學生能夠更有效地達到和完成學習期望,並對教學內容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反之,那些課堂上從未被提問過的學生在這些方面遠遠不如前者。然而,教師如果不注意問題的類型以及提問的時間點,不僅會導致浪費課堂時間,更可能會將學生的思考引領到一個錯誤的方向。例如一些老師喜歡在課堂上反覆問一些過於簡單或過於難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與教學內容毫無關係,對學生進行教材的理解毫無幫助,這類問題毫無疑問是需要避免的。

    其次,教學激勵法也是教師常用的方法。外在激勵法是學生在學習中達到或未達到某種程度的要求而得到一些可能性的結果,從而被這些結果所激勵,例如得到獎勵或者恐懼懲罰。內在激勵法是學生被學習經驗本身所激勵,並且他們對整個學習的過程感到非常滿意和愉悅。這兩種激勵法需要按照教學中不同的情形交叉使用,無論單獨使用哪一種都不足以長期或是全方面地對學生進行激勵。然而在教學中,大多數老師將考試分數作為激勵學生學習的惟一外在動力,卻忽視了學生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和渴望。

    第三種創新式教學法是戲劇教學法,又稱角色扮演教學法,指老師將整個課堂模擬式帶入一個真實的生活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然而在目前教學課堂中這種教學法或許並不多見,但是這種教學法卻能夠充分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具有發展創造力氛圍的學習環境,也非常適用於克服傳統課堂上語文或者英語課文背誦的枯燥與死板。戲劇教學法尤其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學生群,不僅能夠令他們更有效地並且富有情緒地融入課堂學習,還能提高學生的個人自信心和演講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授並引導學生進行擴散性思維是非常必要的,最為實用的擴散性思維活動便是我們熟知的頭腦風暴,學生通過對一個指定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或者討論,擴展出一系列的答案,最後將這些答案進行提煉總結。一所中學曾進行過一項實驗,要求學生創造一塊新大陸並解釋這塊大陸將如何發展。研究過程中,老師提供給學生數節關於地理與人類歷史發展的課程,以便他們列出一系列可能影響新大陸發展的人文因素,從而解釋新大陸的發展。結果表明,頭腦風暴活動十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為學生吸收知識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方法也能夠促進學生發展個人創造力。最為著名的便是「6個顏色帽子」的引導活動。老師將學生分組並讓他們對一篇文章的人物進行分析討論,每組6個人,每個人有一頂不同顏色的帽子,每種顏色代表文章分析的某個角度。例如:黑色帽子是批判性的角度,紅色帽子是直覺、感性的角度,綠色帽子是負面角度等。然後讓各小組從被分配的角度對人物進行分析。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跳出自己原來的單色帽子,在多色帽子的激烈碰撞中發現並篩掉一些沒用的分析與評價,最終結合所有的角度創造出最合理的角色分析。

    提到與創造力相關的課程,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藝術教育,例如繪畫、音樂等。然而由於學生尤其是中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學習任務,學校不得不縮減看起來不夠學術的藝術課程。這個問題不僅僅出現在中國,英國中小學藝術課程也面臨縮減。

    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有學者提出一個可行方案,就是將藝術教育與其他科目進行綜合教學,搭建四種具有可行性的課程結構:所有課程內容統一集中於某個具體的歷史時間段和文化;所有課程嘗試集中分析藝術形式的相同與不同;所有課程圍繞某個相同的主題,並且這個主題能夠通過藝術得到深入的探索;教師在所有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某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恰好能夠追溯到藝術。當藝術教育能夠很好地與其他科目相綜合時,學生便能夠對科目進行深入的理解,思維也能變得更加靈活。這種方式更能夠為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提高個人創造力提供機會。

    總之,教師是否能夠成功地將以上方法靈活且有效地運用於課堂,進行更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系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教育學碩士)

相關焦點

  • 優質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成長發育>正文優質教育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 帶BB看世界 激發自由創造力
    然而,家長倘若一味地為孩子制定規章制度,那麼孩子的自由創造力也會隨之被限制。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如何開發孩子的自由創造力吧!  現今社會,人們的發展離不開創造力。良好的創造力不僅僅能夠助孩子走向成功之路,而且能夠造福於人類。
  • 父母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做完這個測試之後,兩組人又分別做了幾道關於創造力的測試題,比如給一個舊輪胎設想新的用法,完成一幅未完成的素描。結果發現,之前想像自己是個6歲孩子的人,在之後的創造力實驗中,分數遠遠高於那些正常的成年人。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激發創造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孩子。對大部分人的一生來說,創造力是一個不斷下降的趨勢。
  • 為什麼小熊美術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機器可以工作,但是機器卻缺少生命、創意、靈魂、想像力、創造力,而這些正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寶貴財富。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需要做什麼,才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保護好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呢?  答案一定是:學美術。  想像力是每一個孩子的天賦技能,而繪畫又是最好的培養方式。
  • 淺談在美術教育中如何發展幼兒創造力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淺談在美術教育中如何發展幼兒創造力   簡介:在趙承福教授的一次報告中,我聽了關於中國孩子繪畫方面的一個問題,繪畫比賽經常有,孩子們的作品一年比一年好
  • 用簡單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這5個方法很合適!
    快把蔬菜放回去」;當孩子開啟連珠帶炮式的提問時,為了省心,一句「沒空」便剪斷了孩子想像力的翅膀,還順手給孩子丟了一本《百科全書》……搜圖孩子的創造力與生活息息相關,與我們的教育態度息息相關,你的每一句否定、每一個忽視,終將會一步一步扼殺掉孩子的創造力。
  • 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激發創造力
    ️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逐漸意識到要帶娃親近大自然,在自然課堂中寓教於樂。科學已經證明多接觸自然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好處,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不能總讓孩子在室內呆著,要走出去,親近大自然,讓自然滋養孩子的心靈和激發人來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 這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19個課堂實用方法
    為了激發學生對某個學科的深刻的、廣泛的和創造性的思考,老師必須確保學生們對該問題有足夠的興趣,這樣他們才會真正地去關注。個人的興趣結合教師布置的研究課題可能會激發創新,必備內容+個人興趣=成功和獨創性。11.給學生的創造力頒布一個知識共享的許可協議,以示尊重。
  • 墨倉式列印立體紙模激發孩子想像力和創造力
    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是當前社會熱議的話題之一。其實,對於兒童教育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環境、形式、遊戲等,讓孩子了解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和做事方法,而這些意見和方法是會被尊重、認可和加以讚許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待事物往往會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這其實就是想像力和創造力。
  • 陶藝體驗課 激發孩子創造力
    在活動中,指導老師先從介紹古老的陶瓷文化開始,引導孩子逐步了解陶藝的歷史及製作過程,感受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隨後又引導學生運用揉、團、搓、捏等方法自由地改變陶泥的形狀,從而激發孩子的濃厚興趣。孩子們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操作,看著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孩子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通過陶藝體驗活動的開展,讓社區青少年近距離地感受到陶藝的魅力,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 腦洞大開 如何激發孩子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從小就培養,這關係到孩子的想像力、創新能力,因此家長們從小關注孩子的生活環境,鍛鍊孩子的活動能力、創造力。這裡小編就給家長們出些妙招,幫助提升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更加的聰明,更加優秀。
  • 亳州三小:學生美術展激發藝術創造力
    此次展出的以孩子們的美術作品為主,學校美術老師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鼓勵、激勵孩子,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契機,用好奇心、新鮮感去滋養孩子們的創造力,讓他們活在感知美的世界裡,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此次美術作品展全面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和氣氛,激發了學生創作和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同時豐富了學生們的課餘生活,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有利於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 小白龍:玩具專家積高積木,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原標題:小白龍:玩具專家積高積木,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齊魯晚報濟南
  • 周淑惠:3大板塊15節課,提升教師與家長創造性教育教學——激發兒童的創造力 | WPEF · 咪幼直播
    《創造力危機》一文中指出:「98%的學前孩子都有著天生的創造力,但步入學校教育後卻只有2%的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創造力。」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託倫斯在研究中發現,3-5歲是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高速發展時期,而5歲以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 STEAM教育如何影響孩子創造力及想像力?
    孩子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通過不斷地與外界接觸,學到新的知識,豐富社會經驗,會隨著對外界的認知而逐漸改變。創造力還是較為重要的能力,孩子們胡思亂想的少了,但是會想出一些基於一定現實基礎的可以實現的東西,而這種能力,就需要通過STEAM教育來鍛鍊實現。
  • Wacom數位板,帶你激發無限創造力
    一款好的數位板,是可以激發使用者創造力的,而其中的關鍵因素,就在於繪畫的手感。Wacom影拓 CTL6100採用了先進的電磁共振EMR技術,壓感筆中沒有電池,手感輕盈舒適不累贅,移動順暢,控筆自如,想怎麼畫就怎麼畫。而適中的4096級壓感等級,更是提高了下筆的準確度,線條粗細深淺盡在掌握,模仿真實紙筆的繪畫體驗,保障繪畫的流暢程度。
  • 4個方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的思維常常是天馬行空的,很多時候大人都很難理解,但是這並不妨礙大人對孩子奇思妙想的尊重和鼓勵,讓他們能夠擁有更好的創造力。今天就來說說家長應當如何培養孩子在創造方面的能力。在講究素質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明白了「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
  • 森林教育丨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創造力」
    尋找創造力丨網絡以往,我們常常把創造力歸到孩子們的天賦裡。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擁有著巨大的潛能,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發掘和培養。森林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呢?地域、環境、氣候等場地特點設置活動庫,以幼兒為主導生成課程,讓孩子們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提升獨立自尊自信,激發對大自然的探索,培養探索精神和環保意識,實現各個領域的全面發展。
  • 普樂課堂: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普樂兒童創造力課程交流會暨引導師培訓工作坊」 10月25日,北師大兒童創造力發展與教育研究中心在北師大Zoom會議室,舉行線上「普樂兒童創造力課程交流會暨引導師培訓工作坊」。由該校教導主任陳潔、語文老師徐瑩、數學老師萬蕾帶來的示範課《迷霧森林》,為科學學科與創造力的融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學生們在課堂中激發的熱情、靈感和產生的作品,令與會者讚嘆。科學融合示範課《迷霧森林》
  • 找靈感:15個能激發你創造力的地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生活百科>正文找靈感:15個能激發你創造力的地方 2013-11-05 09:56 來源:滬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