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麥包含的營養價值無論對於成人還是嬰幼兒來說都是好處多多。特別是富含膳食纖維這一點,對消化能力較弱的寶寶來說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有助於慢慢調節寶寶腸胃。
市面的燕麥種類繁多,走進商場簡直花多眼亂,應該怎麼挑呢?
燕麥和麥片不是一種東西
因為燕麥產品最初是以燕麥片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所以大家最熟悉的燕麥產品就是燕麥片。久而久之,大家心目中就形成了「麥片」這個概念。但其實麥片是不等同燕麥片的。
麥片:
麥片是以燕麥、大麥、小麥、蕎麥、玉米、大米等禾穀類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即食或加熱食用的食品。現在賣的一些"麥片"或稱為"營養麥片",裡面還會加入麥芽糊精,奶精等,降低營養價值還會提高血糖上升速度,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燕麥:
而燕麥分為兩種,一種是皮燕麥,一種是裸燕麥。
皮燕麥以種子是否帶殼分為帶稃型和裸粒型。主要用作飼料和飼草。
裸燕麥也叫燕麥米、油麥、玉麥、莜麥。比較難煮熟,要泡很久很久才能煮熟。跟黑米的口感差不多。比較硬,嚼得太陽穴超級疼。
我們吃得比較多的是燕麥米經過加工得到的燕麥片。分輕加工燕麥和重加工燕麥。
輕加工燕麥是未經過蒸煮過程加工的燕麥,吃的時候要熱水衝或者要煮。
重加工燕麥是已經加工蒸熟或是經過膨化的燕麥,配合牛奶、酸奶浸泡即可食用。
燕麥片的分類
市面上的燕麥片有很多種,各位媽媽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來挑選。
純燕麥片
純燕麥片呈扁平狀,直徑約相當於黃豆粒,形狀完整,有點像瓜子仁。保留了燕麥原有的營養價值,飽腹感十足卻含糖量低。就是有點難煮,煮出來高度黏稠,但還能看出形狀。如果沒有時間給寶寶加工的話,可能不太適合日常食用。
快熟燕麥
快熟燕麥是純燕麥片進一步加工的產物,口感更綿軟、壓的更薄。口感綿軟,煮或衝的時間比較短,一般只要用煮5分鐘左右即可。當然,這種精加工的燕麥片營養會流失流失比較多。
即食麥片
這是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燕麥片,完全可以說是懶人專屬,被稱為富有「快餐文化色彩」的燕麥片。即食麥片我吃過桂格,熱水一泡就軟了,或者加牛奶放微波爐熱一下。很好吃,黏黏噠。
如何挑選燕麥
在選擇燕麥片產品時,我們還需要看燕麥片產品的膳食纖維含量,因為我們就是奔著燕麥富含膳食纖維這一點去的。一些純燕麥產品的膳食纖維含量在6%-10%左右,膳食纖維含量越低,一般也說明產品中的燕麥含量也越低,需要注意的是,有部分不良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故意標高燕麥中膳食纖維的含量,欺騙消費者,如果食品營養成分表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超過10%,那麼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商家人為添加了膳食纖維,一種便是赤裸裸的欺騙了。
燕麥片的花樣吃法
水果燕麥牛奶
將燕麥片用半杯熱開水衝泡,再加入鮮奶,加入香蕉,蘋果,撒上葡萄乾就可以吃了。
金麥釀苦瓜
南瓜去皮、蒸熟,碾成泥。放入麥片,小火炒香,放入南瓜泥,翻炒均勻,加入糖桂花,炒至順滑,盛出,釀入焯燙過的空心苦瓜中即可
營養燕麥餅乾
準備低筋麵粉75克、快熟燕麥片50克、細砂糖20克、紅糖20克、椰蓉25克、黃油60克、玉米糖漿15克(沒有玉米糖漿,可以用蜂蜜代替)、小蘇打1/4小勺(1.25ml)
黃油切成小塊加熱溶化成液態。將玉米糖漿倒入黃油裡,攪拌均勻。低筋麵粉和小蘇打混合後也篩入大碗裡,將過篩後的粉類和燕麥片、細砂糖、紅糖、椰蓉等完全混合均勻,倒到黃油糖漿裡。用勺子拌勻,成為餅乾麵糊。烤盤上鋪烤盤紙。用手抓一小塊麵糊,用力捏成球形,再壓扁,放在烤盤上。將烤盤放入預熱好上火170℃,下火150℃的烤箱中層,烤15分鐘左右,至表面深金黃色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