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溫了《千與千尋》,我已經不知道重溫了多少次了,這一次看僅僅是因為前幾日看了《你的名字》,就想好久沒看《千與千尋》了,找個時間看了唄!然後就出了很多感覺。
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家裡的電視上,那時候上小學,還和媽媽弟弟一起看電視,當時我被湯婆婆大大的臉嚇壞了。還記得有一幕是千尋找湯婆婆籤約的時候,湯婆婆的整張臉都貼著千尋,我媽媽說那人的臉怎麼那麼大。後來,我不記得當時有沒有把電影看完,反正從故事一開始的隧道我就已經很害怕了。
上了高中,和朋友談起《千與千尋》,還說這部電影挺嚇人的,但是很好看。
真正愛上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大學時期,當時很閒,我就開始看老電影,自然而然就刷到了《千與千尋》。因為很久沒看了,所以情節都不記得了,相當於第一次看,沒想到這時候再看感覺完全不同,故事裡豐富的世界很適合我這種整天胡思亂想的人。那時候覺得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觸動,但是不知道它的一些含義。
後來,想收集動漫裡的經典臺詞,就無意中看到了《千與千尋》的場景意義,這樣的文章很多,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不管是官方的還是網友見解,都很有意思。不過,那時才發現《千與千尋》的經典臺詞不多,其實它的很多價值是慢慢領悟的,就穿插在故事裡,所以顯得不那麼矯揉造作。有時候,我覺得為了特意顯示故事的內涵而設置一些誇張的臺詞,反而讓故事變得累贅了。
這次看我忽然有些心酸,而且是為了無臉男心酸,每一次當無臉男給千尋東西被拒絕的時候,看著很落寞……就好像你想對別人好,可是對方不需要你的好一般。無臉男的付出好像很久以前就被看到了,因為看到有些同學會比較喜歡無臉男,但是我是今天看才明白的……
故事裡的人都不算太壞,湯屋裡的人一開始排斥千尋,後來也站在她那邊;小玲、鍋爐爺爺、煤球……底層的人似乎最先接受了千尋,他們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是不排斥弱小的千尋;還有寶寶也是知道感恩的,而且當小烏鴉累的時候,寶寶還懂得背它,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孩子,但要是沒有遇到千尋,應該會被慣壞……還有反派湯婆婆,其實她說的話也是有道理的,比如「憑什麼你想要工作就要給你工資」「又開了不好的先例」等等,管理者的表現大約都是這樣的吧!
以前的我最喜歡千尋說出白龍的名字的那一幕,和神明一樣的名字,我也幻想這樣的邂逅,可是現在卻很喜歡無臉男給千尋很多牌子的那一幕,人的喜好真是說變就變,也許是處境不同了吧!
千尋在湯屋的確是弱者,她力氣小速度慢,最大的優點就是她從不貪心、善良、本分、感恩、願學習……可是在忙碌只看利益的湯屋裡,這樣的人一點也不好。看到千尋收拾大浴室、伺候麻煩的客人的時候,也會想到工作中的一些處境,但願所有的努力能換來認可。
故事裡還有一點我好像也是現在才懂,那就是白龍的出身,他應該是因為琥珀川被填了,失去了歸宿才來依附湯婆婆的吧!想起家門口的那條江,也是被填得越來越窄,曾經夢見江裡有一條白色發光的魚,現在已經做不了這樣的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