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之後的故事是什麼樣的呢?

2020-12-25 山胡的動漫狂想

「每一次我們跌倒在地,仰望天空;我們驚異於她的湛藍,似乎是生命中的第一次。」

大家好,這裡是新一期的漫學遊記。

《千與千尋》想必大家都看過,這是宮崎駿老先生享譽最高、最廣為人知的一部作品,講述千尋與父母誤入神明的居所,如何靠著自己的勇氣解救父母,並找到回家的路的故事,畫風優美,情節跌宕起伏又帶著溫情。全篇與愛分不開,不管是千尋找回父母,還是白龍保護千尋,抑或是千尋解救無臉男,都是愛如水推舟一般才有這一幕幕感染力極強的畫面。

故事以白龍千尋分別,千尋和父母離開為結尾,讓人感覺意猶未盡,生出遺憾之感。尤其千尋鬆開和白龍牽著的手,不能回頭的向前走,我們不禁感嘆,難道他們這麼美好的感情就要斷了?不能再相見了嗎?

我們先看看其中的一些冷知識

鳥居,是一種類似於中國牌坊的日式標誌,常設於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圍的木柵欄處。主要用以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將它視為一種「門」。千尋和家人在開車的途中經過了一個鳥居,也就預示著他們進入了神的領地。

從人類世界跨入神靈世界,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開頭千尋和白龍一起過橋時,白龍提醒「過橋時不能夠呼吸」,橋是兩個世界的過渡帶,在這裡有許多禁忌。

在千尋和父母剛進到那個世界的那條街上,可以看到很多建築上面有眼睛。日語中眼睛的說法是『目』讀作『め』,而日語中的『夢』讀作『ゆめ』,聯繫柘植義春的夢的故事以及看板的相似度,可以懷疑作者在這裡用眼睛來暗示這兒發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個夢。

千尋進這個世界沒多久,就接近黃昏直到天黑,之後妖怪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個世界露出了真正的面目。

「黃昏(たそがれ)」一詞來源於「誰そ彼」。在日落前後的這段時間,由於四周光線暗淡了下來,人們在路上擦身而過時,會彼此互道「誰そ彼」,也就是「あなたは誰ですか(您是誰)」,以此取得相互間的交流。由此日落時刻被稱作「たそがれどき」,後來就演化成了「たそがれ」,即逢魔時。

河神的丸子。在千尋幫助河神洗淨汙濁之後,河神給了她一顆丸子表示感謝。河神身上的髒東西象徵著汙染,人類破壞河流,大地讓河神也深受其害。這個丸子擁有著淨化的能力,讓白龍把吃下去的東西給吐了出來,而千尋吃了只是很難受,並沒有吐出來,說明她很純潔。

《千與千尋》裡其實有很多伏筆,比如白龍說他會和湯婆婆商量不再做她的徒弟,再加上白龍已經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得到了自由,有機會離開這裡。還有千尋離開隧道回頭時那頭繩的閃亮,也預示著千尋的記憶可能被錢婆婆的魔法所保護,並沒有失去。這種種的一切,都說明他們還有相見的可能。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到底要如何相見。

為此,我有去查找相關的內容,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有《千與千尋》續集的出現。但是遺憾的是,宮崎駿老先生並沒有相關的想法,他想留下缺陷美,當白龍握著千尋的手,說,我不能再往前走,但我會設法解除契約,回到原來的那個地方去,二人定下諾言時,答案應該很明顯了。有了愛,有了承諾,再久遠的相逢都是可期的,簡單的。相信每一個看過電影的觀眾心裡都有了自己對於他們相逢的畫面,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期待,想必這也是宮老給出這樣結局的願望吧。

他們會在千尋重回小時候的居所時相遇。白龍將千尋從錢婆婆那裡帶回來,飛翔在天空中的時候,千尋發覺伏在白龍背上的感覺似曾相識,說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溺水,後來獲救。那條河流的名字好像叫做,琥珀川。之後白龍因為千尋的提示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賑早見琥珀主。原來白龍曾是琥珀川的河神,由於人類開發填埋掉了那條河流,他才不得已來到這裡,與湯婆婆籤訂契約學習魔法。

他找回了名字,就有擁有自由的機會。千尋也許會在命運的安排下重新回到之前落水現在已經是公寓的地方居住,而白龍失去了他守護的河流,但是他擁有魔法想在人類世界生存也並不困難。在曾經是琥珀川的地方再見,也不失為一種浪漫的相遇。

其次,你還記得白龍為救千尋對湯婆婆說的話嗎?哪怕是被大卸八塊也無所謂。那千尋和父母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白龍的命運是什麼?雖然他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有獲得自由的機會,但是湯婆婆到底會不會讓白龍付出代價,這一點我們都不知道。並且白龍和千尋分別時,千尋問到「我們還會再相見嗎?」白龍沒有回答,只是喚著千尋離開,那他是否已經料想到自己的結局呢?若是這樣的話,白龍可能永遠無法再和千尋相見。所以,我希望是錢婆婆不找白龍的麻煩或者坊寶寶和眾人能夠救下白龍,還這個童話一個美好的結局。

千尋和父母到底在這個世界呆了多久?這兩個世界的時間是混亂的,根據他們走出隧道時的場景,我們可以判斷,應該有一個星期到一個月的長度,比在裡面呆的天數要久。這樣看,千尋和白龍如果相遇,那千尋將要等待更久的時間,並且有可能那個時候白龍看起來會比千尋小一點,這樣想感覺還挺萌的。

或者簡單點看,白龍和千尋之間不是愛情,只是一種陪伴朋友之前的感情。這樣的話,白龍助千尋離開那他們也不一定要相見,有著這段難忘的經歷,記憶裡留下對方的存在就足夠了。閃光的頭繩只是簡單地保佑千尋平平安安,讓千尋記下她在這個世界的改變,哪怕沒了記憶也依舊勇敢,堅強。這樣的故事本身也是很美好的。

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怎樣理解、解讀這個故事,全在大家的想法。若大家感動於他們的感情,希望他們相見,那他們終將會相見,不必在意其他可能,命運會化險為夷的。

今天的講述就到這裡了,我們下一期再見。希望您的關注,點讚,評論,您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此文章只表達本人觀點,與百度立場無關。圖片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在《千與千尋》:長大之後,還有童話故事再相逢
    19歲的《千與千尋》曾經出現在許多的十字路口。童年時代,「爸媽變豬」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童年陰影;青春期,千尋、白龍的無知愛情,與萌芽的青澀心悸相呼應;年輕時,職場多樣性的真實反映,讓人在午夜夢回時感觸深刻。這部世紀之交成人童話,故事明快溫馨,背景沉重悲觀,刻畫了世間的善惡。
  • 千與千尋的意義藏在故事 感謝遇見這個故事
    今天重溫了《千與千尋》,我已經不知道重溫了多少次了,這一次看僅僅是因為前幾日看了《你的名字》,就想好久沒看《千與千尋》了,找個時間看了唄!然後就出了很多感覺。後來,我不記得當時有沒有把電影看完,反正從故事一開始的隧道我就已經很害怕了。上了高中,和朋友談起《千與千尋》,還說這部電影挺嚇人的,但是很好看。
  • 《千與千尋》:一個關於「尋」的故事
    最近,《千與千尋》即將在大陸上映,作為一個十年前看過這部作品的老觀眾,自然不會缺席。乘著上映的懷舊潮,想聊一聊我對這部電影的一點想法。《千與千尋》中的千和千尋分別是在妖怪世界和現實中主角的兩個名字,分別代表兩個世界,而尋就是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主題。
  • 《千與千尋》講述了兩個故事,而冒險的故事給大家的啟發更大
    《千與千尋》給我們講述的其實是兩個故事,一個是不要被眼前的物質所誘惑,要保持初心,另一個是年少的千尋不得已走上冒險之路獲得成長,並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家人也找回了初心,給大家直觀感受的也許是第一個故事,畢竟千尋是因為爸媽被食物所誘惑而變為豬,所以開始整個故事,但其實,第二個的故事給當下我們的啟發更大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珍貴手繪搞影片劇情大致可以概括為一個冒險故事。故事《千與千尋》然而這場冒險卻沒有通常少兒作品中的正邪之爭、沒有神奇的超能力和武器,片中的角色也並非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故事《千與千尋》說的是少兒動漫,卻俘獲了數以億計的成年粉絲。
  • 五十部經典電影之一,《千與千尋》小說版
    《千與千尋》是日本著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獻給曾經有過10歲和即將進入10歲的觀眾的一部影片,它以現代的日本社會作為舞臺,講述了10歲的小女孩千尋為了拯救雙親,在神靈世界中經歷了友愛、成長、修行的冒險過程後,終於回到了人類世界的故事。
  • 關於《千與千尋》你所不知道的幕後故事,經典背後是用心的製作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是奧斯卡獲獎影片,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虜獲了全世界觀眾的心。那你知道它的背後故事嗎?帶著這些鮮為人知的事實,會讓你再次愛上這部電影。《千與千尋》沒有劇本儘管《千與千尋》的情節豐富,人物發展也很有特色,但它並不是按照劇本製作的。
  • 如何評價《千與千尋》影評 千與千尋的恐怖真相你敢看麼
    在湯屋,沒人記得自己的原名,每天大量重複性的工作,很多人最終都會忘了原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電影名為《千與千尋》,小千丟掉名字、又重新找回名字的經歷,就像是人們在社會中迷失自我、又尋回自己的過程。3.人物《千與千尋》是給孩子們的動畫,但裡面的人物從來不是黑白分明,其中,最令人難忘的還要屬無臉男。
  • 《千與千尋》之後,宮崎駿的下一部「退休作品」是?
    ,從開始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就算從現在開始順利推進的話,還要三年吧,大概一共會用六年的時間,究竟能做出什麼作品呢,我非常期待,每次都會覺得非常興奮和激動,各種細節都沒有偷懶,我看著目前完成的部分,就非常期待三年後的成品。」
  • 宮崎駿《千與千尋》分鏡欣賞,豐富的細節讓人讚嘆!
    【動漫雜談】《千與千尋》分鏡欣賞《千與千尋》正在熱映,又一次引起了一波觀眾們對於宮崎駿的討論熱情。除了充滿幻想與童真的故事之外,故事中隱藏了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與情節,也給觀眾留了足夠的解讀餘地。今天一天就看到很多關於《千與千尋》的優秀影評。有的說這不僅是成長的故事,也在探討記憶的珍貴,告誡成年人不忘初心;有的說作品中的油屋與其中形象各異的服務員,是社會中企業的真實寫照;有的聯繫現實生活,以「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為話題,分析了「免費」服務帶來的隱藏風險。
  • 《千與千尋》一個普通女孩的成長故事
    他的筆下有許多為世界各國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所知曉的動畫電影:《風之谷》、《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等,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千與千尋》。《千與千尋》刻畫了一個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少女形象,她不同於宮崎駿其他作品中的少女,沒有幽靈公主的堅韌美麗,沒有金魚姬的活潑浪漫,也沒有娜烏西卡的自信果決,影片中的女主荻野千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甚至有點膽小嬌氣的少女。
  • 重溫《千與千尋》之後才發現,原來宮崎駿才是真正的色彩大師!
    《千與千尋》再次上映,不知道你有沒有為它貢獻一張影票?周末小編約著好友再次重溫了這部經典,笑點還是爆笑,淚點依舊動容,不變的是那份童真,改變的是觀看的我們,但是今天我要講述的是除去「成長」這一故事,探索千尋背後的要告知我們的現實。
  • 千與千尋為什麼叫千與千尋呢?原來還有這一層意思!
    《千與千尋》片名翻譯是錯的,電影原名叫《千與千尋的神隱》。《千與千尋的神隱》我理解,就是講一個女孩的兩面,她作為「千」活在妖怪世界裡的時候,一個叫做千尋的人間女孩,已經(出於某種目的或意義,被)消失了。千尋神隱和回歸的歷程,就是經歷了生到死死到生,從物質到精神又到現實,從幼稚變成熟的過程,正是影片的核心。
  • 我們與《千與千尋》的8個回憶
    眼淚有人說,10歲的人看《千與千尋》是一個故事,25歲看是第二個故事,50歲看是第三個故事。Sir也聽一個年輕人說過,她在大學看《千與千尋》,沒啥感觸;工作後看第二次,哭得像個傻*。《千與千尋》雖是童話,卻不止打動孩子。
  • 《千與千尋》內地票房破2億 網友:那年我欠《千與千尋》一張電影票
    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以及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日本動畫片《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21日在國內院線上映。   很多網友表示,「爬也要爬到影院,因為那年我欠《千與千尋》一張電影票。」   《千與千尋》問世18年後才登陸大陸院線,沒想到票房號召力依舊驚人。
  • 豆瓣top250~6 |《千與千尋》(2001)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思想轉變過程的一個新的體現。先不談導演深沉次的電影主題,即使影片只是講述關於一個年輕女孩的冒險,它仍然是如此令人震驚!值得一提的是,《千與千尋》的作曲家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他長期以來一直與宮崎駿進行著動畫作品的合作,宮崎駿大部分的電影音樂都是由久石讓撰寫的。可以說,久石讓是宮崎駿動畫音樂的代言人。而他在《千與千尋》中的配樂幾乎代表了宮崎駿動畫音樂的最高水平,他極簡的音樂風格使得《千與千尋》動畫電影充滿了想像力和趣味性。
  • 影評《千與千尋》作者:萌小二
    《千與千尋》是一部由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誤入靈異世界之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在經歷了重重困難之後,千尋最終救出了爸爸媽媽,拯救了白龍。這部電影其實是一部不僅獻給孩子、更是獻給大人的寓言童話。在主人公千尋柔弱膽小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純真勇敢的心。而就是因為千尋的純真勇敢,她獲得了鍋爐爺爺的幫助。也正是因為她的純真勇敢,才得到了救白龍的藥丸。
  • 《千與千尋》:童話世界裡的詩意
    《千與千尋》正式上映於2001年7月,2019年6月正式於國內上映,該片由宮崎駿執導、編劇,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講述小女孩千尋與父母誤入神奇的異世界,父母因誤食了給「湯婆婆」客人準備的食物後,被「湯婆婆」用魔法變成了豬,千尋經歷了種種冒險,認識了「湯鍋爺爺」、小玲、白龍等許多朋友,最終將父母成功救回現實世界的故事。
  • 《千與千尋》:我們,終會重逢
    一提到動畫電影,不能不提的是宮崎駿;提到宮崎駿,不能不提的是《千與千尋》。《千與千尋》在國內上映了。千與千尋01關於成長的故事《千與千尋》整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孩子的冒險:10歲的少女千尋與父母一起從都市搬家到了鄉下。沒想到在搬家的途中,一家人發生了意外。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在那裡不勞動的人將會被變成動物。
  • 《千與千尋》:送給女孩們的禮物
    有人說宮崎駿在他的新片《千與千尋的神隱》中傳遞他對「生活」的定義。他在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說,他未刻意借作品傳達任何環保或反戰的訊息與思想,他只是一個「搞娛樂」的人而已。宮崎駿曾對記者說:「我拍這部電影時,就希望看了這部電影的孩子們長大了、老了,還會想帶自己的孩子重看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