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應縣老鄉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提到應縣木塔,
人們總會嘖嘖稱奇,
它與比薩斜塔、艾菲爾特塔,
並稱為世界三大塔,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應縣木塔不僅年齡比後兩者大很多,
傾斜度也已經超過了比薩斜塔,
塔身第二層明層有明顯傾斜,
最大傾角已達11.3度,
世界上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其傾斜角度大約為5度。
也就是在這座舉世聞名的木塔邊,
其實還有一間「小廟」,
面積雖小,卻「藏」著世間珍寶。
▲應縣木塔全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佛宮寺院內,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圖/田博攝
這座應縣木塔的「鄰居」,
就是淨土寺。
別看它並不怎麼宏大和知名,
卻是由兩代帝王聯手打造起來的。
▲淨土寺大雄寶殿 圖/郭嘉偉攝
第一位帝王是後唐明宗李嗣源,他本是沙陀人,使用非常之手段「取代」了李存勖,成為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在位初期誅殺貪腐,整頓吏治,可以說是五代時期較為「平和」、「安定」的時代,也就這位皇帝,建立了淨土寺的前身,也就是李嗣源的祖廟。
第二位皇帝是完顏晟,巧合的是,這位皇帝也是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繼任完顏阿骨打之位,成為金太宗,攻謀殺伐,不斷侵擾北宋,製造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變」。完顏晟繼承大統的第二年(公元1124年),在李嗣源家廟的基址上建起了淨土寺。
這位北方少數民族的皇帝,
為什麼要建一座佛教廟宇?
那就不得不提到淨土宗。淨土宗是東晉文僧慧遠在廬山創建,最初稱蓮社,故又叫蓮宗,是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法門,屬中國佛教宗派之一。淨土宗因倡導的修行方法簡易,至中唐之後,廣為流傳,還在日本得到迅速發展。傳說,完顏晟這位女真族男子,信仰彌陀之說,因此為他的先妣(死去的母親)在應縣建立淨土寺,僧善祥奉敕創造。
既然是皇帝所建,
可是它為什麼變得如此之「小」?
淨土寺全寺建築分布在東、西兩軸線上,西軸南端為山門,其後正中有金代舍利塔。塔高約10米,五層五座、八角串珠頂,全部石刻。座柱刻太子遊四門,正中刻蓮花盆,塔的下身刻陀羅尼經文,並有「(重)熙九年歲次庚辰八月」字樣,這些遼代雕刻珍品,毀於1969年。
塔北有天王殿,塔東、西兩側有鍾、鼓二樓,同配殿相對稱,北端大雄寶殿即廟之前室。寢殿等皆在縣城垣以北,明初縮城時,斷在城外,後傾廢。東軸南端是禪堂,其後有東、西配房,正中為佛堂,後有藏經樓三間,兩層兩簷。該寺原來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金、元時期尚極興盛,1969年絕大部分被拆毀。
圖/郭嘉偉攝
令人惋惜的是,
1965年淨土寺就被定為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9年卻仍遭到破壞,
直到2006年,
才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淨土寺大雄寶殿
現僅存大雄寶殿為金代原物。大雄寶殿深、廣各三間,平面略呈方形,單簷歇山頂,雖歷經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禎,清同治各朝多次修葺,尚存原貌。
1933年秋天,
梁思成一行考察完應縣木塔,
在木塔幾百米之處發現了淨土寺,
那時,它還是一片古建築群,
當他遊覽淨土寺後,
連連稱讚,說應縣有三寶。
一為佛宮寺釋迦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偉大傑作,實屬國之瑰寶,世之奇葩;
二是淨土寺的天宮樓閣藻井,構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瓏細緻,超類絕倫,是國寶一絕;
三是淨土寺山門前的一對石獅,「披頭散髮」,造型獨特,雕工精美,全國罕見。
三寶之中有兩「寶」都在淨土寺,
可見「小」廟「藏」重寶。
天宮樓閣鑿井
美麗山西 | 建在房頂的「井」,美得讓人瞠目結舌
大雄寶殿殿頂之天花藻井,又叫「天宮樓閣」,八卦傳頂,構造精美,雕工巧細,在國內外同類建築中罕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覆鬥形天花板,以房梁劃為九格,分作九個藻井,當心間的藻井最大。每個藻井中心為一紅色圓星,藻井下飾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繪。下層四周置平座,設欄杆,四面各開一門。四周天宮樓閣廊房莊嚴雅致,閣內壁板上繪佛像。上層藻井內盆角,平拱繪龍鳳,中間背板雕刻兩條龍,金龍盤簇、矯健,氣勢磅礴,增強了宗教建築內神仙幻境的效果。
當中間的藻井最大,
傳說,中間那兩條金色的浮雕雙龍
會在深夜飛舞,光照大殿。
八門九星和天宮樓閣,皆為小木雕刻,從星簷、鬥拱到吻獸、欄杆,都是按照建築物的比例雕成的,構件玲瓏精巧,規格手法變化多樣,技藝高超。
披頭散髮石獅
說起石獅,就頗為可惜了,梁思成當年考察淨土寺時,它們還在山門處,據梁先生考證,它們可能是遼代文物,面部造型酷似猿人,披頭散髮,與國內的石獅不同,十分罕見。
可惜的是,文革期間,這對石獅被人搗毀了面部,埋入土中,後來才被當地人挖出來存放在淨土寺內。雖然石獅面部已無法辨認,但從總體形態上,仍然能看出石獅的「披頭散髮」之狀。
滄桑巨變,有時逃不脫歷史,
曾經的建築群,
如今卻蜷伏在縣城一隅,
熠熠生輝的國寶也韶華不再,
不過,「廟宇」雖小,
卻遮不住珍寶的價值,
那些巧奪天工,
總是能穿透歷史厚厚的雲層,
再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投稿 | 合作請聯繫QQ:100370351
應縣人點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