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旁邊的小廟,卻藏著稀世珍寶

2021-03-05 應縣老鄉俱樂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應縣老鄉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提到應縣木塔,

人們總會嘖嘖稱奇,

它與比薩斜塔、艾菲爾特塔,

並稱為世界三大塔,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應縣木塔不僅年齡比後兩者大很多,

傾斜度也已經超過了比薩斜塔,

塔身第二層明層有明顯傾斜,

最大傾角已達11.3度,

世界上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其傾斜角度大約為5度。

也就是在這座舉世聞名的木塔邊,

其實還有一間「小廟」,

面積雖小,卻「藏」著世間珍寶。

▲應縣木塔全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佛宮寺院內,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圖/田博攝

這座應縣木塔的「鄰居」,

就是淨土寺。

別看它並不怎麼宏大和知名,

卻是由兩代帝王聯手打造起來的。

▲淨土寺大雄寶殿 圖/郭嘉偉攝

第一位帝王是後唐明宗李嗣源,他本是沙陀人,使用非常之手段「取代」了李存勖,成為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在位初期誅殺貪腐,整頓吏治,可以說是五代時期較為「平和」、「安定」的時代,也就這位皇帝,建立了淨土寺的前身,也就是李嗣源的祖廟。

第二位皇帝是完顏晟,巧合的是,這位皇帝也是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繼任完顏阿骨打之位,成為金太宗,攻謀殺伐,不斷侵擾北宋,製造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變」。完顏晟繼承大統的第二年(公元1124年),在李嗣源家廟的基址上建起了淨土寺。

這位北方少數民族的皇帝,

為什麼要建一座佛教廟宇?

那就不得不提到淨土宗。淨土宗是東晉文僧慧遠在廬山創建,最初稱蓮社,故又叫蓮宗,是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的法門,屬中國佛教宗派之一。淨土宗因倡導的修行方法簡易,至中唐之後,廣為流傳,還在日本得到迅速發展。傳說,完顏晟這位女真族男子,信仰彌陀之說,因此為他的先妣(死去的母親)在應縣建立淨土寺,僧善祥奉敕創造。

既然是皇帝所建,

可是它為什麼變得如此之「小」?

淨土寺全寺建築分布在東、西兩軸線上,西軸南端為山門,其後正中有金代舍利塔。塔高約10米,五層五座、八角串珠頂,全部石刻。座柱刻太子遊四門,正中刻蓮花盆,塔的下身刻陀羅尼經文,並有「(重)熙九年歲次庚辰八月」字樣,這些遼代雕刻珍品,毀於1969年。

塔北有天王殿,塔東、西兩側有鍾、鼓二樓,同配殿相對稱,北端大雄寶殿即廟之前室。寢殿等皆在縣城垣以北,明初縮城時,斷在城外,後傾廢。東軸南端是禪堂,其後有東、西配房,正中為佛堂,後有藏經樓三間,兩層兩簷。該寺原來規模宏大,布局嚴謹,金、元時期尚極興盛,1969年絕大部分被拆毀。

圖/郭嘉偉攝

令人惋惜的是,

1965年淨土寺就被定為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9年卻仍遭到破壞,

直到2006年,

才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淨土寺大雄寶殿

現僅存大雄寶殿為金代原物。大雄寶殿深、廣各三間,平面略呈方形,單簷歇山頂,雖歷經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禎,清同治各朝多次修葺,尚存原貌。

1933年秋天,

梁思成一行考察完應縣木塔,

在木塔幾百米之處發現了淨土寺,

那時,它還是一片古建築群,

當他遊覽淨土寺後,

連連稱讚,說應縣有三寶。

一為佛宮寺釋迦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偉大傑作,實屬國之瑰寶,世之奇葩;

二是淨土寺的天宮樓閣藻井,構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瓏細緻,超類絕倫,是國寶一絕;

三是淨土寺山門前的一對石獅,「披頭散髮」,造型獨特,雕工精美,全國罕見。

三寶之中有兩「寶」都在淨土寺,

可見「小」廟「藏」重寶。

天宮樓閣鑿井

美麗山西 | 建在房頂的「井」,美得讓人瞠目結舌

大雄寶殿殿頂之天花藻井,又叫「天宮樓閣」,八卦傳頂,構造精美,雕工巧細,在國內外同類建築中罕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覆鬥形天花板,以房梁劃為九格,分作九個藻井,當心間的藻井最大。每個藻井中心為一紅色圓星,藻井下飾天宮樓閣,作混金彩繪。下層四周置平座,設欄杆,四面各開一門。四周天宮樓閣廊房莊嚴雅致,閣內壁板上繪佛像。上層藻井內盆角,平拱繪龍鳳,中間背板雕刻兩條龍,金龍盤簇、矯健,氣勢磅礴,增強了宗教建築內神仙幻境的效果。

當中間的藻井最大,

傳說,中間那兩條金色的浮雕雙龍

會在深夜飛舞,光照大殿。

八門九星和天宮樓閣,皆為小木雕刻,從星簷、鬥拱到吻獸、欄杆,都是按照建築物的比例雕成的,構件玲瓏精巧,規格手法變化多樣,技藝高超。

披頭散髮石獅

說起石獅,就頗為可惜了,梁思成當年考察淨土寺時,它們還在山門處,據梁先生考證,它們可能是遼代文物,面部造型酷似猿人,披頭散髮,與國內的石獅不同,十分罕見。

可惜的是,文革期間,這對石獅被人搗毀了面部,埋入土中,後來才被當地人挖出來存放在淨土寺內。雖然石獅面部已無法辨認,但從總體形態上,仍然能看出石獅的「披頭散髮」之狀。

滄桑巨變,有時逃不脫歷史,

曾經的建築群,

如今卻蜷伏在縣城一隅,

熠熠生輝的國寶也韶華不再,

不過,「廟宇」雖小,

卻遮不住珍寶的價值,

那些巧奪天工,

總是能穿透歷史厚厚的雲層,

再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投稿 | 合作請聯繫QQ:100370351

應縣人點下面

相關焦點

  • 《千年一塔看應縣》「人文清華」講壇應縣木塔專場實錄(附有登至...
    應縣木塔,始建於1056年,通高67.31米,相當於22層樓高,被譽為世界上最高大最複雜最卓越的木結構建築,近千年來,地震震不倒,炮彈炸不倒,卻因無知鄉紳的破壞性改造,導致塔身不斷傾斜。如何修繕這座稀世國寶,成為國內文物保護界的一大難題。
  • 世界建築獨一無二的瑰寶,應縣木塔值得驕傲
    山西省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塔高近七十米共用紅松木料三千立方米。共五層六簷,各層間夾設有暗層,實為九層。全塔沒用一枚鐵釘,塔內各層都供佛像,歷代名人留下許多珍世墨寶。木塔歷經多次地震和戰爭破壞,但迄今完好,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 高祖父:為慈禧修鐘錶,為梁思成拍攝應縣木塔
    1926年定居應縣直至去世。高祖父喜愛讀書,生前經常翻閱梁啓超的《飲冰室全集》。軍閥混戰時期,他在北京做學徒時結識的好友高達,為躲避北平戰事,曾去應縣拜訪。高達帶了三大箱線裝書讓高祖父代為保管,之後去往渾源方向,杳無音信。「文革」期間,紅衛兵要把這些書付之一炬,當時還在讀小學二年級的父親,因看到高祖父生前喜歡《飲冰室全集》,就鬥膽把這套書藏起來。
  • 960歲的應縣木塔如何保護(文明之聲)
    任 超攝   位於山西應縣境內的應縣木塔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詢問這座屹立960餘年的木塔是如何進行加固修繕的,在我們的保護下是否可以延年益壽。本版特請有關專家為讀者釋疑解惑。應縣木塔的局部傾斜問題一直是頗受關注的文物保護課題。經過多次研究磋商,國家文物局最終明確了現階段應縣木塔保護「監測與研究先行,現狀搶險加固」的原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保護研究項目工作至今,其中經驗值得分享。  木塔的維護以其突出的科學價值為起點  應縣木塔挺立近千年的事實足以證明其自身結構的合理與優越。簡單地講就是它的分層,把單層的殿堂式建築分層疊壘起來。
  • 山西大同周邊附近的偏頭關、應縣木塔旅遊景點介紹
    偏頭關實拍圖三二、山西大同周邊附近的應縣木塔旅遊景點推薦世界著名的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夏二年(1056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高層建築,塔高據統計,塔內有54種鬥拱,此外,木塔不需要鐵釘,而是通過鉚接和榫鉤連接在木塔之間。千百年來,無數的地震沒有嚴重破壞它,現在木塔明顯向西北傾斜,許多底部支撐柱已經腐爛,而二樓的柱子最傾斜、最腐爛。在塔內,兩顆佛牙被崇拜,它們被存放在七寶崇拜的兩個銀色畫廊裡。經考證,他們是釋迦牟尼牙齒的殘骸,佛祖滅亡後,留下了七尊佛陀的牙齒,應縣佛寺鶯縣木塔中發現的兩顆佛牙,是一對《大涅槃經》南版記載的藏贓佛牙。
  • 應縣木塔部分牌匾的「錯別字」初探
    應縣木塔部分牌匾的「錯別字」初探 王成林 舉世聞名的應縣木塔,是中國勤勞智慧的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 高祖父拍下的那張老照片,開啟了梁思成先生應縣木塔考察之旅
    各種疑難雜症在他這裡均能得到解決。小時候見過我祖父修表,他的放大鏡一會兒夾進眼窩,一會兒眼眶一松又掉在手掌心。有的零件比芝麻還小,工作檯上大大小小的器皿和各種各樣的工具,每個都分得清清楚楚。修表的時候必須心無旁騖、耐得住性子。天熱的時候汗水會順著額頭掉進卡著放大鏡的眼睛裡,刺眼又難受。而高祖父那時的條件就更艱苦了,要步行去大同補貨不說,很多壞了的零件得自己打制磨平。
  • 2020西行漫記二:雲岡石窟 應縣木塔 說點別人沒說過的
    應縣木塔首先呢,應縣現在隸屬朔州,不歸大同。不過傳統的大同旅遊區範圍內包括應縣,所以我把這兩個景點放一塊說。其次呢,關於應縣木塔,能說的別人都說了,不能說的應該也沒有。因此我就把自己知道的,別人還沒來得及說的說一說。
  • 應縣木塔上有12個「錯別字」,有2個是皇帝書寫,你能認出來嗎?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佛宮寺內的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如此高大雄偉、結構精巧的天下奇塔,歷代帝王將相、商客紳士、文人墨客、佛門人物利用牌匾、楹聯這一藝術形式發揮了奇妙的作用,如同畫龍之後再點上晴,把古木塔裝飾、輝映得更加絢麗多姿、莊嚴神聖。
  • 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
    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在那奢華、神秘、幽暗的地宮下面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奧秘!在全世界,有十大古墓稀世珍寶,而中國就獨佔了兩席。那麼最珍稀的十大古墓稀世珍寶,到底有哪些呢?1、奈費爾塔裡王后陵奈費爾塔裡王后陵位於埃及王陵谷, 她是拉美西斯二世國王最寵愛的妃子。
  • 【理論文章】編纂立意——以《應縣木塔志》為例
    如《盛世重光》篇中不少涉及木塔開發建設的內容,看似與木塔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但應縣以旅遊興縣,根據應縣最新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木塔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是核心,外圍景區開發和基礎環境建設相配套。也就是說,在應縣旅遊大縣建設總體規劃中,核心與外圍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推進的,一主一輔,並未截然兩分,所以木塔志將外圍景區開發和基礎環境建設作為記述對象納入,當不屬越界而書。
  • 被搶走的稀世珍寶「琥珀屋」下落之謎
    腓特烈一世特意安排在「琥珀屋」中與彼得大帝共進晚餐,彼得大帝對「琥珀屋」的奢華與精巧設計讚不絕口,為了表示與俄國結盟的誠意,腓特烈一世就將這件稀世珍品贈送給了彼得大帝。彼得大帝當晚在給自己皇后的信中寫道:「我將為你帶回一件舉世無雙的珍寶。」由此可見彼得大帝當時獲贈「琥珀屋」的喜悅心情。
  • 堪比艾菲爾鐵塔,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就在山西!
    應縣木塔也叫佛宮寺釋迦塔。它和艾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坐落於山西朔州,又叫釋迦塔。至今已歷940多年,雖歷經了狂風暴雨、強烈地震、炮彈轟擊(塔身上彈痕累累,可以看見嵌進去的彈頭),仍然屹立。它全靠鬥拱、柱梁鑲嵌穿插吻合。
  • 與法國艾菲爾鐵塔齊名,號稱「中國第一木塔」,知道的遊客卻不多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的應縣,全稱為「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 應縣雖然不隸屬於大同,但我依舊將應縣木塔納入大同必去景點之列
    應縣木塔大同必去景點推薦之應縣木塔。應縣雖然不是隸屬於大同,但是既然來大同旅遊,且應縣距離大同也不遠,因此小編也將應縣木塔納入大同旅遊必去景點之一。應縣木塔是世俗之人的叫法,學名佛宮寺釋迦塔,因為塔內供奉著11米高的釋迦牟尼像。該塔建於遼代,是木製構件卯榫咬合而成的五層佛塔。釋迦塔是全世界現存年代最久、最高大的全木結構塔式建築。因此大家叫它木塔也是名至實歸的。就像馬踏飛燕的原始名稱叫做銅奔馬一樣。應縣木塔自建成以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其中有一對神仙眷侶便是林徽因和梁思成。因此,小編覺得應縣木塔是一個情侶聖地。
  • 世界上最高的木塔,沒有一根釘子,與巴黎艾菲爾鐵塔齊名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它不用釘子。它和巴黎塔一樣著名。一起來了解小編吧。這座塔就是我國應縣木塔。它位於山西省應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木塔全部用木材建造,主要材料是紅松,整座建築沒有用一顆釘子。至於木塔是誰建造的,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它的建造難度很大,結構精巧虛幻。
  • 青青文博,今晚出發·晉善晉美之大同專場:懸空寺-應縣木
    當人們扼腕嘆息的同時,應縣佛宮釋迦塔又一次走入了大眾視野。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應縣木塔煊赫的江湖地位:經金氏世界紀錄認定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最高的木結構佛塔;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中國保存下來的木構建築裡,應縣木塔是結構最複雜、最高、最完整的建築,是最古老、最高大、唯一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遊記:恆山應縣木塔善化寺之旅
    前言: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大同曾去過二次,到過雲岡石窟,懸空寺,華嚴寺,去年偶然間想到五嶽之一恆山沒有攀登過,應縣木塔,善化寺又是值得一遊,為了了去心中遺憾,遂發心要再去一次大同,清明節後,萬物復甦,桃紅柳綠,陽光明媚,最堪遊賞,正好利用周末閒暇時光,毫不遲疑的出發。
  • 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就在山西這座小城,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齊名
    讓時光流淌到六百年前,山西朔州應縣的日喀則沉默不語。在爸爸的馬蹄聲中,一個威嚴的年輕人走了過來。當他來到志賀塔,抬頭仰望60多米高的塔時,不禁想知道,一個工匠是如何熟練地製作出如此精巧的木塔,它有著巨大的膽量和巨大的毛髮。
  • 「稀世珍寶」命運坎坷,差點被農民當柴燒掉
    據記載《古佛圖》完成後,最早藏於丁氏家族手中,此家族以做典當生意起家,後來有有眾多族人讀書入仕,成為山東地區的"豪門"家族;新中國成立後"打土豪、分土地",丁家就此走下"神壇",家中的珍寶也被當地農民瓜分;藏於丁家的《古佛圖》,也是在此時流落到一位姓林的農民手中;林姓農民本來在丁家做工,分丁家財產那天他去得稍晚,只拿了一副沒人要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