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歲的應縣木塔如何保護(文明之聲)

2020-12-20 山西頻道

  應縣木塔南面近景。
  永昕群攝

  二層西南內、外槽傾斜現狀。
  任 超攝

  位於山西應縣境內的應縣木塔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詢問這座屹立960餘年的木塔是如何進行加固修繕的,在我們的保護下是否可以延年益壽。本版特請有關專家為讀者釋疑解惑。

  ——編 者

 

  核心閱讀

  應縣木塔突出的結構特點,對當代高層結構設計具有直接借鑑作用,也是其保護的科學基礎與邏輯起點

  在現階段以「減緩或遏止傾斜發展」為目標的「治標」策略較急於徹底解決問題的「治本」策略,更為合理、穩妥、可行

 

  應州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可登臨的木構樓閣式建築。應縣木塔全高65.84米(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1年4月測),外觀八角五層六簷,內部九層,塔底層總面闊30.27米,全塔主體均為木構件搭建而成。遼代之前或同時雖然不乏土木結合或純木質的高層木構,但均早頹毀。唯應縣木塔結構優越而堅牢,至今960餘年,巋然獨存。

  應縣木塔始建至今歷經40餘次地震,還有雷火風雨和兵隳,所幸經歷代加固修繕,終未產生致命破壞。但仍存在一定問題。應縣木塔的局部傾斜問題一直是頗受關注的文物保護課題。經過多次研究磋商,國家文物局最終明確了現階段應縣木塔保護「監測與研究先行,現狀搶險加固」的原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保護研究項目工作至今,其中經驗值得分享。

  木塔的維護以其突出的科學價值為起點

  應縣木塔挺立近千年的事實足以證明其自身結構的合理與優越。簡單地講就是它的分層,把單層的殿堂式建築分層疊壘起來。其構件之間的榫卯很簡單,是一種積木疊置的做法,上下層柱子之間以及柱子與梁枋之間都是搭接,只能傳遞重力與摩擦力,並非所謂的類似現代筒中筒結構。木塔外觀五層,除一層外,以上四層每層單元包括明層(供瞻禮的佛殿層),擁有空間開敞的梁、柱間架,是結構上的柔性層。其上是鬥栱、梁栿組成的鋪作層和滿布斜撐整體性很強的暗層,是結構上的剛性層。在上部重力作用及剛性層協調下,短粗的柔性層柱子具有自復位能力,可以抵抗風或地震等側向力。就像一個磨盤下面墊著兩圈短粗的木柱,一般人推不倒,非常穩定。另外,除柱子外,木塔明層外槽柱間還配置了斜撐和夾泥牆,形成第二道抗側力防線,對偶發的大變形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破壞性的局部傾斜發生。

  將應縣木塔與國際結構工程界當前最新抗震理論主要特點進行對照,我們發現兩者在採用剛、柔混合結構以克服一般現代結構抗震的缺點方面高度一致。木塔突出的結構特點,對當代高層結構設計具有直接借鑑作用,也是對其保護的科學基礎與邏輯起點。

  應縣木塔的科學保護始自1933年營造學社的勘察測繪。1933年梁思成等專家調查測繪木塔記錄,當時木塔整體狀況尚可,二層西南側柱雖然「內倚」,但好於三層西側北柱「向內倚甚」。但是,莫宗江等人1950年再赴應縣木塔考察,在報告中記述了戰爭炮擊與拆除外槽斜撐引發的木塔二層西南面外柱嚴重傾斜。自那時至今,在木塔上層自重長期作用下,二層傾斜日益嚴重,當然,也存在既有傾斜、地震與風荷載常年積累損傷、材性退化導致關鍵構件與節點的承載能力下降的影響。1953年,有關部門在佛宮寺設置古蹟保養所。1957年,原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同意將應縣木塔修繕列入下一年度修繕計劃。1973年,文物事業管理局組織多位專家就應縣木塔的局部傾斜加固問題進行研討。1974年至1981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組織實施了規模較大的維修加固工程。

  上世紀90年代,新一輪木塔保護修繕進程啟動。1991年、1994年,中國文物研究所等測繪了木塔現狀全套圖紙和殘損現狀圖。90年代中期以後,國家和山西省投入大量研究力量與經費,組織山西省古建築保護研究所等十餘家機構完成大量勘測圖紙、研究報告及設計方案。2002年6月至2006年4月,包括7位院士在內40餘位專家參加的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方案評審論證會在太原召開。之後國家文物局明確了現階段應縣木塔保護應以「監測與研究先行,現狀搶險加固」的原則。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承擔項目的技術牽頭工作至今。

  「最小幹預」是理性選擇

  應縣木塔目前最主要的病害是二層局部傾斜嚴重。今年8月測量的最嚴重部位,二層西南側靠北的平柱,柱頭相比柱腳中心點向東北方向偏移576毫米,偏移量達到柱高的1/5,接近柱徑。所賴其後側輔柱及周邊梁柱扶持尚保持斜立而未倒,但其反作用力施及內、外槽周邊梁架。西南側及其附近內傾柱,因其上重力所產生的水平推力,導致二層柱框總體上形成自西南向東北方向傾斜的態勢,北側和東北側部分柱子已略外傾。

  應縣木塔的價值涉及建築、結構、歷史、宗教、藝術等廣大領域,紛繁而多元,凝聚960餘年的各類信息,已認識的與未認識的,原則上都有保存的合理性,今人所見到的應縣木塔正是全部價值與信息的載體。文物的價值認知隨時代而變遷。我們今天認識不到的價值及其載體,幾十年後很有可能變為通識。因此,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維持現狀」,能不修就不修,能不動就不動,實施「最小幹預」,是一種歷史的態度與理性的選擇。

  「最小幹預」不是不幹預。木塔結構體系是保證其自身安全的重要基礎,目前仍然具備這一功能,未因局部變形與構件破壞改變。其獨具特色的剛、柔相間的木塔結構仍然可作為其自身安全的依託,可以通過構件層次的補強一定程度恢復性能。另外,應縣木塔造型敦實,各層整體形心均在安全範圍之內。在現階段,對二層傾斜嚴重部位柱子採取相應的局部性的加固與防護措施,成功遏止或減緩二層傾斜繼續發展,不出現局部倒塌,正常使用情況下,應縣木塔整體的結構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證,能夠較長時期內維持木塔現狀,最大限度保護附麗於其上的文物價值與海量信息。

  近期最為緊要的工作,是對傾斜嚴重部位實施局部防護措施,密切監測,以「減緩或遏止傾斜發展」為目標,力爭3年內落實並初見成效。同時儘快完成木塔現狀結構安全性初步評估,完成木塔精細化測繪及全面信息留存工作,優化完善木塔結構監測並長期實施。下一階段要完善現狀加固措施及構件修繕,消除較長時期內木塔局部或整體坍塌風險,隨時監控木塔結構的安全性並及時幹預。另外,與近期工作平行,要有序組織開展針對應縣木塔各領域的基礎研究,包括結構性能、保護修繕方式綜合研究、建造技藝及傳承研究、各類調查檢測項目、其他考古、宗教、藝術史方面的研究等,在多學科協同基礎上為科學編制木塔保護方案提供支持。

  由於木塔結構與現狀異常複雜,以及相關認識與研究的不足,圍繞木塔修繕提出的,無論是落架大修、上部抬升、鋼架支撐,還是現狀加固方案,都是從不同方向前行的階段性探索,對於木塔的相關監測、研究與加固措施一直在持續開展,而對於木塔的保護幹預則慎終如始,堅持科學判斷與專業共識。對應縣木塔這座重要文物,在現階段以「減緩或遏止傾斜發展」為目標的「治標」策略較急於徹底解決問題的「治本」策略,更為合理、穩妥、可行。在應縣木塔保護中,理想情況是積極創造條件,讓完備妥善的「全面修繕」方案儘早提出,但能夠始終「備而不用」。

  (作者單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製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8日 05 版)

(責編:麻潞、常慧忠)

相關焦點

  • 世界建築獨一無二的瑰寶,應縣木塔值得驕傲
    山西省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塔高近七十米共用紅松木料三千立方米。共五層六簷,各層間夾設有暗層,實為九層。全塔沒用一枚鐵釘,塔內各層都供佛像,歷代名人留下許多珍世墨寶。木塔歷經多次地震和戰爭破壞,但迄今完好,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瑰寶。
  • 高祖父:為慈禧修鐘錶,為梁思成拍攝應縣木塔
    梁先生收到照片後,確認木塔尚存,於是把調查應縣木塔納入計劃。營造學社成員測繪完大同古建築後,林徽因先期回北平,梁思成、莫宗江和劉敦楨於1933年9月17日赴應縣。梁思成在應縣居留幾日,住處離塔亦不遠。測繪之餘,還不忘探訪我的高祖父。梁先生探投「應縣最高等照相館」時曾提出給予酬謝,而高祖父則託付梁先生買些北平的信紙和信箋,因為應縣沒有南紙店。
  • 應縣木塔旁邊的小廟,卻藏著稀世珍寶
    提到應縣木塔,人們總會嘖嘖稱奇,它與比薩斜塔、艾菲爾特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塔,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應縣木塔不僅年齡比後兩者大很多,傾斜度也已經超過了比薩斜塔▲應縣木塔全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應縣佛宮寺院內,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圖/田博攝這座應縣木塔的「鄰居」,就是淨土寺。
  • 《千年一塔看應縣》「人文清華」講壇應縣木塔專場實錄(附有登至...
    應縣木塔遠景主持人:簡單的序幕之後,正式進入《千年一塔看應縣》,我們來赴與觀眾的七日之約,也帶領觀眾跟我們一起赴與梁先生、林先生和中國營造學社的九十年之約,以及與木塔的千年之約。我們一起去登塔。整體支撐加固方案示意圖來源:侯衛東《應縣木塔保護的世紀之爭》主持人:那不是穿透了嗎?王南:對。
  • 高祖父拍下的那張老照片,開啟了梁思成先生應縣木塔考察之旅
    ,寫封信 探投山西應縣最高等照相館 ,弄到一張應州木塔的相片。大畫幅的攝影,需要提前備課,做到心中有數。構思、布置、拍攝、衝洗,每一步都需要很高的技術。這種相機畫幅大,影像清晰度高、品質好,而且具有移軸調整功能,可以避免因觀察點而產生的透視變化,所以特別適合拍攝建築物。他留給後世的照片除了他和我高祖奶的肖像,還有晉北地區的文物古蹟:應縣木塔、大同雲岡石窟、渾源懸空寺及廣靈水神堂。
  • 應縣木塔部分牌匾的「錯別字」初探
    應縣木塔部分牌匾的「錯別字」初探 王成林 舉世聞名的應縣木塔,是中國勤勞智慧的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 山西大同周邊附近的偏頭關、應縣木塔旅遊景點介紹
    偏頭關實拍圖三二、山西大同周邊附近的應縣木塔旅遊景點推薦世界著名的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夏二年(1056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高層建築,塔高據統計,塔內有54種鬥拱,此外,木塔不需要鐵釘,而是通過鉚接和榫鉤連接在木塔之間。千百年來,無數的地震沒有嚴重破壞它,現在木塔明顯向西北傾斜,許多底部支撐柱已經腐爛,而二樓的柱子最傾斜、最腐爛。在塔內,兩顆佛牙被崇拜,它們被存放在七寶崇拜的兩個銀色畫廊裡。經考證,他們是釋迦牟尼牙齒的殘骸,佛祖滅亡後,留下了七尊佛陀的牙齒,應縣佛寺鶯縣木塔中發現的兩顆佛牙,是一對《大涅槃經》南版記載的藏贓佛牙。
  • 2020西行漫記二:雲岡石窟 應縣木塔 說點別人沒說過的
    一、大家都是苦出身,鮮卑人自塞外苦寒之地而來,對於佛教釋義,容易認同並接受。二、遊牧文明想要長期掌控農耕文明,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漢化自己,二是通過其他方式來束縛和改變百姓思想,留下想要的,去除不想要的。那么正好,佛教就不錯,可以通過「苦行、忍辱」,去抗衡並稀釋儒家的「王道精神」。
  • 【理論文章】編纂立意——以《應縣木塔志》為例
    對這部分讀者而言,一冊在手,有關木塔之修建背景、建成年代以及它的藏品、繪畫、藝術等,對前人已有的研究及其所達到的成就,即可大致瞭然,這是木塔志從學術角度應該發揮的作用,尤其是就缺乏全面、系統的綜合性研究成果而言,這種研究索引作用當會更有價值。諸如《萬象逢春》篇中《應縣木塔調查研究與保護修繕工程主要成果一覽》,即為此而設。
  • 應縣木塔上有12個「錯別字」,有2個是皇帝書寫,你能認出來嗎?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佛宮寺內的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如此高大雄偉、結構精巧的天下奇塔,歷代帝王將相、商客紳士、文人墨客、佛門人物利用牌匾、楹聯這一藝術形式發揮了奇妙的作用,如同畫龍之後再點上晴,把古木塔裝飾、輝映得更加絢麗多姿、莊嚴神聖。
  • 遊記:恆山應縣木塔善化寺之旅
    前言: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大同曾去過二次,到過雲岡石窟,懸空寺,華嚴寺,去年偶然間想到五嶽之一恆山沒有攀登過,應縣木塔,善化寺又是值得一遊,為了了去心中遺憾,遂發心要再去一次大同,清明節後,萬物復甦,桃紅柳綠,陽光明媚,最堪遊賞,正好利用周末閒暇時光,毫不遲疑的出發。
  • 應縣雖然不隸屬於大同,但我依舊將應縣木塔納入大同必去景點之列
    兩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之差距可見一斑。在沒有成為偽文青之前,提到大同,每每想到的便是大同的煤礦。曾經「笑話」別人長得黑,往往會說你是大同人吧。煤的形成需要歷經億萬年,而大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歷經了幾千年的沉澱才形成今日的蔚然大觀。大同有理由成為山西的文化擔當。人文景點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的外在體現,那麼大同的必去景點有哪些呢?小編將為您娓娓道來。
  • 青青文博,今晚出發·晉善晉美之大同專場:懸空寺-應縣木
    是那片水草豐茂的人類文明起點大同湖?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威儀,還是平型關大捷的難得振奮?是鐵馬金戈、血火爭鳴,還是黃沙漫漫、悠悠駝鈴?是走向大漠的商隊,還是煊赫一時的都城?是馮太后、蕭燕燕這些風雲一時的女政治家,是那位身懷絕技的高僧國師,還是那位飽受爭議的「中國市長」?
  • 世界上最高的木塔,沒有一根釘子,與巴黎艾菲爾鐵塔齊名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它不用釘子。它和巴黎塔一樣著名。一起來了解小編吧。這座塔就是我國應縣木塔。它位於山西省應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木塔全部用木材建造,主要材料是紅松,整座建築沒有用一顆釘子。至於木塔是誰建造的,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它的建造難度很大,結構精巧虛幻。
  • 與法國艾菲爾鐵塔齊名,號稱「中國第一木塔」,知道的遊客卻不多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的應縣,全稱為「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甚至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巴黎的艾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 堪比艾菲爾鐵塔,它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就在山西!
    應縣木塔也叫佛宮寺釋迦塔。它和艾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坐落於山西朔州,又叫釋迦塔。至今已歷940多年,雖歷經了狂風暴雨、強烈地震、炮彈轟擊(塔身上彈痕累累,可以看見嵌進去的彈頭),仍然屹立。它全靠鬥拱、柱梁鑲嵌穿插吻合。
  • 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就在山西這座小城,和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齊名
    讓時光流淌到六百年前,山西朔州應縣的日喀則沉默不語。在爸爸的馬蹄聲中,一個威嚴的年輕人走了過來。當他來到志賀塔,抬頭仰望60多米高的塔時,不禁想知道,一個工匠是如何熟練地製作出如此精巧的木塔,它有著巨大的膽量和巨大的毛髮。
  • 世界最高木塔在我國:無釘無鉚屹立千年,與艾菲爾鐵塔齊名!
    一方面是由於「時尚之都」巴黎就在法國。在巴黎,這裡不僅有著最前沿的時尚資源和時尚資訊,當然也有第一手的時尚購物資源。巴黎也被大家稱為購物天堂,很多中國遊客到巴黎一定是要「血拼一場」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法國是一個老牌歐洲國家,在法國當地有很多很著名的建築,像巴黎聖母院、還有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等等,這些都是很多人心中此生必去看的景點。
  • 山西應縣塔:與比薩斜塔、艾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構塔式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