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之戰打響!想在選科之戰中搶佔高地,這三大選科禁忌決不能碰!

2021-12-18 選科與高報
新高考選科是一場博弈,選對了更上一層樓,一旦選錯就會影響你的高考結果。為幫助高中生做好選科決策,前途問鹿App團隊梳理了選科要考慮的7大因素、4大禁忌以及各選考組合特性,幫大家理清選科思路!

1、只看現在分數不行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會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別。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出現在選科之後。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

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而是應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科基礎,看某一學科的成績是否一直穩定,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才是有利於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的選擇。

尤其考慮到後期的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高考並不是終點,而是發展的起點。選擇喜歡的專業,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2、不因暫時成績迴避難點

在3+1+2的12種組合中,有極少數學生選擇史化生這樣的組合。

對於這種「文理兼顧」的組合,要慎重選擇,「不推薦這樣思維方式相互矛盾的學科組合,『3+1+2』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是區分文理的」。

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學科成績提升難度很大,但化學和生物成績還不錯。因此在首選科目中選擇了歷史,再選學科保留了化學和生物。

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暫時迴避問題,將來在專業選擇時還會遇到前後矛盾的情況。

如果學生物理學科相對薄弱,但總體情況偏向理科,最好的辦法是加強物理學習,而不是用選科的方式逃避問題,這樣在將來選擇專業時才能避免學科和專業要求不符的情況。

3、選定後儘量不更改學科

還有學生選科時,根據其他同學或者自己對任課教師的評判進行選擇,這種情況也應該儘量避免。

選科還是要看學科興趣和客觀情況,要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因素。

對於學生和家長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家長和學生應該在決定前統一意見,否則學生在選科之後搖擺不定也會影響學習。

無論是對新高一還是開學高二的學生,在選擇學科之後,儘快接受自己的選擇,避免改變學科。

「學習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在做出選擇之後,遇到困難就動搖,就想改換學科。」此時,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接受選擇,應對困難。

4、不要有「鑽空子」心理

現階段,家長及考生在選科時存在「鑽空子」心理,一方面希望考生的努力能夠獲得相應的收穫,另一方面希望僥倖能選到賦分有利的科目,這依賴於考生當年選科數據情況。但往年數據僅限參考,一般很難預測。

考生的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選科時至少需要考慮以下7個因素。

1、學科基礎及提升空間

基礎好,相當於一個好的起點。學習亦是如此,因此要去尋找自己的優勢學科,對於學習基礎的判斷應該結合分數、排名來綜合判斷。

學科基礎代表的是現實狀況,提升空間則代表未來可能,它是選科後到高考前,影響學科成績變量的關鍵因素。有些同學在某些學科上或許基礎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兩年後超過其他人。

2、個人學科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六門學科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去找到學科背後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絕不是一件難事。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建議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可以藉助一些專業測評綜合評判。

3、生涯規劃

我們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學?學習什麼專業?這些都可以先落腳於選科組合。

建議在設定職業目標之前,學生應該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接觸不同的職業,通過多種途徑對職業情況進行了解,有機會進行職業體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職業。

4、高校專業招生要求

新高考選科下高校專業有不同的選科要求,一般分為不限科目、必選1門/2門、2門任選一門幾種要求。高校專業錄取直接與選考科目掛鈎,因此高校招生專業要求在考生選擇科目時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5、學科學習難度差異

在滿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科學習難易搭配。六門科目中物理、化學是普遍認為學習難度較大的科目,如果同時選考則建議搭配一個學習相對容易的科目,不要人為的給自己增加難度。當然各學科的學習難度也是因人而異的。

6、中學客觀情況

由於師資力量、歷史傳統等因素,學校都有自己優勢和劣勢科目。學生在各科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學校的優勢科目。

7、組合本身特性

新高考20種選科的學習特性、競爭形式、專業覆蓋和賦分情況各有不同,前途問鹿App團隊特整理選科組合系列文章,趕緊點擊結語下方的《選科組合系列文章》查看!

選科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沒有一個完全正確的方法,所以除了以上這些因素,還有綜合考量很多其他因素,考生和家長們需要認做好取捨!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上一篇文章《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二:選科原則》中提到,選科的建議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氣質特點——初步的職業規劃——尊重自己的興趣——結合學習能力——選擇專業的大概範圍——最後的選科。
  • 過來人的選科忠告:這麼選科才是王道!
    隨著甘肅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公布,有前瞻性的考生和家長已經在考慮高中如何選科的問題了!
  • 選科僅僅是選科嗎?你糾結的心結到底在哪裡?
    強大大此前堅持的「職業規劃導向」志願填報原則,正與3+3選科不謀而合——想學某個(某類)專業吧,先看看不同層次高校該專業的專業選科要求;想報某個學校吧,先看看人家在山東的招生專業裡有沒有你喜歡中意的,再看看這些專業的選科要求,一旦選定,請先離手,兩年後就得根據這個選科報專業,根據高考分數報學校!所以說,這個選科跟強大大理念一致,觀念相通,絕對的知音!
  • 選科攻略!新高考選科看這篇就夠了!
    競爭壓力: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專業覆蓋率:82.19%科目關聯度:學科之間跨度較大,選擇這一組合的考生,要麼是喜歡物理但是不喜歡生化,要麼就是擅長文科但是想拓寬專業的選擇範圍,也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方式了吧。
  • 新高考選科,學校如何安排選科工作?學校:這樣選科家長放心
    隨著高三學子高考的臨近,眾多新高考省份,高一的孩子也已經開始面臨新高考的最終等級考試的3個科目的選科敲定!今天跟隨我愛我校老師,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如何利用數據系統與綜合服務完成新高考選科的,希望能夠對眾多家長和學校有所幫助,歡迎私信我愛我校!如何快速完成幾千人的選科報選與統計?
  • 新高一選科前一定要看!選科就是選未來!
    「3」:指的是三大主科,語數外,這也是一直必考的三大科目;為統考科目。「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考生需得二選其一,為首選科目。「2」:指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考生4選2,為再選科目。高校怎麼招?高中生怎麼選科?
  • 「簡單粗暴」的4點選科策略,弄清了選科不迷惘!附985院校專業選科...
    新高考改革下,選科成了關乎考生專業和職業規劃的重要選擇,高校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也有要求。 不少學校在高一下學期要決定選科了,早選科對學力一般的學生是好事,起碼不用九科全學,有所側重會輕鬆不少。
  • 新高考選科|未來想學醫,該如何選科?(附醫學類專業選科要求)
    ,助力考生和家長更好的作出選科決策,歡迎持續關注!《2021年在粵招生本科高校選考科目要求》中未發布,本文不做分析)。中醫學類: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藏醫學,維醫學,哈醫學,中醫康復學,中醫養生學,中醫兒科學;蒙醫學,壯醫學,傣醫學,回醫學(這四門專業在《2021年在粵招生本科高校選考科目要求》中未發布,本文不做分析)。
  • 選科攻略 | 廣東選科人數曝光:哪個選科組合人最多?競爭最激烈!
    隨著新高考政策推行,選科將直接關乎到高考後選擇大學和填志願。不少家長、學生有這樣的煩惱:選科這麼重要萬一選錯了如何是好?聽說生物比較簡單,選生物比較容易高考分?其實不是的,新高考下,咱們高考的最終成績不再是卷面分。而採用「等級賦分」後的分數。
  • 新高考選科|公安警察類院校選科要求
    軍校公安警察類院校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一直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有些孩子對此類高校的嚮往極深,早早就立志未來要考到軍校或者公安警察類院校,那麼,對於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屆學生,報考此類院校在選科上有什麼要求呢?小編截取了此類院校的選科要求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JUPAS選科】2022香港高校聯招選科攻略
    要求同學修讀特定選修科科目填JUPAS志願要注意這幾點!根據對學科的興趣選科留意各院校JUPAS 2021收生分數根據自己的能力選科記得留意要面試的計劃讀完這個科目之後的出路?大學聯招其他重要資料如果同學沒有讀心儀科目要求的選修科目,記得要考慮清楚是不是要選擇這科,不然就可能浪費了一個JUPAS名額!想了解更多香港學校JUPAS 資訊?同學可以點擊以下方連結去各大院校的JUPAS 網站!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目前已經啟動新高考的地區選科模式主要分為這兩種,分別是3+3模式和3+1+2模式。3+3模式:指的是語數英三大主科不變,從剩下的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門科目中選出3科作為選考科目,可以有20種組合。目前,上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浙江就是實行的3+3模式,其中浙江比其他省份多一門信息技術,是從7門學科中任選3科。
  • 選科選不好,填報淚兩行!不同選科組合的「奧秘」首度曝光
    最近英才君經常收到高中生留言諮詢,新高考改革後的選科問題弄得自己「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科學選科,各個選科組合的優劣勢有哪些?今天英才君就結合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之一的山東省為例來為給大家進行選科說明。
  • 新高考:選科怎麼選?
    新高考之下,選科和未來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為很多高校的很多專業,都會有選科的要求。比如,就拿國防科技大學來說,外交學專業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選科是思想政治和歷史選考其中一門即可,而通信工程專業則要求物理必須選考。
  • 高中選科 | 新高考「3+1+2」選科建議?(附選科分析)
    近日,好多升入高中的考生家長都來諮詢高中選科問題,馬上升入高一的孩子,也會面臨選科問題!家長們也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麼去選!」。目前,廣東、湖南、湖北、遼寧、河北、重慶、福建、江蘇,8省市陸續發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 新高考選科:高一選科「物歷地」全面解讀,這個選科組合成為新高考的贏家?
    要想加入新高考選科諮詢群的家長和考生,長按下方二維碼加瑩瑩老師微信號18516978225,將由瑩瑩老師拉您進群。
  • 什麼選科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這些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開學兩個月,對於新高一的同學和家長來說,僅次於志願填報、關乎孩子未來院校選擇和專業方向的重大選擇——「選科」,就在眼前了。01新高考選科,你了解嗎?了解選科「潛規則」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這些關於新高考選科的基本常識!
  • 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
    但通常也會給出一個建議:在3+3模式下,物理、歷史最好不要同選,因為不是文理思維兼備的大學霸,很難同時學好這兩門學科。果然後續的3+1+2模式,規定物理歷史2選1,這對於盲目選科的家長來說,可以順利避過一個「坑」。
  • 這個選科組合考生數最多!新高考怎樣選科更有利於報考,更有前途?
    其中限制必須選考理、化、生中1門或幾門才可報考的專業一般為理工類、臨床醫學類專業,共105個;必須選考史、地、政中1門或幾門才可報考的專業共7個;可以從物理或歷史中選1門的有3個專業;可以從物理或生物或歷史中選考1門的有1個專業。
  • 淺談新高考選科之職業生涯規劃
    2014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 意見》,在意見中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確定了新高考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以人為本是考試和招生選拔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