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新版同城信筒快件上線 找到郵筒就能寄快遞

2020-12-18 騰訊大燕網

法制晚報訊 (記者 張鑫)從今天起,北京市郵政公司全新的同城信筒快件業務正式上線。市民不用再等快遞上門取件,找到郵筒就能寄快遞。同時,使用該方式寄快遞市民不用再填寫面單,而是掃描信封背面的二維碼,輸入相關信息即可。

據北京郵政方面介紹,與此前不同,今後該業務不再只依賴紅色信筒寄遞,紅綠兩色信筒均可接收該業務寄遞的快件。需要提醒的是,使用該業務寄遞快件時,除了要自己把快件投遞到信筒中外,還必須使用專用的信封,而新版的信封則同時具備了電子面單的功能。

記者了解到,該業務使用的專用信封分為大小兩版:大版定價8元,與普通快遞信封大小相當;小版定價6元,相當於郵政6號信封的大小。信封的定價就是快遞費。目前,全市各郵政網點均可購買此專用信封,下一步還將在北京郵政官方微信號商城內銷售。而上門送件的快遞員也將隨身攜帶此信封,以便提供給用戶。

與此前寄遞時需要填寫快遞面單不同,新同城信筒快件業務將不向用戶提供面單紙。其下單方式依託專用信封背面的二維碼,用戶只需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描二維碼,就能進入寄件信息填寫界面,錄入信息後將信封投入信筒即可寄遞。郵局收件時將根據二維碼信息生成面單,並加貼在信封上。

北京郵政包裹局負責人盧先生表示,使用新同城信筒快件業務時不用擔心信筒不好找的問題,目前全市有1700餘個信筒,不論紅綠均可接收新版同城信筒快件的投寄,如果是批量郵件還可以上門取攬。

時效方面,同城信筒快件可實現次日遞,郵件投入全市指定信筒24小時內均可準時寄達,市民還可通過微信實時查詢郵件寄遞狀態。

追訪 價格相對優惠 時效性能夠滿足

記者了解到,「同城快件」是北京郵政2007年8月開闢的一項提供24小時同城信筒交寄的速遞業務。在最高峰時期,全市曾設有758個該業務指定使用的紅色信筒。但是受價格、便利性等因素影響,該業務並未被市民廣泛採用。

據快遞業內人士介紹,相比跨省市的快遞寄送業務,同城快遞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記者了解到,目前,「三通一達」的同城快遞費用為1公斤內8元錢, 順豐的同城快遞費用則在13元以上。相比之下,北京郵政的新同城信筒快件業務6元到8元的價格較有競爭力。

「郵筒每天有固定的班次,一天開箱取件兩到三次,能滿足同城快件的時效性。」盧先生介紹,郵件自投入郵政信筒的那一刻起,就會被全程監控,每個環節都安排專人處理。同時盧先生還提醒市民,由於需要掃描信封上的二維碼才可以進入信息填寫頁面,因此一定要到正規渠道購買信封。

相關焦點

  • 郵政新版同城信筒快件上線 掃二維碼輸郵寄信息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記者 張鑫)從今天(20日)起,北京市郵政公司全新的同城信筒快件業務正式上線。市民不用再等快遞上門取件,找到郵筒就能寄快遞。同時,使用該方式寄快遞市民不用再填寫面單,而是掃描信封背面的二維碼,輸入相關信息即可。
  • 北京郵筒可寄同城快件了 文件類快遞次日送到家
    原標題:北京郵筒可寄同城快件了   本報訊(記者於建)今起,北京城所有的郵筒都可以成為文件類快件的接收點,北京郵政「+網際網路」打造的24小時便民快遞服務——新同城信筒快件業務正式開張。
  • 4月20日起北京同城信筒快件上線 24小時寄快件
    從北京市郵政公司獲悉,為進一步創新服務,北京郵政開始發力同城快遞業務。4月20日起,北京郵政全新的同城信筒快件業務正式上線,提供24小時便民快遞服務。  在北京街頭,市民經常可以看到北京郵政紅色和綠色的郵筒,這樣的郵筒在全市有近1700個,他們如同靜止的「快遞員」,可以接收市民需要寄送的信件和同城快件。
  • [視頻]北京:郵政信箱8月1日起可寄「同城快件」
    [視頻]北京:郵政信箱8月1日起可寄「同城快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2日 14:05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13點新聞):北京市從8月1日起,開通「信筒同城快件業務
  • 北京郵政同城快遞收費標準及寄件入口公布 次日達價格還便宜
    繼推出同城信筒快件業務後,近日,北京市郵政公司進一步加碼同城快遞業務,推出同城物品上門攬收,並可實現次日達。相比中國郵政的EMS速遞和其他民營快遞,北京郵政的同城快件業務價格較低,但需要提前到郵政網點購買快件包裝。
  • 想寄封信,卻不太容易找到郵筒
    記者又詢問了一些年輕的朋友,不少初中生、高中生告訴記者,同學生日、聖誕節等同學之間會互相送明信片,但是因為交通方便,有的直接約個地方當面送了,有的也會直接寄快遞,通過郵筒這種老式信息交流方式從來沒有過,也不會去嘗試。
  • 市民寄同城快遞 郵政快遞出省溜一圈6天才寄到
    收發兩地開車15分鐘的距離,為圖方便,長春的常女士選擇了快遞送達,本以為同城最慢第二天就能到,可發件後6天才到達雙陽的收件地。快遞出省遛一圈,收件時間長了不說,連累寄件人常女士被責怪辦事不力。雖然快遞已經收到,感覺委屈的常女士還在等待說法。
  • 北京5000信筒堅守書信情懷 郵政:信筒不會「退出」
    方形筒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民郵政的平信郵筒,與現在的方形信筒最大的區別,底座是一根獨立的柱子,而不是現在的兩根柱子。(資料圖片)   「黃帽子」信筒   1983年,北京出現了「黃帽子」信筒,信筒的頂部被塗了一層黃油漆作為標識,主要是搜集那些需要加急的信件。
  • 長春市民寄同城快遞,郵政快遞出省溜一圈6天才寄到
    收發兩地開車15分鐘的距離,為圖方便,長春的常女士選擇了快遞送達,本以為同城最慢第二天就能到,可發件後6天才到達雙陽的收件地。快遞出省遛一圈,收件時間長了不說,連累寄件人常女士被責怪辦事不力。雖然快遞已經收到,感覺委屈的常女士還在等待說法。
  • 長春市民寄同城包裹,郵政快遞出省溜一圈6天才寄到
    9日10時許,常女士在該郵政網點花4元錢以郵政快遞包裹的方式寄走鑰匙牌。同城快遞為何要出省遛一圈郵完快遞,常女士隨手把快遞單扔在辦公桌上,晚上就出差了。12日常女士出差回來,同事問起此事,她還深信快件已經到達。「我找不到單號,去網點查詢。」
  • 菏澤郵政推出同城快遞 上午寄件下午就能收件
    原標題:菏澤郵政推出同城快遞 上午寄件下午就能收件16日上午,菏澤郵政「全城達」同城快遞業務啟動儀式舉行並向社會隆重推出「全城達」同城快遞業務,讓菏澤市區市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同城快遞服務。據了解,「全城達」是郵政包裹快遞業務的同城服務品牌,服務範圍涵蓋文件、物品、鮮花禮儀、生活快消品等同城配送及B2C、C2C、落地配等服務,具有上門取件、全城速遞、時限快捷、全程跟蹤、價格合理的特點。客戶下單後30分鐘內響應,2小時內取件,菏澤市區範圍內(不含農村)上午11點前交寄當日下午投遞,對於下午交寄的郵件,次日上午投遞,限時未達,原銀奉還,營業時間早8點至晚6點。
  • 濟南同城快遞增169%!郵政也來了,上午寄下午到
    24日,記者從濟南郵政了解到,自6月1日起,濟南市郵政公司將推出全新同城配送品牌「全城達」,鮮花、海鮮、蛋糕等均可以配送,上午寄下午就能到。據悉,去年以來同城配送業務量激增,企業紛紛搶佔市場。  蛋糕、海鮮等上午寄下午到  據悉,「全城達」濟南市區範圍內寄遞的可上午11:30前交寄當日下午投遞,市區與縣域互寄的上午10點前交寄當日下午投遞,並確保所有下午交寄的同城郵件將在次日上午12點前完成投遞。  據悉,市民可以通過郵政網點寄送物品,目前二環以內有80個郵政網點。
  • 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局長做客本報接熱線,同城快遞時長不得超過24小時
    楚天都市報3月12日訊(記者曹磊 蕭顥 通訊員蔣世一 曾晨)「別人過年前寄的賀卡,我前幾天才收到,同城快遞怎麼成了『慢遞』?」「現在快遞員為什麼不打電話就把貨送到小區代收點?」今天上午,武漢市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兵一行來到楚天都市報接聽3·15維權熱線,現場回答了市民們在快遞、郵政方面的疑問,同時受理了多起投訴,並在當天進行處理。
  • 成都郵政信筒被指每天只收幾封信 淪為「垃圾桶」
    郵筒的「上班」時間沒有變。  來信摘錄華西都市報:  我是身著草綠色,頭戴綠草帽的郵政信筒。在成都市區主要街道的路邊,每天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幾乎每天都有把郵筒當垃圾桶用的。」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進入郵筒的垃圾除了提到的紙巾等廢棄物外,還有身份證、銀行卡、空錢包等,「這些應該是小偷作案後丟棄到郵筒內的。」而對於這種進入郵筒的物品,郵局工作人員會根據身份證上的地址寄給失主。  當天暑襪街郵筒開箱後,總計收到4封信件。「其中三封是賀卡、明信片。」業務人員肯定地告訴記者。
  • 郵筒一收信 手機有提醒 安徽郵政升級郵筒讓普遍服務更智慧
    本報訊(記者 方懷銀) 3月12日,隨著「叮鈴……」提醒鈴聲的響起,安徽省馬鞍山市郵政大廈支局負責人魏戎手機微信上顯示,與她手機綁定的郵筒中,有一封待被攬收的信件。微信提醒是智慧郵筒管理系統後臺發出的。目前,這樣的智慧郵筒在安徽共有1970個,佔全部郵筒(箱)近90%。
  • 北京全市5000信筒堅守書信情懷 郵寄信件中家書不到十分之一
    方形筒上世紀八十年代人民郵政的平信郵筒,與現在的方形信筒最大的區別,底座是一根獨立的柱子,而不是現在的兩根柱子。「黃帽子」信筒1983年,北京出現了「黃帽子」信筒,信筒的頂部被塗了一層黃油漆作為標識,主要是搜集那些需要加急的信件。
  • 寄糧票寄高考分數寄同城快件,生活難離這抹綠|美好生活博物志
    頂部的高大鐘樓、兩組藝術雕像和「人民郵電」字樣,優美的旋轉樓梯、黑白馬賽克地坪、曾經的「遠東第一大廳」……上海郵政大樓曾經被列為「上海十大建築」之一,而身在其中的上海郵政博物館不僅見證了百年郵政業發展,亦展現了郵政與人們密不可分的關係。
  • 這款設置在廣州街頭的郵筒不光可寄信 還可以寄快遞!
    和傳統郵筒相比,該郵筒的智能化程度有所提高。市民可在廣州街頭,體驗一下這種披著傳統外衣,實則增加智能度的郵筒。披著傳統外衣,這個郵筒不光可寄信那麼簡單在廣州市天河區五山一帶上班的市民,會發現天河北路信源大廈門前的郵筒,和廣州其他郵筒不太一樣。記者11月21日看到,該郵筒和傳統郵筒一樣,有著綠色的圓筒形外表。
  • 現代通訊普及郵筒「失寵」 十天沒有一封信(圖)
    據了解,目前中山市全市信筒(箱)有160個,分布在各鎮區街道,黨、政、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學校,商業區,村等,其中城區就有40個。這些郵筒現在還有人使用嗎?它會不會消失?日前,記者為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 郵筒開箱時間可否統一
    時下,儘管使用郵筒投寄信件的用戶在日趨減少,但郵筒作為郵政普遍服務的組成部分還是不可或缺。最近,天津市街頭更換了新型的郵政信筒。信筒的樣式新穎,設計獨特,在為市民提供用郵方便的同時,也點綴了津城的市容環境,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