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臺灣,大陸手機品牌能在容量有限市場中突圍嗎?

2020-12-20 中關村在線

近日,據OPPO臺灣地區市場總經理表示,OPPO為明年當地的發展訂下了一個目標:要成為臺灣地區市場用戶受歡迎的前三大品牌。前段時間OPPO還曾表示希望和美國運營商展開合作,讓手機產品正式進軍美國市場。

當前不少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都有著類似規劃,出海遠行成為了最新的熱潮。不過從臺灣地區市場當前的境況來看,雖然市場容量比不上大市場,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卻一點都不遜於其他地區。

臺灣地區市場容量有限且競爭白熱化

從近年來臺灣地區市場智能機的出貨量來看,其市場容量確實不大。根據臺灣地區市場當地的零售渠道給出的數據,在今年 8 月,臺灣地區市場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為 663000 部,同比增長44000 部,增長幅度為 7% 。

但從中國大陸市場的銷量來看,據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8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756.6萬部,同比增長0.4%;上市新機型121款,同比增長45.8%。1-8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52億部,上市新機型1021款,同比分別增長7.0%和下降2.6%。

不過,雖然臺灣地區市場容量不大,但是畢竟消費水平不低,不少高端手機廠商都能獲得不錯的銷售額。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10月份臺灣地區市場手機銷售數量達到 72.2 萬臺,較上月增加 5%,其中 iPhone 7的銷量達到15 萬臺。之前三星的市場份額也一直保持不錯,不過因受Note 7事件影響,蘋果吞佔了不少原本屬於三星的高端市場份額。

而根據各廠商的銷售額來看,蘋果的銷售額佔到了 59.9% 位列第一,其它廠商,三星為11.3%、索尼為10.4%、Asus為6.4%、HTC為5.6%。相比而言,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尚需努力。

臺灣地區市場為何能夠成功吸引手機廠商?

雖然市場小,但是手機廠商們並沒有停下進軍的腳步。臺灣地區市場雖然還有華碩與HTC兩家手機廠商,但是由於HTC日暮西山,華碩雖然近期表現不錯,但是無法自行扛起整個市場。所以,對於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來說,臺灣地區市場依然有著不錯的機會。

前不久華為在臺灣地區市場剛剛發布了旗艦手機華為Mate 9和Mate 9 Pro,雖然不是在當地首次發布新品,但是這次發布會,華為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僅與臺灣地區市場多個經銷商現場溝通合作事宜,同時還邀請伍佰作為其臺灣地區市場市場的代言人。從這點來看,華為期望能夠擺脫以運營商為導向的渠道局勢。

此外除了華為,聯想也在臺灣地區市場正式推出了旗艦機型Moto Z和中端機型款Moto Z Play,宣布重返臺灣地區市場市場。據聯想當地的總經理表示,

「選擇現在才重返臺灣地區市場,是因為Moto Z是摩託羅拉近些年最高端的產品,未來Moto品牌會在臺灣地區市場長期耕耘。」

由此可見,臺灣地區市場已經成為了不少手機廠商眼中的一塊「肥肉」。其實臺灣地區市場能夠成為手機廠商眼中的「香饃饃」,也是由於其成熟的市場基礎,以及潛在的發展空間,畢竟如果連索尼這樣的小眾廠商都能在當地混的這麼開,那麼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更加機會佔有一席之地。

中國大陸手機品牌能否在高端市場突圍?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除了運營商渠道外,開放渠道也是臺灣地區市場的重要市場之一,不然華為也不會通過邀請大腕明星的方式來布局臺灣地區市場。

不過由於起勢較晚,中國大陸手機廠商在當地還需要一段時間來磨礪自己。畢竟在臺灣地區市場,品牌影響力及渠道合作等方面都不是強項,但不排除在未來會迎來轉機。但像華為、OV的成長速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隨著這些手機廠商們的品牌價值不斷上升,未來臺灣地區中高端市場也將會迎來一場惡戰。不過具體通過何種模式來完善市場規劃,尚需經驗積累,畢竟區別於的中國大陸地區市場,布局思路具體要有差異化表現,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從部分手機廠商的表現來看,有通過冠名贊助當地綜藝節目開展品牌營銷的手機廠商,也有通過邀請娛樂明星做代言的方式來提升品牌影響力,總之各廠商需要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長期發展的途徑,才能在當地站穩腳跟。當然,未來中國大陸手機品牌在臺也可能展開激烈競爭,但抱團取暖才是當前的最優選擇。

不過中國大陸手機廠商起步較晚,當前急需積攢人氣,提升市場影響力。先天不足沒有關係,還可以通過後天來彌補。未來中國大陸手機品牌極有可能出現在臺灣地區高端市場當中,與外企直接展開正面廝殺,不過眼下先著手品牌與渠道建設才是上策。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20/6207819.html report 3508 近日,據OPPO臺灣地區市場總經理表示,OPPO為明年當地的發展訂下了一個目標:要成為臺灣地區市場用戶受歡迎的前三大品牌。前段時間OPPO還曾表示希望和美國運營商展開合作,讓手機產品正式進軍美國市場。當前不少中國大陸地區的手機廠商都有著類似規劃,出海遠行成為了最...

相關焦點

  • 從生產基地到目標市場 臺灣品牌的「大陸攻略」
    臺「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陳銘師表示,在全球市場中,大陸已成為臺灣最重要的對外市場,大陸從臺商的生產基地轉變為目標市場。在這一轉變中,臺灣品牌廠商有哪些「大陸攻略」?  案例1 要入鄉隨俗,成為當地品牌  臺灣友訊科技公司主要生產電信產品,該公司總經理兼執行長曹安邦認為,大陸並非一個市場,而是很多個市場,不同地區差異性非常大,因此臺灣品牌要根據不同地區特點,與當地生態系統結合起來,成為當地品牌,而非被視為外來品牌。
  • 走,到臺灣去! 大陸出版人進入臺灣市場淺談
    大陸推動以合資、合作、參股、控股、收購等方式,在臺設立出版、印刷廠和發行機構,開展新聞出版活動,看起來容易,落實執行仍有一些困難。儘管臺灣出版市場進入門檻低,若要以全新的方式進入,學習起來非常費力;即使有強大的資本,以金錢換取經驗,似乎也有點耗資過大。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借已有的模式,通過原有的機制學習與接觸臺灣市場。
  • 臺灣IT品牌銷聲匿跡 放棄技術升級 輕視大陸市場
    近年來,隨著一大批大陸IT品牌的崛起,中國臺灣的IT品牌逐漸銷聲匿跡,華碩電腦和宏達國際電子(HTC)的智慧型手機全球份額降至不到1%。即便在中國臺灣當地,華碩電腦和HTC這2家曾經的龍頭企業的份額合計也只有不到15%。
  • 首家大陸連鎖酒店集團進入臺灣市場
    首家大陸連鎖酒店集團進入臺灣市場 2009-12-21 08:43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2月18日電(記者徐群 陳斌華)臺灣桃園東森山莊等3家臺灣飯店18日在臺北籤約加盟陽光酒店集團,陽光酒店集團因此成為首家進入臺灣市場的大陸連鎖酒店品牌。
  • 大陸品牌鞋企發力臺灣市場 謀求合作共贏
    特步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臺灣市場,特步將採用區域代理分銷模式,走中端價位路線,第一年將在臺灣開設8—10家專賣店,營業額估計為300萬元,最終計劃在臺灣開300家店。    交銀國際分析師葉建中分析,臺灣的運動品牌市場,目前主要由阿迪、耐克、彪馬主導,而跟特步類似的大眾化定位品牌不多,這給特步等大陸運動品牌留下了市場空間。
  • 大陸手機小說《城外》在臺灣商戰中拔頭籌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一日電 (記者 張明新)大陸正火的手機簡訊文學風吹進臺灣島內。此間報載,從十一月一日起,臺灣「中華電信」首賣大陸作家千夫長的《城外》,以每則七十字的形式分六十天傳送,在島內手機小說商戰中拔得頭籌。
  • 兩岸酒類貿易存商機 大陸酒如何進入臺灣市場
    國臺辦海峽經濟科技合作中心大力提倡兩岸酒水交流,鼓勵酒類產品進入臺灣市場。2005年,中華名酒展在臺北成功舉辦,大陸9個酒廠10個品牌——茅臺、西鳳、豐谷、雙溝、紅星、牛欄山、古越龍山等集體亮相。今年年底,大陸白酒展覽將使臺灣消費者進一步了解大陸白酒。       目前兩岸酒水領域也有一定的交流,臺灣不允許白酒、黃酒直接進入臺灣,但允許啤酒、果酒進入。
  • 「臺灣味道」西進大陸市場,火了
    2008年,度小月獲得臺灣地區外貿協會頒發的「優良品牌獎」,得到當局有關部門支持走向島外市場。在大陸考察期間,同為臺灣名店的鼎泰豐讓度小月當家人洪秀宏大開眼界,讓他見識了臺灣餐飲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空間。2013年1月,經過一整年的籌備,度小月在北京僑福芳草地開出了大陸的第一家店。
  • 臺灣統一超商進入大陸醫藥零售市場
    新華網深圳3月11日電(劉偉)由臺灣統一超商與麗珠醫藥集團合作的「康是美」連鎖藥妝店近日落戶深圳。這是醫藥零售市場自2004年12月11日對外資全面開放後,第一個進入祖國大陸的臺資零售藥妝店。2004年4月,麗珠醫藥集團與臺灣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超商確定合作事宜,共同組建「統一康是美商業連鎖(深圳)有限公司」,資本額5000萬元人民幣,其中統一超商持股65%,麗珠藥業集團持股35%。合資公司由臺灣統一超商派任專業團隊經營和管理。
  • 觀察 臺灣戲劇角逐大陸市場的背後
    4月25日,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也將在北京開幕,屆時,《我和我的下午茶時光》、《剪紙人》等多部臺灣戲劇將陸續上演。隨著近幾年兩岸戲劇的頻繁交流,大陸觀眾接觸臺灣戲劇越來越容易,不少人因此斷言,龐大的觀眾群體將為臺灣戲劇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大陸將成為臺灣戲劇的淘金之地。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 吳正喆剖析臺灣照企進軍大陸市場6大策略
    幅員遼闊、人口稠密的中國大陸地區,擁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也註定要成為全球照明同行的「兵家必爭之地」。摩拳擦掌,垂涎爭食。面對這塊讓人胃口全開的「大蛋糕」,LED產業發展至今已超過三十年的中國臺灣地區,也自然不甘人後。
  • 臺灣網購品牌群耀淘寶 在大陸廣受追捧
    四十有餘的老何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從事網絡開店約有十年之久,經過多年摸爬滾打,在臺灣網購業小有名氣,所積累的網絡品牌更是名聲在外,耳熟能詳。自2007年跟隨網勁科技進入大陸市場、在淘寶開店後,老何保持著每兩三個月來大陸一次的習慣,而從今年開始,他發現自己來大陸的頻率越來越多,每次呆的時間也更長,甚至有時顧不上回臺灣。
  • 臺灣醫療美容品牌進軍大陸市場
    臺灣醫療美容品牌進軍大陸市場發布時間: 2019-05-28 16:13:41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時至今日,臺灣省的醫美技術日臻完善,親民的醫美項目和價格吸引了許多大陸以及周邊東亞國家的求美者赴臺進行醫美消費。在這個火熱的市場時機下,臺灣的醫美機構開始進軍大陸市場,讓更多的大陸求美者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來自臺灣的醫美服務。近日,中國網健康頻道跟隨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網際網路醫美分會走訪臺灣本土醫美連鎖品牌星和醫美機構,一同感受了原汁原味的臺灣醫美。
  • 臺灣老字號期待大批量進入大陸市場
    臺灣老字號期待  大批量進入大陸市場  本報訊 (劉巍巍)百年餅業「郭元益」「玉珍齋」鳳梨酥、擔仔麵「臺南度小月」……一個個聞名遐邇的臺灣百年老字號在剛剛閉幕的2014崑山國際老字號精品展上成為「香餑餑」,受到大陸居民熱捧。眾多臺灣老字號商家表示,希望通過這種形式尋找到大批量進入內地市場的途徑。
  • 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皮鞋布局大陸市場
    來自臺灣的A.S.O阿瘦皮鞋日前亮相第98屆中國鞋業皮具商品博覽會暨「名品進名店」對接展會。作為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表示已經開始部署進入大陸市場,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在華東地區開出首家鞋履風尚館。  商報記者在展會上看到,A.S.O阿瘦旗下的四大品牌A.S.O、êffie、BESO、L&J全部參加了展示,四大品牌分別打造多元時尚選擇,滿足不同年齡及不同身份的需要。L&J是阿瘦2002年在澳洲成立的品牌,主要以活潑的形象為主,而BESO則主要針對更加年輕、時尚的消費者。
  • 臺灣名產進入大陸 天貓國際成立臺灣館
    華夏經緯網9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天貓國際宣布成立「臺灣館」,引進具有特色且高品質的臺灣品牌進駐,瞄準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    據報導,天貓國際已設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瑞士、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土耳其、日本、韓國等國家地區館,9月21日更宣布成立「臺灣館」,引進具有特色且高品質的臺灣品牌進駐。
  • 佔據臺灣白酒87%市場份額的金門高粱酒,如今要入局大陸市場?
    來自臺灣的美酒,身上的標籤有很多,「臺灣茅臺」、「臺灣品牌之光」、「和平之酒」、「友誼之酒」……這些都賦予金門高粱酒一種「神秘」色彩。在酒說看來,這種獨特神秘色彩其實是金酒試水大陸白酒市場的敲門磚,兼具大陸白酒文化基因和金門酒品風尚,能夠更好的傳遞酒文化,傳頌同胞情。
  • 淘寶宣布進入臺灣市場 首家品牌已入駐
    【搜狐IT消息】9月8日,淘寶網宣布進入臺灣市場,爭奪600億交易蛋糕。據悉,今日,淘寶網授權臺灣網勁科技開發運營的「臺灣淘1站」正式上線,這意味著臺灣民眾也可以像大陸網友一樣上淘寶網購物,並使用支付寶擔保交易模式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
  • 紫金堂落戶成都 臺灣月子餐龍頭正式進入大陸市場
    但伴隨著龐大的市場前景,卻是混亂不堪的市場現狀。  最初,月子餐專供於月子會所,但月子會所往往價格高昂。很多在家裡「坐月子」的女性,也希望能夠吃上月子餐。需求決定了市場,獨立的月子餐企業應運而生。但如何評判月子餐的優劣,卻成了產婦們的一大難題。  每個產婦的情況都不一樣,這家的月子餐適合嗎?  月子餐產品有相應的研發與資質嗎?
  • 熱銷臺灣34年品牌酵素--大漢酵素 深耕布局大陸市場
    大漢酵素,在臺灣的市場佔有率更是高達42.1%之多,成為暢銷臺灣和全球34年的華人酵素第一品牌。根據臺灣康健雜誌2012、2013、2014年統計,大漢酵素皆是臺灣消費者指定酵素品牌第一名。    目前,大漢酵素熱銷臺灣地區500家門店及高端百貨專櫃、藥局、藥妝店,大陸地區在各大城市的高端百貨均有銷售,包括:港匯、百聯東方、百聯世博園、國際金融中心、南京金鷹、賽特北京新光天地、翠微、銀座等近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