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媽媽描述孩子2017年7月出生,出生2周前因為重症肺炎住了20多天醫院,出院以後身高體重就不達標,現在還是比同齡兒童矮小,而且現在也不會說話,光會叫人,不能表達意願,叫她名字不搭理,除非用厲害的聲音喊她,她才會找你,基本能聽懂指令,愛爬高,來回爬,愛用腳尖走路,眼神對視還可以,愛跟別的小朋友玩,但是玩的方式就是抱抱親親,追著人家跑,轉圈有時候轉,不是經常轉,跟大人溝通不行,是小兒自閉症嗎?教她說話,就會一個字一個字的蹦,連不到一起。媽媽在當地縣醫院兒科看了很多大夫:不清楚是發育遲緩還是小兒自閉。
孤獨症的臨床表現
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發育疾病,又稱人們常說的自閉症,這位小孩是很典型的孤獨症臨床表現。那麼孤獨症典型的臨床表現是什麼呢?
社會交往困難、交流困難、興趣的局限、刻板重複的行為模式,大約70%的孤獨症患兒伴有智力低下。
社會交往困難主要表現:缺乏與他人交往的意願、缺乏情感的互動,部分孩子有意願和人交往,但缺乏社交技能不會交往。比如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示好,反而會通過打人或者咬人表示友好。不會玩過家家遊戲。
交流困難主要表現:言語和非言語方面。孤獨症患兒說話晚,很晚才能發清楚人稱代詞(你、我、他),嚴重的患兒可能終身不會說話,有的患兒會出現自言自語現象,所說的內容往往是他所看到動畫片裡的內容,或者別人說過的話。非言語方面:孤獨症患兒很少用點頭、搖頭以及各種手勢表達,交流時缺乏表情變化。
興趣的局限主要表現:指的孤獨症患兒經常痴迷於一些簡單單調或與眾不同的事物。例如,孩子尤其喜歡聽天氣預報、常常玩旋轉的物體,喜歡蛇,常收集蛇的種類、分布、習性等相關的知識。
刻板重複的行為模式:孤獨症患兒常表現固執、不喜歡改變。比如只走固定的路線,物品只放在固定的位置,極端挑食,總穿同一件衣服等。對環境的改變非常敏感,難以接受。有些孩子還會表現奇怪的行為,比如掂著腳走路、反覆玩手、反覆拍手,凝視某處,反覆轉圈。
社交困難、交流困難、興趣局限、刻板的動作行為
與孤獨症相似的疾病,但不易發現---阿斯伯格症候群
相比孤獨症的患兒來說,阿斯伯格症候群的孩子沒有言語障礙,也不會發生智力障礙,主要表現社會交往困難、興趣局限、刻板的行為動作。因為症狀相對較輕,有些患兒甚至可能在記憶力、算數方面能力超常,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隨著孩子長大,常暴露出學校適應問題、人際交往的問題,比如以自我為中心,不合群、行為表現幼稚等,常常被認為是性格的問題,而耽誤就診。
孤獨症(自閉症)有沒有特效藥?
目前全世界就對孤獨症、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沒有研究清楚,也沒有什麼特效藥。網絡上很多說什麼特效藥,3萬一針包治自閉症,那都是騙人的,千萬別上當。康復訓練是目前最重要、也是最有有些的措施,孩子年齡越小,神經發育的可塑性也越強,幹預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一旦發現孩子有孤獨症的問題,趕緊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耽誤了孩子的終身。
康復訓練是目前治療孤獨症最主要、也是最有有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