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2021-01-16 七彩路兒童康復中心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和家屬往往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近些年來,自閉症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表現仍不了解,認為單單不說話就是自閉症。

孩子不開口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孤獨症的變異基因多達三百至五百種,千變萬化的基因組合共同表現出一類殘疾特徵,這種異質性讓醫學領域難以找到疾病的生物學根源,無法進行病因學診斷,只能根據兒童的行為特徵判斷其是否有孤獨症傾向。

自閉症孩子可能表現出來的症狀:

A、迴避目光接觸,不看人眼睛,與人無主動對視;

B、對人的聲音或外界環境缺乏興趣和反應,不願與人貼近;

C、經常一個人玩耍,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

D、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

E、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或者語言言語發展不同程度的遲緩或者障礙;

F、言語運用能力受損,例如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G、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經常會沉迷於單一的興趣,玩具,活動,事物等。

H、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

I、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所以不要早早給孩子扣上自閉症的帽子。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開口呢,以下幾種方法你可以試試。

1、創造語言氛圍引導寶寶講話

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寶寶就能直接接觸外界的刺激。良好的親子互動是寶寶學說話的最優氛圍,爸媽是否熱情地與寶寶交談對寶寶學說話起關鍵作用

儘管在最初的日子裡,孩子常處於睡眠狀態,但在他清醒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和寶寶交流,跟他說話,對他微笑,逗他玩,那麼孩子就會逐漸熟悉父母的話語,並且會對父母的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父母和寶寶互動的品質和頻率決定寶寶日後溝通能力的好壞。

2、教寶寶說話的基本形式

爸媽和寶寶交流的質量和頻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寶寶語言發展方面的個體差異,常聽到爸媽對他說話的寶寶要比不常聽到的寶寶懂得的詞要多得多。因此,父母首先要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物品、這件事情上,然後說名稱,使用語法結構簡單的短語。

那該跟孩子說什麼呢?最簡單和有效的就是反覆跟他講眼前的事,起床啦,穿衣服啦,洗臉洗手啦、吃飯喝水……要選擇正在做的,或者寶寶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餵寶寶吃蘋果時,就可以說「蘋果」;或者用一個短語「這是蘋果」。

總之,做什麼,見什麼,就跟孩子說什麼。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一時看不出來,但等孩子長到1歲左右,該學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會發現,他已能理解很多話,並會在父母照料他的時候,按照大人的指點做動作。比如給他穿衣時媽媽說「小手伸直」他就會伸直胳膊。更令人驚喜的是,他還會不斷地說出一些大人沒有刻意教給他的詞,比如「掉」、「拿」、「沒」等等。這實際上得益於長期以來,孩子對父母語音的記憶。

3、教寶寶說簡單句子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一般說來,對嬰幼兒說話要慢,發音要清晰,儘量說簡單的句子,對核心的字詞要加重語氣,多重複幾次。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父母可教疊字。比如在給孩子穿鞋的時候,媽媽可以先把鞋給孩子看看,然後再給他穿鞋,一邊做一邊對他說:「看,這是寶寶的鞋,鞋子,穿鞋子。」如早上起床,可抱著寶寶結合身體動作,然後教育寶寶這是「抱抱」,時間積累下來,寶寶就學會說「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日常生活中,為了便於寶寶理解語法規則,要使用簡短的句子。

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2歲時,出現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為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為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到了1.5歲後,可與寶寶作簡單長句子,但並不是指不要對寶寶說交待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的長句子。有時對寶寶說一些長句子,能讓寶寶較早學會使用複雜的句子。

4、父母對寶寶的學習說話有不同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一般寶寶比較偏愛自己的照顧者--媽媽的聲音,因為伴隨著媽媽的聲音,寶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媽媽更傾向使用兒語來和寶寶交流。兒語一般具備較高水平的音韻、較大的音頻範圍,且多樣化和音調誇張,單詞重複。月齡較小的寶寶比較偏愛具備這些特點的聲音。兒語常和媽媽一起出現,讓寶寶感覺良好。如果說媽媽更傾向於以寶寶的發音能力去反應寶寶,爸爸則更關心寶寶語言的數量和質量。 一般來說,爸爸用的詞彙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兒語,對寶寶語言的規範化更有促進作用。

此外,在對寶寶說話時,如果父母的語氣和表情親切、愉快,寶寶的反應會更好,因為他會覺得,父母與他說話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5、提高寶寶說話興趣度

有些孩子比較靦腆和內向,儘管父母盡了很大努力,仍然不太愛說話。這樣的孩子父母要細心觀察,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想辦法使他們興奮起來。大多數情況下,處於興奮狀態的孩子說話和動作都比較多。教不愛開口的孩子學說話,更需要父母想辦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只要巧用心計,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不斷進步。此外還有個小技巧,就是父母語調要誇張並富於變化,這樣容易引起寶寶的注意。

相關焦點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很多家長常擔心道:「我的孩子都快兩歲了,還是不會說話。偶爾會叫爸爸媽媽,此外沒有其它交流,我的孩子是不是自閉症?」兒童幾歲了還不大會說話,絕大多數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但語言發育遲緩卻不一定是自閉症,事實上,兒童的語言的語言發展遲緩和自閉症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
  • 兩歲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正常嗎?該怎麼辦?
    武漢中原腦科醫院專家為您分析孩子兩歲不會說話的可能因素:專家表示,兩歲的孩子如果還不會說話或還不太會說話
  •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當心孩子患了自閉症
    有這麼一類孩子,他們不喜歡和別人說話,不喜歡和人交流,有自己的小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規矩,別人不理解,自己也打不破。這類孩子就是自閉症的患者。自閉症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初見端倪的,寶寶2歲到6歲是治療自閉症的黃金時間,如果父母不及時幹預,會影響寶寶今後的生活。
  • 家裡的寶寶快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寶寶語言發育是成長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如果寶寶在兩歲了還不會說話,很多父母家長都會開始緊張,認為孩子可能是語言發育遲緩,智力出現了問題等等。那麼,具體有哪些因素導致的呢?替孩子說話:(1)父母太了解孩子了,如果他想要一個玩具,只是伸手指向那,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家長就已經給到孩子手裡了,這實際上並不利於孩子語言發育。
  • 孩子兩歲半還不會說話,影響孩子說話的因素有這8點!
    彤彤都兩歲半了,卻還是不會說話,而同齡的孩子都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子了。彤彤的爸爸媽媽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後發現彤彤的語言能力只跟一歲的孩子差不多,而且動手能力和社交能力也都不強。
  • 小孩3歲還不會說話?應警惕孩子自閉症,這六個方面的表現是徵兆
    #你好星星的孩子#文丨福林媽咪有位讀者給我發私信,憂心忡忡的說,她家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比他還小兩個月的表弟,已經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了,她擔心孩子得了「自閉症」。這位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歲多開始可以模仿大人說話,兩歲左右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三歲還不會說話,這就需要重視了。
  • 小孩兩歲還不說話怎麼辦?
    小孩兩歲還不說話怎麼辦?作為父母,從寶寶出生就開始陪伴其成長,都期待孩子能儘快的說話。但是有些孩子說話就比較晚,「我家孩子兩歲了,就說說「嗯嗯」逼急了才會叫一聲「媽媽,連爺爺奶奶也不會叫,同齡的孩子甚至比他小的孩子都能正常說話了,但是我家孩子怎麼還不會說呢?」,最近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煩惱,那麼小孩兩歲還不說話的原因是什麼呢?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女兒兩歲還不會說話,送醫檢查後,醫生:孩子得了自閉症
    現在生活節奏特別快,很多的父母一邊需要出去工作,一邊又要照顧孩子,是非常辛苦的,有時可能會因為工作生活不能兼顧,使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小薇是一名寶媽,她從小就生活在貧困的家庭中,女兒一出生她就發誓一定多多掙錢,不要讓孩子像她一樣,生活在貧困當中,小薇做完月子後,她就把孩子交給婆婆照看,然後她就就去上班了,好在小薇和孩子是在同一個城市,住的也不遠,她天天能見到女兒。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整天哼唧心態要崩了?是你錯過了關鍵時期
    孩子快兩歲了只會說一些簡單詞彙,但除了語言發育比較慢,其他看著都挺正常的。但是因為不會說話,不會表達需求,整天沒完沒了哼哼唧唧。晚上睡覺也是,每天睡到後半夜就開始哼哼,有時候能哼上幾個小時才再睡著,現在心態要崩了,我該怎麼辦?以上是一位寶媽的留言,著實有點心疼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兩歲前後正是孩子自主意識爆發期和語言爆發期出現的階段。
  • 自閉症的孩子最早幾歲可以診斷,兩歲可以嗎?
    自閉症的孩子最早幾歲可以診斷,兩歲可以嗎?自閉症孩子的診斷,一般來說要在三歲以後,醫院才會給出明確的自閉症診斷證明,3歲才能確診自閉症並不意味著要3歲以後才能做康復訓練,幹預還是越早效果越好。其原因有三方面:1、三歲以前孩子的發育情況還不太明顯。
  • 兩歲娃不會說話!孩子語言發育階段,當爹媽的心不要太大了
    2兩歲娃還不會說話,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都屬於不正常的語言發育規律。2.智力發育遲滯一些智力低下的寶寶說話年齡晚,兩三歲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精神不能集中、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差,不能表達和理解詞語的意義,智力不好還指望孩子說話條理清晰?
  • 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僅僅是貴人語遲嗎?孩子不和父母眼神交流、缺乏回應意味著什麼?
    絕大多數兒童家長不會關注這類話題,因為孤獨症兒童群體是個非常小眾的群體,這個話題自然也是個一個小眾話題。但是科普則不能遺漏這個群體,孤獨症兒童、癲癇兒童、腦癱兒童是全社會亟需關注和幫助的特殊群體。孩子兩歲還不會說話僅僅是貴人語遲嗎?大多數屬於單純性早期表達性語言延遲,但是要警惕有極少數則可能是自閉症(孤獨症)。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 健康 - 新鄉網新聞中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
  • 2歲孩子不說話 家長認為孩子是自閉症 檢查結果難以置信
    點擊查看 過年到親戚家拜年,閒聊中提到寶寶的說話問題。親戚家小寶2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會說幾個字也是磕磕巴巴的。之前一直以為是孩子小,後來兩歲半多了還是沒有太大變化,親戚就很著急。
  • 寶寶說話晚不是智商低就是自閉症?家長了解孩子說話時刻表!
    寶寶已經兩歲左右了,發育的像三歲的孩子。平時還比較好玩好動,明明聽得懂大人之間的對話,也能對簡單的親親、抱抱做出相應的反應,可就是不會說話。大人也著急,一遍一遍耐心的教,可是孩子就是坐不住,自動屏蔽了家長的存在。有些人會安慰家長,說孩子說話晚應該就是貴人語遲。
  • 寶寶說話晚就是自閉症?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這幾點沒做好
    近些年隨著對自閉症的重視和深入認知,很多媽媽朋友們都會在自己寶寶成長過程中,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技能,就比如說話,走路,伸手等一些簡單的行為。但是有些寶寶對這些外界的變化卻沒有絲毫的反應,甚至學不會。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自閉症的表現嗎?
  • 兩歲孩子還不會說話,全因父母做了這些
    記得一個朋友說他家孩子都兩歲多了,不會說話,奶奶帶孩子天天就是管吃管睡就好了,也不帶孩子出門溜達,也不跟孩子說話,為了讓孩子不鬧人,就把電視打開讓孩子在那看電視。偶爾出門一圈,看見別家小朋友不僅表達很好,並且還會說英語。
  • 孩子不會說話,不說話怎麼辦?和自閉症孩子溝通的七個技巧
    自閉症的典型症狀之一是語言溝通能力明顯缺乏,自閉症兒童父母和康復老師共同面對的一大難題就是怎樣和不說話、不交流的孩子進行基本交談。比如:午飯吃什麼?當你和自閉症孩子說話時,她不回應或不理睬你,一是她不喜歡或不感興趣,而另一方面,他們很想回覆你,只是不知道怎麼做,她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