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學老師發了個單子,英語教材配套磁帶或者光碟讓家長選,這是什麼年代的東西啊!」最近,南京晨報熱線、微信平臺上接到部分家長反映,南京不少小學英語教材配的仍是磁帶或者光碟,很多家長覺得既不方便也很浪費,建議教育部門應該直接將音頻資料掛在相關網站,供家長和學生自行下載使用。
[家長吐槽]
為了磁帶還要買複讀機
楊女士的孩子在玄武區某小學上一年級,每周有一堂英語口語課。和英語教材一起發下來的,還有幾盒磁帶。「當時覺得挺納悶的,磁帶這玩意兒多少年沒見過了,想起來還是上大學時流行的東西。」
家裡沒有放磁帶的錄音機,楊女士跑到商場裡買,發現錄音機這種「老古董」也不好找,倒是複讀機可以放磁帶,只好買了個回家。誰知道聽了幾次後,再也不用了。「倒過來倒過去也挺煩,操作起來不是很方便。不如我自己讀給孩子聽了。」
光碟要用電腦也不方便
「老師發了單子,讓我們在配套磁帶或者光碟裡選。其實這些東西現在誰用啊?「建鄴區二年級學生的家長劉先生說,磁帶太老土肯定不用,但是光碟這種東西,感覺現在也沒人用了,完全是過時的東西。特別是使用光碟要開電腦,既傷眼睛,又得大人在旁邊看著,太不方便了。
劉先生告訴記者,因為覺得不方便,有些熱心的家長把光碟裡的內容轉成音頻資料,供大家下載,使用起來很方便。
磁帶是否存在利益問題?
家長楊女士指著家裡落了一層灰的磁帶說,明知道這東西過時了還發放,是不是中間存在利益問題?「南京那麼多小學生,每人每學期買4盒磁帶,加起來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筆錢給誰賺到了?有沒有人從中拿到回扣?不能不讓人產生疑問。」
有家長還算了一筆帳:用磁帶的話,要買幾百元的複讀機。而用光碟,則要幾十塊錢。到底哪個更划算?一算便知。
[不同聲音]
鄉鎮學校:
父母打工,磁帶更容易操作
採訪中,江寧一所小學的校長告訴記者,磁帶版本其實非常有必要。「我們區有不少鎮裡和村裡的小學,父母基本在外打工,孩子和老人在家,這些學生的家裡並沒有電腦、CD機或是MP3播放器,即使有,老人和孩子也不會使用,還是錄音機或者複讀機聽磁帶最容易操作。」這位校長說,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還是要考慮到各種不同情況的孩子。
城區學校:
也有家長認為磁帶更清晰
也有很多家長支持用磁帶。一年級小學生家長劉女士給孩子買了一個錄音機,讓孩子自己操作。「磁帶的音質比較清晰,錄音機也方便孩子操作,老人也能幫助他練習聽力。」一位英語老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她也是給孩子聽磁帶。「小孩用電腦不太放心,怕我們不在家時上網打遊戲,或是玩別的,不能專心學英語,而且電腦用多了也影響視力。」
[記者調查]
學校:教材配磁帶不額外收費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南京的公辦小學大多從三年級開始正式有英語課程,使用省裡統一的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配套的有磁帶也有光碟,而且還可以下載MP3。也有不少學校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聽力口語課程,使用的教材各異,也都有配套磁帶和光碟。「一般來講一、二年級英語教材用的是牛津版,而三年級到六年級則是統一英語教材,這些教材配的磁帶或者光碟,訂教材的時候同時配發,不額外收費,都在義務教育免費課本裡。」一位公辦小學英語老師告訴記者。
教育部門:多個版本供地方選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馬斌說,部分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相對落後,沒有電腦等設備,所以用磁帶更方便一些。省裡在這方面並沒有硬性統一要求,每年公布的教輔目錄也是指導性意見,有多個版本供地方選擇。至於用磁帶還是光碟,完全由各市縣根據當地條件自行決定。事實上,最近幾年有些地方已經改革了,原來用磁帶,現在改成光碟。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還有家長認為磁帶聽力效果比光碟好,眾口難調。
[家長建議]
把音頻資料掛在網上更方便
「其實直接把音頻資料掛在學校網站,或者發在班級群裡,我們又方便又不浪費資源。」家長徐女士說,班上有些熱心家長主動把光碟轉成音頻和大家共享,全班基本上都下載了,下載後跟著電腦讀,還是挺好用的。」
記者了解到,有些學校的老師考慮到給家長提供方便,也會自己想辦法幫助家長找到下載網址或者直接轉成音頻讓家長自己下載。不少家長覺得,磁帶、光碟太過時了,明明有更加簡單的手段,為什麼還要用老舊的辦法?
不過,有老師指出,如果真的全換成了MP3下載格式,農村的孩子或者父母無暇陪伴的孩子怎麼辦?對此不少家長認為,可以根據各個地區實際情況來,在條件較好的地方,不妨採用將音頻掛在網上的方式。記者 劉穎 王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