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雖然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真正要跳出來卻很難,大致有下面幾個原因:
我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我什麼都不懂,別人都很厲害。
我現在沒那麼年輕了,不敢折騰了。
這些理由看起來很充分,但是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方法總是比困難多。
一、機會與風險如何掌控?
發揮主動性,尋找機會。以當前比較火熱的新媒體為例,機會出現在哪裡呢?當你寫一篇又一篇的文章,粉絲積累到一定數量了,除了會有人主動付費轉載你的文章。除此之外,你還需要主動出擊,去尋找一些大號,尋求進一步的合作,因為只有在大的平臺上,讓更多的人看到,有更高的曝光率,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開展新的合作。
風險的評估與應對策略。不論是新媒體還是其他的工作,只要有創新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大的風險莫過於初期的不穩定收入。所以如果完全指望著一項工作,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的做法,是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對於經濟實力不足的人來說,應對這種風險的方式就是尋找其他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
二、不懂得利用現有資源,你準備什麼時候步入正軌?
很多人都很反感去像其他人比如朋友或者是客戶求助,他們覺得人脈都是需要資源互換的,目前自己的實力不足以達成和其他人互換的條件。但是,並不是所有願意幫助你的人都是覺得你有利可圖的。或者說即使是資源互換,對方更加在乎的是你的長遠發展,而不是當前能帶給他的東西。所以既然想要做出點成績,就需要盡最大的努力,嘗試獲取最多的對自己有利的資源。
三、不做事,只提問,等著投餵的人哪來的選擇權?
我經常會接收到一些讀者的諮詢,其中一個做設計的讀者很好學,加了我的微信,向我詢問一些關於新媒體的知識,並表示自己想轉行做新媒體。我問他:「新媒體大牛們的公眾號和其他平臺的爆文有整理分析過麼?」
他:「還沒有哎,需要看那些麼?」
我:「做新媒體需要用到的編輯器工具有了解過麼?」
他:「還沒有哎,老師您有什麼推薦的麼?」
我:「那麼你的目標平臺的人群畫像等平臺數據有了解過麼?」
之後我一一給他做了分析。不過,既然不喜歡目前的工作,那麼就需要掌握目標行業的基礎情況,其實我本來打算給他講一下基礎知識之外的技巧類方法,但是無奈,這個人連基礎知識都沒弄懂就過來請教,說太多他也沒有辦法理解。
想起一句話,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但是知道去哪只是一個目標,確定方向方法,行動起來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