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名人的話更易使人信服?

2020-08-29 葉天清風

​​上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我們都知道語文有一個修辭叫用典,

網上有無數人造謠,動不動就在前面加個魯迅說過,以至於網上出現了這樣的表情包,



本期話題:為什麼名人的話更易使人信服?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清風要先引入一個概念:群體

想吐槽的先打住,在心理學上的群體是指不同個體按某種特徵結合在一起,進行共同活動、相互交往。

在群體中有兩個與這個問題相關的效應,從眾效應和權威效應,一個一個來。

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

權威效應:是指一個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



西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的一篇論文中提出了將社交網絡中的人群分為四類:未知者(S)、猶豫者(H)、傳播者(I)和免疫者(R)

未知者:指尚未接觸到謠言的個體

猶豫者:指已接觸謠言但態度搖擺不定的個體

傳播者:指已接觸謠言並進行擴散的個體

免疫者:指已接觸謠言但不相信不擴散的個體

這篇論文在後續的討論中詳細的說明了社交網絡中謠言傳播的從眾效應和權威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相同條件下從眾效應的影響強於權威效應,但隨著網絡密度的增加,兩者的差別逐漸減小;初始傳播者越重要,謠言傳播速度越快,範圍越廣,但權威效應的影響更突出。所以兩種效應是同時出現的。

針對這篇論文,我進行了一下猜想:上面論文的結論在全人類中也適用。

在題目中前提是名人,而名人自然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的,所以權威效應會出現,而其他人中有一些是這位名人的粉絲,藉由他們將信息傳播出去,其他人接受後進行分析,大概率會相信。所以各位希望各位小夥伴明辨是非。

總結:名人的話更易使人信服是因為從眾效應和權威效應。

小夥伴們看過什麼人類迷惑行為呢,留言評論吧。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馬宇紅,趙媛媛,強亞蓉.社交網絡中謠言傳播的從眾效應和權威效應[D].西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2016,39(1):232-238

圖片來源

[1] 魯迅 網絡

[2] 路牌 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更信服老師的話?關於權威效應,很多家長不懂合理運用
    其實可以用一句古話來概括,那就是人微言輕,人貴言重。如果一個人地位高,話語權極大。旁人出於安全心理(即跟著權威人物走不會犯錯)和讚許心理(跟著權威人物走,容易獲得認同和讚許)的影響下,自然而然會更信服和聽從。
  • 高曉松回應惹怒C羅:對方爆粗口、翻譯無操守,回應難以讓人信服
    小編覺得高曉松的這篇回應,與他那才高八鬥的盛名相比,難以讓人信服,不夠體面——體面是個好詞,包含的內容太多了。1、高曉松說自己挺喜歡C羅才答應做這期節目,這是大前提,高曉松也是把這個觀點和說法放在第一位陳述的——完全可以,但是,整篇文章透露的信息卻是C羅各種不好,遲到(未準時入場)、霸道(表現為趕人)、早退(未到時間就叫停)、爆粗口(對方的問題),這是喜歡C羅的表現嗎?還是說,因為C羅存在上述問題(如果事實確實如此的話),而引發了情感反轉?
  • CS:GO知名解說Thorin 可謂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S:GO知名解說Thorin 可謂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易競技前言:CS:GO知名的解說員兼分析員Thorin又出來搞事情了~,今日Thorin根據最近各項大賽的表現,評出了他心中的世界前十戰隊,可謂有理有據讓人信服,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
  • 作為一個普通人,什麼樣的人是我所能信服的貴族
    作為一個普通人,在物質上來講,我們沒有什麼優越的物質享受,沒有太多的金錢來源,同樣也沒有更多掙錢的辦法,更沒有一座可以作為遺產一代代傳下來的礦或者精神,甚至在教育上我們也是絕對是落伍的,即使你大學畢業,研究生,博士都讀完了,你在其他教育上也肯定和一些人的教育是不一樣的。
  • 寫文章如何「入情入理,讓人信服」
    :入情入理,讓人信服。那麼,就有些人會問,怎麼寫,才能達到「入情入理,讓人信服」呢?其實,不光是這類文章強調這個,這個標準是大部分文章的要求,只不過在任務型寫作中顯得更為重要罷了。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寫作經驗和教學經驗,來談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入情入理,讓人信服」?入情入理,百度百科裡的解釋是:形容合乎常情和道理,反義詞為不近人情。
  • 原因讓人信服
    不過今天我們就說點別的,總是講那些名人的功過是非,多多少少顯得有些膩歪。不如說些其他的事情來得有趣,可能就你又會講,我們這裡不是要說歷史的嘛,扯那些其他沒用的有什麼意思。可是你是否想過什麼叫做歷史,難道歷史僅僅是功過是非嗎?其實歷史本身都是由一些細小的事件所組成的。我們沒有必要過於糾結這些問題 。我們之所以講歷史,說歷史,是因為它們能給我們啟示,給我們啟發。
  • 績效考核制度如何讓人信服?
    如果無法做到讓所有人信服,績效考核很可能帶來反作用,是員工的積極性受挫甚至是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嚴重的還有可能影響到企業內部的團結,直接威脅企業的生存。那麼在實施績效考核制度時,該如何讓所有人滿意呢?其次,企業的領導層要具有一定威信,值得員工信賴,當員工出現問題,對其進行批評時員工能夠信服。領導層的決策應該是具有群眾公信力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政策的貫徹落實。如果員工對領導層失去信賴感,那麼他們就不會對來自領導層的決策有任何信任,對於領導的批評教育業不會虛心接受,那麼企業實施的績效考核也就失去了信任基礎。
  • 「生了一兒一女後,其實我更想要兩個兒子」,寶媽的理由讓人信服
    導讀:「生了一兒一女後,其實我更想要兩個兒子」,寶媽的理由讓人信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生了一兒一女後,其實我更想要兩個兒子」,寶媽的理由讓人信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卻不聽家長的?
    「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上學之後,常常不聽自己的話,卻格外聽老師的話,想不靠老師都不行,可咋辦?就像一個媽媽說的:「平時我讓孩子做什麼,他不是拖拖拉拉就是要跟你講條件,一點也不配合。老師的話就像聖旨,比什麼都管用,他都不用我們提醒,自覺地就照老師說的做。」為什麼會這樣呢?
  • 恆昌公司恆慧融:具備哪些條件銀行借款更易得
    首先,有資產證明的人更易獲批。信用借款主要是考察借款人的工資流水和信用狀況,而如過你能提供更多的資產證明的話,是可以給申貸加分的。資產的雄厚程度和借款獲批速度幾乎成正比。因為銀行放款,首先要考慮你的還款能力。其次,已婚人士身份更易獲批。借款機構雖然對申貸人的婚姻狀況不做規定,但事實上,同等條件下,已婚人士申請借款更易獲批。
  • 最重承諾的三大星座,說到做到決不食言,非常讓人信服!
    最重承諾的三大星座,說到做到決不食言,非常讓人信服! 摩羯座 摩羯座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高冷,而且又理智到了極致,但是摩羯座非常的有責任心
  • 為什麼各大BOSS都會信服於他?
    確實,鳴人的一大絕招就是他的嘴遁,但是各大BOSS怎麼就能夠信服於他的嘴遁呢?說實話鳴人的嘴遁是真的厲害!為什麼岸本齊史頻頻使用鳴人嘴遁突破各種boss呢?我們就稍微簡單的分析下吧。鳴人是主角鳴人作為《NARUTO》的主角,主角光環畢竟是存在的,雖然國內翻譯成《火影忍者》,而日本原版叫做《NARUTO》,也就是"鳴人"的羅馬音發音。
  • 為什麼善良的人更易得抑鬱症?
    相反,冷漠的人自私的人都特別頑強。那為什麼善良的人比那些自私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呢?  1、這與性格有關。善良的人工作負責,有點完美主義。不會使奸耍滑,不做表面工作,總想把工作做好,不想把閒話給別人講,髒活累活不推辭。如果工作繁重了,能力又不匹配,很容易有沉重的心理壓力。壓力不堪重負時,心理就垮了,易得抑鬱。
  • 為什麼馬英九蔡英文"掉書袋"會用這些名人的話?
    (原標題:金庸、孟子、邱吉爾……為什麼馬英九、蔡英文、陳水扁「掉書袋」會用這些名人的話?)
  • 如何讓你的話更有說服力?
    如何讓你的話更有說服力?這個問題的答案來自於《說話就是生產力》一書,這是一本很少見的、實戰型的溝通類書籍。作者孫路弘在書中講了,很多有關溝通的技能、方法,這些方法非常實用,你讀了之後就知道怎麼運用到生活中。
  • 易烊千璽登帝國大廈名人牆
    易烊千璽登帝國大廈名人牆 2019-10-10 10:0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10月9日,易烊千璽的照片被曝登上紐約帝國大廈名人牆。據悉,2018年初易烊千璽曾受邀登上帝國大廈86層觀景臺並留影名人牆,如今千璽的照片也被掛上了名人牆。
  • 名人故事 | 真實的生活,才更彰顯出不凡人生
    名人,顧名思義,就是不普通的人,起碼是比平常人有突出的特點才成為名人。在普通人心目中,對名人的傾慕是發自內心的,也常常認為名人是超凡脫俗的,如神如仙,不食人間煙火。怎麼會呢?其實,名人就是人,也是普通的人,只是他在某些專業領域做出了成績而已。因為工作關係,我與不少名人接觸過,真正的名人,確實就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是一個與常人一樣有著喜怒哀樂的人。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在新聞出版管理機關工作,與季羨林先生有過很多的工作接觸。
  • 說話總是沒人聽?這五招讓你說的話更有「分量」
    有些人在說話時娓娓道來、神態自若,令人心服口服;有些人在說話時激情澎湃,說的也都是肺腑之言,但聽者卻置若罔聞。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說的話更有「分量」?這裡向大家提出以下五點建議。1、重要的話每次只說三點。很多人在說重要事情的時候總會滔滔不絕,生怕有所遺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每一個字都告訴對方。
  • 朱丹演講曝因抑鬱症辭職 名人更易得抑鬱症
    抑鬱症進入大眾視野就是由於名人患抑鬱症,三毛、張國榮、崔永元等,讓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抑鬱症是一個比較「高級」的病。精英,至少是文化人,才容易得這個病。真是這樣嗎?窮人是抑鬱症最大群體抑鬱症人群中也有沉默的大多數,中國抑鬱症的最大人群是窮人,在農村,任何階層成員都可能得抑鬱症,貧困階層受苦更甚。只因這個階層活在在聚光燈之外,他們的痛苦不為人所知。研究已證明,貧困是抑鬱症的一大誘因。近十幾年來,中國國企下崗人員和農村留守人員,成為抑鬱症高發群體。
  • 為什麼孩子有時更願意聽老師的話,卻不聽家長的話?這4點值得反思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作者 | 錢志亮許多家長都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小學之後,常常不聽自己的話,可卻格外聽老師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