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大假在成都,如何躲開「人從眾」,耍好又吃好呢?
當然要緊抱本地「吃貨」的大腿,好好地逛吃逛吃啦!
國慶這一天,IChengdu國際頻道領著從上海來的B站當紅百萬博主「小獅子佑醬」,體驗了一把地道成都美食。一起來看看,上海妹子是如何被「蓉化」的!
肥腸粉配鍋盔,是成都人的小訣竅。兩者口感味道不同,但是乾濕搭配,出乎意料的美味。
佑醬的早餐,就是鍋盔配肥腸粉。
早早地去曹家巷王記鍋盔店打包了一個熱乎乎的鍋盔。王記鍋盔比其他鍋盔要厚,最有名的是它酥脆的外皮及大份量的肉餡,肉和酥皮的交織,成就了飽滿豐富的口感。據說,做得好的鍋盔酥皮能有50層之多!
佑醬沒有忍住在路上就咬了一口,用她的話說,鍋盔的味道有三層:剛入口時特別酥脆,酥皮的香味是前段;接著牛肉的香味在口中瀰漫,還有一點鹹鹹香香的味道像鹹菜,這是中段;當餅吞咽下去,最後留在嘴裡的就是麻麻的花椒的味道,特別好吃!
到了甘記肥腸粉,一碗微辣的粉配上一個「結子」,大快朵頤的佑醬完成了成都吃貨第一餐。當然,吃肥腸粉加一個肥腸「結子」,也是成都吃貨的美食小秘訣!
逛菜市場,是假裝自己是個本地人的第一步,也是外地人體驗本地生活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吃了早餐,佑醬就去了隔壁的曹家巷市場。
在這裡,她喝到了鮮醪糟,這是只能在菜市場裡買到的美味!又去臨近的香料鋪子裡數了數到底有多少種辣椒和花椒。
作為敢為人先的博主,她毫不猶豫地把老闆介紹的最辣的辣椒塞進嘴裡咬了一口。老闆說「能辣出你的清口水」,佑醬則是流下了「倔強」的眼淚。
能把人辣哭的辣椒,要不要嘗一下呢?
市場裡價廉物美的火鍋底料,也是可以帶回家的不錯伴手禮喲!
名聲在外的兔頭怎能錯過?
西北橋頭有兩家開了20幾年的兔頭老店,一家梅記、一家鄧記,兩家兔頭都非常的好吃。怕辣的話,五香的兔頭是不錯的選擇。而對於食肉愛好者,兔腿也是值得體驗的。
保留了幾十年前成都老樣貌的老街上,已經賣了幾十年的排骨麵配上一個獨具特色的「炸蛋」是佑醬的午餐。
其實,在成都的老巷子裡這樣的麵館有很多,他們的味道很家常,卻是成都人總惦記著的那碗面。
吃飽後,去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裡喝茶。喝蓋碗茶、掏耳朵、看報紙,喝茶三件套讓時間都慢了下來。用佑醬的話說:「就這樣什麼事情都不用想,也能舒舒服服消磨一下午。」畢竟,在成都旅遊,就應該享受慢悠悠的閒適。
在地勘路的天星正源火鍋,佑醬在這裡吃到了她今天的晚餐。這家火鍋牛油老火鍋味道特別濃鬱,而鮮香麻辣的火鍋配上一碗冰涼爽口的紅糖冰粉,為佑醬的成都美食之旅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佑醬與粉絲相約:成都之行,B站來見!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視頻 彭戈 文字 龍丁靈 製圖 蘇瑩 編輯 宋和霄 校對 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