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圓明園中丟失的文物被拍賣,中國商人拍下後卻拒絕付款

2020-12-15 騰訊網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這是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裡說的話!

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英法聯軍縱火燒毀圓明園。這座號稱是明清時代園林建築的最高成就,一座如夢似幻的「萬園之園」就此消失。不僅如此,在1900年,八國聯軍又一次進入圓明園進行洗劫。此後,圓明園內的文物伴隨著侵略者的行為,流落到了世界各地。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經過多年發展之後,已經徹底擺脫了貧弱,走向了繁榮富強的道路。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開始通過依法索回和購買的方式來使流失文物「回家」。除此之外,民間組織或個人通過購買捐贈的方式讓文物回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其中,在2009年巴黎佳士得拍場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那麼,當年在法國巴黎佳士得拍場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實際上,對於國人來說,在2009年巴黎的佳士得拍場,發生了可以被稱作「恥辱」的一幕——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被拍賣。

一、鼠首和兔首被拍賣

2009年2月25日,巴黎的佳士得拍場進行了一場拍賣會,其中有兩件特殊的「物品」要被拍賣,那就是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中的鼠首和兔首。當時的獸首主人皮埃爾將兩件文物交於佳士得,以每件1400萬歐元的價格拍賣。

佳士得這種明知鼠首和兔首是非法掠奪而來的情況下,不顧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依然堅持拍賣。這種行為無疑是對中國每一個人的侮辱。而當時在場的一名中國商人——蔡銘超想都沒想便開始競拍,隨後以3149萬歐元的價格將其拍下。

然而事後,蔡銘超因拒不付款而致使兩件獸首「流拍」。隨後,皮諾家族從原持有人皮埃爾手裡買下來了這兩件獸首,並將其捐贈給了中國政府。至此,兔首和鼠首終於回到了「家鄉」。

事後,蔡銘超「拍而不買」的消息傳到國內後引發了巨大的熱議。有一部分人認為蔡銘超的行為是不正當的,是在給中國抹黑。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蔡銘超的行為是正當的,成功的阻擋了佳士得拍賣獸首的行為,是一種勝利。

那麼,蔡銘超的這種行為是否正當呢?

當時的人們普遍分成兩種觀點,認為蔡銘超行為正當的人佔了七成,認為蔡銘超行為不正當的人佔了三成。

二、認為蔡銘超行為不正當的理由

認為蔡銘超「拍而不買」行為不正當的一方,主要從法律和道德方面來進行闡述。

這一方認為,在當前的國際社會環境下,國際交往的發展規律是和平與對話、合作和共贏。即便是面對因歷史屈辱而留下的痛苦,也要多一份理性。不能因為拍品是通過不合理的手段得來的,我們就可以用同樣不合理的手段來做出回應。

也就是說,既然現在已經不是戰爭年代,那麼就不能用「拍而不買」這種任意妄為的行為來進行對抗。即便蔡銘超是抱著「正義」的目的來行事,但造成的結果卻是以中國人在國際上的信譽降低來買單。這種行為對中國在國際上的信譽損害,對中國形象的破壞要比失去兔首和鼠首更為嚴重。

此外,蔡銘超整個事件從頭到尾「拍而不買」,在法侓上構成了違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欺詐行為。因此,蔡銘超的行為是不正當的。

認為蔡銘超行為不正當的一方,理由充分,條理清晰。那麼,支持蔡銘超,認為他的行為正當的一方,又是怎麼看待此事呢?

其實,站在這一方的人更多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的。

三、認為蔡銘超行為正當的理由

支持蔡銘超的人,認為他「拍而不買」行為正當的一方,則是從歷史角度來進行考慮。

他們認為,蔡銘超在佳士得拍場上的「拍而不買」行為,不僅僅是商業誠信方面的商業問題,也不僅僅是拍賣規則方面的法律問題,還是一個很厚重的歷史事件。事關中華民族尊嚴和國家榮辱,我們怎麼能夠合法支付錢財,將此種拍賣行為變得「合法」呢。

此外,他們還認為蔡銘超在佳士得拍場上「拍而不買」的行為,是中國人在「非常時刻」的一種「非常舉動」。這是自中國從貧弱走向強盛後,在國際社會上,做出的一種能夠讓世界感受到一個普通中國人憤怒的舉動。

同時,這種舉動也讓國人在過著安逸平穩的生活之際,重溫曾經國家贏弱,慘遭西方列強蠻橫欺辱的屈辱史。也讓代表著中國屈辱史的十二生肖獸首進入人們的眼光,不至於易手他人最後石沉大海。

由此可見,認為蔡銘超行為正當的一方,也是有著充足的理由。

那麼,蔡銘超「拍而不買」的行為究竟正不正當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每個人也都有支持的理由或者反對的理由。究竟誰對誰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是是非非恐怕真的很難拎的清楚。站在理性的角度,這種行為確實不正當,也不妥當。但站在感性的角度來講,尤其是對於國人來講,誰能說出不正當這個詞呢!

「拍而不買」事情發生之後,蔡銘超曾經接受過採訪。在採訪的過程中,對於這種行為舉了一個例子。說的是佳士得拍賣獸首這種事情就像有人到你家裡撒尿,你說這個不行,他還繼續做,那我就一巴掌過去。這就是當時蔡銘超的心態。

結語:

自1860年,圓明園遭到焚燒劫掠之後,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在外,其具體數據已經無法考證,而這個問題也徹底成為了一道歷史謎題。但根據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傑曾經透露的消息得知,圓明園遺失在國內外的文物至少有150萬件以上。

這樣極其龐大的數字,代表了我國失去了極其重要的文化瑰寶。在如今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不能奢求追回所有的文物,但是我們一定要牢記那些文物背後所代表的屈辱史。

那麼,對於蔡銘超的行為,你怎麼看呢?

參考資料:《少年中國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7億拍下外國搶走的圓明園文物,卻拒不付款,拍賣方:無償歸還
    說起中國近代歷史,在很多人的心中,那是一段屈辱而難忘的歷史,無論是中國人只能夠在列強的槍炮下存貨,還是那些被毀壞的古代建築,一件件被奪走的文物,都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如今祖國已經強大了,但我們與一些國家之間,還是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比如說日本,又比如英國。
  • 此人2.7億元買下圓明園文物,拒絕付款後,稱:必須無償歸還我國
    圓明園成為了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和遺憾,現在,圓明園的珍寶流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們的蹤跡難以尋覓。在眾多的圓明園珍寶中,有一類珍寶引起了世界的關注,那就是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在1985年的時候,圓明園獸首銅像在拍賣會上現身,這現身的銅像是馬首銅像,當時的售價是1500美元,但是並沒有多少人關注。
  • 此人花2.7億拍下的文物,無償捐給國家卻拒絕付款,理由義正詞嚴
    滄海桑田,幾經變遷,曾經許多珍貴的寶物,都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而那些存留下來的瑰寶,無疑是幸運地、無價的。只不過因為歷史原因,至今還有很多流失到了海外,無法收回。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裡,就有中國文物至少1700萬件以上。
  • 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被強拍 國家文物局:強烈譴責
    原標題: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被強拍 國家文物局:強烈譴責   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被強拍   國家文物局表示強烈譴責 中國拍協表示將聯合所有文物拍賣企業永不與該拍賣行合作   昨天,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
  • 英拍賣行執意拍賣「圓明園文物」 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譴責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中國國家文物局10日發表聲明,譴責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環球時報》記者10日看到,坎特伯雷拍賣行網站在首頁宣傳稱,將於4月11日對「製作於2000至3500年前、1860年被英國軍隊從中國圓明園帶走的」稀有古老文物——青銅虎鎣(右圖)進行拍賣。不過,該文物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證實。
  • 又一珍貴古物在國外被拍賣,圓明園還丟失了哪些稀世珍寶?
    2018年4月11日,來自圓明園的又一件寶物在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進行拍賣,這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虎鎣竟在23分鐘內拍出了41萬英鎊的高價,令人瞠目結舌。而悉數那些曾經在圓明園中珍藏的寶物還有那些都遺留到了國外呢?
  • 圓明園流失文物將在英拍賣 文物局稱尚無法禁止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後,日前有人爆料稱,又有兩件圓明園文物將在英國被拍賣。  對此,昨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高度關注此事。但要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
  • 在國外拍賣的圓明園文物已被持有者收回 Looted Chinese relics...
    有關專家考證了兩件文物的出處,「夏宮」就是中國的圓明園,文物的流失過程也顯示其確實來自圓明園。  文物即將拍賣的消息發布後,引發公眾高度關注。昨日,據媒體報導,英國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2日通過電子郵件告知記者,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已被所有者收回,不會參與邦瀚斯將於11月8日舉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
  • 英法搶走的衣櫃,本是圓明園文物,老外「撿漏」後9315萬賣中國
    可即便過去的光景不在,殘破之境中,閉上眼睛便可以想像到當年的盛況,當時的圓明園,不僅是一個皇家園林,還是一個世界博物館,陳列著許多價值連城的文物,這樣的繁華最終止步於1860年。圓明園於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的焚毀,粗略統計,被搶走的寶物有150萬件以上,但圓明園可以搶的東西太多了,究竟被搶走了多少,這個數字可能永遠是一個謎。
  • 圓明園流失文物在香港拍出7400萬天價(圖)
    昨日上午,一件圓明園流失文物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該價格位列圓明園流散文物拍賣成交價的第六位。  這件清乾隆「御製粉青釉浮雕龍紋罐」雕有精美的蒼龍教子圖案,長龍雙目炯炯,輪廓分明,身披細鱗,穿梭祥雲;幼龍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視,龍軀盤曲在洶湧浪濤之中。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
  • 國家文物局強烈譴責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的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
    今天下午,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的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  國家文物局在得知該拍賣行即將於4月11日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後,通過多種渠道與該行進行溝通,要求其遵守國際公約精神與職業道德準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與民族情感,終止對上述文物的拍賣和宣傳活動。
  •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後,那些些遺失的文物,如今在哪?
    現在的圓明園除了一片廢墟,沒有留下任何的文物。到底當時園中有多少文物呢?據統計收藏的數量不下於150萬件。這不僅只是奇珍異寶,還匯聚了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見證,就這樣被付之一炬,讓後人聽起來尤為可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的文物數量之多。據當年的法軍回憶:圓明園中有著大量的瓷瓶玉石,各種青銅古玩,還有皇上穿的龍袍。沒想到毫無抵抗能力的清軍竟然有著這麼多的寶物。隨著時間的推移,硝煙慢慢散去。
  • 重慶美女受託拍下兩個圓明園清代小碗
    此次上拍的拍品共有520多件,包括書畫、瓷器、老酒、寶玉石金屬器雜項。其中,清雍正琺瑯彩飛鳴宿食蘆雁白地瓷碗(一對)為第305號拍品,直徑8.1釐米,款識「雍正年制」,籃彩二重方框款,題詩:「風喧蘆葦自飛鳴」,鈴印:「仁詠 四時 清晏」。據介紹,該拍品系圓明園九洲清晏殿舊藏御用陳設瓷。在拍賣目錄中,該拍品為諮詢價,屆時才宣布起拍價。
  • 流失法國的圓明園文物,愛國人士花6910萬買回,隨後無償捐獻
    隨著賭王何鴻燊先生將圓明園流失的文物馬首銅像無償捐獻給中國政府,圓明園又再一次成為了熱議的焦點。不過這個在在圓明園中的地位不高,當初馬首銅像被賭王何鴻燊以6910萬元買回後,還是可以看到部分民眾認為不值得的觀點。
  • 圓明園十二獸首,已回歸7件,剩餘的5件都在哪裡
    圓明園獸首的拍賣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同時我國國人也紛紛譴責拍賣我國文物的行為,最終在拍賣會上,廈門心和藝術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銘超以1400萬歐元的價格拍下了兔首和鼠首,但蔡銘超拒絕付款
  • 圓明園流失文物"虎鎣"回家! 文物歸家"路在何方"?
    國家文物局得知消息後立即開展信息收集、鑑定研究,在基本確認青銅「虎鎣」為圓明園流失文物後,數次通過多種渠道聯繫英國相關拍賣機構,希望通過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  4月10日,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強烈反對並譴責該機構執意拍賣流失文物的行為,表示將繼續按照國際公約和中國法律規定,通過一切必要途徑開展流失文物追索。
  • 「馬首」重回圓明園,文物回流還有多少待續篇章
    馬首回歸的歷程可以追溯到2007年8月,國家文物局獲悉圓明園馬首銅像即將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的消息,第一時間表達了終止公開拍賣的堅定立場和促成文物回歸的良好意願,香港蘇富比公司對此給予積極配合。同年9月,何鴻燊先生得知相關情況後,慷慨出資搶救流失文物,結束了馬首銅像百餘年的離散漂泊。
  • 法國商人向中國捐贈獸首疑為中國奢侈品市場
    在藏品名錄上,赫然出現了圓明園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銅像。  這兩尊銅像,本來和其他十尊銅像,一起屹立在圓明園內海晏堂前。十二生肖形象的獸首,分別置於身著朝服手持朝笏的人身像上。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獸首銅像口中就會噴水達兩小時。正午十二時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則會同時噴水,場面蔚為壯觀。  「有一天,兩個歐洲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搶掠,一個放火。」
  • 憑什麼圓明園被搶走的文物,還要我們用高價買回來?這不是坑人?
    當然不是,在距離通州8裡的八裡橋,爆發過著名的八裡橋之戰,正是在這一戰中,鹹豐倉皇逃往熱河,英法聯軍進入北京,爾後洗劫了圓明園。而且馬首上下無任何分鑄焊接痕跡,是一次鑄造成型,堪稱失蠟法銅鑄中的精品之精品。總之,這園子的一草一木、一釘一鉚都很漂亮、很用心,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中國商人向挪威博物館捐資 換7根圓明園石柱歸國
    根據挪威一家博物館與一名中國商人達成的協議,一個多世紀前被當時在中國定居的前挪威騎兵軍官買走的7根圓明園大理石柱定於今年秋季重歸故裡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通過電子郵件說,他獲悉該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展區需要修繕,而且對其藏品中來自圓明園的柱子很感興趣。在去年一次文化活動上與赫耶斯滕見面後,他同意資助博物館。儘管蒙特的名字在挪威、甚至在他的家鄉卑爾根都默默無聞,但KODE藝術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大部分都來自他的捐獻。蒙特出身行伍,起初是挪威軍隊的一名騎兵軍官,他在1886年前往中國,供職於中國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