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諸王中 為何只有楊秀清能威脅洪秀全的地位?

2020-12-18 搞哥讀史

1856年發生的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高層內部權力鬥爭激化的結果,也是導致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關鍵事件。

天京變亂的導火索,為天王洪秀全與東王楊秀清二人之間的矛盾。事實上,楊秀清直到臨死,都沒有發起公開的叛亂行動,這也是後來洪秀全撤銷楊秀清的罪名,並用「東王升天節」來美化楊秀清之死的原因。

不過,楊秀清利用其權勢,逐漸顯露出篡權的野心,並形成對洪秀全地位的公開威脅,卻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提到,太平天國舉辦「科舉」,由楊秀清出題,早期的題目尚是「太平天國天父天兄天王為真皇帝制策」,後來則變成了「四海之內皆東王」。此為楊秀清企圖自抬身價而貶低洪秀全的一個例證。

關於迫使洪秀全先發制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天王與東王間的稱號之爭。

在太平天國中,天王稱萬歲,東王稱九千歲,楊秀清實際上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楊秀清漸漸不滿屈居洪秀全之下,於是趁攻陷清軍江南大營的機會,向洪秀全邀功。

楊秀清的邀功方式非常特別,並非到天王府覲見洪秀全,而是將洪秀全召到了東王府中。下屬何以能命令上司?原來,楊秀清耍了個把戲,假裝成天父附身,而洪秀全自稱是天父的次子,父親召喚兒子,洪秀全當然不得不從。

楊秀清見到洪秀全後,開口便問:「你與東王皆為我子,東王有咁大功勞,何止稱九千歲?」洪秀全當時身處鴻門宴中,只好假意答應封楊秀清為萬歲。楊秀清當時未曾想到其中有詐,最後洪秀全藉助北王韋昌輝的兵力,血洗了東王府。

洪秀全作為太平天國名義上的領袖,為何會培養出楊秀清這麼一號人物與自己爭權,且發展到最後不得不用暴力手段進行鎮壓,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呢?

說起來,這還是洪秀全自己給自己挖的一個大坑,在許多年以前,就已經留下了隱患。

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和定都天京之間,還發生過一起大事件,即在廣西永安進行建制。在永安建制以前,太平軍尚未一群散兵遊勇,沒有正式的官制和兵制。而永安建制,則是將其麾下的士兵和百姓組織化,制度化,形成有組織的隊伍,以增強作戰和補給能力。

在永安建制時,洪秀全還對手下幾位主將進行了敕封。除洪秀全本人為天王,作為太平軍領袖以外,另封楊秀清等五人為東、西、南、北、翼五王,其中後四王均受東王楊秀清節制。

洪秀全將楊秀清置於「相位」,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一方面,楊秀清是太平軍中的年輕才俊,具有很強的政治組織和軍事能力,為太平軍的發展立有大功;另一方面,洪秀全本人對宗教比較感興趣,而對除了軍政事務興趣聊聊,因此也需要一個代理人來替他管理這支隊伍。

東王楊秀清權位居於四王之上,天王之下,但卻掌握軍政實權,後來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楊秀清的權力更加難以制衡。面對遲早要爆發的矛盾,洪秀全卻長期予以忽視,未及時削弱東王勢力,導致了最終流血事件的發生。

洪秀全的另一個失誤,除了給予楊秀清過大的政治權力外,還賦予了他非常的宗教地位。洪秀全賜給楊秀清的封號中,有一封號為「聖神風」,當時洪秀全並未意識到此為基督教中「聖靈」的翻譯。

根據基督教三位一體教義,聖父、聖子、聖靈即為一體,洪秀全賦予楊秀清聖神風的封號,實際上為楊秀清自稱天父附體提供了依據,從而導致了後期與楊秀清權力鬥爭中的被動處境。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
    但太平天國運動其興也快,其亡也速,在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攻破,這也標誌著天平天國運動徹底失敗,不過在這過程中,天平天國內部卻湧現出了一群極為「出色」的人,其中的代表就是天王洪秀全分封的諸王。那麼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呢?
  • 太平天國諸王的真實長相,楊秀清令人意外,石達開相貌奇醜?
    由於信仰拜上帝教的原因,太平天國各大領袖不愛畫像,當時攝相機已經流入中國,太平天國和外國人來往密切,不知道他們是否會照相,但不管是畫像還是照片都不見蹤跡,只有李秀成的一張真實畫像流傳後世。幸好,還有文字留存下來,讓我們可窺見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天國領袖的真實相貌。
  • 定都天京後,手握實權的楊秀清,為何卻鬥不過洪秀全?
    說起太平天國,就繞不開東王楊秀清。他的生死,將太平天國的歷史分成了氣質秉性截然不同的兩部分。從金田起義到定都天京,楊秀清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定都天京後,更是掌握著太平天國的軍政大權,實力還要在天王洪秀全之上。可是,手握軍政大權的東王不但沒能取洪秀全而代之,反而被洪秀全先下手為強,一夜之間,殺了個乾乾淨淨。
  • 洪秀全為何要密召韋昌輝殺掉楊秀清,只因楊秀清做了這件事!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局勢也穩固了下來,然而洪秀全等人並沒有趁此機會大舉北伐,一鼓作氣滅掉清朝,而是開始貪圖享樂,享受榮華富貴。當時無論是天王洪秀全還是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都大興土木,修建自己的豪華宅邸,生活奢侈,逐漸迷失了初心。
  • 歷史名人: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傳奇的一生……
    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 太平天國:韋昌輝稱「六千歲」,楊秀清稱「九千歲」,其他人呢?
    起初,楊秀清只是個普通人員,1847年2月,馮雲山在桂平率領會眾搗毀廟宇入獄,洪秀全回廣州營救,地主勢力趁機迫害拜上帝會,此時會中群龍無首,人心動搖。楊秀清在這時站了出來,他自稱「天父下凡」,假裝神靈附體來傳達天父的「旨意」,一時穩住了人心。
  • 楊秀清是太平天國二把手,但當年只是個燒炭工,他哪來的軍事指揮能力
    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這便是太平天國運動。可能連洪秀全本人都沒有想到,他們會動搖清王朝的統治。 在太平天國的將領中,石達開是當之無愧的頭號戰神。但是在石達開成長起來之前,太平軍的軍事指揮官是東王楊秀清。楊秀清5歲喪父、9歲喪母,是由伯父撫養成人的。沒有土地的他只能靠山吃山,以砍柴燒炭為生,也就是燒炭工。
  • 楊秀清明明掌握實權,卻被無權的洪秀全輕易打倒,這是為什麼
    1856年的「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次事變中,北王韋昌輝在洪秀全的指示下,秘密回京包圍了東王府。最終東王楊秀清全家被殺。甚至連他的眷屬部隊也被連根拔起,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從金田起義開始,太平天國的軍政大事,基本是由楊秀清在負責。洪秀全本身很少幹涉政務。在進駐南京後,洪秀全更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整日在天王府中尋歡作樂。洪秀全的生活有多奢靡?根據《江南春夢庵筆記》《洪福瑱自述》等史料記載,洪秀全定都天京後,妃嬪人數竟高達88人。
  • 洪秀全為什麼只稱王卻不稱帝?太平天國的四大天王是哪四個?
    要不是滿清出了曾國藩這種獨闢蹊徑的人物,再加上太平天國內部「王殺王」的鬧劇,也許歷史的走向就要改寫了。  可是,命運跟洪秀全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他連考數次,卻連個秀才都沒能考中。  碰巧的是,在他痊癒後,他偶然讀到了一本介紹基督教的書。他發現,書裡的內容,與他的病中的幻覺發生了某種吻合。於是,他說自己曾經見到了上帝,並對此深信不疑。
  • 洪秀全為何要殺楊秀清?英國博物館公開的120封聖旨,揭開了真相
    其中太平天國運動,也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大篇章。太平天國運動是指公元1851年到1864年期間,農民起義軍所建立的一個政權。領導者主要是洪秀全和楊秀清兩人。打出來的口號,要是為了反清朝的統治,並且在公元1853年時,在南京這個地方建立了政權的都城。在1872年時,太平軍最後的有生力量也被連根拔起。
  • 太平天國二把手楊秀清,只是一個燒炭工出身,哪來的軍事指揮能力
    永安建制時洪秀全自稱「天王」,以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幾個月之後,洪秀全又以天王的名義加封以上五位統帥,分別為:東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不僅如此,洪秀全還明確了楊秀清的地位: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 1856年「天京事變」,為何太平天國會在鼎盛時爆發激烈的內訌?
    馮雲山不僅是太平天國領導層中資歷僅次於洪秀全的人,也是太平天國事業實際的奠基人,而且還給太平天國設計了全套的規章制度,《李秀成自述》曾提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但是,後來永安建制的時候,馮雲山的地位僅排第四,第二是東王九千歲楊秀清,第三是西王八千歲蕭朝貴。
  • 太平天國的沒落,只因此人死得太早?
    太平天國的沒落,只因此人死得太早?眾所周知,太平天國走向衰敗,是從其自身的內訌開始的。定都天京之後,上至洪秀全,下至基層軍官,都開始飄飄然起來,從此認為江山已定,可以享樂了。東王楊秀清作為名符其實的二把手,實權在握。偏偏此人平時又太囂張,與其他各王甚至包括天王洪秀全在內,都產生了各種矛盾。洪秀全為自保,便暗中授意其他諸王對他壓制。他將韋昌輝石達開兩人密令召回,以圖對付楊秀清。
  • 為何誅殺楊秀清的是韋昌輝,而不是手握重兵的石達開?
    1856年九月,太平天國攻破清軍向榮統帥的江南大營後,天京之圍即告解除,太平天國達到了最強盛時期。戰爭的勝利推進卻隱含著權力的爭奪,天國內部矛盾不斷趨於白熱化,楊秀清逼洪秀全封「萬歲」的做法震驚朝野,洪秀全也對東王楊秀清起了殺心。
  • 太平天國被洪秀全點天燈的幾個女性
    時代,真的在「天國」中進步了嗎?回答是否定的。確確實實,太平天國中,有女營、女官、女試,但除了洪秀全利用客家大腳婦女守衛宮殿和迫使被佔領城市的良家婦女從事男子一樣沉重的勞役外,他們沒有任何真正「婦女解放」的跡象。
  • 太平天國「開國六王」的結局:兩位被凌遲處死,無一善終
    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這六個人就是太平天國的「開國六王」,他們在太平天國創建、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麼這六個人的人生結局是什麼樣的呢?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講述這六個人的悲慘結局!
  • 太平天國的5大王結局如何?無一善終,而且還有一位被凌遲處死
    在金田起義後不久,洪秀全就在武宣東鄉登基,自封天王;在勢力壯大一點後,洪秀全便開始分封諸王,其中楊秀清被封為東王九千歲,蕭朝貴被封為西王八千歲,馮雲山被封為南王七千歲,韋昌輝被封為北王六千歲,石達開被封為翼王五千歲;這五位也就是後世所說的五大王,但這五人的結局卻都很慘,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個慘法吧。
  • 太平天國的諸王到底有多奢侈?最簡樸的忠王府,令李鴻章嘆為觀止
    太平天國運動有些人可能很好奇,這樣一支毫無正義感的起義軍,為何能在十幾年之內席捲大半個中國呢?一是洪秀全生在亂世,大環境適合建立太平天國。在天朝田畝制度下,農民能不能佔有?那些地分給農民了,能不能使用?廢話,只有農民使用,天王才不去種地呢。收益呢?天朝田畝制度除了分地,同時還提出留足口糧,其餘產品交聖庫(太平天國的國庫),意味著你生產出來的糧食,留下自己吃的那部分,絕大部分要交給洪天王。我們計算一下,一戶三口之家一天吃一斤糧食,一年大約吃300斤左右。
  • 馬克思評太平天國:只有中國才有這類魔鬼!
    本文作者:呂崢,摘自:《文史參考》在極左思潮影響下,太平天國運動被粉飾為一場「反帝反封建」革命行動,這嚴重背離史實。馬克思在《中國紀事》中說: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只有在中國才有這類魔鬼……160年前,1851年的1月1日,拜上帝會眾首領為洪秀全38歲的生日祝壽。這一天,在廣西金田村的地主韋昌輝家裡,洪秀全宣稱本日為「太平天國元年」。
  • 天國鬧劇:洪秀全殺東王全家,臨死前還指望楊秀清搬天兵來救自己
    太平天國在我國歷史上究竟起了什麼作用,西方馬克思的態度轉變最能說明問題,在太平天國起義的一開始,馬克思不惜用最美的語言去稱讚這場運動,但是隨後太平天國內部發生的一系列自相殘殺的政變,讓馬克思不得不由支持的態度轉向憤怒,並憤怒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毀滅人類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