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且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12月28日,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棕北中學及亞洲教育網,在成都召開《信息技術支撐下的教學結構變革實踐研究》課題研討培訓會。他表示,網際網路時代高速發展,教育也應緊跟時代步伐,用信息化技術顛覆傳統教學模式,以先進的教育信息生態模式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學習機構的管理工作,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為未來教育提供新思路。
-
信息技術如何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這場大會的專家有話說
與會代表圍繞數位化教育教學的主題,深入探討加快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加速數字課程教材等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推進數位化學習扶貧,促進教育公平,開闢數位化教育教學的新境界,推進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
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本文轉自【中國網】;2020年註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後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表示,全國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基因,搭建了新起點,並客觀加速了學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進程。
-
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來源:中國網2020年註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後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表示,全國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基因,搭建了新起點,並客觀加速了學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進程。
-
鍾秉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
來源標題:鍾秉林: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以「在線教育新常態——從學習革命到質量革命」為主題的2020中國國際遠程與繼續教育大會日前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鍾秉林指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要主動適應信息科技創新帶來的教育形態和就業市場的變革。
-
...推動教育變革——第二屆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課例展示...
2019年11月28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山東二七一教育集團承辦、廣州創新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基於「雲+端」開展的賦能式教育研究》總課題組、創而新教育科技集團協辦的第二屆中小學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課例展示活動在山東濰坊舉辦。
-
佛山三中初中部創新課堂教學 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據佛山三中初中部校長謝先剛介紹,該校著力將信息技術與「探究/對話/體驗」式教學深度融合,創新課堂教學,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佛山三中初中部,現場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圍繞「智能時代,初中數學教學帶來的變革與創新」等話題展開論道與研討。
-
成都職院與專家學者交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數位化教育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數位化教育教學要在發展素質教育、深度融合、提供高質量資源上下功夫。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羅方述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建成教育強國的創新動力。
-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堂更生動 學習更主動近年來,翻轉課堂、微課程、慕課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術對學校教育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數位化學習、在線課程出現在許多中小學校課堂上。
-
走進廣東實驗中學 探索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路徑
,廣東實驗中學承辦的「粵教同一堂課·走進廣東實驗中學」2020年高中化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新課標新教材網絡教研活動在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舉行。,構建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智能化學習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研模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
-
南京市「A.I.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教學研究活動成功舉辦
為了集中展示學校在信息化教學環境建設成果,給南京市各學校的教學互動提供交流平臺,2021年1月7日在南京市金陵中學實驗小學舉辦了南京市「A.I.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教學研究活動,有力推動南京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
-
智慧課堂助力教學改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成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11月8日,西寧市北大街小學與科大訊飛公司聯合開展智慧教育觀摩研討活動,探討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
-
作業幫攜手教育部,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
10月26日消息 (報導/彭盼盼)10月26日,作業幫與教育部繼「蒲公英教育計劃」合作後,繼續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啟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研究」課題工作。 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網際網路技術+教育的不斷創新,大幅提升了教學效率,讓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早在2015年,作業幫就已經與教育部一起,踐行「蒲公英計劃」,走進新疆、西藏、青海、貴州、甘肅等偏遠地區,為那裡的師生們帶去最新的科學學習工具,將新教育科技帶入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動當地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彌補東西部教育鴻溝做出努力。
-
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
為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促進教育改革與創新,11月14日,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2020年數位化教育教學技術交流會在成都舉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昌宏參加開幕式並致辭。俞偉躍表示,本次交流會時機好、主題好、內容好,對於推進數位化教育教學工作有積極意義。數位化教育教學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數位化教育教學要在發展素質教育、深度融合、提供高質量資源上下功夫。
-
國際智慧教育展: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案例
教育信息技術帶來教與學的改變,在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創新中,分三個階段。 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中,第一階段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注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在培訓中教師通過聽講座,學校要進行測試等形式,使教師儘快掌握完整的信息技術技能,並邀請專家多次進校培訓講座,教師信息技術得到充分提高。
-
2017年廣西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優秀課例展示觀摩...
核心提示:12月1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廣西電化教育館、南寧市教育局承辦的2017年廣西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自治區級決賽在南寧圓滿落幕。此次決賽為期5天,全區14個地級市共推選出227節課例參賽,4000多名教師現場觀摩,近6萬終端通過網絡觀看活動直播。
-
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課改,智慧課堂引領創新教學模式
活動旨在探討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新課改的獨特作用,加強全國智慧教育名校間校本特色交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教育信息化專家、中小學校長以及教師代表近1200人參與。
-
黎川縣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教研深度融合
近年來,黎川縣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力改善教育信息化設施設備,充分以「同步專遞課堂」為載體,以「八個一」教研團隊送教下鄉活動為抓手,以推廣「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教學和教研組織模式,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教研深度融合,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
長興白峴幼兒園:巧用信息技術,助力教育教學
隨著現代教學手段的推廣與普及,為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技術水平,真正將之江匯的應用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發揮現代技術裝備及資源的最大效益。近日,白峴幼兒園特邀縣教育技術中心周潔老師來校講座,共同走近教育信息化2.0教學新模式。
-
翠屏區 推動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經片區初賽勝出的4位中學校長、4位小學校長依次走上講臺,展示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型優質課。中學組比賽由沙坪初中校長唐雲賓執教七年級政治課《家的意味》拉開帷幕。金坪初中校長李勇展示了七年級語文課《貓》,宜賓市二中校長吳俊宏展示了七年級政治課《精彩人生,從選定方向開始》,李端初中校長謝功秀展示了九年級語文課《聲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