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2020-07-30 環球網

來源:中國網

2020年註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後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表示,全國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基因,搭建了新起點,並客觀加速了學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進程。一直以「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為使命的北京四中網校,早在2012年就開始與全國各地學校一起,開啟智慧課堂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並通過「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有課堂常態踐行,共同創造出一個個令人欣喜的教育成果。

今年正值國家「十三五」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為了鞏固多年來在智慧課堂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與經驗,紮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正式出版。該書受到眾多教育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被譽為信息化課改教科書級的實踐教材,是教師們實現精準教學道路上不可錯過的一本指南。

該書主編、北京四中網校高鈞副校長強調:「《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作為信息化課改在全國各地先行者智慧的結晶,從新時代下人才培養目標的視角,以教學場景為線索,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學情數據和事實為依據,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踐,最終實現了教師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學方法的重置、信息素養的提升。同時,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高鈞還強調,新書的出版不僅為各地教師提供了職業發展的良好借鑑,也為教育主管部門提供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教師隊伍建設,甚至是全域性教育系統變革的頂層設計思路。

正如中國教育學會鍾秉林會長在書的前序中對本書作出的評價:「全書系統性和實用性兼顧,內容豐富,涉及教學模式變革、管理機制變革、管理機制建設、教師隊伍發展、學生素養提升等各個方面。包括了來自廣州、天津、成都、煙臺、西寧、海口、東莞、石嘴山八個教育局的頂層設計,以及全國各地近百所學校的經典案例,充分體現了教育改革者的責任擔當和艱辛探索,具有重要價值。」

「智慧課堂的建設,難在啟動,貴在堅持。」

高鈞在書中談到,從過往北京四中網校與數千所學校的合作實踐來看,智慧課堂教學改革、在新理念新要求下的教與學方式的重置,是一個「由繁到簡」、「由重到輕」的必經過程,作為教師誰也無法例外。這種過程的有效持續,一定需要有一種外力去卸下初期頗為沉重的工作量,不斷支撐教師前行。而先進的教學平臺、優質的教學資源、成熟的課型模式、有溫度的教研服務,就是這個外力。北京四中網校尤其注重駐校教研服務、「交付即開始」的獨特運營品質,快速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信息技術」落地到真實的課堂中,讓「信息素養」紮根在每一位老師身上,是北京四中網校新時期的角色定位所在,也是業務價值所在。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敏銳的目光,密切跟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發展趨勢,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多樣化的改革實踐探索,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而努力前行。

相關焦點

  • 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本文轉自【中國網】;2020年註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後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今年正值國家「十三五」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為了鞏固多年來在智慧課堂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與經驗,紮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正式出版。
  • 《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新書出版
    為了鞏固多年來在智慧課堂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與經驗,紮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正式出版。該書受到眾多教育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被譽為信息化課改教科書級的實踐教材,是教師們實現精準教學道路上不可錯過的一本指南。
  • 信息技術 點亮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 點亮課堂教學 陳曉丹 殷蘇寧     12月1日,主題為「數據驅動精準教學智慧課堂公開課」的交流研討活動在我市康城小學舉辦。    此次活動是為了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讓師生藉助先進的信息化手段,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據悉,康城小學是教育部2019年度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區域整體推進平臺融合,數據驅動精準教學實踐與創新」項目的成員單位。    該校於本學期組織數學學科老師使用「十六進位雲教學平臺」進行教育教學實踐。
  • 江蘇師範大學楊現民教授: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
    活動現場,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學院院長、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楊現民教授帶來「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的主題講座,闡述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的變革及創新,並對精準教學的實施步驟、特徵等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和總結。
  • 智慧教育,理念先行:智慧課堂中大數據如何指導精準教學?
    資訊時代,大數據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隨著「人工智慧」時代的不斷臨近,「智慧教育」在雲計算、5G等技術的加持下,其數據驅動的發展趨勢也愈發明晰。社會的變化、教學模式的革新,這些都對老師們的智慧教育理念、信息技術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助力教學變革
    如今,VR技術的出現,這不再是難事。VR教室不僅可以提高真實世界與教學內容的相關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體驗遇到的經濟上和地理上的空間障礙。這一切都來自智慧教育帶來的變革。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技術特點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模式。
  • 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課改,智慧課堂引領創新教學模式
    活動旨在探討信息技術助力新高考、新課改的獨特作用,加強全國智慧教育名校間校本特色交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教育信息化專家、中小學校長以及教師代表近1200人參與。
  • 蚌埠市固鎮三中智慧課堂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縣級公開課教學研討會...
    9月30日,固鎮縣智慧課堂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縣級公開課教學研討會在固鎮三中成功舉辦,固鎮縣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王天嬋、固鎮三中副校長陳忠誠及各中學語文老師參與本次活動。
  • 作業幫攜手教育部,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題
    10月26日消息 (報導/彭盼盼)10月26日,作業幫與教育部繼「蒲公英教育計劃」合作後,繼續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啟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研究」課題工作。  本次教育部再度攜手作業幫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旨在通過作業幫的技術與大數據實力支持,形成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雙劍合璧」。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課題負責人表示,作業幫依託大數據平臺背景,結合中、小學生群體的實際課業情況,打磨最優教育體系,以其優異的教學成果、嚴謹的教學態度獲得社會各界的認可。
  • 數據驅動教學:大數據時代教學範式的新走向
    如何實現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如何提升計算輔助教學的精準性和個性化,是下一步教學範式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數據密集型科學的快速發展,數據成了驅動社會創新發展、綜合競爭的重要指標,也成為教育研究和利用的主要對象。與此同時,以大數據、雲計算、泛在網絡、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始在教育教學領域「嶄露頭角」。學習空間超越了封閉的物理空間的限制,走向虛實融合的無邊界學習場域;學習過程從課堂、家庭、圖書館等斷點式的學習活動,走向家校貫通、雙線(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連續體。
  •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河北省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課堂更生動 學習更主動近年來,翻轉課堂、微課程、慕課等新的教育形式快速崛起,信息技術對學校教育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數位化學習、在線課程出現在許多中小學校課堂上。
  • 佛山三中初中部創新課堂教學 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據佛山三中初中部校長謝先剛介紹,該校著力將信息技術與「探究/對話/體驗」式教學深度融合,創新課堂教學,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佛山三中初中部,現場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圍繞「智能時代,初中數學教學帶來的變革與創新」等話題展開論道與研討。
  • 臨沂教育改革新模式:智慧課堂引領精準高效教學
    臨沂高新區高級中學,學生們正在利用學習電腦開展學習交流。為保障學校承接雲服務能力,臨沂市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費和電教費經費標準,由小學66元、初中84元分別提高至90元、110元。目前,我市現有教育部信息化試點學校、中央電教館「百所數位化校園」試點學校2所,省級區域綜合試點學校77所,市級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實驗學校200所。「建設是基礎,應用才是關鍵。
  • 南京市六合區「常態化教學環境下智慧課堂教學實施探索」課堂教學展示活動順利舉辦
    近日,由南京市六合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承辦的「常態化教學環境下智慧課堂教學實施探索」課堂教學展示活動順利舉行。與會人員查看了兩節課的課堂小數據及學校智慧教學大數據。六合區生物研訓員吳光明老師從學科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手段如何結合、教學資源如何準備更加有效、如何促使教學目標達成度更高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南京市六合區初中學段智慧教學試點學校的領導、教師代表和區內專家也就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 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梅州市學藝中學聯合洋蔥學院發力教育現代化
    學藝中學教務處主任陳婉瑩(左)與洋蔥學院教學培訓總監黎海鵬(右)梅州市學藝中學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市唯一一所市直公辦初中。學校注重發展智慧教育,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 如何打造智慧課堂?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為期三天的第77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就此落下帷幕,TCL商用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大放異彩,科技滿滿的設備引來眾多人員參觀,一起回顧下這三天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帶來的亮點。多維度,多方向,打造智慧課堂在本次展示會上,TCL商用帶來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以智能交互教育一體機為核心,搭載了在線課堂、教育雲平臺、互動課堂解決方案、校園集控系統等應用,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過程的深度結合,打造了以教、學、管、測、評的多方向的整體解決方案。
  • 融合信息技術,重構智慧課堂
    融合信息技術 重構智慧課堂 ---記項城一中&34;展示 2020年6月11日上午,老君臺小學一行四人,來到了項城市一中,在學校報告廳,聆聽了&34;培訓分享。 然後深入項城一中7.1班聽數學課,課堂自主探究,課後拓展延伸三部分組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教學中數學老師運用了&34;、&34;、&34;、&34;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9個深度融合點,讓學生經歷了&34;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生成豐富,操作規範,生生互動精彩,給與會聽課領導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國際智慧教育展: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案例
    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指導,遼寧省電化教育館主辦,雅森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在SmartShow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舉辦期間,召開「中小學智慧教育空間建設與創新應用研討會」。會上,營口實驗學校李鳳琴老師為與會嘉賓分享了《基於數位化校園環境下的教學融合與創新》主題報告。
  • 智慧教育 數據驅動放首位
    ,將智慧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手段與教學、教務深度融合,改變了原有的考核、評估標準和系統,大大提升了教與學的質量和水平。必須強調的是,高校信息化工作要從外圍深入到教育教學內部,深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深入到人才培養的一線,實現技術引領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實現由教育教學業務驅動新型技術的落地應用,使技術與傳統教育教學發生化學反應。推動基於新興技術建設智慧教育體系也是「十四五」的重點工作。
  • ​萬力勇,黃煥,黃志芳: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操作框架與實施路徑
    文章首先通過將大數據技術與精準教學進行整合,對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進行了詮釋;然後,文章以教學活動實施的一般流程為依據,提出了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操作框架;接著,文章從教學大數據採集和教學大數據分析兩個方面,剖析了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實施路徑;最後,文章圍繞大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的未來發展,提出既要提升教師的數據素養,又要開展基於大數據的教學改革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