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網
2020年註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後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表示,全國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基因,搭建了新起點,並客觀加速了學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進程。一直以「讓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為使命的北京四中網校,早在2012年就開始與全國各地學校一起,開啟智慧課堂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並通過「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有課堂常態踐行,共同創造出一個個令人欣喜的教育成果。
今年正值國家「十三五」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為了鞏固多年來在智慧課堂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與經驗,紮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正式出版。該書受到眾多教育界同行的高度關注和期待,被譽為信息化課改教科書級的實踐教材,是教師們實現精準教學道路上不可錯過的一本指南。
該書主編、北京四中網校高鈞副校長強調:「《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作為信息化課改在全國各地先行者智慧的結晶,從新時代下人才培養目標的視角,以教學場景為線索,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學情數據和事實為依據,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踐,最終實現了教師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學方法的重置、信息素養的提升。同時,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成果」高鈞還強調,新書的出版不僅為各地教師提供了職業發展的良好借鑑,也為教育主管部門提供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教師隊伍建設,甚至是全域性教育系統變革的頂層設計思路。
正如中國教育學會鍾秉林會長在書的前序中對本書作出的評價:「全書系統性和實用性兼顧,內容豐富,涉及教學模式變革、管理機制變革、管理機制建設、教師隊伍發展、學生素養提升等各個方面。包括了來自廣州、天津、成都、煙臺、西寧、海口、東莞、石嘴山八個教育局的頂層設計,以及全國各地近百所學校的經典案例,充分體現了教育改革者的責任擔當和艱辛探索,具有重要價值。」
「智慧課堂的建設,難在啟動,貴在堅持。」
高鈞在書中談到,從過往北京四中網校與數千所學校的合作實踐來看,智慧課堂教學改革、在新理念新要求下的教與學方式的重置,是一個「由繁到簡」、「由重到輕」的必經過程,作為教師誰也無法例外。這種過程的有效持續,一定需要有一種外力去卸下初期頗為沉重的工作量,不斷支撐教師前行。而先進的教學平臺、優質的教學資源、成熟的課型模式、有溫度的教研服務,就是這個外力。北京四中網校尤其注重駐校教研服務、「交付即開始」的獨特運營品質,快速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信息技術」落地到真實的課堂中,讓「信息素養」紮根在每一位老師身上,是北京四中網校新時期的角色定位所在,也是業務價值所在。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敏銳的目光,密切跟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發展趨勢,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多樣化的改革實踐探索,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而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