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家裡待著,最煩的是什麼?那估計老媽的嘮叨能排到每一個人心裡的首位。畢竟老媽的嘮叨,可謂是最強大的心靈武器,讓每一個人都感到特別「難受」。該怎麼呢?
也難怪有人說每次放假回家,頭兩天當個寶,沒幾天當垃圾掃。只要你一在家,就開始嘮叨個不停,有的時候明明她只說了一遍,但是總說自己說了好多遍,然後你不聽。這個時候還不能狡辯,一狡辯就全都是你的錯誤。
但是外出好長時間,又開始想念老媽絮絮叨叨的話了,儘管她一句話能重複好多遍,但是就是喜歡這個重複的話。聽起來心裡就開心舒坦,那是心裡非常柔軟的一塊地方。
只不過老媽那絮絮叨叨的重複的話,和一些人說話重複式不一樣的。老媽的嘮叨是具有明白邏輯的語言,而說話重複患者語言重複其實是語言障礙中的一種。
說話重複應該怎麼來解釋?
說話重複,也叫重複言語,它是語言障礙中的一種。說話重複是患者重複自己所說的一句話的最末幾個字或詞的病態表現。此時患者意識到這是不必要的,卻不能克服,也不因當時環境影響而產生變化。如患者說:「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問題、問題……」。
在語言障礙的眾多問題中,說話重複是一種較為麻煩的語言問題,它應該屬於一種器質性語言障礙,這種語言障礙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和精神疾病掛鈎,但是在多數情況下說話重複更多是一種心理疾病,只是很多人無法克服這種說話的狀態。
在網上很多人都查詢自己說話說話重複怎麼辦,自己的家人說話重複怎麼辦。實際上這種說話重複多數是心理因素導致的語言障礙,這類人群本身對於說話重複有著清晰的認知,他們也想流利說話,但是越想流利說話,就越重複,然後就陷入一個死循環當中。
這種情況和口吃者對自己的心理暗示類似,口吃人群也是如此,能夠對自己的口吃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但是越想改變,口吃的卡頓的情況就越嚴重。說話重複也是這樣,因此要想說話流利,就要從自己的心理狀態改變。
在心理改變的同時,語言的訓練也不能落下,由於長時間的說話重複,導致他們對於某些字詞的認識已經模糊。因此也需要後天的矯正練習才能清楚的咬字發音,否則在說話的時候字音不準,很容易造成表達的混淆和不準。
轉載請註明出處